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芦花荡

  林延潮虽身在书院,但于国事家事天下事也是事事关心。
  郭正域提出在辽东设布政司之事,在廷议上被打回。据方从哲所言是沈一贯作梗之故。
  郭正域也致信于林延潮,虽说没有明言是谁阻扰,但郭正域于信中感慨,事功之难也!
  朝廷因党争,多方肘制之局已成,满朝官员只知相互拆台,而置社稷于不顾。
  这么多年来朝廷成事的少,败事得多,多少利国利民之策,最后到了庙堂上都被压下。
  如林延潮当初主持的两淮盐税,至今仍在反复。
  而原先议定的于倭国封贡之事,又遭清流反对,纵如兵部尚书石星也只能勉强支撑大局。而议定的封贡贸易之事,原先是开放给梅家及鲁苏闽浙商人,结果反被皇室及河南宗室乘势而入进行垄断。
  他们在朝鲜强买强卖,吃相极为难看,弄得朝鲜乌烟瘴气,不仅是与之贸易的小西行长这些倭人,甚至连朝鲜人也在抱怨。
  明朝死伤近万将士,花了两百多万两银子打下的朝鲜之役的胜果,尽都便宜了宗室。
  郭正域信中多次有言,若是恩师在阁则断然不至于如此。林延潮见信不由一叹,郭正域倒是想得太天真了。
  但另一事则不同了,那起源自一本书,此书名为《闺范图说》。
  说得是万历十八年,归德名儒吕坤担任山西按察使。
  期间他采辑了历史上贤妇烈女的事迹,著成《闺范图说》一书。
  后陈矩出宫时看到了这本书,买了一本带回宫中。结果郑贵妃看到此书,于是命人增补了十二人,以东汉明德皇后开篇,郑贵妃本人终篇,并亲自加作了一篇序文,影射东宫储位之事。
  后来郑贵妃的伯父郑承恩及兄弟郑国泰重刻了新版《闺范图说》,并于京师大街小巷发行。
  结果吏科给事中戴士衡上疏弹劾吕坤,言他进《闺范图说》,意欲结交宫闱,逢迎郑贵妃,以为立储之事。
  由此事可知吕坤是冤枉的。
  但是时人分析,此为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受人指使之举。
  戴士衡万历十七年中进士,然后出任新建知县,当时张位正在新建老家赋闲。
  而这几年戴士衡官运亨通,从知县一下子升至吏科给事中,都有张位提携的影子在其中。
  张位在阁主事与吏部极为不睦,他与孙丕扬间可以用宿怨来形容。
  孙丕扬去年接替陈有年为吏部尚书后,大举改革。
  当时满朝上下对孙丕扬都很认可,认为他除了有些‘轴’外,绝对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由他来担任吏部尚书,可以革除吏部的积弊。
  而孙丕扬也确实如满朝文武上下所期望的那样,他至吏部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史称‘挺劲不挠,百官不敢以私干者’。
  为了杜绝请托之风,孙丕扬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选官办法,那就是创“掣签法”。
  此法说白了也就是抽签法!
  一切大选急选官员,全部由抽签决定,如此可以彻底杜绝请托。
  此举一出满朝上下无不称为公允,但是却惹怒了内阁。
  避免干扰?杜绝请托?你这不是明白着指着和尚骂秃子,说得就是咱们内阁干涉你们吏部的人事权吗?
