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穿插
要击败比较容易,要歼灭就困难得多,因为这要阻止苏军逃走。
但这对德军来说却并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们手里有五百艘两栖登陆船……
苏联人早该从德军登陆刻赤海峡时就吸引教训,知道海水已阻止不了德军,但他们只是想当然的以为这种两栖登陆船是德军用来横渡刻赤海峡的,在其它战场就不会有什么人作用。
于是,第一步兵团在距离苏军防线还有两公里的时候就开着两栖登陆船再次回到海里,船上满载着弹药。
与船队一起下水的还有二十辆“四”号坦克,只不过这些坦克不一会儿就被船队远远的抛在了后头……两栖坦克的水下速度与两栖登陆船相差太多了,它只能作为第二梯队。
然后,为了不让苏军发现海里两栖登船马达的声音,正面的德军就展开了进攻。
先是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照亮了防线上苏军惊慌失措的脸,随后就是一片片炮弹在呼啸声中朝苏军阵地砸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炮弹大多都是德军在索廖内缴获的。
对于这些炮弹,曼施泰因的命令是:“不要担心它们不够用,因为前面还会有更多!”
曼施泰因这话说得没错,高加索地区尤其是外高加索地区,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还一度被认为是苏联最安全的地方。
说它“最安全”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德军通往外高加索就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从海路,也就是经地中海进入爱琴海过黑海海峡到达黑海。
可这条路显然是不通的,因为地中海有英、美强大的海军在那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何况苏联在黑海还有一只舰队。
另一条就是陆路,从顿河经北高加索跨过高加索山脉到达外高加索。
历史上德军进攻外高加索走的就是这条路,为此希特勒还专门训练了几个山地师用于夺取高加索山脉。
问题就是苏军同样也训练有山地师,而且这些山地师大多都是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高加索人。
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海鸥低速战机在高加索地区空战的优势,使擅长闪电战的德军在这里寸步难行最终以失败告终。
考虑到这些因素,苏军就将一部份工业搬迁到外高加索。
这种做法应该说是正确的,因为一旦德军进攻高加索地区,驻守在这里高加索方面军就很难得到来自北方的补给,而英、美的炮弹、子弹及装备都有苏军不同,所以虽然能从英、美得到补给也很可能会出现补给困难的局面。
因此,外高加索就必须能生产炮弹、子弹、枪械、火炮,甚至是坦克以实现自给自足。
一个天然屏障加上能够自给自足的工业,再加上外高加索气候温暖、物产丰富,还有几乎用不完的石油,于是外高加索就算是被封锁几年都不会有问题,反而会越打越强,这里的工业甚至还成为苏军反攻时的重要供给基地……这也是史上德军在高加索折戟的原因之一。
注:高加索山脉挡住了来自北面西伯利亚的寒流,又聚集了从南面黑海吹来的温暖的海风,所以气候十分温暖,最低气温不低于5度
只是谁也没想到,秦川却想到了另一条路:越过刻赤海峡高加索山脉侧翼登陆。
于是,摆在德军面前的,就是一个又一个补给仓库甚至是兵工厂,炮弹这种东西当然就不需要省着用了。
炮弹的爆炸声第一时间就惊动了驻扎在新罗西斯克的集团军指挥部。
苏第43集团军司令谢尔加茨科夫少将一咕碌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咒骂了一声后就匆匆忙忙的披上了刚脱下不久的军装,一边扣着钮扣一边打开房门走进大厅的指挥部,问着正忙着打电话的参谋:“怎么回事?”
“谢尔加茨科夫同志!”参谋神色慌张的向少将报告:“我们遭到德国人的进攻!”
“他们有多少人?”谢尔加茨科夫少将问。
“还不知道!”参谋回答:“不过我们看到很多坦克,炮火也很猛烈!”
谢尔加茨科夫少将看了看地图,然后就下令道:“命令炮兵还击,把他们的炮火压制住!”
“是!”参谋应了声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谢尔加茨科夫同志!”这时政委齐加谢夫也走进了指挥部:“是德国人?”
“是的!”谢尔加茨科夫少将指着地图回答道:“我想,德国人是担心被我们包围在索廖内,为了争取更多的作战空间,所以抢先一步对我们发起进攻!”
齐加谢夫点点头表示赞同,因为新罗西斯克这地方是山口,虽然是防御重地但同时也是德国人拦截的好地方……正面只有几公里宽,苏军几个师的兵力在这里无法充分展开。
“所以!”齐加谢夫说:“德国人可能只是虚张声势,他们投入到我们这个方向的兵力也不会太多?”
“是的!”谢尔加茨科夫回答:“因为他们除了拦截我们外,还要驻守索廖内,另外至少还要分出一支部队迎战北高加索方面的军的两个师!”
布琼尼在斯大林的命令下,只能派出两个师的配合外高加索集团军的进攻。
“所以!”谢尔加茨科夫继续说道:“我们不急于一时,今晚做好准备,等到天亮再对德国人发起反攻!那时我们就会让他们后悔踏上我们的土地!”
齐加谢夫对此没有意见,因为他也知道苏军不擅长打夜战……缺乏训练的部队似乎都不适合打夜战。
只是齐加谢夫和谢尔加茨科夫两人没想到的是,德国人根本就不像他们想的那样仅仅只是拦住他们,而是要把他们这四个师一口气歼灭。
不过这似乎也不怪他们,谁又会想到德军不过两个师的兵力,却会想一口气击败四个师的苏军呢?
在刻赤半岛的战斗之前,只怕连德军自己都不敢有这想法,但在那之后……德军从上到下都不怀疑自己有这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