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后手

  宋朝五路伐夏失败时,梁氏曾带着一群娘子军,对宋军展开了疯狂的追击。
  那时她就受了伤。
  随后梁氏就抱病在身了,平夏城惨败,梁氏病情加重,但保密措施做得好,宋朝没有打探到。
  接着风雪定天都,闻此惨败,梁氏气急,不久就去世了。
  但这时宋军又在攻打萧关,西夏担心消息传出,会有不测,因此将梁氏之死隐瞒起来。这也是宋军连攻三天萧关,都没有看到任何西夏援兵到来的原因。
  这才使萧关夏军垂头丧气,属于萧关一带的西夏将士打开关门投降,不属于周边地区的将士则在其他将士开关门投降时,连忙逃跑了。
  其实那时西夏国内真的很紧张,因为不仅梁氏死了,梁乙埋也重病了。
  不要问天冷,人家那么冷的情况下,还夜袭天都。
  如果宋朝这时候大军扬长直入,梁氏新亡,国家危矣。
  不过章楶已经停下脚步。
  先是安抚周边诸族,有堡砦防御,有百姓支持,这才能称为得到或者占领。
  但不会象有的士大夫那样,用脑残金去买安的,现在这个问题王巨也反复讲了,民族问题也如同教育子女一样,爱护是必须的,但不能娇惯,棍棒未必打出成才的儿子,惯子同样也未必孝顺。大家一样就可以了。看往宋朝许多蛮区叛乱,并不是象后来砖家所说的那样,宋朝因为虐待而被迫起义的,宋朝那有这个勇气虐待蛮人哦。相反的,多是娇惯的,惯到最后,不知其所以然了。比如侬智高,你都是独立王了,与交趾的仇恨关宋朝屁事啊!但不行,平时不给宋朝带来任何贡献。相反的收留了大量逃犯,交趾人将他们打败了,不敢去为难交趾人,反而拿宋朝来出气了。
  章楶所做的很简单。也就是宣传了宋朝的税赋政策,并没有拿出钱帛刻意买抚,但与西夏沉重的税赋相比,宋朝这个税赋无疑已经让周边羌人感觉到生活在天堂里了。
  然后章楶又安排人手勘探道路。
  原来泾原路与环庆路前线只有两条道路沟通,一是原州到彭原县的道路。王巨当年在华池买秦州吐蕃马,走的就是这条道。其实这条道路不再属于前线了,而是属于后方。
  还有一条道路,那就是自天圣寨到乾兴寨再到葫芦泉寨与细腰城,但当时修建此寨时主要还是安抚明珠灭藏等原州羌部,两堡砦一筑,断绝了这几蕃部与西夏人往来,无法与西夏眉来眼去,自然就老实了,就象现在的西使城禹藏花麻一样。
  也没有人问这个家伙是不是李谅祚临终前的托孤大臣之一。只要你们不与西夏暗中联系,依然给予你崇高的地位。
  可是这一条道路四周都是敌境,加是道路崎岖,因此一度导致两城废弃。
  王巨在庆州战役时拾了起来,挥了重要作用。
  随后两城地位又再度下降,用军事上的术语说,此地易攻不易守,主要原因一是道路崎岖,二是四面环敌。
  如今前线推到了萧关,两堡砦军事地位进一步的下降。不过利于商贸往来了。受王巨的影响,章楶对修路也十分看重的,不是修堡砦,这两堡砦真正放弃了。如果百姓愿意,让它们成为一个自的小草市,实际连乾兴寨与天圣寨也没有多少军事作用了。主要修的还是路,进一步地拓宽。
  现在勘探的是第三条新道,大砚山、平远寨、定边寨、三店沟,直到平夏城。没敢往前推移。前面青岗峡仍在西夏控制之中,但这条道若沟通了,环庆路与泾原路前线无疑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利于商贸往来。关健时候,两路兵力也可以利用此道沟通有无,相互援助。
  但现在很冷的,想修路必须等明年开春之时了。
  暂时只是勘探,为明年修路打下基础。
  其实不是这两条道路,这两年,宋朝共计拨出三千一百万贯钱帛,用于基建,一个州军几乎能分摊到十万贯!
