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不过

  “章卿,如让你率领十万官兵平交趾,你会怎么做?”赵顼问。
  其实王巨得也不是很清楚,就是交趾地形复杂,烟瘴之地,大军又是在天热时出发聚集,容易传到恶性疟疾。至于如何治疗恶性疟疾,王巨无策了,只能有一些医疗能略略控制住病情加剧,然后那就看各人的抵抗能力了。
  或者,不让蚊子咬,那可能吗?
  即便在京城,一个夏天下来,还得让蚊子咬上好几百口,甚至几千口。
  然后几乎就没有什么了。
  其实了管用吗?
  赵顼问一下,无非就是有一个参考,再考究一下章楶的军事知识。
  章楶答道:“陛下,若是让臣率领,有两种打法,一是快攻,二是慢攻。”
  “快攻何,慢攻何?”
  “如是快攻,臣会立即去广南,就着原来刘彝训练出来的边军与土兵,于前线修建堡砦,将防线先构建出来,预防交趾二次入侵。”
  “唉,唉,”赵顼叹了一口气。不是王巨提醒,满朝文武都没有想到的,王巨提醒后,赵顼刻意翻了一下地图,实际宋交边界都是山区,只要略加防备,交趾人就不会如此轻易得手了。至少苏缄犯下了三川口之战时范雍的错误。当年范雍也是好官哪,被称为老范老子。可是爱民了,也是害民了。
  “臣再发荆湖南路与江南西路民夫,将粮食运到桂州。”
  “为何是桂州?”
  “桂州烟瘴不重,但再向南。烟瘴重了。又是夏天之时。就容易产生疟疾。”
  赵顼又是苦笑。
  “同时臣再发民夫将几个道路再行拓宽,以便后来的大军能以最快速度抵达前线。然后用重金收买斥候,打探交趾虚实。到了秋后,让朝廷发二十万大军过来,再组织人手船只,利用水路的优势,将粮草押行太平寨。那么即便二十万大军南下,也不用二十万民夫。多十万足矣,甚至臣如果运用斥候得当,侦查到敌方何处城池有粮,都不用十万民夫,一是就着手中提前准备的粮草,二是想办法就着敌人的粮草,来维持这一战的后勤供给。二十万大军九月初南下,那么到达广南大约到了十月半左右,这样,就避过了疟疾与烟瘴的高发期。进入交趾。那更到了冬月。然后兵分三路或四路,迅速杀向升龙城。”
  “需要二十万兵马吗?”
  “交趾终是一个国家了。陛下。想当初庆州战役,战事不过蔓延了一半庆州境内,但就在这一半庆州境内,容纳了四十万兵马的纵横驰骋。二十万大军放在交趾一个国家里,实际不算什么。并且想要速战速决,没有这么多兵马,就无法对交趾构成致命的威胁。当然,这必须要臣提前掌握了交趾大部分情报,对交趾能做到勉强的知己知彼,否则又会有失败的可能。如此,二月末前,便可拿下升龙城。”
  再拖到三月,烟瘴又正式上来了。
  “如果是慢攻呢?”
  “慢攻与前面的布置一样,必须要了解敌人的情报,先行做预防,防止交趾二次入侵,不过慢了,时间就不用那么急了,能逐步筹集粮食,并且广南因为开发,已经能提供部分稻米了。甚至都罕动用江南西路与荆湖南路的民夫,多抽调少量民夫,修一下道路,冬天时,押赴部分粮食入广。这样,民夫沾染疟疾的机率会更。然后臣在广南训练五万以上的边军,虽然一年多时间不能让他们成为一支精兵,不过放在交趾岭南之地,五万边军当抵十万禁兵。那么第二年朝廷派出十万兵马,再与五万边军配合,便可拿下升龙城。这样虽然朝廷须等待一年,然而牺牲会更少,用兵成本也会减少大半。”
  赵顼终于听明白,反正兵力是不能少的,十万兵马都少了的。
  其次就是尽量想办法绕过这个烟瘴期,象潘美那样,将用兵时间放在十月末到二月初。
  然而现在章楶也不知道赵顼为何召他迅速进京,于是继续道:“不过陛下,若是让臣来选择,非是主战,至少非是大战,而是去广南练出一支强大的边军,再修建边防,然后对交趾展开局部性的报复,让交趾胆寒即可,而非是想要平灭交趾。且看这一战的结果,以臣的猜测,可能会出现几个变化。”
  “什么变化?”
  “交趾虽败,却让我们若大的国家不能灭国而返,虽败却犹荣,交趾百姓凝固力得到加强,因此离我朝以后也越行越远。”
  “此战虽是胜利,但是惨胜,臣想,即便国库渐有储蓄也多因熙宁七年的大灾,与去年的征南,而耗之一空,最少想发起第二场大型战役,费用就会不足了。因此与契丹的谈判就会更加落入下风。”
  “我朝倾如此大的力量,却不能平灭交趾,传扬开去,必被一些强大的蛮部所轻,若是有一个枭雄之辈,以后广南西部地区又会动荡。”
  “还有……”
  “还有什么?”赵顼问。
  “恕臣斗胆一句,许多人以朝廷得五州而贺陛下,实际非然,那五州多在山区,本身就难以管理。我朝富良江胜利后,却恍若失败一般,仓皇撤退。这也能理解,毕竟那时军中的疟疾越来越严重了。可这同样让五州山区各蛮轻视。即便我朝不征赋税,不征徭役,那么也只做到不作为罢了。然而那边交趾可以威胁利诱。朝廷如何处理?臣再斗胆预测,不过二十年,五州我朝不得不主动放弃。”
  也就是这一战,花了无数钱帛,死了许多人。最后什么好处也未得到。
  他的这些后果。比王巨的还要严重!