  万历野获编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段子。
  说得是官场上避道,官员路上轿子碰到了,级别低的官员要避级别高的官员。
  当时六部官员碰到了内阁大学士都要避道,唯独吏部尚书不用。到了严嵩时,内阁势重,所以吏部尚书也要避道,一直到了申时行为内阁大学士时,吏部尚书都要避宰相。
  而到了爱搞事的陆光祖任吏部尚书时,当时内阁大学士是王家屏。
  陆光祖让人事先探明内阁大学士坐轿的路线,然后迂回于道上不与内阁大学士相遇,用此来避免阁部争礼。
  而到了张位与孙丕扬分任阁臣太宰时事情就来了。孙丕扬原来也是效仿陆光祖故意绕开内阁大学士的轿子。
  但是有一次不小心两个人的轿子在路上碰到了,于是孙丕扬下轿于道旁作揖,还是尽了礼数。
  结果张位看见了却装着没看见,拿着扇子掩面而去。于是两边撕破脸,大家公然交恶了。
  吕坤与吏部尚书孙丕扬又是极为交好,称其为大贤,将他与郭正域并称。
  戴士衡弹劾吕坤,即是铲除孙丕扬的臂助。这其实是张位与孙丕扬两位大佬在幕后较量,更深一步说就是内阁与吏部之争。
  但是事情并没有朝想象中的发展,此事横生出枝节来。
  戴士衡弹劾吕坤,此事牵涉到郑贵妃,连同给郑贵妃出书的郑承恩,郑国泰受到牵连,一日他们在路上走着,结果被一群义愤填膺的太学生们给揍了一顿,如此事情就闹大了。
  郑贵妃跑到天子那哭诉了一番,不知为何认为牵涉到皇长子。于是天子就下诏责备太子左右的讲官,认为他们没有教导好太子。
  此诏是经沈一贯所发的,于是陶望龄,袁宗道等人翰林们气愤不过,前往内阁找沈一贯说理,为孙承宗,李廷机叫屈,指责沈一贯为何不封还圣旨,而是帮天子指责皇长子。
  林延潮看到这里,也是为陶望龄,袁宗道二人直摇头。
  天子下旨指责皇长子,表面上看是为了郑贵妃出口气,但其实意在对皇长子进行敲打。
  自从皇长子出阁读书后,天子对于皇长子的忌惮之心是越来越深。张诚等明着暗着打压皇长子,在慈庆宫供给的事上作手脚,以为天子看不出来?
  孙承宗等众讲官不忍着,将张诚减少慈庆宫供给的事公之于众,也不能说是有错。
  毕竟此事过后,他们是在满朝文武上下获得了名声,张诚也得到了天子更近一步的信任,只是唯独令天子对皇长子忌惮更深。
  再加之焦紘又上了一个养正图解,这都还没当太子了,就已经按照太子教育了,这样劝进也太过分了吧。
  最后天子抓到这机会对皇长子训斥一番,也是平复上次闹事的风波,其实是告诉你,这储位朕还没给你呢,你不能抢,你的老师们这一次就代你受过了。
  其实事情到了一步也就是了,大家你好我好收工就是。
  哪知陶望龄,袁宗道却挺身而出对着沈一贯批评了一番。沈一贯的态度本就是倾向支持于皇帝,毕竟是王锡爵的现在,岂会无缘无故封驳这圣旨,再说皇长子受训斥在他看来也是‘咎由自取’。
  结果陶望龄,袁宗道到他那边一闹,沈一贯肯定是‘惊怒交加’的。
  无故背锅岂是好受?
  而且沈一贯对孙承宗早有不满,此事却起于袁可立。
  袁可立当年在苏州给申时行后院点火后,虽然被贬,但清正之名却传遍了朝堂之上。
  到了万历二十二年的时候,浙江民变。
  起因在于前礼部尚书董份,以及前祭酒范应期。
  当时董份在浙江霸占民田,已是一方暴富,在严世蕃时列举明朝‘福布斯排行榜’,董份就位列大明十七人之一。到了万历二十年时,董份积攒钱财已是到暴富的程度。
  当时浙江的百姓状告其侵吞家产的状书可谓是塞满了衙门口,这与当年海瑞到应天出任巡抚时,百姓们状告徐阶实有的一拼。
