第四十三章 开会中

  李世民与杜如晦离开高陵,回忆李泰的信心满满的样子,李世民也有几分患得患失。
  若其他人对李世民来说,干得好继续干,干不好贬官。
  但当这人换成李泰,身为人父,李世民心中却是无法完全的释怀,多少带着几分担心:
  “你觉得青雀能应对得了这次因为旱灾而产生的难民吗?”
  “越王年龄虽小,但做事稳妥,既然他答应了下来,想来总归有七八分的把握!”
  杜如晦沉稳回答,“如果真出了什么事,高陵距离长安城也不过只是一日的路程。
  圣人一声令下,纵然是发生了动乱,也能在翻手之间转危为安!”
  听到这话,李世民也宽慰少许,阔达的笑了笑说道,
  “把消息发布出去,引导灾民前往高陵,青雀要的粮食和兵力也都整备齐全。
  此次青雀可以为我分忧,我当全他一片孝心。”
  “臣这就去安排!”杜如晦对李世民恭敬道。
  而随着李世民的离开,李泰便马上把马周、李淳风、杜楚客、吕才、刘神威和魏旭六人给汇聚过来,甚至连孔雀与白鹤一样都拥有旁听资格,而卢安寿则是守着大门。
  因为消息层面的问题,有些问题李泰也只能后知后觉。
  比如说这次再旱下去,那因为土地无法种植,导致背井离乡的百姓绝对会越来越多。
  而李世民想要得是安抚百姓,李泰自然是从中看到了让高陵县大发展的机遇。
  所以,李泰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开会,要统一思想,更需要规划目标。
  “诸位,因为阿耶来到高陵县与我进行了交流。
  因为旱灾绵延,不见降雨,若有灾民出现,那那这些灾民便会被安排在高陵县来。
  所以,我们需要为这件事情做好准备。”
  “越王,安排到我们高陵县的有多少灾民?”杜楚客微微皱眉。
  他自己就曾经当过灾民,所以清楚地知道灾民这个群体若发生暴乱,那会发生什么事。
  李泰道:“不清楚,不过对我来说自然是越多越好!
  至少我们高陵想快速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吃下这波灾民。”
  听到李泰这般话语,几人也明白李泰已经下了心思,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李泰看了一眼马周,道,“宾王,由你来说说我们的计划,看看大家有没要补充的。”
  马周对李泰行礼站出来道:“这是昨天连夜做出来的计划,只是有一个大概框架,分成数个部分,其中肯定需要大家加以补充,所以有什么问题还请直言不讳。”
  “这计划的根基是我们高陵县根据自身发展而设立的两个工程:
  一个是修一条从高陵到长安城的道路,另外一个是修一座当今关中最大的港口。
  经过我与越王的商议,这次难民所转化出来的劳动力,优先考虑港口!”
  “为何?”听到这话,李淳风有些疑惑道。
  马周说道:“因为修筑长安的道路只是强化了与长安的联系。
  但若把港口修建得齐全,借助航运的优势,联通整个渭河水系,几乎打通了整个关中。
  最重要的是,将来难民会怎么样谁也不清楚,所以陆路进行运输未必是安全的选择。
  但航运能够保障我们的物资供应不会阻断。
  等到将来,这些百姓想要回到自己居住地的时候,通过航运也能最快的回去。”
  李淳风听到马周的话,也就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不过,你们徭役的队伍并不轻松,甚至如果随着难民到来,你们会更加的繁忙!”
  马周看着李淳风道,
  “第一件事就是在徭役队伍带领下,我们会发动高陵的百姓,最迟在七天内修筑起木墙。
  从而避免难民对我们现在的居民区发生冲击,从而影响百姓现在的生活!
  而怎么样修建个包围整个高陵的木墙,需要你在明天就要拿出一份详细计划书来!”
  “嗯!”李淳风点头,不过很快又皱起眉头道,
  “为什么修建木墙,借助这次机会直接修建石墙不好吗?!”