  章楶又:“即便如臣刚才所言。然而还有呢。自从交趾入侵后,臣与王子安通过几回书信。可惜臣匆匆进京未带来,不然也可以给陛下看一看。王子安与臣的想法差不多,即便能得到升龙城,然而怕就怕那个国主带着大臣撤退到茫茫热带雨林中。到时候朝廷如何处理?丢掉了诚为可惜,若是置路置州治理,由他们带着残部负隅顽抗,可就不象巴蜀那样好平灭了。反而弄不好。成了一个大漩涡,朝廷会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最后还会悲痛地撤军回来。”
  章楶又重重地了一句:“如果朝廷想开疆拓土,于其拓交趾,不如拓大理。”
  两国力量差不多。
  大理虽然多是山区,也有热带丛林,但不是热带雨林,烟瘴的情况更比交趾轻微。
  不过大理嘛……赵顼也摇头了。
  为什么得交趾,交趾虽是热带雨林气候,可有许多江河的冲积平原。而且随着海船技术发达,它临近海滨也是一个优势。语言文化风俗也很相近。理论上有物产,也更好治理。
  可开拓大理有什么用?多是山区,有了物资还运不出来,况且也不易治理。
  他问道:“如此,交趾不可平灭。”
  章楶也听了王巨打算接手交趾这个烂摊子,这是先抑后扬,正等着赵顼发问呢,于是答道:“也不是不能平灭,但至少臣不行。更不能怪郭公,臣只是在事后分析。如果去年下诏让臣去,不定会败得比郭公更惨。”
  这是谦虚的法,赵顼也没有当真,章楶继续道:“不过还是有一个人能做到的,那就是王子安。”
  “为何是王巨?”
  “交趾难缠非京城诸官员所能想像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奇思妙想。纵观我朝,也只有王子安一人能做到。”
  “你看。”赵顼将王巨的奏章递给章楶看。
  章楶看后茫然,这个时间比章楶预料的更长,也确实,没有这个时间准备,如何能战胜敌人?
  不过仅凭两广的力量就想灭掉交趾?
  这个灭掉,不是指攻破敌人的都城,而是包括敌人逃到热带丛林里,都要将他们捉住或击毙。这可能吗?
  而且他与王巨共同主持了庆州战役,虽然王巨很不错,更有许多奇思妙想,以及远见,不过放在具体的指挥,依然也陆续有错误出现,好在他比较谦虚,不断地校正,最后才产生了大捷。也就是王巨是人,非是神,至少不是李靖那样的战神。
  不过王巨可不是一个骄傲的人,没有把握,他不会写这个奏章的。
  如果这一战打得好,年龄也差不多了,那么王巨可能到了进入两府之时。
  但王巨怎么打交趾?
  “章卿,你意下如何?”
  “陛下,到了这份上,没有苟且的余地,只有灭掉交趾,才能震慑南方。”章楶含糊地答道。
  “可现在交趾那个国王献上降书。”
  “降书可以受之,最少受之后,能给王巨一个缓冲的时间。否则他以两广之力平灭交趾,还是很困难的。”
  “受之后再征讨,我朝岂不是失信乎?”
  “陛下,是不是失信,并不重要,且看西夏与辽国,我朝屈让如此,他们有没有守信?当年澶渊之盟,辽国大军困于澶州城下,实际很危险的,因此双方考虑了一下风险,于是搭成国盟。当年我朝与西夏盟约,同样如此,我朝国力残弊,西夏更是残弊不堪,又有辽国威逼,于是与我朝搭成和议。一旦双方力量失衡,这个和议不过是一张纸罢了。这才是真相。莫要用内治的办法与这个信用捆绑住自己,那非是雄主之为,而是宋襄公之愚腐。陛下,唐太宗如何?”
  “千古一帝。”
  “唐初之时,国有大旱,国家又未平稳,颉利与突利来犯,唐太宗带着一百余骑进入其营,约为兄弟。玄武门事变后,突厥攻入关中,唐太宗设疑兵计,怒斥二汗背约,然后空府库赠其金物,搭成渭水之盟,二汗由是撤军。但随后唐太宗是怎么做的?颉利与突利二汗自相残杀,派使求救。唐太宗,我与颉利可汗有盟约,又与突利可汗结为兄弟,兄弟有难,不可不救,但不大好救,怎么办。杜如晦,夷狄不讲信义,我虽守约,但他们常背盟,今他内乱而击,是他自讨灭亡。由是不相救。后来突厥属部薛延陀自称可汗,派使来告。唐太宗立即抓住战机,派李靖与薛延陀联手,一举将东突厥歼灭。还有薛延陀,也不过如此。试问如果唐太宗遵守盟约,何来的千古一帝的伟业?”
  “陛下,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句践,比如晋文公的退避三舍……陛下,唐太宗能做,为何陛下不能做?还有辽国,亦是如此,辽国多少有些畏惧我朝,当初宋辽之战,辽国并没有占据绝对上风,如果辽国判断他们能占据绝对上风,或者熙宁七年只有我朝大灾,辽国没有受到灾害波及,那就不是现在的勒索一边界,而是大军浩浩荡荡南下了。”
  “甚是。”
  “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如此,就怕朝堂士大夫反对。”
  王巨去两广,经过这一战,都知道交趾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因此王巨无论怎么搞,只要不逼得两广百姓造反起义,或者他自己谋反,无论练兵或者其他,朝廷都不会有意见。这是不可能的,王巨在关爱百姓上,虽不及民间传的那种地步,但对百姓还算可以。更不会谋反,有这个谋反的条件吗?
  同意了交趾的献降,也给了王巨缓冲时间,他了三到四年,最少前两年是准备的,必须有一个和平的环境。
  可这样,真到了出兵之时,又不知道会有多少士大夫反对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