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3 国争儿戏

  “谈一谈?”
  帐内众人,包括谢艾在内,听到大将军这么说,一时间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下意识反问一句。
  沈哲子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而后又叹息一声才说道:“北伐用事至今,与羯奴石氏贼门刀兵攻杀、沙场征伐是有,却还没有闲暇停顿下来稍作沟通。目下态势已是如此,若不谈上一谈,以后只怕越发的没有机会。”
  听到这里,众将不免更加的迷茫。谢艾倒是隐隐有所回味,但也不敢笃定自己能够度尽大将军谋略,稍作沉吟后,他才又开口请示道:“那么,是枋头出面去谈还是行台?只谈当下事务还是兼论其余?”
  听到谢艾这么问,沈哲子才满意的微微颔首,谢艾其人能够不专营军务、视野要比行台其他的方面镇将宏大得多,这也是他所以能够放心让谢艾独当枋头这重要一面的原因。
  战争,说到底只是政治的延续,而没有政治目标的战争,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无谓之战。虽然北伐用事以来,沈哲子始终标榜着汉贼不两立、晋胡不共生的口号,而且在王统大义方面,这一点绝无退让的可能,不灭诸胡,难称竟功。
  但理想和口号是一方面,现实又是另一方面,想要完全、彻底的在当下这个世道解决掉所有胡患,无异于痴人说梦。而最终原本的历史所以能够走出长达几百年的大乱世,也并不是汉人或者胡人某一方将敌人彻底消灭而实现的,还是通过融合。
  这一条融合的道路,是长达数百年、不同时期的无数人杰前赴后继的诸多试探、各作突围,最终走出的一条道路。南北朝这段大乱世,真的是一个你行你上的大斗场,最终谁行,历史已经有了答案。
  沈哲子并不是一定要死板效法隋唐帝世的开创,甚至就连效法都保持着回旋更改的余地,想此前那种以沈家为中心打造一个类关陇的政治、军事集团的尝试,早已经被他摒弃不用。
  未来还有诸多不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胡虏内迁这样一个浪潮,并不会因为某一个政权的强势崛起而就此戛然而止。这是天灾人祸、诸多原因、常年积累所造成的大趋势。
  单单有迹可循的诸胡发展脉络,姑且不论日薄西山的羯胡和已经被扼杀萌芽中的氐羌胡秦,慕容前燕仍然没能拔出内斗的泥沼,仍未有发迹姿态的匈奴胡夏将要在陕北遭到严重打击,或是就此将要一蹶不振。
  但还有一个鲜卑索头的拓拔代国,即便历史上拓跋氏先遭覆灭,后又得国,成为北方霸主后还要面对后起之秀的柔然侵扰。即便柔然被打败了,也给北魏留下了六镇这样一个祸根。六镇入主河北之后,突厥代之而兴。
  沈哲子也想保持一味的强硬,痛杀贼胡,决不妥协,但这并不是一人之私欲强逞就能做到的事情。诸夏生民,先遭三国乱世,之后便是永嘉之祸,壮士鲜血,还有多少可流?而眼见的胡潮涌动,就还有几百年的时间!
  所以,在沈哲子的构想中,北伐攻灭羯赵,只能说是一个短期目标的达成。未来立足于此而新兴起的大帝国,必须要学会与狼共舞、伴贼同眠,要有更成熟且丰富的手段去迎接和应对来自边塞群胡的不断挑衅。
  要保证华夏世系千载不易,胡虏再也不能凌越诸夏之上,战争自然是最重要的手段。但除此之外,也决不可唯诉战争,化夷为用、乃至于以夷制夷,是需要从现在就开始重视起来的问题。
  当然这都是更长远的规划,沈哲子也没有必要在眼下就向诸将提及,关于谢艾的问题,他只是回答道:“先以枋头谈一谈,直接传言麻秋,奋武军必须要安然归来!他如果要强阻穷杀,那么就做好身死于此的准备,之后渡河王师余者不顾,转杀邺地贼军,凡行凶之众,片甲不留!无论他逃到天涯海角,石季龙也护不住他!”
