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写下两人名字
(感谢极有毅力的yh_yh1166同学投出的粉红票,衷心由衷的感谢,第一个订阅、推荐篇、评价票、打赏好像都是这位可爱之极的书友投的,感谢!!)
正思考之际,皇后已经来到御书房,小太监本要高声宣告,却被皇后摇摇头,制止住了,轻挪莲步,进了御书房。
陛下正坐在御书桌后批改着奏章,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皱,时而疑虑,时而点头,两鬓白发如霜,皱纹也愈加深了些许,多年的勤勉临朝已经看不出这位帝王当年的放浪不羁,即使告诉他人,陛下当年也是喜欢撸袖子、挽裤腿,下水捕鱼的人,想来也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了。
“我知道我帅,但是你这个样子看,总是会让人觉得尴尬的,再说了一个人的帅是定量的,若是多看了,量会少的。”陛下的眼神依旧在奏折上,但是已经察觉了皇后的存在,出声说道,语气不再威严、高高在上,而是作为一个丈夫的调侃。
“也有可能越看越帅,越看越难看啊。”皇后抿嘴轻笑,走到御书桌前,伸手摸了摸雕刻五爪飞龙的紫砂茶壶,里面的茶水已经凉透,她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便有眼尖的小太监走上前来,提着茶壶,踩着小碎步,快步离去。
皇后仁善,对下人关心体谅,但是唯独在陛下身上斤斤计较,若是小太监和小宫女对陛下照顾不周,母仪天下的皇后可是会出声“发飙”的。
陛下合上奏章,缓缓抬起头来,看到了皇后皱眉,叹了一口气:“也别怪他们,是我不让他们靠近御书桌的。”
皇后走到陛下身后,伸出玉手轻轻按在陛下的太阳穴上,语气有些像是深闺怨妇,好像等了夫君多日还不见郎归的小妇人:“这么多的奏章,天天批。天天改,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陛下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了,听说柔嘉那丫头最近躲在宫里不出门,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皇后接过气喘吁吁但是强行压住喘粗气的小太监递过来的茶壶。手法熟练的洗杯、冲茶、泡茶、渔茶、倒茶,开口说道:“都是小孩子之间的小问题,我刚刚从她那里出来,已经没有事情了。”
皇后知晓什么事情要告诉陛下,什么事情要瞒着、隐藏着。比如柔嘉的事情中出现了潘美美的身影,就是不能说的部分。
“没事就好。”陛下叹了一口气,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身在帝王家,这本家经更是难念。
看着皇后熟练的手法,忍不住想起当初刚刚大婚,太原城内暗流涌动,特别是那三家豪阀世家,更是带着兵刃冲入当时赵家王府,和陛下对峙于大厅之内。还未退却大红嫁衣的皇后款款而出,说是刚从武夷山购置了些大红袍,请三位叔父品鉴,然后引着那三位进了雅间,手法稳定熟练的沏茶、倒茶,期间有兵刃相撞声不绝于耳,皇后却处之坦然,语气清淡有序,让三位世阀门主惊叹不已,至此之后。一向挑剔的太后终于认可了皇后。
皇后一手捏杯,一手托杯将茶水递给陛下。
陛下仰头喝下,顿时神清气爽,再看皇后脸色。心中赧然,这沏茶有讲究,喝茶更是讲究,先闻,再啄,最后是品。像是刚刚那样仰头牛饮,全然没了品茶的素雅。
皇后又给陛下倒了一杯茶,她知晓陛下事务繁忙,但是有一件事情她不得不说:“陛下,近来母后的身子越发不好了,御医给开了不少养生的方子,可是不见起色,您不是那么忙的时候,要多去看看。”不是请求,而是有些命令的语气。
陛下叹了一口气,点点头,身为九五之尊有太多的“不自由”,他知道太后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的原因,以前徐骁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心中有恨,也就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可是那夜之后,母后心中那股气已经消弭的无影无踪了。
