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人选
芳沁公主大约也觉得自己问得太过突兀了一些,不待孟观霜回答又道:“唉,算了,不提这事了,我也只是随口问问的!”
问出了答案又如何,不管是孟观霜还是许景玹,他们的婚事都容不得自己做主的,不是吗?
绕过这个有些尴尬的问题,孟观霜整了整神色,问道:“三婶,二娘提了哪几家的人选?”
事关她的终身,她总要知道一些才对吧。
芳沁公主再抿了一口茶,才开口道:“总共提了三家,一家是乔丞相家的二公子,一家是镇西将军府的少将军,还有一家是大儒赵家二房长公子!”
这三家说起来,在京城也都是权贵名流世家了。
乔家不但是当家主人官居一人之下的丞相之位,更有母仪天下的皇后撑着娘家的地位,可见一斑。
虽不是长房嫡孙,但二公子也是嫡出,并不算屈就了孟观霜。
再说镇西将军府的少将军甄云涛,少年有为,英姿飒爽,颇有乃父风格,配孟观霜也是说得过去的。
便是大儒赵家,虽然族中并没有太突出的人物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但是如今得了大儒之首的头衔,又加上本身底蕴极深的世家风范,也足以令得京城贵女们对赵家儿郎趋之若鹜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如若孟观霜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小姐的话,配这些人都绝对是高攀了的。
但她如今的身份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姐,而是声名显赫,地位超凡的国公府的长嫡女,配任何一家都是低就了。
冯钰瑶提出这些人选,孟观霜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她是在暗中贬低她呢!
孟观月指婚给了六皇子许景玠,那可是将来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候选人之一,便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但是封王也绝对跑不了的。
而她,顶着郡主的身份。最高嫁的也只是丞相府的二公子,一个得不到掌权,也可能最不受宠的老二,将来的身份与孟观月比。那相差的可不是一点点。
冯钰瑶究竟是存了什么心,可是一眼就能看明白了。
孟观霜的沉默看在芳沁公主的眼里,她并没有出声打断她的沉吟,只在心里默叹了一声:两个孩子的将来,可真是一个玄而又玄未知数。
许久之后。孟观霜才面色平静的问道:“三婶,那祖母是什么意思?”
柳茹嬿在院中养胎,这时候必定还未去老太君的院中,那此时看的便是老太君的意思了。
“老太君的意思倒是觉得甄少将军最合适!”芳沁公主道,“少将军是镇西将军府的嫡长,小小年纪已经跟着镇西将军在战场上历练过,少年老成,稳重成熟,将来必有其父一番作为。而且,老太君考虑着你与甄大姑娘。甄二姑娘的关系不错,将来你过了门必定没有姑嫂间的不愉快。”
甄云诺与林宇成亲之后,还是住在将军府西侧新开的一个院子里,一是为了照顾甄云诺肚子里的孩子,万一跟着林宇回了那个原本就不怎么欢迎他的家中,被人发现他们无媒苟合,婚前有孕的话,会毁了甄云诺的名节。
二也是甄云涛宠着这个大妹妹,将来反正是他当家做主的,多一个妹妹在府中住着。他觉得并不影响什么,而且,他志在四方,想着将来若是边关有事。他必定是要请旨上战场的,有大妹妹和大妹夫在家陪伴父母,他心里也安定。
于是,男子性情的甄云诺便毫无愧疚之心的住在了娘家。
林宇又向来是唯妻是从的,自然没有半点反对之意。
老太君便是考虑到孟观霜与甄云诺的关系好,将来嫁去了镇西将军府的话。孟观霜也不会觉得寂寞。
因此,即便是觉得将军府的地位不如国公府,但基于为孟观霜考虑的因素,有了这样的打算。
孟观霜并未针对老太君的建议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只继续问道:“二婶是怎么说的?”
按理,大房家的事情,二房是不会随意插嘴的,但有大儒赵家的人选,孟观霜料定孟赵氏必定也会有所说法。
芳沁公主因此还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才道:“你二婶的意思,自然是将她娘家的二侄儿捧上了天,认为你是打小是在白家长大的,习惯的应该是大儒世家那种书香为伴,恬然悠闲的生活,没有比赵家的儿郎更适合你了!”
屁个恬然悠闲,一个个披着儒家外皮,实则心眼比针尖还小,心地比地主还要黑的人,居然还有脸说出这样的话来。
孟观霜心里鄙视了一下。
要不是知道了白志鸿的身世,又以此为媒介,知晓了赵家对白家暗中使用的阴谋,她还真是要被那一个个人模狗样的赵家人给骗了呢。
当然,他心里鄙视归鄙视,嘴上还是没有说出来,这毕竟关系到白志鸿的一生,在本人还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她不能拆了养父的台,将他推入烦恼的漩涡之中。
“二婶还真是太看得起我了!”孟观霜笑着道,“要不是我还有点儿自知之明,还当二婶是将我当成了女儿看待,这般为我着想呢!”
芳沁公主也面露纳闷的道:“我是也觉得有些奇怪,从身份上来说,便是她娘家嫡长子求婚于你都是高攀了,她如何能提出为娘家二房公子求亲呢?”
孟观霜却是了然道:“二婶必定是觉得我在外流浪了这许多年,并配不上国公府高贵的血统,因此嫁个二房长公子都已经是高配了!”
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心里有鬼,毕竟做了亏心事,怕白志鸿或者她有所察觉,将她娶进了赵家之后,她便是赵家的人了。
先不说有国公爷做靠山,对他们赵家来说多了一成保障。
便是白志鸿若是将来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怨恨于赵家当时的无情的话,也必定会看在她这个曾经的养女面上原谅赵家。
再者说了,如今,白志鸿在京城可说是如日中天,一个小小的书院掌院,还接到了皇帝的邀约面见,这是多大的荣耀,若是他再将梧桐书院发扬光大,培育更多的学子报效朝廷的话,那人脉可就更广了。
再远了说,白清风得了吴首辅的青眼,亲自带着栽培着,将来的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赵家要想借助这三道春风,自然要从现在开始便谋划起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