  当时范应期也是如此民怨极大,当地知县迫于民意将祭酒范应期抓起来,结果范应期上吊自杀。此事被董份知道于是指点范家上京告御状。天子降旨将查办此案的浙江巡按,乌程知县问罪,一个被戍边,一个被革职为民。甚至连推举浙江巡抚的吏部尚书孙丕扬,以及浙江巡按的左都御史都牵连问责。
  此事一出,浙江官场震动,有范家例子在前,谁也不敢再查办董份。
  但是孙丕扬也是硬骨头,愈挫愈勇,当即派袁可立出审此案。
  在有前任的前车之鉴下,袁可立要彻查此案,可谓背负压力极大。
  董嗣成是林延潮同年,且他任礼部郎中时,与林延潮交情也是很好,何况申时行屡次来疏要求林延潮,以及沈一贯关照董份。
  林延潮也是写信给袁可立,让他手下留情,放人一马,但袁可立却是没听。
  至于沈一贯之言,袁可立更是不理。沈一贯大怒之下放话要找袁可立麻烦,哪知孙承宗站出来替袁可立宽解。沈一贯顾忌孙承宗皇长子讲官的面子,这才含怒收手。
  因为此事,董份及长孙嗣成、次孙嗣昭先后过世,最后其多年侵占的民田也是大半还给了老百姓。
  当时袁可立在浙江任官时,正值倭寇来犯朝鲜,当地官员‘过度紧张’,不少豪商被衙门无故安上通海通倭之名。袁可立却不冤屈一名百姓,经过详查平反了不少冤案。
  因为这些政绩,作为当初力荐袁可立的孙丕扬,也是毫不吝啬,以天下官员政绩第一的名义将他举为给事中。
  袁可立离开浙江后,浙江百姓可谓是沿途相送,同时还以两百年来唯一一位推官的身份入苏州名宦词的官员。袁可立到了京师时,天子也是破例召见。
  也许是年少得志,袁可立有些没有把握分寸。
  当时一位御史因事触怒天子,沈一贯遂上意,要将此人廷杖。结果引起了几十名科道言官一起赶到文渊阁,求沈一贯相救。
  沈一贯满口推脱说这不是我的意思,这是皇上的意思啊,你们就不要为难我了。
  当时袁可立新官上任,在末座笑道:“这不是皇上的意思,而是相公不肯相求耳!”
  此言一出,所有御史们都是惊呆了。唯独袁可立夷然不屑,在众人面前为御史叫屈。
  沈一贯连连冷笑看了袁可立一眼,对左右问道:“这末座白皙者何人?”
  沈一贯知道是袁可立后,于是新仇旧恨就连着孙承宗一并算上了。
  而这一次袁宗道,陶望龄为孙承宗喊冤。从帝党的角度而言,沈一贯肯定是要站在天子一边,而不是皇长子一边,所以他趁势以退为进,重新祭起了王锡爵的老套路向天子辞职。
  天子出于‘挽留’沈一贯,当即下令重责!众所周知,也是天子向来的习惯,在争国本之上,他于罢免官员或推迟皇长子出阁读书之事时,但凡有言官出来为罢免官员开脱或反对他的决定,他都是会在旨意上写一句‘激奏’,‘激朕’。
  于是袁宗道,陶望龄此举当然就是‘激朕’。
  先是讲官邹德溥,他其所居为锦衣卫千户霍文炳故居。后被人告发邹德溥私藏霍文炳的金子,然后为东厂所劾。邹德溥被革职并追赃。
  然后就是上养正图解的焦竑,在去年顺天乡试之中,焦紘作为副考官。
  而事后有人揭发说焦紘取中数名考生‘文体奇险荒谬’,肯定是暗通关节了,于是被贬为同知。
  邹德溥竟然私藏一名锦衣卫的黄金然后被东厂揭发。考生有问题,焦竑作为副主考被问罪,主考官却安然无恙,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皇长子两名讲官都革职查问,一时人心惶惶,对于朝中‘太子党’而言当然是一个打击。
  而天子从头到尾没有降旨对于袁宗道,陶望龄严斥,但最后责任却是由二人担了。
  这二人的意气之举,最后让皇长子来买单。
  二人羞愧不已,请求辞官。内阁二话不说,立即准了二人请求。
  而袁可立因屡屡上疏言事,也被沈一贯抓到机会,最后被革职为民。
  革职的圣旨到达时,袁可立正与同僚对弈。听到自己被革职后,袁可立从容将棋盘上的棋子收入棋盒之中,然后骑了一头驴离开了京师。
  京师里的官员无不痛惜袁可立的遭遇,为他鸣冤叫屈!