有时候,人活下去很简单,抽掉那口气也十分容易。
“不过,近来母后似乎仁爱了许多,不止是对美美。就是对欧阳小兰、林婉儿和陈诺诺,都和颜悦色的不少。”皇后笑着说道,以前太后看潘美美不满意,觉得他媚丽,看欧阳小兰配不上赵凤,觉得她浑身商人气息,陈诺诺气势太强,都快要压倒哀家孙儿赵乾了,
似乎想起了某件挺好玩的事情,皇后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母后喜欢上了《石头记》,可是林婉儿那丫头太懒了,母后便有事没事便赏赐林家一些东西,结果那林婉儿都受不了了,亲自进宫给母后说了两章,母后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若是哪天哀家没了,你这丫头可要将写好的《石头记》烧给我。”
陛下最是知道太后的脾性,太祖是有名的妻管严,虽然娶了几房小妾,但是也不敢太放肆,其中最美的一房小妾是个戏子,太后操办婚礼,事事俱到,规格很高,超过了小妾应有的隆重,但是还是在入洞房之前,当着那戏子的面说一句:“**无情,戏子无义。”羞得那戏子满脸通红。后来太祖病逝,太后伤心欲绝,那戏子小妾知晓消息之后,来到太后门前,恭敬的说了一句“这些年多谢姐姐照顾”,然后自裁了三尺白绫,自挂死在王府的桂花树上。太后面无表情的让下人将那小妾的尸体取下来,嘴上依旧犀利:“这戏子最是心机,想早死早陪太祖,哼,这辈子我是正房,下辈子还是正房,你想都别想。”虽然这样说了,她还是给小妾刻了牌位,放在太祖灵牌旁边,亲手写了两份《金刚经》,一份烧给太祖,另一份烧给小妾。
皇后看了看御书桌上厚厚的奏章,其中有一摞是关于镇北军的,另一摞只有一本,是关于西凉的。后宫之人不干涉朝政,这是前朝定下的规矩,可是在当朝却没有这样的条条框框。
随手翻了几本,皇后开口问道:“陛下。最近陈北军和西凉方面还是不太平?”
陛下长长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两处都不安生啊,镇北军大量裁员,老兵老卒回归家乡。这本来就是一件浩荡的事情,夏侯上书凡是裁员老卒皆要回乡安顿,每人分发三亩肥田,减免徭役赋税,安家费也要百两纹银。按道理来说,夏侯的要求并不过分,可是一时间减员二十万,对于大魏国来说可是一件不小的事情。这几年国库积攒的银钱大部分都送去镇北军,粮饷马匹数不胜数。表面上看镇北军裁员是一件好事,可是实际上却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手抽出一封奏折,陛下似乎都有些不忍再看:“陈贤连夜和户部那群人计算出来的镇北军遣散州郡,遍布整个大魏国,最南边能到江南道,东北到沈辽道。最西到和西凉交界的汉地,西南到淮襄道,遍布八州,三十二郡,九十八县。镇北军裁员势在必行,但是一口气裁员二十余万,有些过了。”
皇后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虽然不太懂其中的细节,但是她知道前朝鼎盛时期,被称为天下第一军队的水军也不过区区五十万人。镇北军突然之间裁掉二十万人,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其他不说,光是二十万人的迁徙就够户部忙前忙后的了。
陛下想起镇北军裁军带来的难题。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夏侯啊夏侯,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眼神不经意间在那一封关于西凉的奏折上扫过,再次叹了一口气:“比起镇北军,西凉更是不让人安心,镇北军在裁军,别管当前给朝廷带来了多少弊端。但是从长远看来总归是有好处的,可是西凉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其中的意味不言自语。”