  因此全国在大范围的修建道路水利。??
  然而这一迹象,表明宋朝见好就收了。
  于是西夏这才派使去延州报丧。
  大伙眼中闪过幸庆的神情。
  王巨却说道:“诸公,我说两句,先李谅祚与李秉常父子用汉礼,梁氏用蕃礼,用汉礼者如果能拿下来,利于同化,但没有拿下,不代表着李谅祚父子对我朝有好感,他们用汉礼,只是用中国的制度来治理国家,与对我朝有没有好感无半点关系。”
  “其次梁氏虽死,但她让自己侄女为西夏皇后,再加上梁乙埋等梁家诸子把持朝政,李秉常还是一个傀儡,只要梁家人把持国政,对我朝敌意只有更深,没有最深。”
  如王巨所言,李秉常看到自己这个可恶的老妈终于死了,而且另一个可恶的人,他舅舅梁乙埋同样开始病重,眼看就要奄奄一息。
  然而李秉常还没有亲政,就现自己局面比以前更恶劣,内宫有妻子把控,外面梁乙埋虽然病重了,但已经成功将政权交接给了自己的儿子梁乙逋。
  实际西夏报丧之时,李秉常因为心情郁闷,同样也开始病倒在床上。
  王巨又说道:“实际西夏在李元昊手中疆域并没有扩大,但为何称为枭雄,不仅是军功,更有立国之功。立了国号,就有了正统,因此这些年西夏政局乱成了一团,却始终没有四分五裂。无论是梁氏拘禁了李秉常,或者梁乙埋可能将李秉常再度变成傀儡,对伐夏影响不大。自身硬实力不够,如何想偷机取巧呢?”
  也就是梁氏死了,也不能指望宋夏能友好。
  但想伐夏,无论梁氏死未死,都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甚至还不如将贺兰石经营好了,那作用比西夏政局骚动还更有利些。
  王巨还有一句话未说出来,那就是这个小梁氏,比大梁氏还要嚣张!
  不过王巨还是低估了西夏政局即将到来的乱象而且他下去的时机是如此的及时!
  范纯仁说道:“只是若传到辽国使者耳中,又要避不了解释一番。”
  不说硬气。因为想伐夏,连王巨都硬气不来。
  辽国太强大了。
  辽使也就来了,耶律襄与贾师训来贺正旦。
  先是相互地说了客套话,耶律襄立即婉言责问:“陛下。去年贵国无故,何起了平夏城之争?”
  王巨在边上说:“贵使,你们有什么疑问,来问我吧,因为在军事上的种种安排。都是某在中下的命令。”
  面对王巨,耶律襄也头痛的,平夏城惨败,梁氏向辽国求救,辽国国内君臣同样也商议过,具体的经过不大清楚,但大约的辽国也得知了,一个劲地骂梁氏不省事,这个杀神来后,还不断地招惹宋朝。岂不是找死。
  然后大伙分析王巨的实力,有人便说了一句,此子相当于韩德让与耶律休哥二人的结合体。
  这个评价足够地高,即便王巨带着大手指,在内治上顶多与韩德让差不多罢了,军事上更不会过耶律休哥。
  还有就是王巨总是对赵顼的制衡术不满,但他也忽视了,如果不是赵顼想奋进有为,也不可能给他太多施展才能的空间。
  但这个评价也不是太高,因为有大手指。王巨确实比普通人更厉害。
  听到这个评价,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因此耶律襄面色困窘了一下,才说:“参见太保,是何故?”
  “耶律观察使。我打一个比喻吧,贵国讨伐阻卜或者乌古敌烈,需不需要理由?”
  “夏国相对于贵国,与阻卜相对于我朝,终有些区别吧。”
  “好,就打算西夏对于我国来说。相当于高丽对于贵国,这样差不多了吧。”
  耶律襄点点头,不能说,西夏相对于宋朝,等于辽国相对于宋朝吧,西夏也没那能力。
  “如果你们每年给高丽几十万钱帛茶,但高丽依然屡屡对贵国起入侵,贵国会如何做?”
