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章 董庆献计

  五千人的吐蕃部众,人数不少,亏得永乐城刚刚建好,城内停驻兵士的营房,暂时归了这些吐蕃的牧民。
  一顿羊汤,加上粗粮的饼子,让无数吐蕃牧民无比感慨,更多流着眼泪,高呼王上吾主万寿。
  诸多牧民的一阵高呼,喊得钱恒额头冷汗直冒。
  什么叫王上?什么叫吾主?哪里又来得无疆?
  这几个词,哪个被赵佶听到了,那都是谋权篡位的死罪啊!
  看着钱恒冷汗直冒的模样,武松急忙高呼,将这一阵阵呼声制止下去。
  等声音被压下去之后,武松才叫过那十几个部落首领,连忙吩咐了几句。
  时间不大,众人又再次高呼,“感谢东家恩赏,感谢少爷仁慈!”
  听到这喊声,钱恒心里才松了口气。
  这会儿武松才回来,“少爷,这些牧民当初信奉的就是当时吐蕃的王,在他们看来,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的,就是他们救世的王!”
  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之后,钱恒又再三吩咐,千万不要这么乱喊,会影响到自己身家性命的。
  武松也知道这事儿不妥,当然会去做详细安排。
  用了整整两天的瞬间,在武松和那十几个部落首领的协助下,秦桧才把这次来的所有吐蕃牧民登记在册。
  秦桧将花名册交上,“钱大人,这些牧民一共五千三百二十六人,其中老幼女眷计一千三百一十名,老幼女眷中,老人一百零六,女子五百二十人,幼儿六百八十余,剩下全部都是青壮男子。”
  钱恒都没料到,这次招揽来的青壮比例如此之高,同样,这个比例,也体现出一个很直接的残酷现实,这批牧民的生活状态极其不善,否则老人和幼儿的淘汰比例不会这么高。
  四千余的青壮,这批人手,经营整个绥德军属地内的牧场,倒是够用了。
  当然,钱恒不会这么安排。
  钱恒的目标,可是为了图谋山北的明堂川一带。
  另外,绥德军一万厢兵名额中,还差了八千余人,这么多的青壮,势必要招揽一部分纳入厢军训练成精兵的。
  想到这,钱恒吩咐道,“武二,你听好,我给你三千征兵的名额,只要青壮,有骑射之长的首先考虑,告诉他们,凡是入我绥德军,成为军中一员的,不禁个人管饱,全家还可以免除税负,另外,每人每年都可以得到一担粮的军饷!”
  钱恒开出来的这个条件并不算高,但对于吐蕃这些贫民来说,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还有,没选上的入伍条件的,也不用羡慕,剩下可以成为我钱家雇佣的牧民,只要帮忙放牧做活,就有收入可赚,另外,给我做活的人,同样管吃喝!”
  钱恒这一连气的嘱咐,听得在一旁的几个人,心中震惊不已。
  这可是五千吐蕃部众啊,昨天他们也都见识了,这些牧民的饭量,不是一般的大。听钱恒这话里的意思,这五千多人的吃喝,他全包了。
  名义上是入选绥德军的兵士,可实际吃喝的,却是钱恒自己掏腰包提供出来的。剩余给钱恒家里做事的,当然更要钱恒负责吃穿用度。
  这五千人的吃喝用度,要是管几天还算小事,若是一直管下去,想想都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消耗。
  武松领命,和杨再兴一起,下去安排,秦桧一脸担忧,“秦大人,这么多的支出,是个大难题啊!”
  钱恒瞅了眼秦桧,一脸诧异,“会之,你怎么不去帮武二?”
  秦桧这才意识到,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事情,当下也知道钱恒的命令不容拒绝,忙起身离开。
  钱恒目光又落在吴玠身上,忽然笑起来,“晋卿,你也去吧,武二招揽厢军军士的过程,你需要把关一下,至少保证军士的能力和体质要过关,另外,我可以许你八百精兵的名额,到时候你和唐卿可以自行分配!”
  剩下的话,不用钱恒多说,吴玠也能明白,吐蕃诸部的牧民,无论是体能还是坚韧的毅力,都不是寻常宋兵能够匹及的。
  钱恒这种吩咐,就是在送吴玠兄弟一些好处。毕竟钱恒还要指望吴家兄弟帮自己征战西夏军司,手底下有一批战力强大的部下,才是最好的依仗。
  钱恒这一连串的吩咐,听得韩世忠羡慕不已。
  韩世忠舔着嘴唇,“钱大人,您手底下这么多吐蕃部众,让末将也挑选一些亲兵如何?”
  钱恒笑了笑,眼神里带着几分调侃,“良臣,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我若是答应你这个要求,你能带回延州军中么?”
  钱恒这么一说,韩世忠的脸色当即就变了。
  钱恒赶在绥德军中这么干,完全是因为这里山高皇帝远,军中名额又严重紧缺,才会招揽这么多的吐蕃部众入伍。
  而大宋军中,可是极少有外族兵将的,即使偶尔有外族将官,也极其不受信任。韩世忠这么说,顶多就是羡慕吴玠而已。
  想到自己没法招揽体质强悍的吐蕃手下,韩世忠很是无奈。
  看着韩世忠一脸憋屈的模样,钱恒忽然笑起来,“良臣怎么就想不通呢?”
  钱恒这么一说,韩世忠知道钱恒肯定有方法帮他,当即兴奋起来,“还请钱大人教我!”
  钱恒一笑,“这个也简单,你也说了,你要挑选的是亲兵,又不是让他们加入西军,十个之内,好像也不算违规吧?”
  钱恒话音刚落,韩世忠当即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脸兴奋的冲钱恒深深一躬,“多谢钱大人指点,那世忠就先去挑选亲兵去了!”
  此时,眼前只剩下董庆一人。
  “董庆,跟我说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前几天,钱恒就跟董庆商讨过,如何重启丝绸之路的问题。
  董庆也是经过几天深思熟虑之后,才拿出自己的计策。
  “回东家,虽然属下并不懂得您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怎么回事,但想要和西方诸多夷族经商,绥德军所在之地,并不是合适的地方,另外,我听大同府的一些辽国将官讲过,西夏黑山威福军司所在的驻地兀刺海,却是一个十分合适的所在,只不过西夏人并没有好好经营,若不是辽国现在国势衰落,辽国早就用兵夺了西夏的兀刺海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