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太学盛会万人朝
既然已经看破了梁中书所提的太学之会是一场“鸿门宴”,那么江怀自然要将利益最大化,这是他在现代做销售时的本能,也是他对太学之会将要遭遇的诘难程度的一个量化预测。
梁中书对于江怀的直白显然是有些愕然,但随后心中怒气暗生,也暗暗下了决心,断难让江怀顺顺利利的走出太学。但前提是,他得开出让江怀满意的条件让江怀入瓮。
“万两白银如何?”梁中书冷冷的说道。
“太少,不够我修一座走廊。”江怀摇摇头。
“五万两。”
“还是不够,我可是打算将观行院打造成梦幻学府。”
“江怀,你莫要得寸进尺。非要让我以刀兵相请么?”
梁中书终于失去耐心,露出爪牙。
“你可以试试看。”江怀面不改色,依旧一脸淡然。
梁中书握着茶杯的手指节渐渐发白,显然心中已经惊涛骇浪。
“江怀,我便给你十万两,你敢拿么?”
“哈哈,梁大人稍安勿躁。十万两银子,我江怀还是不放在眼里的,没想到你梁大人却是看的这么重。您也别费神了,没五十万两银子我是不会心动的,这也是看在梁大人您老熟人的面子上,对了,因为数目还是有点大,所以这钱可得提前预付。”江怀老神在在的说道。
“哼,那你就做你的春秋大梦吧。”梁中书怒气冲冲拂袖而去。
江怀打个哈哈:“梁大人,慢走不送。”
“江郎,我觉得十万两已经够可以的了,你的胃口确实太大了。”
“云儿,别急,好戏在后头。”
“他们若是真的派来官兵咋办?我虽然可以对付一些,但若是太多,怕顾不上你。”耶律红云紧锁眉头说道。
“这个你不用担心。”江怀信心满满的说道:“一会假若他们官兵来了,我来应付。”
两人说话没多久,便听街上一阵嘈杂,不一会一群官兵直直冲进了熙熙楼客栈。
只听一名带头的官兵喊道:“客栈里面的人听着,我们刑部接到线报,有一江洋大盗隐匿藏在了这个客栈,现在所有人都出来接受检查。”
江怀看着他们凶神恶煞的样子,不由一叹:“又是这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我们出去吧,配合一下。”
说罢,便带着一肚子狐疑的耶律红云来到了客栈的大堂。
眼尖的耶律红云一眼便看见之前跟着梁中书的一个随从正站在那带头的官兵身边指着他们轻轻耳语。
便见那官兵头大摇大摆的走了过来一指江怀和耶律红云,大声说道:“来人啊,将他们两个抓起来。”
江怀看着那名大兵说道:“这位官爷,您是不是认错了人?我们可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
“少废话,快抓起来。”
一众官兵闻言一哄而上,呼呼喝喝的就要***怀二人。
“且慢,看看这是什么?”
江怀一声高喝,然后自袖中拿出一副书帖,缓缓展开,只见一副笔迹瘦劲的小诗展现出来,在书帖落款处有一个独特的符号,上有一副朱文印,仔细辩瞧竟是“御书”二字。
“看清楚了,这乃是当今圣上的亲笔御书,落款‘天下一人’见字如见圣上,大胆蛮兵,还不下跪?”
那大兵显然还是很识货的,瞧上一眼便知江怀所拿乃是赵佶真品,慌忙跪下口呼万岁,最后忙不迭的向江怀请罪,然后带着一班人惶惶而去。
“怪不得江郎你胸有成竹,原来有这等护身符,看来这三皇子赵楷对您是真正的拜服。”耶律红云一脸喜悦的说道。
“赵楷心思缜密,他深知赵恒性情,所以提前做了准备,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赵楷了。”
江怀脑海中闪现出赵楷坚韧方毅的面孔,不由暗暗生出了警惕之心,自己总想着换掉皇帝,但换的这个皇帝若是真的雄才大略,那自己将来岂不是也要好好思量一下自己的结局,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这一刹那闪现在江怀脑中的纠结让以后的换帝风波更添了风云诡谲。
却说用武也不成的梁中书这次是真正的犯了愁,若是这般去回复自己的老泰山蔡京,那他梁中书的好日子肯定是要到头了,实在是没有什么良策,梁中书一跺脚便开始在京中寻故访友筹措银两了。
当梁中书带着能到交子局兑换银子的五十万两交子再次来到熙熙楼的时候,江怀的态度变的出奇的热情,这让梁中书心里极为别扭,但好歹江怀终于点头答应太学之会。
正当梁中书松了一口气要回去交差时,江怀又说出了一句让梁中书头疼的要求,只听江怀说道:“梁大人,我这人爱出风头您是知道的,我单人赴这太学之会并没有什么意思,不若将四大书院的学子们也一起叫上,也是一番盛事。这事就不麻烦您了,我江怀即可代劳。”
梁中书想了一想:“此事我还不能做主,待我回去与太学诸子商议一番,再派人前来通知江先生。”
说完这话,梁中书忙不迭的赶紧告辞,生怕江怀再提出什么其他的要求。
江怀自有他的道理,他本来正在想办法如何为观行院尽快的招到学生,此时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地宣传一番观行院,为观行院开张做好准备,同时也提防太学诸子和梁中书他们关起门来做什么手脚,这样大开门庭的行事更有利于自己。
当梁中书回去向蔡京禀报的时候,老谋深算的蔡京也微微惊讶江怀的行事手段,但他还是没太把江怀放在心里,大手一挥便让梁中书去做准备了。
梁中书一边派人通知完江怀定好太学之会的日期,一边又急急忙忙的通知四大书院前往太学之会。但梁中书没想到江怀做的更绝,他竟然在京城中大肆张贴文告,邀请天下学子前往太学一观盛会。
太学之会的日期是在三天之后,虽然时间紧迫,但在江怀的故意造势下,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的传遍了京畿之地。一时之间,万人来京,让本就繁华的东京汴梁更显首都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