  听到大将军杀气十足的凶厉之言,诸将不免有些瞠目结舌,原来这就是所谓的谈一谈?麻秋乃是敌国镇将,对其而言奋武军就是犯境之贼军,出兵阻杀,这是多正常的事情?结果就要因此落下结下私仇、不死不休的下场,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但又不得不说,大将军此刻所展露出来的这种蛮横、不讲道理,确是让诸将大感快意、以至于被大将军否决大举用兵于此的的方案所带来的失落都渐渐消退。
  只是蛮横不蛮横,这是他们的事情,麻秋会不会被吓住呢?若他不受恫吓,真的要不顾其他,集结目下北路所有人马转杀此一人?
  谢艾对此倒看得比较透彻,开口说道:“若真恫吓至斯,麻秋或是真有可能被吓住。本来奋武归师,也非他必须从速狙杀的目标,苦劳之虚功,招惹无谓之大怨,他是要深思几分。不过若想让他放弃阻截奋武,也不可单凭恫吓。”
  “只要奋武短期无忧,此事便定下一半。贼将受此恐吓,必是羞怨交加,他若传讯提什么条件,那就容后再论。”
  定下这样一个策略之后,沈哲子又从容许多,随即脸上也是难掩疲惫之色。
  谢艾见状,先将此事落定,然后便抬手示意结束会议,诸将各归部伍待命,然后才又望向沈哲子请示道:“大将军入镇之事……”
  “暂不必向外透露,我不会在此停留太长时间。之后回到行台,待到北面兵事稍定,再正式走入河北各边慰军。”
  沈哲子开口说道,之后又加了一句:“届时,我该会长留河北,以待羯国事务悉定。”
  谢艾听到这话,不免又是喜形于色,心知这是大将军提前让他得知,待到下一次驾临河北,便将是向羯国发起总攻的时刻,而且听此语气,应该为时未远。换言之所谓的谈一谈,无论是只与羯国的麻秋谈,还是之后再涉羯主石虎,谈到哪一步,都是给行台争取筹措力量的缓兵之计。
  于是谢艾便命人在东枋城隔离一片区域,用于大将军暂居,而他也将自己帅帐转移到大将军居邸附近,以便于大将军参详军务。
  之后事情发展,也确如谢艾所料。邺地的麻秋摩拳擦掌、厉兵秣马,先以邺北兵力将奋武归师死死困在彼处,并发起几场试探性进攻,也是互有伤损,但可以确定这一路奋武军绝无再脱离重围的可能。
  于是麻秋便安然坐待枋头方面做出反应,为了让奋武军的恶劣情况能够实时传达到枋头,他甚至刻意纵走了几批明显奔走求救的人员。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等到枋头方面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却等来了如此一封措辞狠戾、充满威胁的书信。
  “谢某人,安敢为此危言?他将我麻秋目为何等样人?两国交战,攻杀应当,破我国都之大仇,竟以此私怨恐吓威胁我!南北国器之争,难道只是儿戏!”
  看完信上的内容,麻秋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他对谢艾,虽然彼此立场敌对,但也不乏钦佩敬仰,觉得双方常年对峙下来,应该有一种亦敌亦友的共识。
  可是这一封信所传达的内容,却是赤裸裸的蔑视,谢艾这是将他当作一个剪径盗贼,而不是一个敌国大将来对待!
  盛怒之下,麻秋抽出佩剑来,面前书案都给劈砍粉碎,但之后却陷入了沉默。他自然不会被如此一封书信所恐吓住,南北双方互攻,各自将领军士们、本来就是身不由己、命不由己,他麻秋哪怕真有胆怯,又怎么会因为恐惧敌方报复而不敢杀敌!
  可是冷静下来之后,他沉吟一番还是觉得此等手笔绝非谢艾惯常所为,但何以在眼下时节有此妖异举止?莫非是因为枋头目下的确不能从容调度的救援,谢艾虽不能救、又恐国中生怨,所以借此来触怒自己,借自己之手早早了结此事?