  袁可立,陶望龄,袁宗道都是跟随林延潮多年的门生,同时也与孙承宗交好,经此一事孙承宗被打落谷底,连带着林党骨干也是受损严重。连带着皇长子一方势弱。
  孙承宗闻此病了三天,然后在病榻上写信给林延潮,将一切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言自己无能辜负了林延潮的托付,自己一人无力在京中主持大局。
  林延潮则不知如何宽解,他明白陶望龄,袁宗道去质问沈一贯,并非孙承宗授意的,全然是出于同门义气,至于袁可立顶撞沈一贯也并非孙承宗的意思,而是他行事张扬,不知收敛,一而再再而三最后被罢官。
  但事已如此,又有什么话好说,孙承宗身为‘门生长’,却不能约束他们三人。这说到底还是他的‘领导’责任。
  当年林延潮离开京师前往朝鲜时,口中虽对亲近的人说要避位,让孙承宗出一头之地,其实对于他后来站在皇长子一边与天子的冲突,也是有所预料,另一个时空的郭正域就是现在的孙承宗,但林延潮明知于此却并未真正提点过孙承宗,此中用心也是不足为外人道之。
  当然经此一事,孙承宗也见识到什么是帝王家的无情,打消他当初的幻想。孙承宗于信中向林延潮言道‘恩师昔日之朝之难,事功之艰辛,时至今日承宗方才了解恩师的苦心’。
  看到孙承宗迷途知返,林延潮有些欣然,尽管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还是值得的。
  至于沈一贯的态度,也让满朝上下看到你沈四明也实在是屁股歪的可以啊。然后不知何时官场上又传出一条谣言,说林延潮不肯进京是因沈一贯多番阻扰之故。
  尽管沈一贯四处解释,又苦于不能吐露真相,所以百官鉴于其人品无人相信他的话。
  这些事零零总总说在一起,就是万历二十三年里发生的朝堂之事。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又到了岁末之时。
  岁末书院事少,学生们经过岁末考试后,要准备离开书院回家过年。次年学功书院要再度扩招,收一千五百名弟子,其中精一学院要收一千弟子,有贞学院则要收五百弟子。
  然后明年年中不再招生,再度招生要到下一年的开春。
  饶是书院本着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但报考的读书人却超过三千余人。书院不得不安排笔试面试,两个学院各自有一套招数的流程,再也不是只要能写字就能进了。
  现在学功书院附近的镇子早就租满了来年要报考书院的读书人,他们都不准备回乡过年,打算在此温书以备来年考试。
  赋闲教书之日,林延潮须发渐长。
  古人云,毛发也者,所以为一身之仪表。
  故而有美须髯,在颜值上,在官场上是一件很加分的事。
  原先林延潮的髯须不过寸许,而今已是三寸有余,且是根根须直,故而以后旁人望见后再也无人说是相貌平平了。
  每日读书,写文章时林延潮也长作抚须沉吟,有时候想起曾有一个故事,说得是一个相士看到王阳明,于是下断言,须拂颈,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当然现在林延潮须已拂颈,但可惜未至圣境。
  平日学功书院是早上有课,林延潮早上教授弟子,午时回到驿站与家人吃顿午饭,然后一钓竿一蓑衣即去溪边垂钓。
  到了黄昏归来,吃了晚饭后,林延潮即早早就寝。
  吕洞宾曾作了一首诗,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说得就是如此生活。
  不过这是林延潮多年来出任京官后养成的习惯。为京官时最迟四更天就要起床准备上朝,所以必须早睡,久而久之也就如此。
  这日林延潮闲来无事,即雇人驾船出游。
  船到一处浩渺无边的芦花荡,天突降大雪。
  风吹雪片漫天飞舞,落雪飘至芦花丛中,一时分不清到底哪个是雪片哪个是芦花。林延潮披着氅衣站在船头,但见落雪瞬间盖满了船身,一等遗世独立的萧瑟之感,顿时涌上心头。
  船行了数里,他让艄公船娘温了一壶老酒,煮一盘花生,一盘蚕豆,于船舱里铺了一层被褥然后坐在上面自斟自饮。
  然后艄公船娘又煮了一锅鱼干粥,端给林延潮一碗后,他们随意吃了些,即在后舱睡下。
  林延潮喝了半壶酒,身子已暖了一半,端起热粥喝下后,顿时全身上下无不通泰。
  粥里的鱼干被他拨出一小半,正好就着残酒继续喝。
  一盏油灯孤照舱内,舱外则是漫天风雪,林延潮于舱中细细品之。
  入夜之后,万籁俱寂,林延潮忽听得有划水声传来。
  初时以为自己听错,后越来越近,林延潮喊一声后舱的艄公,然后自己提着油灯走到船头。
  但见一只小船划水而来,待船到了近处,艄公正欲问讯,林延潮伸手一止原来船头站着是自己学生陶望龄。
  “恩师!”
