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李世民的决断

  从杜如晦的府邸离开,李泰长叹了一口气,自己果然不应该小看这个时代的大臣啊!
  “还好自己不要脸,不求挽回所有印象分,但争取个浪子回头的印象也是好的!”
  说实话,李泰的确是飘了。
  当他用日记去影响杜如晦好说,但影响杜如晦后,接下来应该怎么样处理好与杜如晦的距离尺度,对杜如晦的遭遇应该要怎样应对,李泰没处理好。
  而只要稍稍有一点差错,那对这些顶尖人精来说,肯定能发现端倪的。
  但李泰不可能不来杜如晦这里报道,因为李泰需要维持自身在日记中的人设。
  因为李泰演戏的对象不是这些大臣,真正的目标是李世民。
  对李泰来说,哪怕这些大臣发现自己在里面有几分问题,但自己也不可能做出跟自己日记里面不符人设的举动。
  自己已经在日记中写了自己会亲近杜如晦,结果转眼杜如晦要离京就不再理会杜如晦。
  对其他人来说理所当然,但在李世民看那充满李泰心声的日记后会怎么想!
  是想着李泰心思敏锐,居然这么快体察圣心,还是反应过来,反推出这日记有问题。
  或者自己这孩子有几分实心眼,所以更要让杜如晦离开长安,避免李泰胡思乱想。
  所以,杜如晦的家李泰必须要来,但只要来了,那么李泰的一切言语,就非常容易被杜如晦这种顶尖文臣看清楚。
  当然,看清楚归看清楚,但看清楚怎么对待李泰,对这些顶尖的文臣也是头疼。
  因为李泰不是普通人,是李世民的儿子,而且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生下来的嫡子。
  所谓皇家贵胄,对其他的人来说,在朝廷上混,出错了一次,那就死无葬身之地。
  但对李泰来说,第一没反李世民,第二没反李唐,那自己就拥有无数次试错机会!
  举个简单的例子,李泰因为来自现代,思维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
  所以面对汉灭于谁的话,随便吐槽了一句,在现代来说,谁还会跟一个孩子计较。
  但那次因为机缘巧合,加上李世民本身为了朝堂的稳定,果断把李泰踢出去开府。
  让李泰明白了身为皇家子弟,一言一行都不可以失礼。
  说实话,这还是因为李泰是皇子,在李世民把李泰踢出东宫,让李泰开府算是过去了。
  但如果换成是其他的人,说错这话后,怕是一辈子直接就到头了。
  这次事情也一样,大臣们知道这件事实际上不重要,甚至对李泰有恶感也不重要。
  毕竟李泰作为皇子最大的好处就是试错机会,比普通的二代要更多。
  普通人那是失败一次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翻身,富二代失败一次可能就会成为平民。
  至于李泰是皇子失败了,就失败了,当一个皇子,哭着向你认错,表露出自己知错就改的决心,你这做臣子的,哪怕是最顶尖的臣子,是不是会有几分动容。
  至少李泰对杜如晦表现出来得就是跟自己老爹一样,知错就改,善于纳谏的形象。
  至于直接哭,且不说做为孩子心虚后哭一下有什么,就算李世民本人也是泪腺发达。
  所以李泰才真正有了李世民的正统传承啊!
  这次教训让李泰明白了,自己玩阴谋可以,但阴谋的善后工作,自己能够做到毫无破绽?
  别说李泰,历史上又有几个人能够把阴谋玩得谁都不知道的地步!
  基本上历史上所有玩弄阴谋的人都被人发现了,只不过有的人能好好活下去而已。
  因为皇帝需要这些人干黑活,所以能顺利活下去,而这种玩弄权术的皇帝到最后都受到反噬。
  比如李治让武则天出来跟朝臣们打擂台,朝廷重臣谁不知道武则天代表李治,所以一个个的讲道理,但李治与武则天不讲道理啊,最后导致武则天无人能治,夺取李唐政权。
  比如唐玄宗让李林甫执政,从而横行朝野,是唐玄宗不知道李林甫的不择手段吗?
