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梅家来访

  转眼已是入秋,林延潮书房外一片竹林,竹叶已黄且掉落了不少。
  院外鹅卵石小道上,不时有下人用竹扫把扫着树叶。
  今日正值休沐,林延潮在书房处理了几份公文后,这才有了闲暇。他离开书案,躺在藤椅上随手从旁拿起一本书,听着依旧悦耳的竹林沙沙声小寐一会。
  有些精神后,林延潮又拿起书看几眼,待眼睛疲倦时,再将书盖在肚子上。
  如此功夫,没有人打扰自己,也没有公事的催促,林延潮才感觉光阴有那么点是属于自己的。
  林延潮想起以往读书时,那等拼命三郎求学,以为考取功名为官后可以清闲些,但没料到为官的日子比读书还更加忙碌。
  若非心底有些抱负,林延潮真要怀疑自己这三十多年来忙忙碌碌求得是什么了。
  就在林延潮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候,外头陈济川来禀告道:“老爷,有客拜访!”
  似林延潮这样的二品大员,时间都是很宝贵的。
  好容易休沐半日,他宁可坐着看会书,也不想接见什么官员。故而陈济川身为管家当然是能挡则挡。
  不要紧的事他即可做主了,不够级别的官员也由他来打发。
  这事很不好做,容易得罪人,但身为高管的管家哪个不是八面玲珑之人。
  如张居正的游七,申时行的申九都是人精。
  林延潮为知府时是孙承宗,陶望龄替自己打理,而陈济川则是从不会到会慢慢熟练,为了能与官员打交道,平日里书也没少读,也可以慢慢替林延潮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关系。
  “何人?”林延潮自是没什么好心情。
  但能劳动陈济川来见自己的,必定是朝中大僚来拜访,或者是什么要紧事。
  “老爷,”陈济川奉了两张烫金的帖子然后道,“扬州梅家大公子梅堂,二公子梅侃恳请求见老爷。”
  林延潮看了一眼帖子,梅家确有资格见自己一面,但得上话,能够打交道。至于这梅堂的才学,林延潮心想若不是他去经商,考个秀才,甚至举人应是不在话下。
  林延潮笑着道:“比起江南诗书人家,实不值一提,见两位梅兄见笑了。请坐,来人看茶。”
  梅堂坐下后道:“部堂大人实不相瞒,梅某这一次是为许次辅罢相而来的。”
  林延潮笑道:“你们梅家在扬州的消息很灵通嘛。”
  有兄长在前,梅侃就不说话了。
  梅堂道:“我们盐商最要紧的就是和朝廷打交道,京师这边有什么风吹草动,只要给的钱足够,不用数日即会到我们耳里。”
  “,但是杨蒲州到底是山西人,晋陕盐商哪一块他不会动,但我们徽浙盐商他就不一定能靠得住了。”
  “那么话当如何说?”林延潮问道。
  梅堂当即道:“朝堂上的局势最重要是平衡,晋陕盐商背后是张,杨,马等晋商,在朝堂上则有杨司农撑腰,而我们徽浙盐商财力物力不在于晋陕盐商之下,但是现在许次辅走了,我们缺一个能在朝堂上能替我们说话的重臣。”
  林延潮笑了笑,当初许国一走,他即知徽杨盐商会转而支持自己,但没料到这么快。商人的嗅觉灵敏果真是不一般。
  “部堂大人不出三十岁即拜尚书,将来入阁也是指日可待,我们打算……”
  林延潮伸手一止道:“这话现在不好提了。”
  梅堂一愕与其弟对视一眼,随即问道:“大宗伯的意思是?”
  林延潮道:“我毕竟是朝廷重臣与你们太过亲密,必遭来的话,为官不可莫顾于商情,为商者不可不筹国计,二者兼顾国家方可振兴,个人抱负也得伸展!”
  梅堂当即问道:“那么部堂大人的意思,是要我们梅家以商人的身份报效朝廷?”
  林延潮道:“可以这么说,若机缘巧合,本部堂可以将你们引荐给当今陛下。”
  梅堂闻言没有言语,梅侃也是不出声,二人都在考虑。
  林延潮笑着道:“你们不妨回去……”
  这时梅侃站起身道:“部堂大人,不用说,我们兄弟二人愿请你替我们引荐陛下。”
  在其弟没有说话时,梅堂犹有几分迟疑,等他弟弟一说,当即道:“部堂大人,既是吾弟这么说了,我也不反对,只是我们梅家现在各省盐业都有涉足,若是再进一步,部堂大人能给我们什么?”
  林延潮笑了笑道:“海运之便如何?”
  梅家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心底都是喜出望外。
  梅侃道:“我们知道部堂大人一直在朝堂上主持海运之事,至今可是有了眉目?”
  林延潮笑了笑道:“之前确实有所阻碍,但而今我可以尝试为之。”
  梅堂道:“朝廷难开海运,一不利于朝贡,二不利于漕运。但若有部堂大人主持,我们兄弟二人倒是觉得可以一试。”
  林延潮当即起身道:“那么林某就多谢两位信任!”
  二人同时起身道:“不敢当,以后我们都要以部堂大人马首是瞻了。”
  林延潮笑了笑道:“我知你们二人仍有疑虑,那我再给你们垫垫底,你们也知道当今到这里,梅家二兄弟听完林延潮的话,心情可谓激动不已,但面上却十分镇静地道:“多谢部堂大人了。”
  当下梅家兄弟二人离去,林延潮回到藤椅拿起书来,正打算接着看下去。
  这时候陈济川来禀告道:“老爷通政司那边的消息,元辅的辞疏天子已是准了。”
  林延潮当即坐起道:“今日的事吗?”
  “确实,听闻昨日晚上陛下亲自召见的元辅,然后元辅今日就辞官了。”
  林延潮闻言心情也有些起伏,就如离去的梅家兄弟二人一般,他不知申时行陛辞时,推荐了谁为内阁大学士。
  ps:明日有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