  答得好,许多大臣心中喝着暗彩。
  还有许多中低官员在庑殿上进宴,不过在走廊外面了,虽然听不清楚里面说什么,但不断地有太监走来走去,摆上酒菜,所以也将里面的问话带了出来,听到这句答后,外面立时嗡嗡响起了一团,许多人忍不住低声说,好。
  史上说宋朝很弱,也没有那么弱,但有些时候表现真的很弱,不提辽国使者来到京城是如何的猖獗,就连西夏使者来到宋朝,同样很猖狂。
  宋英宗即位时西夏使者吴宗大闹一场的不算,在史上宋哲宗即位那一年,夏使春约讹罗聿来到京城,抗声云:“元丰西讨,师出无名,神宗亦自知错!”
  抗声云那是好听地说法,实际就是冲小哲宗怒声吼道,元丰西讨,你们大宋师出无名,就连你死去的老爸也知道错了,因此得将侵占的国土还给我们西夏(米脂寨与兰州等地)。
  那时小哲宗也只有十一岁,也就是今年春天,但已经不简单了。
  他不管有多小,但是皇帝哉,不好辨驳,于是立即色变,起身离殿。
  可叹皇上受辱,司马光等旧党居然没有一个人替赵煦出面化解,相反的司马光来了,如果不是范纯仁与吕公著阻拦,差一点连熙河路都要交给西夏人。
  所以将资治通鉴一丢,再将司马光虚伪的外衣扒开,这个人真的很丑陋。
  但也说明了宋朝上层的软弱,两国使者来到宋朝京城,真的很嚣张。
  耶律襄一时语塞,过了一会又问道:“但西夏报云,你今年将要去陕西,想平灭西夏。”
  “西夏消息蛮灵通的嘛,我明年是去陕西,而且确实想平灭西夏。”
  “你”
  “耶律观察使,且听某说完,澶渊之盟,贵国是胜了还是败了?”
  “胜了。”
  “当真?你去好好地翻开这一段史实记载,幸好当时王率领十几万大军在定州莫明其妙地还在布阵,否则那次贵国十几万铁骑说不定有来无。不过就是那样,我朝能不能将贵国灭掉,还是不能。所以真宗陛下与贵国议和。是正确的做法。正是有了这次会盟,才有了八十多年的太平时光。不过反过来,亦是此理。我朝深入到你们辽国,两次攻伐同样惨败。再到西夏。我朝两次伐夏,皆师老无功。但贵国也攻讨过一西夏。结果如何?就连贵国先帝都差一点失守于河曲。”
  “那是先帝大意。”
  “耶律观察使,如果这样说,就是狡辨了,如果我朝太宗不是大意。平灭太原后,立即赏赐三军将士钱帛,那么三军将士气振作,何来高梁河之败?如果曹彬将军从一开始就保护好粮草,又何来岐沟关之惨败?如果高遵裕将军不贪功,让刘昌祚继续强攻灵州城,自己三军行军稳重,于高处扎营,徐徐逼近,西夏又会是如何?其实这些大意背后的真相。就是深入到敌境,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所以布置上我方不可能有对方完美。故此,败多胜少,况且是伐国之战。我这样说,你明白吗?”
  “西夏是听了谣传”
  “也不是谣传,河曲之战后,贵国有没有忍气吞声,没有,6续派兵围剿了西夏数年之久。差一点攻破了兴庆府,从那以后,西夏对你们契丹开始恭恭敬敬。我此去陕西也是此理,非得将他们打痛。边境才能真正和平。如果这样做,你们契丹还会阻拦吗?”
