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缺粮

  当天黄昏,典韦带着八百猛虎营杀入白波中军,斩杀白波渠帅胡才,失去指挥后,十万白波军全线溃退,逃往汾河北岸。
  张辽命大军全面追击,直至汾河北岸,已是天黑,于是屯营驻扎,一边防备溃退的白波军反噬,一面收拢和清点俘虏的白波兵。
  这一战,张辽兵马伤亡接近千数,而白波兵战死过万,俘获近三万,可谓战果辉煌。
  次日清晨,姬平与卢植渡河,与此同时,张辽大军继续北进,行了二十多里路,来到了白波军的老巢,白波垒前。
  姬平远远望着绵延的白波垒,也不由震撼,他听过白波垒,但毕竟没有亲眼所见,没想到流寇一般的白波军居然建立了这么一座大型军事基地,正是可攻可守。
  中平五年二月,也就是两年前,黄巾余部郭太拥众在河西白波谷起兵,并在此筑造军事根据地白波垒,白波军也因此得名。
  白波谷并不是一道山谷,而是千年不易的汾河峡谷的一段,当太原与河东之间的大道要冲,白波谷往北沿着汾河东岸千里径、雀鼠谷直至平阳、太原,往南沿着汾河西岸至河东郡闻喜、安邑。
  而白波谷的汾河西岸又有一处高台之地,方圆二十多里,西面有姑射山,北面深沟,东南都是汾河环绕,白波垒就建造在台地之上。
  白波垒并不是一座城池,而是借助台地之中的沟壑和高崖,建筑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土城堡。围成一大片土地,其间多有良田。足以容纳数十万人。
  姬平他们面临的白波垒南面,有五座土城堡。参差呈一字展开分布,五座土城堡相互呼应,之间或是沟壑,架以土桥相连,或是田地,以夯土城垣相连。
  土城堡之上,处处都是箭楼,加上地势高峻,整个白波垒在河东之中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使河东郡治所安邑与北部的平阳诸县失去了联系和呼应,陷于首尾失顾,而白波军却能依托这白波垒,北击平阳乃至并州太原等地,南下攻取河东安邑等地。
  而白波军也是这么做的,自起兵以来,向北侵略太原、向南攻打安邑、向西占据河西郡、向东仰攻上党郡,除了上党与安邑外,几乎是拔城陷地。所向披靡。
  历史上,上党郡没有荀攸守护,白波军与平阳一带的南匈奴联合,通过上党和东垣。经太行八陉,进入河内郡,甚至一部分人马继续一路向东攻打兖州东郡。意图与青州黄巾汇合,但最终败于曹操之手。而曹操正是凭借这一战立威,当了东郡太守。开始积蓄实力。
  不过姬平的穿越,导致荀攸成为上党太守,将白波军牢牢控制在河东郡北部和并州、河西之地,难以向东发展,同时在姬平的干预下,东郡太守桥瑁也没有被刘岱杀死,所以不但白波军的命运改变,连曹操的命运也已然改变,无法如历史上一般坐上东郡太守之位。
  高峻绵延的白波垒,从军事上讲易守难攻,但是并没有阻拦住姬平扫平河东北部的步伐。
  在张杨带兵从平阳南下,围困白波垒北部时,面对南北夹击的态势,白波垒内部发生了冲突,渠帅韩暹、李乐攻杀坚持顽抗的渠帅郭仲和胡才的残余势力,带着近六万人向姬平投降。
  这也是姬平半年来的谋划,读了无数本书的他明白,再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轻易攻破。
  白波军之中,并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头领郭太死后,下属的几个渠帅多有了分歧,姬平从杨奉口中得知情况后,便令他配合史阿,渗入白波垒,暗中拉拢与分化。
  而且姬平命史阿等人多有宣传河东郡南部的建设情况,甚至将馒头等食品的制作方法传入临汾、平阳诸县,那些渠帅偷偷派人进入河东南部打探,姬平令张辽暗中放行,只是严密监控而已。
  河东郡南部实行的很多政策,包括税收、学堂、屯田、编户、军民互助等,无不令部分白波军渠帅大为震撼,姬平的政策于百姓有利,而白波军都是贫苦百姓出身,对这些政策也极是认同。
  不过河东南部秋季屯田大丰收后,令那些白波军大为眼热。
  白波军虽是农民出身,但多年抢掠已经成性,便是那些有心归附的,也想要先震慑一下姬平,顺便抢些粮草,于是在主战派的一力主导下,白波军在冬季发动了一次进攻,但却被张辽打得大败。
  所以此时此刻,杀了主战派的渠帅,前来归降的白波军渠帅韩暹和李乐,跪在面无表情的姬平面前,心中都有些忐忑和悔恨,主动归降和战败而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他们却不知道,一切都在姬平的算计之中。
  姬平之前对韩暹和李乐的拉拢力度并不强,毕竟这些渠帅手下都是上万人,而且军纪败坏,若是主动投降过来,姬平不好开刀,容易丢失人心,而这些降兵便会成火药桶,难保哪天不出事。
  枪杆子里出政权,与这些强盗打交道,首先自身要展现出震慑的实力,所以他放由甚至让史阿暗中怂恿白波军进攻,让张辽先给他们迎头一棒,震慑这些家伙,然后再名正言顺收降和整编,事半功倍。
  姬平看着韩暹和李乐,无耻的叹了口气:“两位渠帅心怀忠义,素有归附之心,吾亦以中郎将之位虚待,不想两位却与那些野心勃勃的逆贼攻打安邑,着实令我心寒哪。”
  韩暹忙道:“那胡才、郭仲势大,我等也是无奈跟从,还请主公恕罪。”
  李乐也急忙附和。
  姬平没有究根问底,笑了笑:“好在两位渠帅悬崖勒马,如此。中郎将自是不能做了,两位渠帅便先任校尉罢。”
  韩暹和李乐急忙行礼道:“末将谢主公。”
  姬平点了点头。又道:“两位所领的六万兵马便由中郎将张文远整编,只留下精锐。有多少算多少,余者发回耕种。”
  韩暹和李乐身子一颤,虽然早有预料,但没想到姬平这么彻底的剥夺他们的兵权,但他们却不敢有丝毫反抗,不说眼下他们在姬平军中,便是先前一战,张辽的两万兵马足以让他们心惊胆寒,不敢再战。
  姬平看二人神情。沉吟道:“韩校尉和李校尉不须多想,既然归附,便是自己人,但想必两位也知道,本王手下将士入伍资格颇高,优胜劣汰,诸军皆是如此,文远将人马整编后,自然有两位的校尉营建制。”
  韩暹和李乐这才松了口气。急忙感激的再次拜谢。
  姬平看向一旁的卢植,吩咐道:“韩校尉和李校尉归附,整个河东郡便纳入本王治下,卢太守当尽快对汾河北部八县编户齐民。河东南部所行政令,通达全郡。”
  卢植肃声应命。
  姬平看向韩暹和李乐:“以二位之见,这编户齐民可有难度?”