  “因为木墙还是要拆除的!”李泰在一旁补充解释道,
  “高陵的定义是关中交通枢纽,一则有城墙的高陵不能最好的发挥出这定位效果。
  二则高陵还在高速发展中,不说日新月异,但至少城市面积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现在修筑城墙不只限制住高陵发展的速度,以后还要修建第二城墙,第三城墙,我实在不想这么持续掏钱。
  所以,在高陵发展到一定程度前,至少在短时间内,我不打算对高陵进行修筑城墙。”
  “可是……”魏旭略带着几分犹豫道,“若流民的话还好说,用木墙应该能够抵挡得了。
  那若是北方的胡人南下呢,几年前,胡人便到了渭水!”
  这时候的突厥依旧对大唐虎视眈眈,关中百姓更亲身经历过突厥几年前南下时那烧杀抢掠的丧尽天良的破坏。
  所以尤其魏旭这种退伍军人,那是真见过突厥人得残忍,所以对围墙的追求就更强烈!
  “一次渭水之盟对阿耶来说便是耻辱,所以阿耶不会让突厥再次马踏关中的!”李泰道。
  听到李泰这般坚定的话语,众人相互对视一眼,也不敢再用这个李由再劝。
  而且他们都是高陵高速发展的亲身经历者,亲眼看着这个城市日新月异。
  正如此,至少对让这个城市的发展稳定后再修建城墙的不敢说全同意,但至少不反对。
  说实话,李泰感觉高陵这里几乎算是关中平原的中心位置,不论是谁都能打到这里。
  那占领整个关中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这里的城墙修不修意义那是真不大。
  “臣明白了!”李淳风无奈道,“我对高陵周边区域都熟悉,在明天中午前,我会把高陵木墙的计划书给拿出来的!”
  很显然,今天晚上回去怕是要熬夜了。
  李泰对李淳风继续道:“这次木墙修建,尝试把徭役队伍的人拉过去做队长伍长。
  原本想要用修到长安的道路来慢慢磨徭役队伍的,但现在情况有变。
  除了保留一支徭役队伍作为标杆,其他徭役队伍可能会陆续拆掉。
  因为我们需要让干活的人明白自己每天需要干多少,目标有多少,干多了有多少奖励。
  只有让他们有一个清晰而明白的标准,才能让他们有干劲!”
  “这东西虽有模板,但从没指挥过这么多人干活,怕需要慢慢磨合才行!”李淳风道。
  李泰点点头,表示不着急:
  “我们有时间,旱灾不是洪灾,不是一下子出现无数的灾民。
  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人陆陆向大城市前进,想办法讨食物。
  只要肯干,我相信你会陆陆续续的把人给磨合出来。”
  “臣遵旨!”李淳风看着李泰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利,也松了一口气道。
  “初质!”李泰的目光马上便落到吕才身上,道,“一直以来,你都负责编辑籍册。
  这次也是一样,所有流入到高陵的流民你都需要给他们重新登记造册。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你可以让学府里的学生帮忙,总之不能出错出漏。”
  “得令!”吕才听到这话连连点点头,吕才很清楚,这可是大问题。
  “另外,你可以尝试着钻研些乐曲,或者有秩序的组织学生给这些百姓们唱歌。
  让这些刚来的百姓知道我们高陵的优点,同时让他们明白在这里多劳多得。
  这样既安抚了他们的情绪,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音乐方面的事你熟悉,所以还是你来!
  这次不要那些雅乐,而是要些下里巴人的俗乐,最好朗朗上口,让百姓都听得懂的音乐!
  如果要举例子的话,那就好像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臣遵旨!”吕才点点头,编辑造册不过工作,研究乐曲才是爱好,工作自然是谨小慎微,但爱好肯定要把自己的极致发挥出来。
  “杜先生,如何建设港口,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港口,甚至需要建设什么样的船只,这些全部由有你来安排。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渭河的航运能够尽快的做起来!”
