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忐忑

  天气晴朗,上午的阳光、很快便驱散了衡州潮湿的雾汽。
  中军行辕内,朱高煦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是否要派人去劝降张辅?
  此时他没有再穿那沉重的盔甲,穿着一身团龙袍服、却没戴帽子。他在书房里翻看了整整一叠地图,瞧了许久,又站起来在一扇木窗前踱来踱去。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发现门口有人,转头看时,便见妙锦端着一只茶盏正站在门口。朱高煦诧异道:“妙锦,怎么不进来?”
  妙锦的声音道:“我以为高煦要吟诗呢。”
  朱高煦起初以为这是句玩笑话、只是想调侃他;但很快他觉得妙锦的声音并无戏谑之意,观察妙锦的眉目时、也见她的神情沉静毫无笑意。
  他一时不太理解她的意思,轻轻摇了一下头、便抛诸脑后了。
  妙锦走进来,把陶瓷杯放在书案上,埋头看了一会儿乱七八糟地摆满了地图和卷宗的凌乱桌面,她又抬头望向朱高煦。
  “湖广大战之后,形势对汉王府有利。我瞧文武都在庆贺,高煦为何不太高兴?”妙锦在一条凳子上坐了下来,轻声问道。
  朱高煦走到桌案旁边,说道:“我没有不高兴,只是心中有些忐忑。这阵子我是想放开了修车的……”
  妙锦的脸上有些困惑。朱高煦发现说漏了嘴,便稍微一停,看向妙锦。
  冬天上午的阳光正透过木窗照射进来,书房里的光线很明亮。妙锦脸脖上的肌肤、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更加洁白有光泽;她那眼角修长微微上扬的杏眼、非常有灵气,能很容易地表现出她的情绪,就像会说话一般。她困惑的眼神,看起来也十分有意思。
  于是朱高煦马上了解了她的心情,便改口说道:“便是想享乐!可是我又没法放下自己的责任。因此压力很大,总是平静不下来,有些心烦意乱。”
  妙锦听罢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很是认真地想着甚么。
  朱高煦叹了一口气道:“不管我有没有那个能耐、做得好与不好;但我很坚信,自己会永远热爱着这片土地、这里的人。那些诗赋、戏曲、文字;那些山川草木、楼台宫阙;人们的长相、腔调、动作,我都觉得非常美妙。
  或许我做得不太好,也担心自己胡来;不过我必定是想将大明天下治理好的;对天下人亦绝无歹意……”
  妙锦的神情顿时非常复杂。她仰着头,不再有平时的礼节与矜持,眼睛一眨不眨地观察着朱高煦。
  朱高煦感觉到妙锦的目光,又转头看了她一眼,皱眉道:“死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人生不如死!我也向弟兄们多次许诺,咱们是正义的一方。如果我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便难以面对战死的弟兄、总觉得他们死得没有价值,更会有愧疚之感。”
  妙锦的声音道:“我懂了。”
  “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朱高煦又沉吟道,“我这些年读史书,感悟到有些古代人、那些想用简单规则布局世间的人,总会失败,并造成更大的混乱……”
  屋子里安静了下来,朱高煦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地一动不动。妙锦也沉思着甚么。
  过了许久,妙锦的声音低声道:“这两年我瞧高煦的享乐,无非声色二字,何苦多费周折……我是不是变丑了?”
  朱高煦顿时来了精神,瞧妙锦的时候、见她玉白的耳朵已经红了,脸也望着地上。
  妙锦飞快地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终于悄悄说道:“晚上你过来罢。”
  “不如就现在。”朱高煦道。
  就在这时,那个五大三粗的陈大锤、再次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书房门口!陈大锤抱拳道:“王爷,盛将军、平将军刚到衡州,正在中堂等着拜见王爷。”
  “我知道了。”朱高煦说道。
  妙锦“嗤”地笑了一声,急忙轻轻掩住嘴,脸颊又红了,她说道:“高煦,你先去忙正事。”
  朱高煦点头道:“别忘了刚才答应的事。”
  “到时再说罢。”妙锦不好意思地说道。
  朱高煦走到门口,又转身回来,拿起自己的乌纱帽戴好。不知道这事有何好笑之处,妙锦看着他又轻轻笑了一声,艳美的脸变得分外妩媚了。
  盛庸平安的大军,目前应该在宝庆府东面、湘江西岸地区,算行程大军还到不了衡州府。
  不过自从昨天瞿能送来的急报,禀报了瞿能军占领益阳县城、迫降了常德府的消息之后;湘江以西的地盘,便已经全部纳入汉王府控制之下。西岸已无战事,盛庸平安才离开了军营,先到衡州来了。
  朱高煦走进中堂,果然见到了他们两员大将,王斌侯海等人也来了。
  “末将等拜见王爷。”几个大将一起执军礼道。
  朱高煦很随意,他指着中堂里两边的椅子道:“诸位坐,喝口茶歇歇。”
  他们又道:“谢王爷。”
  朱高煦也在正上方一张几案旁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盛庸抱拳道:“王爷,末将等在沿路各地府县,见官民几无抵抗。咱们可以准备东渡湘江、继续东进了!”
  朱高煦他沉吟片刻,不置可否,只道:“对了,本王已下令云南的沐昂,释放原云南左都指挥使曹隆等人,叫他们官复原职。”
  盛庸平安等都没吭声,几乎毫无反应。
  去年夏天,朱高煦在云南起兵;那都指挥使司的曹隆等人、在名义上控制着整个云南的卫所军户,却既没有投降、又装聋作哑没有抵抗。朱高煦当时便把他们软|禁了起来。
  如今天下大势定了八分,于是朱高煦叫曹隆等出来继续做官……他觉得曹隆没那么傻,到现在还会想去勾|结伪朝。
  过了一会儿,平安回应了一声:“王爷英明!那些墙头草,现在不会干出啥事了。”
  朱高煦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曹隆当初有些心向本王,不过不愿意拿身家性命冒险罢了。”
  刚才盛庸建议大军准备渡江事宜,但朱高煦没有回应。这时平安等也很知趣,不再提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