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故地
(此为防盗章节,请于三小时后刷新书架,可更新至最新更新章节,谢谢!)
与严皇帝的视线对上的那一刻,太皇太后的心就彻底凉了下来——知道自己的计划失败了,此生只怕注定只能与自己这个孙儿渐行渐远。
严皇帝却全然没有注意到太皇太后此刻神情的转变,他颤抖着伸手指着太皇太后,道:“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什么都知道,可你却不肯站在朕这一边,不肯替朕的子民想一想!”
咬牙切齿说出这话之后,严皇帝踉踉跄跄站了起来,自上而下俯视着太皇太后,高声冷笑着,又道:“你从来就没有支持过朕,朕是九五之尊,正当壮年,算得上意气风发。你却偏要在这个时候处处与朕作对,暗中拥立严悉烨,惹得朕跟前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一度怀疑是自己出了问题,甚至无心治国。
“你害了朕,现在又要来害朕的江山么?
“什么叫不让东原人踏足半步?你既然知道东原打的是什么算盘,还要支持那辛紫入京?甚至要把太子也卷进来,让他也陷入不仁不义之中?
“你这妇人,为何如此歹毒心肠?要害得严家绝后,你才好保住你心心念念的那妖巫红衣一脉吗?!”
“皇上!”
严皇帝讲得面红耳赤,什么不堪的话都抖了出来,到最后连跪在一边搀扶着太皇太后的沈皇后也听不下去了,高声打断了他的话。
皇上止住了话头,来回看着太皇太后,皇后,太子三人,最后气极反笑,无力道:“你们个个都要与朕作对,却不想着那东原人果真因为辛紫打了过来,会让多少西由的无辜百姓被牵连?”
太皇太后闻言摇头,看着皇上的眼中只有失望,沉声道:“皇帝,你怎么到了现在还这么糊涂?!你当真以为朱慈义要派兵攻打西由,是会因为你将辛紫那个小小的丫头拒之门外就能改变的吗?
“就算你不肯收留辛紫,朱慈义一统东西两陆的野心一日不变,他都不会放过你,不会放过西由的。”
太皇太后声音不大,讲出来的话却如冰锥一般刺进皇帝的心里,让他浑身的血液都跟着凝固了起来。
这无疑是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压在皇帝心里的痛处。
他不愿意提起来,也不愿意其他人在自己面前提起。面对东原进犯的问题,他始终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沙子里,欺骗自己,更欺骗自己的国民。
太祖皇帝如何脱离东原控制一路西行,在这片原本荒芜贫瘠的土地上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国土,严皇帝作为后人只是听说,并不曾亲身感受过。而做到严慈雍这一代,早没有了当年开国元勋那股子豁出命去的闯劲。从被太皇太后扶持上帝位那一刻起,他就始终活在东原势力的阴影之下,他眼中的先帝留下来的江山,是一座根基不稳,岌岌可危的空中楼阁,而他守在这楼里,每日都如履薄冰。
严慈雍这样的绥靖政策,在早年尚未执政的时候却是不显的。那时候他只是个为人坦率,心地纯良,做事仔细稳妥的年轻皇子,太皇太后这才矮子里面挑将军选中了他。可太皇太后却不曾料到,严慈雍被她一步步推上帝王的位子之后,随着手中权利一天天大起来,眼界和魄力却并未如她预料的那样与日俱增,反倒是天性中软弱的一面越来越被放大,每每遇到东原问题,他首先想到的必定是逃避。
所以先前朱慈义推行激进政策,试图加速攻打西由的步伐时,严皇帝想着的不是如何加强边防,培养出一支可以与东原硬抗的军队来,反倒是寄希望于左淇洋从东原偷偷押过来的朱恝宝做人质。而之后眼看着欣王失势,不想着稳固军心,夺回失去的边境土地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反倒直一味拖着,一副得过且过的懒散样子。再到了现在,一个辛紫这样的小丫头已经让他吓破了胆,连收留的胆量也没有……
他从来只想着忍让和妥协,却不曾料到这样的退步只能引得东原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而如今欣王控制了东原上下,整个东原早已经不敢有人对他的立场和政策有任何异议,那他吞并西由只怕是迟早的问题了……
想到这些,严皇帝越发胆寒,太皇太后则更加恨铁不成钢起来。她当年怎么就看走了眼,相中了严慈雍呢?
短暂的自责之后,太皇太后决定不再多想。已经落定的棋子便不能反悔,已经过去的事实也不可更改。唯有专注于今后的每一步,重新布局,方能尽力扳回如今的局势。
太皇太后眉宇间细微的变化严皇帝不曾察觉,他只自顾自握紧了拳头,一番挣扎之后缓缓开口道:“东原那边今后会如何,谁也说不准。可现在只要让辛紫入京,朱慈义就必定会借题发挥,一举攻破东边防线,直达西京来,这却是不争的事实。既然事实摆在这里,朕身为一国之君,就要替自己的子民着想,就不能坐视不管。”
太皇太后声音不大,讲出来的话却如冰锥一般刺进皇帝的心里,让他浑身的血液都跟着凝固了起来。
这无疑是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压在皇帝心里的痛处。
他不愿意提起来,也不愿意其他人在自己面前提起。面对东原进犯的问题,他始终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沙子里,欺骗自己,更欺骗自己的国民。
太祖皇帝如何脱离东原控制一路西行,在这片原本荒芜贫瘠的土地上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国土,严皇帝作为后人只是听说,并不曾亲身感受过。而做到严慈雍这一代,早没有了当年开国元勋那股子豁出命去的闯劲。从被太皇太后扶持上帝位那一刻起,他就始终活在东原势力的阴影之下,他眼中的先帝留下来的江山,是一座根基不稳,岌岌可危的空中楼阁,而他守在这楼里,每日都如履薄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