  韩暹喜道:“我等盼之久矣。”
  他们都对河东郡南部这半年实行的政策有所了解。白波军都是贫民百姓,对于编户齐民的政策优惠都极为眼馋。如今姬平政令统一,正合他们之意。
  这与河东郡南部有所不同。因为北部诸县的世家和豪强,基本都被白波军消灭了,编户齐民全无阻力。
  姬平面露笑意。
  这时,李乐又道:“主公,这平阳诸县多有南匈奴,却不知如何对待?”
  姬平沉吟片刻,缓缓道:“若是良民,乐于耕种,同等对待,但有寇边劫掠者,杀无赦!”
  韩李二人神情又是一松,姬平能如此对待南匈奴百姓,就更不用说他们这些白波军了。
  卢植看向姬平,神色却有些惊异,在他看来,姬平对异族是极度痛恨的,没想到姬平如今居然能对南匈奴百姓一视同仁。
  姬平仿佛猜到了卢植的想法,笑道:“上古之时,黄帝炎帝大战,黄帝蚩尤大战,春秋战国,五霸争雄,七国并立,直到高祖立汉,才有汉人,因而汉人,本是炎黄融合而来,这些异族,许多也不过是炎黄分支,若异族与我大汉为敌,自是痛击之,若是归附我大汉,自是容纳之。”
  卢植连连点头,却不知姬平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
  在他的心中,对于归附的异族,不只是容纳,更要通过文化和政令来同化和融合。
  而对于那些寇边的异族,他却绝不会轻饶!
  这不只是他出于人道的想法,而且是他基于实际形势作出的思考。
  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如今的河东郡北部和并州的异族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南匈奴一百五十年前内附后,经过百年发展,人数超过六十万人甚至更多,若是他将这些南匈奴百姓杀戮殆尽,恐怕并州基本就空了,另一方面他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还真下不了手,即便是异族的。
  而且南匈奴内附以来,虽然多次反叛,但也多次协助大汉抗击北匈奴和鲜卑,对稳固边防出过大力。
  所以,对于南匈奴的问题,姬平还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南匈奴的百姓,只要安抚和同化了这些百姓,那些野心家也不过是无本之木,轻易可定。
  姬平又看向卢植:“还有一事,迫在眉睫,卢太守,速速从安邑仓调拨粮食,救济北八县饥民。”
  韩暹和李乐闻言大喜,如今的河东郡北八县,每天都有百姓饿死,姬平此举,足见仁义。
  三日后,姬平穿过白波垒,来到了襄陵、平阳诸县,一路所见,却让他触目惊心。
  白波军军事实力不错,但军纪太差,又不会治理地方,导致河东郡北部八县,大片良田、房屋被毁,大量百姓妻离子散,尤其是到了眼前这寒冬季节,粮食紧缺,处处都是饿死、冻死的百姓,而活着的百姓,也是面带菜色,沿途不时能听到哭泣声。
  虽然他已令卢植从安邑调拨粮食,救济百姓,但有很多百姓根本等不及救济,或者在救济之前,便已经饿死。
  十日后,卢植来平阳见姬平,沉声道:“主公,河东郡北八县有两万六千百姓饿死冻死,臣已调拨六十万石粮食救济十万饥民,但还有二十五万百姓的存粮难以过冬,而安邑仓存粮已经不支。”
  姬平皱起眉头,粮食,又是粮食的问题。
  河东南部虽然实行屯田之策,但如今收获的秋粮已经用尽,而深秋种的冬小麦要明年夏季才能收获,期间还有五六个月,这粮食缺乏,可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他沉思片刻,看向卢植道:“令司盐中郎将崔钧将存盐运到各州郡换取粮食,应该能支两个月,其余的便交给我了。”
  冬季无法晒盐,能换的粮食不多,他只能另想办法了。(未完待续,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