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一章 发射失败
放daoban章节,七点之后看。 ..
因为rbmk1ooo石墨反应堆巨大的体积,所以苏联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只在外面采用了单一的保护层,这也是许多反应堆的设计形式。
吹破了的气球一样的厂房房顶立刻被掀翻了,内部已经融化了的核原料,被像气体一样吹上天空,内部的核原料,立刻失踪了百分之五。而整个堆芯,都暴露在了空气中,一道蓝白光线射向夜空,那是放射性元素出的射线。
而且,随着房顶被炸毁,暴露在了空气中的反应堆中的高温石墨块,立刻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引了石墨火。火灾使放射性物质扩散和污染的区域更广。
当听到了那声巨大的爆炸声的时候,基亚特洛夫立刻跑了出去,飞奔上了自己的汽车,立刻向厂区外面开去。
他要通知自己的家人,立刻撤离这里,至于这里的其他事情,就不归他管了。
凄厉的火警声响起,在核电站的第二消防站执勤的普拉维克中尉,听到警报声,立刻指挥包括自己在内的二十八名消防队员,火出动。
当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已经完全惊呆了,这里,到处都是大火,这是由四处飞溅的反应堆炙热残骸引的,就好像是岩浆融化,火山喷一样的道理。
他们知道,现场的情况如此危急,丝毫反应堆,他们是无能为力了,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把其余的火扑灭,是最要紧的。
三号反应堆与四号反应堆紧邻,三号反应堆旁的电汽轮机厂房顶,是用沥青来铺的房顶,现在,那里的大火正在熊熊燃烧,随时都会威胁到紧邻的正在运转的三号反应堆。
“快,扑灭三号反应堆上的火!”普拉维克中尉一边喊,一边拿着消防铁锹,爬上了汽轮机房顶。
跟着开来的消防车,开始对上面的火焰进行扑灭,几名队员悍不畏死地跟着普拉维克中尉上了房顶,此时,他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使用消防锹把致命放射性的反应堆残骸扔下涡轮机厂房房顶。
作为在核电站里面执行消防任务的官兵,他们自然都深知,四号反应堆厂房被掀开,到处都是反应堆内部残骸,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如果他们此时不能扑灭这里的大火的话,那么,就会造成更大的悲剧性后果,他们别无选择。
普拉维克中尉在房顶上奋战了半个小时,早就感觉到了头晕和恶心,呕吐,但是,他仍然在坚持。
直到他眼前黑,跌倒在了房顶上,才被人抬了下去,此时,他已经鼻孔内鲜血直流了。
此时的汽轮机厂房屋顶的辐射照射强度为2万伦琴,被炸开的反应堆内部是3万伦琴。而只要5oo伦琴5个小时的照射就能致人急性死亡。普拉维克中尉在两周后不治牺牲,28名消防队员仅有16人活到了事故二十周年,其余全部死于放射病。正是他们第一时间冲到现场,才救下了三号反应堆,这个反应堆一直工作到2ooo年12月,向他们致敬!
此时,离这里三公里之外的小城普里皮亚季市,人民仍然在熟睡之中,他们不知道,已经有无数放射性尘埃,笼罩了他们所在的这座城市,这里,不再是他们的乐土,而是一块死地。
“医生,有急救病人。”在普里皮亚季市唯一的一座医院里,正在值班的医生,突然被一阵突然的嘈杂声打断。
听到声音,里耶夫紧急罩上自己的口罩,向外面走去。
那几名躺在推车上的人,从穿着上看,是属于消防队员,看他们的皮肤,仿佛是被灼伤一样,不过,也不完全是,其中最严重的一名,口鼻都在流血,应该是严重的放射病。
顿时,他想起了几个星期前,一名好友和他讲述过的情况,难道是,那件大事真的生了吗?
“快,紧急进行抢救。”里耶夫说道。
现在,几乎所有的人对于放射性都还不是非常了解,他们不知道,这种放射性对于自己,究竟有什么伤害,包括那几名消防队员,身上的衣服,都具有了很强的放射性。
在送进抢救室之前,里耶夫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另一头,在基辅市的里耶夫的好友伊戈科斯汀沉重地放下电话,知道情况已经不可挽救,他立刻将电话,打回了巴格达。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生严重事故的一个小时后,库赛就被从睡梦中叫醒,立刻匆匆地赶往了办公室,准备进行早已经准备好的预案。
这件事,与伊拉克有什么关系?
这件事,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有关系的,因为,这是一次全人类的灾难,是不分国界的。
库赛还记得,在中学的课本上,就介绍了人类的两次核灾难,第一次就是1979年3月28日生在美国三哩岛核电站2号机组的事故,堆芯融化,但是由于设计有一个坚固的安全壳,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被包容在安全壳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也没有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第二次就是1986年4月26日生在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的事故,这次事故,后果就很严重了,直到这次事件结束后的几十年内,还有许多人都在受着放射病的困扰。而就在库赛穿越之前,又生了一次岛国的核泄漏事件。
现在,眼看着时间来到了86年,库赛一直都在准备,如何应对这场生态的灾难,帮助那些无辜受害的人,这不是库赛爱心泛滥,这是作为一个人类而应该具有的觉悟。
同时,库赛这么做,对伊拉克也是有利的,因为,苏联的解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苏联为了处理这次危机,直接花费就在二百亿美元左右,而间接的损失,更是高达几千亿,苏联本来就已经穷得叮当响了,现在又摊上了这么一档事,对苏联的解体,起到了催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