  也不是,只不过唐玄宗想要享受了,所以找一个最贴心的丞相。
  而李林甫这个很有手腕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便是成为了唐玄宗的背锅侠。
  之后,李林甫因唐代出将入相的制度,会出现自己相位的竞争者,便提议胡人为将,从而为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所以很多事情,真正的源头都是皇帝本身,才让阴谋家们有一种令人无奈的无解。
  但只要是阴谋,你用过了那终究会留下痕迹,毕竟官僚这种生物最擅长的就是内斗了。
  古代统治者在统一后,讲起怎么样做大蛋糕,这些官僚就只能傻眼。
  但怎么样勾心斗角,怎么样分配利益,他们真是无师自通。
  现在的李泰也是如此,别人哪怕不知道李泰是怎么操作的,但通过对李泰对事物态度前后不一的对应,就能判断出李泰在里面参与。
  顶多因为李泰是皇子,所以不好对付而已。
  “阴谋,权谋这一种东西果然不是我所擅长的,以后还是能不碰就不碰吧!”
  李泰叹了一口气,明白自己只是个顺位十亿左右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已。
  自己玩发展,靠着前世的参照,操作起来浩浩汤汤,用事实让人无话可说。
  但在自己不用这些操作,而是通过写日记来玩阴谋,李泰表示,自己只是普通人啊!
  李泰回到越王府,那是在长安连夜都不敢过了,果断带人回高陵紧急避险去了。
  李泰这般举动,杜如晦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忍不住摇摇头,
  “越王,到底还需要磨练啊!杜芳,准备好牛车,我们明日便启程幽州!”
  杜如晦表示,自己也是需要去正式干活了。
  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虽然越王认错态度诚恳,但越王到底没说他是怎么把自己给弄出长安的。
  说实话,杜如晦真的表示很难理解。
  要知道自己可是在李泰的身边安插了杜楚客,哪怕杜楚客对李泰有那么几分心思,但以自己对杜楚客的理解,李泰对自己下手,杜楚客肯定会通知自己。
  但李泰就什么人手都没用到,然后就这么把自己这仆射给踢出了长安。
  显然这绝对是非常了不得的手段,李泰没把这渠道告诉自己也是正常啊!
  不过,现在杜如晦表示自己先去巡视一下大运河。
  等到自己巡视回来,看看李泰到底在玩弄权术,还是在认真做事,自然也就看得清楚了。
  毕竟李泰是皇子,还这么诚恳认错了,自己若一点机会都不给,那反而是自己不是了。
  当然,就在李泰逃回高陵乖乖做事,还是被很多的人见到了这一幕的。
  最典型的就是李世民,他心中更是肯定了李泰那日记中所写得没错。
  李泰的确想要跟杜如晦亲近,而虽然不知道杜如晦跟李泰说了什么,但看着李泰当天就乖乖回高陵,显然自己让杜如晦离开长安去巡视大运河的意思杜如晦肯定明白了。
  “不过,让克明离开长安的意思到了,接下来就是要敲打敲打青雀了。
  需得让他明白,身为皇子也不得无缘无故结交朝廷重臣!”李世民心中若有所思。
  而就在李世民黑着脸坐在太极殿中工作,看着下面的官员送上来的奏章,却见到整个京畿道的税收都已经收上来。
  李世民不由抬起头,看着窦静道,“元休,高陵赋税也都交齐了吗?”
  “前日刚刚交上。”窦静思索着道,“越王账目详细,一共上交十二万一千两百三十四石小麦,麻布一万五百七十五匹,其余尽为开元天宝,没有出错。”
  话语间,窦静便拿出账簿,把这东西交到内侍手上,上面有详细数据。
  李世民看完这上面的详细数据,满意的点点头,毕竟当初十万百姓落户高陵,如果李泰这越王府想隐藏人口,隐藏一部分的人实际上李泰是能做到的。
  到时候收税也不需要收这么的高,但李泰丝毫没有要隐藏人口的意思,看看这数据能够看出男丁占了大多数。
  而一般官员为了讨好世家,会把一部分人口直接卖给世家,换取世家在地方上的支持。
  而最终登记与上报的男性与女性的人口比,会趋同在一比一。
  毕竟真出现逃荒,时间越长女性活下来的比例就越低。
  这一次灾难,几乎一开始就被按下去了,但即使如此,人口比也不可避免的是男性人口占了绝大多数。
  而李泰作为越王府,如果真有心想隐藏一部分的人口肯定能做到的。
  但看着李泰拿出来的数据,李世民明白,自己儿子做事上的确是没有糊弄自己。
  李世民抬起头,看了看房玄龄,却开口道:“玄龄,当日所说义仓之事是否算数!”
