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来一场降雪
三年前,毛坤鹏被中情局派到蓬莱岛。 ..作为哈佛大学计算机博士,他很容易就通过了移民申请,成为蓬莱岛居民,并在蓬莱岛定居下来。
毛坤鹏这个人的经历非常简单,他在华夏出生,初中的时候因为在米国有亲戚,被父母送到米国留学。来到米国后,毛坤鹏心情非常激动,感觉自己到了天堂一般。大学期间,他想尽办法加入了米国国籍,成为自己梦寐以求的米国人。
当然,外人是不知道毛坤鹏对米国的感情的,在大家眼中,成绩优异的毛坤鹏和许多华夏留学生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是被米国达的经济和先进的科技吸引,并试图成为其中的一员,区别只在于毛坤鹏最后成功了。
如果继续展下去,毛坤鹏很可能成为米国的科技精英,然而就在他读大学期间,毛坤鹏被米国情报机关中情局看重,成为一名特工。这一点,就连毛坤鹏在米国的亲戚和他的父母都不知道。
别看毛坤鹏对蓬莱岛的科技颇有赞誉,实际上,他十分憎恨蓬莱岛和卢阳。在毛坤鹏眼中,米国人应该是世界第一,他们比华夏人聪明,比华夏人开放,简而言之,他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加入米国国籍后,毛坤鹏面对华夏人有种莫名的优越感,而这给了他很大的成就感。
可是最近,毛坤鹏现自己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中。
华夏展势头越来越猛,在多个领域越米国,包括毛坤鹏所学习的计算机。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华夏即使没有过米国,也已经成长为和米国相当的霸主,包括米国人也承认,并选择了接受。
可是,这个事实毛坤鹏却接受不了!
“华夏怎么能过米国呢?华夏人那么愚昧,落后,怎么可能比得上米国人?”毛坤鹏陷入这种病态的疯狂之中。
中情局对于毛坤鹏的思想显然十分了解,便把他派到蓬莱岛。
不得不说,毛坤鹏的智商确实很高。和他一起进入蓬莱岛的特工有37人,最后只有他活了下来,而且一直潜伏了三年。当然,这三年来毛坤鹏也没有闲着,他用尽一切办法来了解蓬莱岛,试图寻找卢阳的弱点。同时,毛坤鹏还谨慎的联系对卢阳不满的人。
蓬莱岛并非没有对卢阳不满的人,实际上,这类人相当多,根本原因就是蓬莱岛是卢阳所有,岛上大部分财产都是卢阳私人的。
根据毛坤鹏的经验,蓬莱岛4oo多万人里有8o多万西方移民,而这8o多万西方移民中,有5o%以上有政治诉求,他们希望能够得到选举权。另外,一些人对私人信息被监控也很不满。
这就是毛坤鹏找到的卢阳的弱点!
了解到这一点后,毛坤鹏回了一次米国,把这些报告上去,中情局很快让他来负责蓬莱岛的事务,显然很欣赏他的看法。毛坤鹏随后制定了一个“和平演变”蓬莱岛的计划,得到了中情局的批准。
“我的使命就是把4oo多万自由公民从卢阳的特务统治下救出来!”毛坤鹏慷慨激昂的说道,“不过我建议把计划动的时间改在圣诞节,这个时间很多西方移民回到红墙广场集会,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毛坤鹏现在展的35o名核心成员,有33o多名是欧米移民,他原本计划在蓬莱岛组织更多的力量,然后联合4o万有政治诉求的移民对卢阳逼宫,强迫他承认公民的权利,并将人工智能的管理权交出来。
可是现在来自中情局的命令打断了他的计划,让他只能提前动。
“35o人加上国内支援的2oo人,只要安排得当,足以成事!”毛坤鹏分析道,“按照去年的情况,圣诞庆祝活动时,红墙广场会有过4万人,只要把他们煽动起来,制造出与蓬莱岛警察的冲突,事情就成了!”
……
仙景园林,卢阳正在和星星、灵灵一起玩游戏,朱晓彤收拾完家务后,也加入进来。
“爸爸,我听说京城冬天会下雪,为什么我们这里见不到雪?”灵灵忽然扑到卢阳怀里,嫩声嫩气的问道,“爸爸,雪是什么样子的?”
卢阳把女儿抱起来,忽然意识到她从出生到现在,还没有见过下雪。面对灵灵询问的目光,卢阳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灵灵,蓬莱岛和京城不一样,京城到冬天会变得很冷,才会下雪。而我们这里很暖和,所以不下雪。”卢阳说道,“至于雪是什么样的,爸爸没法形容,必须你自己见了才知道。”
“那我什么时候能看到雪呢?”灵灵仰着小脸问道。
“那爸爸明天就带你去看下雪,怎么样?”卢阳宠溺道,现在已经是11月,北半球下雪的地方很多,包括华夏东北和西北都有下雪。
“我们要去其他地方吗?”灵灵忽然摇头道,“爸爸,我想在家里看下雪。”
“哈哈,这倒是把爸爸难住了……”卢阳无奈笑道。
朱晓彤抱过女儿,轻声说道:“灵灵,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下雪的,蓬莱岛就不会,所以这个要求爸爸也做不到。你要是想看雪,爸爸妈妈可以带你去其他地方,好吗?”
灵灵还没说话,卢阳却道:“想在蓬莱岛看雪,也不是不能实现……”
“啊?”朱晓彤转过来。
星星和灵灵也看着卢阳。
卢阳笑道:“正常来说,蓬莱岛是不可能下雪的,毕竟这里的最低温度也在2o度以上。不过,我们可以用科技来一场人工降雪。”
“人工降雪?老公,这里可是热带,怎么可能降雪?”朱晓彤不信。
“大范围不行,小范围还是能够做到的。这样吧,我们就在武功山上降一场雪,怎么样?”卢阳大声说道。
“太好了,爸爸,你真是太棒了!”灵灵大声欢呼道,别说她了,就连星星都很期待。他虽然见过下雪,但那是在京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