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苏联版黑水

  跟在他身边的两个不说话的年轻人,是这次查账的助手。以谢洛夫初中生水准的数学水准,人家要骗他就很苏联骗印度一样轻松。但没关系,专业的人员是有的,只要把他们找出来就可以,比起那些苏联数学系的大学生来讲,这两个人更加专业。
  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大学生定顶多算是进入了大学之后,主攻数学方面的学习。而这次过来查账的两个人,是加茨拿从小培养,可以说他们从小除了认字之外的所有学习课程,都是数学,伊塞莫特妮拍着自己高耸的前胸保证,绝对不是问题,那就绝对没问题。
  目前在欧洲的金融中心中,瑞士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伦敦。伦敦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言,老牌帝国主义就算是衰弱了,也可以保持一些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影响力。至于苏黎世为何比法国、德国那些强国发展的更快,其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对瑞士的扶持从拿破仑时期就开始了,为了支持犹太财团的利益,专门设置瑞士作为所谓的永久中立国,俗称世界洗钱中心,另外基督教的一些势力,比如马耳他骑士团(总部在罗马)也有一部分势力在这里。
  最知名的就是国际红十字会由马耳他骑士团组建,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受基督教势力控制,另外一个是洗钱,一战以后为了从德国勒索到最多的赔款,国际财阀决定在瑞士成立国际清算银行,演变至今变成控制世界金融的工具。
  二战的时候,瑞士银行帮助过纳粹德国洗钱,所谓的纳粹财富,事实上大多数用于从中立国购买德国所需的资源,在瑞士进行结算,。当然瑞士有一定的工业,比如钟表,精密机械。在勃列日涅夫后期,很多瑞士的商品从走私渠道进入苏联,成了苏联地下经济的一部分。其实苏联的经济应该比统计数据更好,因为苏联的统计数据只记录计划经济的数据。
  当然如果苏联经济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话,谢洛夫宁可走私经济永远不要出现。加起来固然会让苏联的经济更加漂亮,但和后世英国把红灯区的收入加入鸡的屁里面差不多一样无耻,可见苏联的计划经济委员会还没有无耻到帝国主义的份上。不然完全可以这么干给苏联民众一点信心。
  以瑞士人民的生活水准和社会福利,对苏联的态度可想而知,这种表面上是中立国的地方,其实在某些领域更为顽固,只不过因为冷战,美国表现的更加明显,而这些中立小国在反苏的时候不喊口号,只做行动而已。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账目大体不错就可以了,些许的误差可以接受,毕竟我们的特工出国在外也需要生活,只要他们为国家获得的东西足够多,一些追求生活品质的行为我完全可以接受!”谢洛夫对着两个跟着自己过来的数学人才说道。
  谢洛夫从来都认为苏联的社会运行方式一点都不差,这点他比任何人都有自信,可就算自信也不能让自己的部下完全用精神力量去干活,克格勃从来不会这么做,很早以前苏联的情报部门就知道,不能完全依赖于信仰干活,在提供资金方面克格勃从来都非常大方,虽说和财大气粗的美国人相比有些不足,但也足够重视特工的物质需求了。
  作为一个情报部门,潜伏和渗透是最为基础的特点,特洛伊木马的故事经久流传,证明了在敌人内部出现一个第五纵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对世界经济的准确把握也是如此,计划经济能抵御住很多问题,但那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顶得住。所以克格勃需要、或者说苏联需要这么一群完全以西方经济作为手段的人群,这群人在苏联本土不太合适,毕竟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苏联本土没有这种环境让他们来感受。
  如果强行因为害怕担风险让这些人在苏联本土纸上谈兵,那就谈不上锻炼的目的。如果目的没有达到,那找这么一群人干什么呢?无法为国家创造价值的特工,是不会得到大力支援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来到苏黎世半年多了,对瑞士有什么感觉?”谢洛夫和这批数学小组的组长在悠闲地散步,两人用俄语对话,因为这批人的身份是白俄,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的掌握英语作为母语,所以只能为这些人安排还过得去的身份。谢洛夫也没有让这些人在这里一辈子,其实只要能隐藏个几年就行了,到时候再想办法。