  李泰对杜楚客认真说道,“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说实话,渭河在现代的货运价值不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的货物运输那都是几十吨起步的,百余吨不封顶。
  相对现代货物需要的吞吐量来说,渭河自然是属于径流量小不稳定,河道淤塞多。
  毕竟那船只实在太大了,与其靠渭河这点水流量,还不如用火车运输!
  但问题现在是古代啊!
  这时代的货物运输,莫说十几吨,一次性能有个几吨都是顶天了。
  所以作为承载古代货物运输的任务,渭河绝对是合格的。
  这也是为什么渭河这边会出现纤夫的原因,这些船只在逆流情况下,靠人力强行解决逆流而上的问题,这本身就说明了气种的利益。
  当然,实际上绝大多数也就只是在险滩恶水或搁浅时才会用到纤夫。
  如果真的逆流而上全部都需要纤夫来拉的话,那换了是郑凤炽怕也难以承受这成本。
  相对来说,渭河航运真正的困难倒是结冰期。
  历史上渭河常常有结冰的记载,不过值得一提,唐朝处于地球平均温度上升的时期,这也是以农耕社会为主的汉族能够再次站起来的大背景。
  所以渭河航运这最大的困难,反而被大自然就这么抹杀掉了。
  当然,如果某年天气异常,渭河结冰了,那对高陵肯定是有影响的。
  但影响也不像现代社会这么大,因为农耕文明社会到了冬天基本上就休息了。
  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不会出来活动的,哪怕是出门做生意的商人,绝大多数也都回家。
  也就只有现代社会,春夏秋冬都是要工作的,甚至在资本的剥削下,巴不得你永远能够零零七,一直工作下去,导致春节全国停歇几天都被全世界说成奢侈。
  杜楚客思索道,“我需要大匠,真正在朝廷供职的大匠,加速对船只的研究。
  我会主要抓这个,至于码头的施工建设,可以全权交给淳风来负责。”
  “我吗?”李淳风听到了杜楚客的话有些意外,没想到杜楚客会推举自己。
  杜楚客沉稳道,“当初这渡口的选址,便由你巡山点脉最终确定。
  所以你对渡口是最了解的,而且你手下的徭役队伍需要磨练。
  所以由你来督促工程的进展,是理所当然的!
  这几天会我会帮你监督工程进展,但等你完成木墙,这渡口建设还是交给你来!”
  听到了杜楚客这么说,李淳风有些发愣,但还是狠狠点头。
  李泰倒有些意外的看了杜楚客一眼,原本以为杜楚客会承担下这工作,没有想到杜楚客倒是把这件事情让给李淳风来。
  而杜楚客让出这件事情倒不是什么争权夺利什么的,而是能力。
  正是因为这些天来的公事,杜楚客敏锐的发现李淳风对于数学别样的敏感性,更重要得是李淳风能把这数学非常顺利的运用在了工作中。
  李泰提出的工作表,自己还在发愁怎么上手,但李淳风已经能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计算出工程需要的时间,以及自己麾下队伍每周的工程安排,然后有序的进行轮班。
  这工程表的安排合不合理杜楚客不清楚,但至少他手下的人看了值班表后都认可了。
  这种来自对数学应用的敏感,让杜楚客看得有些发呆。
  原本在杜楚客看来沉默寡言,只会跟数字打交道的李淳风,在展现出这能力后,让杜楚客不得不赞叹李淳风的能力。
  虽然数字是冰冷冷的,但是数字中透露出来的公平却是暖洋洋的。
  更重要得是,不知道哪只狗提议的,每支队伍每天的工作成果全部都标注出来,每天下班后进行汇总,凡表现最优异的三组,第二天吃饭时每餐加一个鸡腿或者鸭腿。
  然后李淳风手下小队的工作效率那就更高了!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耕耘贞观更新,第四十三章 开会中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