  “此乃圣人与朝廷之约,如何做不得数!”房玄龄听到了李世民的话,站出来说道。
  “元休那今年税收后,补齐义仓还差多少!”李世民听到这话,对窦静问道。
  窦静倒从容回答:“此事按照隋朝旧历,将分户三等交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如今秋收之后,已经装满义仓三百,想来再过十年便能装满义仓!”
  “十年……十年!”李世民听到这话,声音却有几分变冷了!
  房玄龄连忙出来打圆场说道:“这是因为去岁几年花销大,今年风调雨顺定能增加仓储。”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玄龄,开发郑白渠吧!”
  “额?”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却是不由带着几分愕然。
  他没想到李泰居然会这么的说,不由道:
  “圣人,国家连年遭灾,去年更是用兵突厥,这些情况您都是知道的。
  今年虽然丰收,但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尤其去年欠了官员的俸禄更要偿还。
  我们手中真没有多少的钱财来开发郑白渠啊!”
  “嗯!”李世民点头道,“朕知道,国家想发动徭役去兴修郑白渠,的确很难。
  但青雀说,如果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做,他一定能把郑白渠开发出来。
  而朕只要一道旨意,每年郑白渠区域开发出来的钱粮满足义仓后,没其他苛捐杂税。
  那他保证短则三年,长者五年,便能把这郑白渠给朕修建出来!”
  “……”如果换了是其他人,房玄龄实在是不相信有人能在朝廷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把这郑白渠给修建起来。
  但李泰的话……说实话,李泰无中生有去掏钱的能力真的太强了。
  别得不说,在两年前,谁相信只不过是小县城的村子会兴建得这般兴盛。
  “越王可是有了详细的计划!”房玄龄对李世民道。
  “嗯!青雀这孩子提出计划从来都是从钱入手的,他也就这么个优点了!”
  李世民自豪的对房玄龄道,不过语气中多少却有几分得意。
  所以李世民也没卖什么关子,直接了当道:
  “青雀言语,这郑白渠若开辟出来,都是上好的水田,给普通百姓拿着,时间久了怕也拿不住,反而会被权贵不断侵吞土地。
  所以郑白渠的这地段,除了朝廷自身出政策要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植药材以外,其他开发出来的土地全部交给宗亲和世家。
  谁家投入多,那谁家拿得地就多。
  这些土地不需要交税,唯一任务就是每年收割后先填满义仓,多余便是他们自家的粮!”
  听到这话,房玄龄瞪大眼睛,这么个操作法,当然也不是说不行。
  甚至房玄龄可以肯定,愿意参与的人肯定非常多,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在贿赂李世民啊!
  “越王真奇才也!”房玄龄却也忍不住的感叹。
  说实话,这种事情没说,那自然是谁都不愿意开发郑白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现在把开发郑白渠跟义仓挂钩,义仓又跟李世民能不能修建洛阳宫挂钩,在这一连串操作之下,房玄龄清楚,这郑白渠的开建的已经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
  不说那些到底真清高,还是假清高的世家,但大唐的皇亲贵胄,难道出钱讨李世民的开心,难道还不乐意吗!
  毕竟,李世民的陇西李家本身就是陇西大族,这些皇亲国戚都到这时候了,难道还不拿出点钱来。
  而只要有了第一批的初始资金,后面的世家大族谁还不掏钱。
  “是啊,青雀做事情的确想得周道。”李世民点头道,“此事,便让青雀完成高陵县令考核后负责主持推进,不过此事干系重大,玄龄你推荐几位干吏,协助青雀主持工程。”
  李世民思索再三,还是选择让李泰继续外放,也算让李泰冷静冷静。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耕耘贞观更新,第一百零九章 李世民的决断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