  “进舱说话吧!”林延潮道了一声。艄公见是熟人,又温了一壶酒提到船舱再回后舱休息。
  陶望龄跳至林延潮船上,脱了披风抖了雪再进船舱。
  林延潮给他斟了热酒,陶望龄喝下后,搓了搓手脚终于脸色好看了些。
  “弟子特来此辞别恩师。”
  林延潮看着陶望龄道:“稚绳来信都与我说过了,你不要想太多,回乡以后再过数年再出来做官,朝廷那边我会替你打点好,不用说心灰意赖之词,初时大家都会这么想,时过境迁就不同了。”
  陶望龄默然许久然后道:“学生来前想过了,学生这性子不适合于为官,也无心于仕途,回浙之后此生再也不会出省一步,实在愧对恩师的栽培。”
  林延潮明白为何陶望龄急着来见自己一面。毕竟古时人与人之间际会少,而再遇渺茫多些。
  林延潮望了一眼:“你的号取作‘歇庵’,何意啊?”
  陶望龄道:“学生自取此号所意,作学问就是歇息,为官则疲惫。”
  林延潮点了点头。
  陶望龄突道:“人之一生就如白驹过隙,要想寸立于世何其难也。恩师的三立,学生是学不来的,余生只求于能有片言流传世人足矣!”
  “学生出仕前曾路经金陵与焦修撰辩论过,他言吾学之中没有性命之学,学生与他辩难,以人之入梦辩之。但学生一直记得恩师当年所言下学而上达,时恩师有言未至上达之境,不知今日达否?”
  “难道真是如孟子所言,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未见为真见?这疑难一直徘徊于学生心中,至今不能解,还请恩师明示!”
  林延潮笑道:“若我说未至,你是否担心问道于盲,借听于聋?”
  “学生不敢。”
  “其实道在哪里,我也未曾见的。”林延潮笑道。
  陶望龄面露失望之色。
  林延潮会心一笑,抚须于颈然后道:“文王一生爱民,将百姓当作受伤之人般体恤,忧心天下故能至道,又因忧心天下故而忘道,这是孟子的真意。当初你辞别我去浙江讲学就是说得这句话。”
  陶望龄道:“这忘道才能见道,何也?”
  林延潮抚须沉吟道:“道理在我心里,是为第一义,从我口中道出,是为第二义,你悟道在心为第三义。”
  “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为下学也。这下学即为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陶望龄咀嚼这一句。此言是出自金刚经,在佛经中金刚经地位自不用多说,但金刚经三十二品道尽佛理后,却将这一句话放在最后一句。
  言下之意,本书前面讲了那么多,但都是你看得见,听得到,说得出,想得到的有为法。只要是有为法,就如梦幻泡影般虚无,如朝露闪电般短暂,你不过如是观之即可。
  而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指得是不依姻缘,不生不灭,无来无往,非彼非此之法。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也是金刚经之语。佛学不排他说,认为并非只有修佛才能成为圣贤,而圣贤间的差别只在无为法中。
  “那恩师何为无为法?何为上达呢?”陶望龄话音有些发颤,他感觉自己已是接近于一生所追求之事。所谓朝闻道夕可死是也。
  听陶望龄之言,林延潮笑了笑举起手边半明半暗的油灯,然后揭开灯盖一吹。
  霎时间,船舱即黑了。
  陶望龄下意识眼睛一眨,然后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各家常有以于漆黑之中悟道的说法,大意是人在黑暗中,六识会无比灵敏,更能体悟大道。
  而此刻四野寂寥,天地之间只余簌簌雪落之声。
  好一场大雪!