  “这里的生活条件平心而论比国内要好上很多,我们来到瑞士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组长的回答也在预料当中,瑞士的环境找遍全世界都没有几个。
  实话归实话,作为一个安全部门的干部,听到这个回答谢洛夫本能的就想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挑选出来这些杰出的数学人才,会不会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不然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也未免太乐观了。
  对于苏联的教育水准,谢洛夫是相信的,以教育的水准来看,苏联模式下的教育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良心,丰厚的人才储备也是苏联敢于和美国对抗的底气所在。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下的人,你就偷着笑吧,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国家绝对不会打着快乐教育的幌子来骗你。
  但就算是人员的教育完全跟得上,也不一定能抵挡西方思想的腐蚀,因为英美推广的那套东西,确实能抓住人性中的某些弱点,苏联现在的东西就像是很多苏联报告中描述的差不多,远景是绝对美好的,眼前的困难也相当严重。怪不得很多地方政府报告上总是有这么一句话,美好的生活不远了……
  “作为这批学员的组长,你要提高警惕,无论这里的生活多么悠闲和美好,苏联都不可能变成瑞士的,我们的国家天然就是一个巨大的目标,不可能有瑞士这种永久中立的环境,再说我们国家还有国际责任,不能抛弃自己的盟国!”谢洛夫给这些人必须打一个预防针,当然到底有用没有用,谁都不知道。后续行动马上就会到来,不能光用嘴巴来教育这些人对西方思想提高警惕。
  “明白,我会注意这方面的事情的!”谢洛夫听见了肯定的答复,但他绝对不会相信。应该从特别调查部里面抽调出来一批人,然后在这些学员不知道的情况下进驻苏黎世,对他们展开监视。
  “盯住美元和黄金,这方面的研究不要中断,同时抓紧时间熟练西方的金融体系,最近几年可以先练练手,在需要的时候总部会给你们强大的支援,强大到你们都不敢相信。”谢洛夫回到这座聚集点之后说道,“眼前你们需要在苏黎世正式进驻下来,所以我会拨给你们一笔资金作为建设总部的经费,总是租房住也不好。”
  谢洛夫印象中,第二次美元危机出现在美国和越南的战争期间,其实还是那个问题,美国不陷入越南泥潭,至少短期内苏联是绝对没有机会反超的,幸亏美国本身的内部力量足够贪婪,才有了苏联的可趁之机。
  冷战期间苏联只发动了一次阿富汗战争,而美国发动的战争远远比苏联要多,最后却是苏联首先顶不住,这还是实力上的差距。虽说美国胜利的绝对不轻松,但胜利就是胜利,谁让苏联首先出一个戈地图呢。
  “还有就是总部准备了一个计划,在你们略有发展的时候会拿出来,也就是你们在苏黎世正式站稳脚跟之后,同时开展的工作就是成立一家世界级别的保安公司,当然了,说直接一点,就是让你们组织一群雇佣军,至于兵源方面这是最不用担心的问题,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什么都缺乏,相比较之下最不缺乏的就是会打仗的军人。”谢洛夫歪着脑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到时候在苏黎世的集团将集合金融与安保方面的工作,如果你们以后再有新的计划,也可以加里面!”
  渗透作战总是克格勃亲自指挥也不是长久之计,克格勃的苏联色彩太浓烈了,有些时候束手束脚,受到了限制。这点私营集团上面就比较容易开展工作,比克格勃自己动手上的优点在于,不像克格勃背负了很多苏联形象问题上的负担。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苏联的黑水公司,克格勃通过一个私有的平台把手伸到安全工作的领域,这样很好,做安全工作的话,世界上有比他们这些肃反工作者更加专业的么?想想以后瑞士的金融资本机构,由社会主义力量来保护,也挺有意思的。
  一天时间跟着谢洛夫来到这里查账的两个人报告,这里的账目没什么问题,运转的也相当不错,这个回答让谢洛夫很高兴,他不是怕这些人挪用经费,而是怕他们的成长进度不够。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