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新方法,旧方法

  第四十五章新方法,旧方法
  这种资历一旦遇见不战火,遇见改朝换代,一般火烧去了,也很正常。
  其次,就是即便朝廷这里有一些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就是周梦臣想要的吗吧?不是,大明很多资历,其实就好像这前说的,一斗水六升沙。这种说法。
  对不对?大概是对的。准确不准确,自然是不准确的。
  周梦臣自然想尽各种办法去多搞定历史数据。考古学,地质学方法,也就拿了出来。
  周梦臣在这上面知晓的手段,并不是太多。但是最基本的框架还是知道一些的。而今拿出来,加上周梦臣自己的一些思考。也就交给学生了。
  其实刘修水测绘水平不错,他测绘各地都有海拔。只是这些数据,依然远远不够的。
  周梦臣教授学生的时候。王世贞也在一边旁听。
  他听得很是入神。
  他来到徐州,本意是帮助周梦臣的。但是而今看来,他在周梦臣这里得到本来许多许多。有了很多新的想法,他下意思与自己所擅长的金石之学-联系在一起。
  金石之学,有一部分就是研究古董的。但是重点在分辨真伪这上面。而考古学却不一样。让王世贞感觉,别开一方天地。
  周梦臣讲完课之后,才发现王世贞到了。立即迎了上来。说道:“王兄,你可算来了。”
  王世贞说道:“周大人恕罪恕罪。”
  周梦臣也听出来王世贞近乎说笑,他也不在乎。就请王世贞在一边的凉亭之中落座,自然有人送过来几碗茶水,周梦臣与王世贞相对而坐。
  王世贞首先问周梦臣关乎程大位做到事情,与周梦臣而今做的事情。
  周梦臣自然没有向王世贞隐瞒的意思,一五一十的解释了。
  王世贞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周兄,你一定会成为一代学宗的。”
  周梦臣只当是客气,说道:“谢你吉言了。”
  其实王世贞所言一点不虚。
  王世贞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非常非常骄傲的人。他虽然因为报仇之恩,原因为周梦臣做事。但是,他却不会因为夸奖周梦臣的。
  这不是王世贞的风格。
  而今他说这样的话,就是看出来,周梦臣学术之中携带的无穷之潜力,与解决方法地可能。
  周梦臣继续说道:“王兄,黄河志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王世贞说道:“事情虽然有些麻烦,但是总就是能办成的。只是需要时间,你也知道治史,没有几年时间是出不来的。”
  周梦臣叹息一声,说道:“我知道。”
  王世贞说道:“不过,你编纂黄河志的想法,不就是想借鉴古人治水之策。这些事情可以来找我啊?”
  周梦臣说道:“找你?”
  王世贞说道:“怎么你觉得我不行吗?治水我的确不行。但是史书上上的东西,我还是有一点点把握的。”
  周梦臣说道:“正好,我有一处不解,汉朝王景治河,令大河一定千年,少有水患,倒是是为什么?”
  这的确是周梦臣一直以来的疑惑。
  王景治河黄河上一大功臣,是完全不能忽略的功臣。王景治理黄河之后,从东汉到五代,黄河河道相对稳定,黄河虽然有些问题,但问题总体上不大。比起宋元明清时期的问题,根本不值一提。
  既然要学习古代治河长策。周梦臣又怎么能不去关注王景到底用了什么办法。
  只是,不知道是时代久远,还是别的原因。王景治水到底高度评价了。但是具体王景做了什么,反而云里雾里了。
  王世贞来之前,已经做过功课了。毕竟周梦臣想要治水之心,根本没有一丝丝的隐瞒。王世贞自然提前做好功课。
  王世贞说道:“王景治河有成,也是天时地利。黄河水患是近世越发强烈的。在汉唐时期,并不强烈。水中含沙量也较而今少。而当时黄河中下游人口密度,也要少很多。治河之臣,选择的空间比较大。比之而今要容易治理多了。”
  周梦臣点点头,觉得王世贞所言极是。
  别的不说,单单说西北的气候变化。就可以说明一切,在秦汉之际,陕西还是天府之国。形胜之地,几乎是得关中则得天下。但是而今,陕西是什么样子的?
  当年水草丰盛的地方,在宋夏百年战争之后,几乎所有树木都砍掉了。泥沙俱下。这种情况下,黄河水的含沙量不多才怪。
  而黄河也就是在宋代水患严重,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
  虽然周梦臣没有证据,但是不妨碍他猜想。
  王世贞见状,继续说道:“不过,在治理黄河上,王景也是有独到之处的。”随即说了王景在很多方面的创见,建设遥堤,建立水门,等等。
  不过,周梦臣也仅仅是听听而已。因为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周梦臣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大明河堤计算发展与治水技术的水平是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王景当初的手段,当时是很高明的。但是而今却不见得高明了。
  王世贞也知道周梦臣到底想听什么。于是,他忽然说道:“不过,在我看来,王景最高明的地方,还是他的分水之策。”
  周梦臣立即来了精神,说道:“愿闻其详。”
  王世贞说道:“大人可知道汴河?”
  周梦臣说道:“自然知道,汴河不是开封附近一条直通东南的运河,前宋之际,东南财赋都是通过汴河运来的。”
  王世贞说道:“不错,但是汴河到底是什么样的河流,是谁修建的?”
  “是王景修建的?”周梦臣闻到。
  王世贞说道:“正是。王景在黄河上开了水门,引黄河水入汴。这个水门叫做汴口,分黄河之水。”
  周梦臣有些迟疑,说道:“这是黄河不决堤的的原因?怎么可能,黄河水含沙量这么高,即便是汉唐之际,含沙量也不会低的,水分则滞,水滞则沉。岂不堵塞河道。”
  王世贞说道:“大人说的是正理,但是您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汴河与黄河是不一样的。从黄河之中清沙,太难了。即便宋人发明了不少工具,依然不大好办。但是汴河就不一样了。”
  “汴河在宋代成为运河,宋人长期让汴河保持在六尺水深。以便漕运。所以汴河清沙是很简单的事情,大不了上封汴口,令百姓下河挑泥。这些河泥,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大好的肥料,百姓也是乐意的。”
  “而今王景不仅仅分出一条汴河。王景的策略就是分水杀洪,分流承沙。如此设计,才让黄河千年不动。”
  “这------”周梦臣听得皱眉。
  虽然这一套理论完全出乎周梦臣的预料之外,但是细细想来,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与潘季驯主张的束水攻沙的方案,是截然相反。
  甚至水火不同炉。
  那么到底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或者说,谁的方案可取的多一点,谁的方案可取的地方少一些?
  周梦臣一时间也没有答案。
  一会儿,他觉得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之策,更为方便。但是他随即一想,又觉得泄洪也是自然之理。而潘季驯的计划之中,似乎让黄河直流入海?其中没有分洪,泄洪的地方,风险有一些大。另外一方面,又觉得纯以人力挑沙,效率实在是太慢了。
  而潘季驯用水力冲沙,似乎更见高明一些。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事情,当要解决的问题堆在眼前的时候,周梦臣才感觉自己的学识还是低啊?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奋斗在大明更新,第四十五章 新方法,旧方法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