  正待陶望龄揣测林延潮所指时,这时林延潮已是重新点亮了油灯,船舱又恢复了明亮。
  陶望龄不由感叹,这一明一暗之间,禅味尽在其中。
  “汝先闭眼再睁眼!”
  陶望龄依言为之。
  “再思灯灭一瞬,汝闭眼睁眼否?”林延潮又问道。
  “灯灭一瞬,学生确有一睁一闭。”
  “为何眨眼?”
  “不曾细想。”
  林延潮问道:“那吾要你眨眼与灯灭时眨眼有何不同?”
  陶望龄一愕,恍然如电光火石迸发:“恩师要吾眨眼,此为可见,可闻,口言,可思,而灯灭眨眼,则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不可思。恩师以此言上达与下学之别?”
  林延潮拨了拨灯芯,船舱里又亮了几分:“下学有心,本体到功夫,上达无心,功夫到本体,正如文王心忧天下而至道,也因心忧天下而忘道。事功还来不及,余者何必去问?若你执意要问道在哪里?等我兼济天下时,再来答你吧!”
  船舱里寂静无声,两人不出一言,陶望龄跪坐在旁,则是极力领悟。林延潮看了一眼,合衣睡去。
  次日林延潮醒来,先见大雪已停,再看陶望龄但见对方泪水盈眶向己一拜道:“恩师点拨示道之恩,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林延潮笑了笑。
  天明雪停,船已归程,去时与来时景色又是不同。
  船行于水间,于芦花丛中时隐时现,师生二人立在船头讨论话别。
  林延潮对陶望龄言道:“浙人重读书,重学问,重实学,重思辨,言商不轻利,事功学派本就起于厮,你回浙之后必能光大吾学,衣钵于你可谓得人!”
  “你天资聪颖,常不言而能得,不必求诸于外,但传道授业,解惑度人却不可如此。”
  “吾儒学以有为法为本,以渐悟为宗,若求顿悟,则为离世而觅,世间求兔角,走了傍门。至于发心,不论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皆可。渐顿虽缓,但却是堂堂正正的大道,切记身体力行,三省吾身,有利人或利己之事立为之,有行即有功,切勿因善小而不为!”
  陶望龄每字每句都听在心底:“学生省得。”
  林延潮点头微笑,陶望龄忽道:“恩师,学生改变主意了,此去回乡学生不会不出省一步?”
  “哦?”林延潮心道,莫非改变主意。
  陶望龄望着远方悠然道:“十年后恩师必已是兼济天下,学生当由乡进京再向恩师请教至道!”
  林延潮:“…………”
  陶望龄辞别林延潮登上坐船离去,林延潮目送学生远去,念起近二十年师生情谊,感叹人生离合至此。
  陶望龄回乡之后,细心整理文章,致力于讲学,正如林延潮事先所言,林学盛行于浙,再由浙为天下显学。十年之后,陶望龄本欲与众门生一并动身进京,但行至半途却突然染病,遂不能成行。
  送别陶望龄后,林延潮回到了书院闭门不出。
  哪知岁末时又有一突如其来之事。
  当时林延潮从外返回书院,但见书院里的弟子门生人人皆有悲色。
  “何事至于如此?”
  徐火勃满有泪痕道:“恩师,张简修守节了!”
  张简修,籍湖广江陵,前首辅张居正第四子,后授官为锦衣卫指挥
  万历十年因张居正家人而获罪,天子降旨将张简修与其子革职为民,后充任边地。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播州杨应龙造反作乱,驱兵攻打余庆、大呼、都坝,焚劫草塘二司及兴隆、都匀各卫。
  时张简修为余庆卫千户,余庆卫所被破后,于所衙中悬梁自尽,为国死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