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生于皇家
李敷兄弟被诛之后,李訢之死罪得以赦免,鞭笞髡刑之后,配为城门斯役。 ..随后,朝中官员又有一批因贪腐、徇私、包庇属下等罪名予以惩处。与这些官员相反的是,仅为散骑常侍一职的万安国却不断得到金爵封赏,越级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并进爵为安城王,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依附追随者甚众。
冯落璃知道李奕被杀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而是严令宫人不得嚼舌非议,一如既往的前往太学,亲自督导各位学子的品学进益。
“皇祖母,这许多日怎么不见李助教为我们侍讲呢?”正值课间休息,小拓跋宏走到冯落璃身边,伸手抓着冯落璃的衣角奶声奶气的问道。
“是啊!是啊!李助教生病了吗?还是...像我父王说的那般被处死了?”听到拓跋宏开口问,一众学子都围了过来问道。
太学学子当中全部是皇亲宗室子弟,大多和冯落璃都是有亲属关系的,虽然他们年纪并不是很大,但将来毕竟是一方镇将、或者一方诸王,兴许是该告诉他们治国之策,不容于人情了。或许针对李奕这件事,并不是正确的。
“大家不要着急,待会儿,高太傅给你们讲述经学之时就会告诉你们的!”冯落璃看看站在不远处的高允,示意之后,对众位学子说道。
李敷兄弟的死和一批朝臣的查处,有不少朝臣上书冯落璃禀明。冯落璃都没做反应,而是照常做自己的事。不少朝臣猜测,冯落璃已经失去权柄任由人摆布了。
在万安国被封安城王之后不足三日,拓跋弘遵从太后之命对后宫加以封赏,凡是育有子嗣的妃嫔均进位一级,资历比较年长的妃子也各有封赏。与此同时,冯落璃亲自下旨赐婚,将河南公主拓跋明月下嫁于万安国,于京城内寻好宅院敕造驸马都尉府,不日成婚。
被冷落了许久的沮渠夏娜可高兴坏了,不但自己亲自拜见冯落璃表示感谢,还着令拓跋明月也入太和殿拜谢。万安国迎娶拓跋明月之后,即可晋升为驸马都尉,虽然拓跋明月出身一般,但终究是长公主。新婚之后,也还是不敢有所怠慢的。拓跋明月也为万安国俊俏的姿貌所感,再加上万安国又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即便是宫中私底下有人传他和林氏的流言蜚语,拓跋明月也都忽略不计了,一心沉醉在万安国制造的温柔乡之中。
可好久不长,不足三个月拓跋明月便屡屡进攻哭诉,说万安国纳妃迎妾,还教唆那些个侧妃妾室对她不敬,一开始沮渠夏娜偶尔还会到太和殿冯落璃那里旁敲侧击一番,希望冯落璃可以出面帮她那个女儿挽回几分颜面。但总会被冯落璃不轻不重的说上几句,得了如万安国这般炽手可热的乘龙快婿还这般不知好歹,自然是不妥的。以至于,后来沮渠夏娜也对拓跋明月的哭诉敷衍了事了,但拓跋明月屡次到宫中哭诉之事却闹得满宫皆知,沸沸扬扬。
“母后!今日珠儿又见月姐姐哭着从太妃宫里出来了,月姐姐这不是才新婚不足一年吗?怎么会日日到宫里哭诉呢?看着好可怜哦!”
冯落璃扭头看看拓跋明珠,不知不觉间拓跋明珠也已经长成十四五的大姑娘了,那一张乖巧机灵的脸颊闪着青春的气息,尤其是那一双满是灵气的双眼,顾盼神飞、灵动无比。
当初并非没有给拓跋明月选择的余地,是她和沮渠夏娜一心看中了万安国的如日中天,执意要嫁给他的。原想借着万安国在皇上跟前的恩宠扬眉吐气,不想万安国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冯落璃伸手抚摸了一下拓跋明珠的头,除了明月还有明霞,宫中最为年长的公主就是明珠了,眼下明月已然家人,明霞她......
“母后,你怎么了?是不是珠儿惹您伤心了?”拓跋明珠见冯落璃面露难过之色,不由得上前靠在冯落璃的膝下,“母后,你放心,珠儿是不会离开您的!”
冯落璃抚摸着拓跋明珠乌黑的秀,“傻孩子!珠儿长大了,终归是要嫁人的。”说着抬起拓跋明珠的脸颊柔声道:“珠儿,这满朝的文武、皇室宗亲,可有你看得上眼的?母后给你做主好不好?”
拓跋明珠脸上顿时飞来一抹绯红,娇羞道:“珠儿不嫁!珠儿要好好陪着母后!”
冯落璃宠溺的笑笑,“那怎么可以,女人的一生啊,还是要嫁给一个好男人才行的!母后的珠儿将来也一定会嫁到一个好人家,相夫教子,喜乐一生的!”
“是吗?可是珠儿见月姐姐嫁了人也不开心啊!”
“做人不可**太过,姿貌、权位、疼爱和名利,你想要多少就要付出多少,这世间永远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即便是一时之间得到了,也会很快失去。”冯落璃看着聪明伶俐的拓跋明珠,为她理顺耳边的碎,“珠儿,正所谓欲壑难填,母后希望你将来不为名利权势所累,只安乐一生便好!”
拓跋明珠点点头,“珠儿明白!”
“所以啊!无论将来珠儿看上了谁家的男子都要告诉母后,也好让母后为你做主好不好?”
“恩!珠儿定当谨记母后教诲!”
自林氏追谥一事,拓跋弘和冯落璃起了正面冲突之后,母子二人就很少再为任何事恳谈过。除了定日的请安之外,拓跋弘也极少踏足太和殿了。冯落璃一心放在抚育小拓跋宏和太学之事上,即便是有朝臣向她奏报政事,她也极少做出回应,算是维持着和拓跋弘表面上的和睦。
济南王慕容白曜于皇兴三年九月被拓跋弘派往辖地都督青州、冀州诸军事,并督导治理南境军务。
“太后娘娘,今日上谷公主出嫁,您该高兴才是,怎么兀自垂泪了呢?”青萼给冯落璃披上件外衫,心知冯落璃收到拓跋明霞的书信,不禁伤怀,出言劝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