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二章 开宴
一进金碧辉煌的乾清宫,太后便忙着与几位老臣寒暄了起来,而沈默云则被郭嘉拉去了一边。 ..
沈默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缩小存在感,跟着郭嘉去了较为清净的宴尾。
这里的座位正是为千金宴脱颖而出的几位魁准备。
黄映阳和潘骑尉家的小姐都已经入座,那位潘小姐显然还因着千金宴当日沈默云战胜自己夺得玉玦之事而耿耿于怀,此时竟是尖声利气到:“沈小姐既攀上了高枝,怎么还来这等地方?咱们这只怕没有沈小姐的容身之处呢!”
低头一看,原来每套桌塌跟前都有篆刻了姓名的黄金贴片!
可接连的好几张桌面上,偏就没看见沈默云的名字。
而此时,太后一开口,便叫这热闹的大殿里顿时静了一静,连袅袅的丝竹之音也都停了下来。
“云儿,你愣着做什么呢!快到哀家身边来!”说话的太后特意敛去了身上的严肃和庄重,反倒是呈现了少有的和颜悦色,如同与亲孙女说话的老祖母一般和蔼可亲。
众人不知所以,心下生疑,这才顺着太后的视线循去,随后恍然大悟。原来太后口中的云儿便是那千金宴的魁沈默云!
这沈默云了不得啊!昨日皇帝下旨送了一队羽林军到沈府已是满京皆知,刚还有不少人在小声谈论这事,感叹沈家出了金凤凰。可什么时候这沈小姐还巴结上了当朝太后?
要知道,即便是林家小姐,取得太后的全心宠爱也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
这沈小姐,真真前途不可限量!
而太后还一反常态,当着众人之面嗔骂了起来:“你这孩子!哀家不是让你紧跟着吗?你可别羞,赶紧过来身边!一会儿开宴你得要坐哀家身边!”
众人这才注意到太后在她的御座下,竟然又安置了两小几伴两塌。也就是说,这个沈默云与林雅茹一样,是要坐在太后的身侧的?
而太后此刻眼底漾出的慈爱更是叫人惊讶不已。太后对这沈默云分明已经不止是喜欢,反而是有一份宠爱在里边!
这一左一右两位姑娘,难道,太后是要将这她二人一起收入后宫?
事实上,太后的此举沈默云也摸不清头脑。
她虽知太后今晚应该会有所行动,将自己从准后妃的位置上拉下来,将来成全她与崔奕横……可她真就不知太后会采取什么行动!
特别是此刻,太后反而还将她这般抬举,又是为了什么?这就是太后之前所说的,要“扶”自己一把吗?
沈默云完全不明白太后的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
太后竟然向着她伸出了素手,众人惊叹,羡慕,嫉妒,愤恨,猜测,不屑,嘲讽……等怀有各种情愫的目光在她身上恨不得烧出一个又一个的洞来,叫她浑身的鸡皮疙瘩都集体蹦跶了出来。
她偷偷看了眼太后身后的太妃,见其微微颔,显然是赞同和鼓励。想起之前太妃所说要叫所有人看看未来崔奕横夫人的风采……
沈默云抬眼昂着脖子又挺起了胸,冲着太后的方向展颜一笑。
空气有几分凝固。
这小姐一身普通的红,一头不出彩的头面,为何叫人一见便挪不开眼?
眉黛青山,双瞳剪水,顾盼生欢,神采飞扬,没有倾国倾城之姿,可那风采却似浑然天成,气韵好似天下无双,只一眼,便深深烙进了众人心底,再难以忘怀……
这哪里是个五品官家养于乡间的女儿,倒像是一个尊贵无双,天生荣华的公主!
尤其是,面对整个大周朝最尊贵的女人,面对老臣勋贵质疑的眼神,面对小姐的嫉妒,公子的欣赏,这位沈小姐没有半点的畏缩,羞涩,尴尬,紧张,或是小家子气,那清傲坦荡的气度叫不少人都自叹不如。更叫他们开始有些明白这位小姐的成功或许并非偶然。
沈默云乖巧上前握住了太后的素手,将她搀到御座……
皇帝携手皇后很快驾到,两人见到太后身侧的林雅茹自是不在意,不过看见沈默云还是颇显讶异。只不过,皇帝是欣喜,皇后则是一丝几不可察的苦笑一闪而过。
皇帝与太后分别祝词后,宴席就这样开始了。
上元宴是大宴,宫中准备了许久,自是火树银花作饰,笙歌曼舞作乐,叫沈默云即便心中忐忑,也忍不住目不转睛欣赏着这出彩的一场场叫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演出。
酒过三巡,皇帝先了声。
“今日上元佳节,君臣同乐,是为一大喜。此刻,朕还有一喜,愿与众位爱卿,众公子千金一同分享!”
场中的歌舞表演顿时停了,丝竹声也一下子小了一大半。
所有人都朝着皇帝的方向看去,若有眼尖心细的,自是能现此刻皇帝皇后都将视线轻飘飘在太后身侧的沈默云身上停了一瞬。
沈默云自是感应到了身边来自明黄色处的视线,心下几乎已经猜到皇帝要说什么!皇帝金口玉言,一旦落定,他日自己若要反悔,只怕难上加难。
她只能将求救的视线投到了身边太后的身上。
太后一脸淡定,给沈默云回了一个稍安勿躁的视线。
于是,在这皇帝开口后,众人还未曾放下手中银樽之时,便听得太后笑道:“哦?皇儿也有大喜事么?可巧不巧,哀家这也有两件大喜之事刚要与众卿分享!皇帝与哀家果然母子同心,是为我大周朝极大的福祉啊!”
众人一听,自是集体起立举杯祝起了大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福祉福运起来。
皇帝心情不错,一听这话,自是以孝为先,开口请求太后先一步宣布其喜事。
沈默云心中再次暗暗咋舌!
这太后果然厉害!
当着众人的面,皇帝作为儿子,如何与母亲抢话说?一个“孝”字便足以帮助太后将话语权先一步抢过来!
此外,漂亮话还叫她说尽了,好好的便扯上了“母子同心”,“福祉福运”,这分明是给皇帝挖了个坑!此时的皇帝尚不自觉,可一旦太后的“喜事”与皇帝的意愿相悖,皇帝一旦反抗,那岂不是对众人此时的恭贺打了个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