  如果是这样,辽国阻拦个屁。
  最好你们打得死去活来呢。
  耶律襄忽信忽疑,王巨继续说道:“休要小看了这个天时地利人和,就象岐沟关惨败后,我朝精锐士卒牺牲无数。贵国仍对我朝起数次进攻,只有君子馆一战稍有收获,余下几战如何,就连贵国无敌勇将耶律休哥在唐河与徐河,也两次被我朝痛击之。或者就象现在,我朝十分珍惜这份和平,但若是贵国寻找一个莫明其妙的理由,翻身将这份和平撕毁,我朝也不惧哉。为何,因为我朝并不想入侵贵国,但贵国想入侵我朝,大军来到我境,有我在,保准你们的军队有来无。那时候两国战乱不休,百姓痛苦不提,还有这庞大的岁纳,你们辽国也别指望有了。”
  这句话有好几层意思。
  我去陕西仅是讨一个公道的,这也是你们辽国做过的事。
  如果因此你们辽国就不满意,那就开战吧。
  但自始至终,我没有产生过想收复燕云的念头。
  因此开战,只会是你们辽国入侵到我朝,那时天时地利人和在我,以我的才能,绝对能击败你们辽国。并且胜负不提,至少这个五十万岁纳没有了,别真以为是五十万,那是绢是银,运到边境,就是新贯,也价值近百万贯了。如果辽国每年失去这么大的收入,会出现什么结果吧!
  这个天时地利人和十分重要,同理,我也没有把握灭掉西夏。
  小半是忽悠,大半真,包括不想收复燕云地区,同样是真的。除非赵顼还能活上十年,还能继续对王巨信任,那么王巨就有把握将燕云地区收复来,但在这之前,王巨还必须做一件事,先将生女真引爆。
  但面对王巨的威名,耶律襄也不得不相信。
  王巨又说道:“不过有一件事某十分不解,贵国与我朝和盟前,虽然互有攻防,但从来没有虐杀过战俘,因此和盟后,两国将战俘互换。包括贵国幽州遭到大灾荒,我朝也让贵国灾民来我朝就食。但灾害过后,却将百姓一一遣还,并没有劝留任何百姓。我朝对西夏亦是如此,所抓获的战俘,几乎全部交还,就是某让战俘挖矿修路,还有许多士大夫怦击我是屠夫。但永乐城中,三十万百姓,他们可是兵士,结果如何,全部被虐杀!你们契丹为何没有主持公道?”
  “伐夏没有成功,筑永乐城连遭惨败,为何你们契丹没有派使劝阻西夏停止入侵,三国和平友好?但西夏才略略遭到小挫,你们就派使来诘问,是何意哉?”
  耶律襄如何答?
  虽然西夏也向辽国诚服,但名义上这块土地还是宋朝的,即便在澶渊之盟时,李继迁活运范围不过在银州夏州南河套与东横山一带。余下地区,包括西阴山下的北河套都是向王家诚服的,向丰州王家诚服,则等于向宋朝诚服。
  因此从道理上来说。西夏无论向不向辽国称臣,但都是宋朝的臣藩!
  王巨又叹息道:“没想到贵国是这种态度,原先某还与陛下商议,准备送一样大礼给贵国,以表达两国友好。”
  “大礼?”耶律襄茫然了。
  “请用之。”王巨指了指餐桌。
  餐桌上摆着几样奇怪的食物,别问这些杂粮如何上皇宴的,即便是现在它们还是种籽,十分地金贵,有的市坊上开始卖了,但那个价格高得不可想像。
  并且官府还配合着将价格炒高,为什么呢,越高种的百姓才会越多,不然靠官府去推广,耗费人力物力不算。成效还有限。
  耶律襄用筷子挟起一块土豆丁放在嘴中,吃完后问:“它是何物事,为何我没有吃过?”