  这个猜测实在有些想当然,就连麻秋自己想过之后也只是冷笑一声,不再过多的猜度注定不能知晓的内情。
  但这么恶意猜度之后,他心情的确是好转几分,谢艾在做出这种怪异举动的时候,无论是别有暗谋想要借刀杀人,又或者无计可施的气急败坏,但枋头方面至今没有营救那一路晋军同袍的举动,却是一个事实。
  怒火被克制住之后,麻秋还是将那股强烈的想要将被围困晋军剿杀一空的冲动,他并不觉得这一决定真如谢艾信上所言不要因此无聊之战而招惹南国沈大将军之大怨,只是因为暂困住这一路人马,谢艾那里肯定会不舒服。
  枋头晋军坐视友军受困而不救,一旦事实确凿,这就是离间南国袍泽的把柄。只要那一路人马还存在,等待枋头的救援,麻秋相信谢艾不可能没有举动,否则南国沈大将军纵有怨念,对谢艾的怨恨也绝对会超过对自己的恨意。
  只是如此一来,则不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真的受此恐吓而不敢强杀,稍作沉吟之后,麻秋还是吩咐心腹草拟回信,传信谢艾这一路晋军于他国乃是罪大恶极,谢艾若不想坐视不理,那就摆明车马来战,不要再作这种无聊的恫吓把戏以为时人耻笑。
  从内心而言,麻秋还是希望谢艾将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对手看待,这也是对彼此目下于国中功业权位的一种尊重。
  可是麻秋这一封回书送出不久,枋头方面回信转踵即至,这一次谢艾措辞要比上次客气一些,直言他并没有救出奋武军的十足信心,但奋武将主沈云乃是行台大将军嫡亲,兼有如此殊功,绝对不能失命于河北。所以他希望麻秋能够开诚布公,究竟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肯放过沈云。
  “谢某人实在可笑,终究难脱凉荒寒伧陋习,如是军国重务,竟然奢望私信传授解决?沈家小儿不容有失,难道我国主上嗣血就是性命卑贱?”
  看到这回信,麻秋更加气愤,只是这气愤却是气得谢艾其人不自爱,为了顺和上意,竟然下作至斯。
  但虽然言是如此,麻秋心情却不免沉重起来,因为谢艾信中又说,他既然没有足够的把握救出沈云,那么索性就不救,只待其人死讯传回枋头,便尽起镇中大军直攻邺地为其复仇,否则他没有办法向行台大将军交代,不独势位不保,身家性命或都难存。
  “你既然自珍权眷性命,那就不要怪我漫天要价!”
  虽然心中已是大为不耻谢艾的这些做法,但麻秋内心还是比较怯于此际与枋头展开大决战的,谢艾虽然人品如何显露出来,但其才能在过往数年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如今国中本就诸困,若有机会偷袭反击,麻秋不会错过,但若真的与枋头展开不死不休的决战,一旦战事不利,麻秋担心也会招至主上震怒,以至于他本来置身事外,或许将成之后追究的罪魁祸首。毕竟他在国中本就乏甚党羽,身在邺地多年也招惹群妒,人心险恶,不得不防。
  不过麻秋自然没有就此谈判下去的诚意,须知这一路奋武军,手上可是沾满了主上石虎血亲性命的血债,若是主上知他以此来与南人谈判,同样会震怒不已。
  麻秋不乏狡黠,随口提了几个漫无天际的条件用以敷衍谢艾,即便之后事泄主上追究起来,他也可以托辞言是根本就没有打算谈判下去。
  至于私底下,他则开始紧张的聚集麾下各路人马,不打算再就此事继续拖延,就算不能借着那一路晋军占上什么便宜,也决不可令事态变得更加恶劣。
  既然谢某言中只说沈云性命不容有失,而且看来已经的确无意出兵援救,那他也就不再等待枋头出现什么战机,先将这一路被围困的晋军擒捉下来,只要确保那个沈云无碍,也不算触及谢某底线。之后将人把持手中,无论谈或不谈,他都有更多主动。
  可是麻秋却没有想到,当这一封信送出之后不久,局势陡然大变。这一夜操劳军务刚刚入睡未久,距离黎明还有一段时间,麻秋突然被营舍外一阵喧闹声吵醒。
  他眉头一皱,起身行出,便见襄城公石涉归的儿子石木卑并其随员正被自己的亲兵拦截在外。而看到麻秋现身后,石木卑顿时便指着他,义愤填膺、跳脚大骂:“麻贼,你辜负主上重用!那一路晋贼已被围困成栅中羔羊,你却迟迟不杀,原来是要以此做筹码,要与南人阴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