皇后眼神飘忽不定。两年前徐骁进京,她刻意不去和他接触,两人很有默契的巧妙擦肩而过,无论当年皇后是多么不赞同白素的选择,但是某些方面,她又不得不对徐骁刮目相看,有些事情,徐骁会做,也只有他敢做,比如杀了赵建成和赵元吉,只是不知道过了这么多年,当年那个脸色粗犷的男人心里在想些什么,莫非他有……
陛下看了一眼皇后,知晓她心中所想,轻轻开口:“徐骁没有反心,他对权势没有兴趣,只是西凉的其他人就不好说了,范立的‘闭关锁凉’在大魏初期是很好的治凉策略,可是如今的弊端也开始显露,西凉内部是一个谜团,朝廷渗透不进去,硕大的西凉三州送入朝廷的奏章只有薄薄的一本。潘春伟这些年一直致力于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增强国力,另一方面便是取缔镇北军和西凉这两个庞然大物,前者做的很好,可是后者一直寸步难行,特别是西凉方面,一点进展都没有。”
陛下苦笑,仿若看到了徐骁那张黝黑欠揍的脸,一如往昔那般。
“陛下,不若派遣人出使镇北军和西凉。”皇后提议道。
陛下再次苦笑,端起茶水,再次牛嚼牡丹一般一饮而尽:“不是没有想过,而且做过,可是人选是个问题。礼部曾经派遣侍郎去镇北军,回来之后一番歌功颂德,赞叹夏侯治军有方,朝廷当重赏,而且礼部侍郎出使镇北军的事情引起了不少士兵的反感,私下说是朝廷不信任镇北军,结果成了得不偿失。不过话说回来,夏侯在镇北军做的确实不错,排列‘十大兵法大师’夏侯居首不是没有道理的,陈贤评价几人,前朝驸马兵圣方正神阔,范立奇谲诡诈,其他几人也是各有千秋,但是唯独夏侯的用兵之道包罗万象,长途奔袭,两军对垒,就连水战都让他打出了一个以少胜多的赤壁水战,而如今镇北军,硬是让他用最少的粮草和银钱打造了一条流动的镇北长城。”
“至于西凉,也曾经派过人去,可是人还没到西凉,就被那徐云枫给截住,夺了马车,脱了衣衫,徒步走到的凉州。别说按照惯例巡查边防,诵读圣旨,那出使之人连门都没敢出,只听到房间外恶犬吠声不绝于耳,又有惨绝人寰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回到上京城,潘春伟看到那人痛哭流涕的样子,心中气恼,破天荒的踹人了,还罢免了那人官衔。”
“所以说不是不想派人去,而是没有合适的人员啊。”陛下摇头叹息道,硕大一个大魏朝廷竟然找不出两个可以出使镇北军和西凉的人,说出去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陛下准备再去端起茶杯,手指刚刚碰到茶杯沿儿,微微一愣,抬头和皇后对视一眼,皇后也在微笑,两人似乎同时想到了两个人。
“不如你我将两人的名字写下来,看一看是否相同。”陛下微笑的说道,当初陛下和皇后可是有名的心有灵犀。
年轻时候,两人和徐骁、白素四人点菜吃饭,徐骁无非也就那几样菜肴,酱肘子、老醋花生、地锅鸡……肉多味浓,而陛下点菜,清淡而且素雅,最奇特的地方还都是皇后爱吃的。有时候,皇后和陛下之间一个眼神就能交流沟通,有些和林婉儿、赵乾那般,可是徐骁和白素就不是如此了,徐骁不合时宜的说了胡话而不自觉,白素瞪他一眼,他还很纳闷:“老婆,你瞪我干什么,我又没随地吐痰。”
陛下和皇后将心中两人的名字的写在纸上,然后同时折起来,交给对方。
缓缓展开纸张一半,陛下含笑望着第一个人名:陈诺诺,不住的点头:“陈诺诺这丫头才学和胆识都远超其他人,若是让他出使镇北军或者西凉,也是再合适不过的,若是出使镇北军,还可以让她走一趟左帐王庭,去看一看安拉提国师,听说这位大国师最近写了几首爱情小诗,哈哈。而且陈诺诺的那本《陈搬山文集》在左帐王庭备受推崇,更是称呼陈诺诺为‘陈亚圣’,尊贵地位只次于安拉提。前段时间,陈贤曾经上书,说是营建‘井’字形长城,永决匈奴之患,这事情是陈诺诺提出来,让心思缜密的她去草原大漠进行一次实地勘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