  “这叫土豆,亩产近千斤,这叫红薯,亩产一千五百斤,这叫玉米,亩产三百多斤,而且它们如同高梁一般,比较耐旱。耐寒。如果培育得当,包括辽东深处都可以种植。”
  “啊,”耶律襄先是尖叫,他也不傻。这种产量的作物,如果普及到辽国,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他立即伏于地上,对赵顼说:“陛下,请将其交与我国移植。若陛下准许之,臣去后,定当劝皇上馈赠大量马匹给贵国。”
  辽国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战马了。
  赵顼暗中冲王巨打了一个手势,做得不错,然后微笑地对耶律襄说:“耶律使者,你起来吧。其实无论有没有马,朕也准备将它们交给你们契丹。主要它们是海商从遥远的彼岸带来的,与我朝相隔了几万里之遥,种子十分珍贵,才种植,也不适应中原的气候。还有一个适应期。同时朕也打算明年向河北河东北方推广,一旦适应了,明年春天你们就可以派几十个农民过来,参观我朝百姓是如何种植的,到秋后,就可以将它们带贵国了。切记,宋辽和平友好这么多年,是相互尊重,不启战事。”
  “是,是。”耶律襄头点得就象小鸡啄米一般。
  宋朝缺粮食,辽国更缺粮食!
  然而许多不知道真相的大臣却动怒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名使者下去,这些大臣却没有离开。前面使者一走,后面就有大臣责问王巨:“太保,如此作物,如何能交给辽国呢?”
  “辽军与我朝军队,谁敢凶悍?”王巨问。
  大家脸色难堪了,即便现在,宋军战斗力仍不及辽军的。
  “为何辽军更凶悍,原因简单,他们是骑兵,虽然辽国南部一些地区也开始了农耕,但主要还是汉人与渤海人,如果连中部的契丹人、奚人、女真人也开始种植了,一个个从马上下来,还会不会那样的可怕?”
  大家恍然大悟。
  “这是阳谋,不然,未来辽东那群人就可怖了但只要这几种作物普及,未来最大的敌人,只有辽国西部大漠那块游牧民族了。还有,为何辽国派使来诘问,非是拉偏架,一旦伐夏成功,我朝会不会打燕云的主意?”
  不要说别人了,恐怕到时候连赵顼又要动心思。
  “但收复燕云很困难的,最少在这十年几年想都别想,有了这些作物的牵挂与示好,我正式出兵西夏时,辽国就会有牵绊有争议。拖一拖,宝贵的时间就赢来了。”
  大伙这才散去。
  然而赵顼却示意王巨留下。
  太监宫女们在收拾酒桌,王巨看了一眼,低声说:“陛下,想不想做一个仁君?”
  “想啊,何说此语?”
  “陛下,内库如今比较充盈,若是宫女愿意者,达到三十岁以上的宫女可听其离宫,朝廷再拿出一些钱帛用之遣返,这样这些宫女就不会紧锁深宫,有怨怼之气,当然,一些贴心忠诚的宫婢们愿意自地留下来,服侍各位妃嫔,那么也不问。”
  虽然宋朝结婚比较早,不过现在也有一部分人在自地“晚婚晚育”,但与人口膨胀无关,中原承平久了,也对婚嫁着重了,所以有的小姑娘在苦等着金龟婿,有的小伙子在筹集聘礼,还有些人家替自家女儿准备嫁妆,是因为经济逼得许多人结婚越来越晚
  三十岁外放,还来得及结婚,并且又是宫女,最少比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妾好吧。
  “这”赵顼想了想,最后说:“行。”
  别看说得简单,做起来也麻烦的,如果大量遣返宫女,那么每年就要招聘许多年青的宫女,但这些小姑娘年龄小,又初入宫,不知道怎么做事,所以一放一招之间,内宫中就肯定有点儿乱。
  但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的,而且确实很人道。
  它不是大事情,赵顼低声问:“一旦伐夏,辽国会不会出兵?”
  “出兵的可能性不小,臣就怕从今年起,辽国就派使去西夏进行观察,如果那样,辽国则能及时接到西夏的消息。但也无妨,臣还有后手。”
  “后手?”
  “陛下,臣听闻陛下托宦官从坊市上买来两只海东青,十分喜欢。”
  “这个,”赵顼不言语了。
  “臣不是魏征那样的诤臣,对此也不排斥,陛下处理政务之余,偶尔出来散一散步,或者逗一逗鹰,对陛下身体也有利。只是切莫因为玩物而不顾政务了。”
  “朕知道了,”赵顼好气又好笑地说。
  “但它就是臣的后手”(未完待续。)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