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准备充分(上)
一周的休整时间过后,217小队的第一个任务在一开始就呈现不好的势头,这不由得让人有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觉。虽然有着安德烈和安东的安抚,但是队员们的情绪却还是十分的低落,尤其是贝拉,那种自责的感觉可不是两句体贴的话语能够解决的。
虽然被袭击了一次,多少应该是提高一些警惕了,但是安德烈他们的阵型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所以也并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能做的也不过只是将已经满溢的警惕性再提高一些罢了,虽然在后来的行进之中,安德烈他们没有在遭到伏击,但是这一路上也因为这一件事让他们耗费了不少精力,下面的战斗,是不是还能保持最佳的状态继续,就很难说了……
在安德烈等人赶到的时候,苏军正在和德军进行远距离的火力对拼。对比起来,苏军所持有的火炮数量稍微多了一些,在火力压制上面也占有着优势。不过德军依靠村子内部的掩体作为掩护,所受到的伤亡应该也不算大,双方就这么拉锯着,等待着对方出现失误。
开战之前,安德烈先了解了一下这个村子的地理位置,不过情况要比他想象的困难不少——这个村子规模算是中等,还是能藏住所有的德军部队的,所以只从外面对德军进行打击,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因此安德烈必须想出一条能打进去的路线,进入村子内部和德军作战。
而在兵力方面,据现有的情报来看,不管是在步兵还是坦克方面,苏军都占有的一些优势,虽然这个优势不是特别大,但是如果能将这股兵力带进村子内部,后面的战斗应该就不会太费心了。
但是呢,最重要也是最让安德烈头疼的一点,就是在这次的战斗之中,如何将部队送进村子——这个村子正好位于一个河套地区上面,其三面环河,只有村子的前后两边架有桥梁,而剩下的那边属于一片森林,按理说是进攻村子的最好位置,但是河流也是延长到了很远的地方,想要找到下一个桥梁绕到林子里面,短时间根本不可能,而且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桥梁的归属方到底是苏军还是德军。
虽然在冬天的时候,安德烈还可以让较轻的坦克快速通过河流上面的冰面来直接从好几个方向袭击村子,但是现在已经进入春季了,冰面早就已经成为一个外强中干的象征,只要重达几十吨的坦克稍稍触碰,其就会直接坍塌出一个大坑,而随后奔流的河水就会将坦克直接吞没。
所以,不管怎么看,安德烈的217小队,想要杀进村子,除了这两个桥梁之外,已经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过了。不过安德烈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情况却让这个事实更加一步的恶化了——虽然这个桥梁是刚刚修好的,而且看样子还是比较坚固的,但是桥面太窄却是一个重大的弊端,不管怎么看,其的宽度都不可能允许两辆坦克同时通过。而且kv-1那种较宽一点的坦克,还必须比较直的驶上桥面,否者也有可能从桥上掉落。
虽然有前后两座桥,但是就算是两边同时突破的话,217小队一共六辆坦克,也需要使用使用一点时间来通过,而这段时间,就是敌人对他们最好的袭击时间,当然,这还不算上友军部队的几辆坦克,若是统统加起来的话,时间还会更长。很难想象坦克在桥面上缓慢前进的时候,能够躲开近处敌人所发射的炮弹。
看完这个情况之后,安德烈陷入了沉思,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还要执行这个任务。毕竟不管怎么看,现在除了强攻之外,已经是没有任何可以从德国人手里抢过这个村子的方法了,但是说到强攻,伤亡方面的可控性就要变差很多了。
若是之前还有两辆kv-1重型坦克的时候,他或许可以依靠这两辆重型坦克的装甲直接从正反两面强行推进村子,但是现在他的小队里面只剩下了一辆kv-1坦克,这种方案也就行不通了,毕竟就算是用kv-1打头阵,后面若是跟上五辆其他坦克的话,这个队伍不管怎么看也会显得太过冗长了。
但是,安德烈也不是那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在以自己这边为主力的攻击作战难以开展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能不能让友军的步兵先行一步摸进村子制造混乱,然后坦克在敌人混乱的时候发动攻击,这样一来,他们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不过这个提案很快就遭到了步兵那边的反对,因为他们早已经想过这种办法了,但是三面环河的村子根本就不适合步兵的突袭。就算是从林子那边摸过去了,敌人也是放了不少部队在那边重防,根本就没有任何突破的机会,也就更不要说让少量步兵摸进去制造混乱了。
安德烈对于步兵的话也是将信将疑,为了确认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他找到了在这方面的行家——夏冰。
“这个环境如果不是放在晚上的话,突袭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虽然林子那边的情况我还没有去实际查看,但是就算是德军的防线上有空隙,也不是能在白天能钻进去的。”对于安德烈的提问,夏冰给出了和步兵们一样的看法。
“不行,晚上可不行!”安德烈一口就回绝了夏冰想在晚上突袭的方案,他眉头紧锁的说道:“这么窄的桥,要是放在晚上,就算我们打开车灯,也必须小心翼翼的才能通过,那样的速度肯定比白天还要慢,这样一来可就失去突袭的意义了。”
在否定了一个又一个的观点新奇的提案之后,安德烈再一次确定了,这次的战斗,除了强袭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行的办法了。也正是因此,他正蹲在坦克的一边,卖力的思考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