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决策

  陈越带着胶东主力到达济南,连同西路军,聚集在济南附近的总兵力近二十万人,若是再加上攻略鲁北的吴平部,以及投降后尚未改编的绿营兵,整个山东聚集的明军达三十万人之多!
  现在山东全境基本收复,兵力又如此的雄壮,下一步按说应该继续进攻,攻打北京向满鞑发起总攻。
  北伐军诸将都叫嚣着立刻北上,反正冰雪已经彻底融化,天气虽冷并不影响进军。
  不过陈越并未冒进,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总攻的时机。
  军队人数众多,可也给后勤带来了严重的压力,三十多万军队靠着残破的山东根本养不起,而前些时日的大雪使得补给线断了,徐州的粮食迟迟没有运送过来。
  虽然夺取了众多的城池获得不少补给,可若是南面的粮食运不过来的话,粮食也支撑不了多少天。总不能像无耻的清军那样,没了粮食便去抢劫吧?
  所以,在粮道通畅之前,陈越是不会继续进军的。
  而陈越不仓促进军的另一个原因便是清军实力问题。虽然此战取得了大胜,夺取了山东全省,可却是因为满鞑八旗兵主力被姜瓖突然反叛牵制到山西去了。可若是因此轻视八旗兵的实力的话绝对会吃到恶果!
  山东以北尽皆是一望无际之平原,正是骑兵用武之地。而满清军中有着大规模的骑兵,更有蒙古骑兵为仆从军,其战力便是陈越也不敢轻视。
  北伐明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若是继续北上进攻的话,就必须考虑到平原作战和骑兵对阵的问题。平原作战,陈越自然不怵,又不是没有和八旗兵打过。可问题是己方的机动力远远不如八旗兵,在进兵之时肯定会受到无休止的骑兵骚扰,甚至还有粮道被断掉的危险。所以虽然手里的兵力是满清的两倍以上,陈越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若是战败,数十万大军覆没不说,好不容易积累的战略优势又会丧失殆尽,大明一下子便会被再次打回原型。那是陈越绝对不愿看到的。
  所以,越是连胜之时,越是要稳,越是不能浪战!
  陈越的决定得到了李彦直的赞同,李彦直认为寒冬季节本来就不宜再动刀兵,应该趁着清兵没有到来之时把山东经营好,在投降的绿营兵彻底整编,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再战不迟。
  “再战便是决战,到时务必一战而定乾坤,彻底将八旗兵击溃。而与其出兵在外和八旗兵夜战,到不如等着其发兵攻打山东,靠着坚固的城墙和敌军决战,比拉长数百里的战线前往北京和八旗兵打容易的多。八旗兵若来,正和咱的心思,若是其不来,咱们便好好经营,积累力量,以后再战不迟。
  咱们有着整个大明为后盾,援兵粮食会源源不断的运到山东,而满清有什么?北方残破,陕西山西山东不为其所有,满清现在占据的也就北京附近的京畿地区罢了。可仅凭京畿这片地方能供应的其满清的十万军队数十万满人老幼吗?
  想当年朝廷在北京时,每年要从南方通过漕运运送上百万担的粮食才能供应北京城。
  现在北京城内满鞑人数不比以前少,可却再也没有了漕粮供给,山陕的粮食更是指望不上,一两个月可以,时间久了他们岂能撑得住?
  到时他们要么退回关外,要么便得出兵南下抢劫打粮。其南下,最近的便是山东,山东不拔,若是其往河南的话后路便会被咱们断绝,其老巢便有被端掉的危险。所以咱们根本就不用主动出兵,安心呆在山东等着他们便是!”
  分析了满清现在的处境之后,李彦直继续道:
  “德州太过突前靠近京津满鞑老巢,咱们若守住山东,只需要把兵力布在聊城济南两城即可。聊城挨着运河,占据从京津南下要道,满清若是想南下抢劫,聊城是其必攻之地。济南是山东首府,也是山东最大的城池,不打下济南,清军便无法深入青州胶东。而且聊城和济南之间距离二百里,并不算太远,可为犄角之势,相互支援。让清军无法安然打其中一座。”
  陈越点点头,同意李彦直的战略分析:“如此看来,鲁北的一些州县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我这就命令吴平率军撤回济南。”
  李彦直:“也不需要全撤,可留少部分士兵镇守城池,再动员百姓协助守城,即便满鞑前去经过也不能轻易拿下。
  王爷,现在满清力量全面收缩,属下以为正式全面收复失地的时候,有王爷您此番大胜,天下人都能看出满清势穷,只需要派出少部分军队,河南河北被清军占据的城池都可以轻松收复。
  同时王爷您应该继续派人和姜瓖等山西军民联系,整合山西的军队从西面威胁北京,使其不敢全力对付咱们。”
  陈越点点头,李彦直的大局观让他心生感慨,是不可多得的参谋人选。
  于是,按照两人商量好的策略,停下来继续进兵的步伐。
  转而开始经营山东收复失地。李奕再次被委任为西路军的主将,带兵八万驻守聊城。
  山东和即将收复的各地官员短缺,原本投降满清的官员自然不能再用,陈越决定在山东按照江西的模式重建官府,设立乡村两级官府机构。
  而吴平的胶东军都出自胶东,对山东地方熟悉,陈越决定从中抽调部分士兵充任乡村两级主官,慢慢的把江西的模式移植过来。
  以点带面渐渐完善大明原本疏漏的制度,改变皇权不下乡朝廷对地方控制薄弱这一情况。
  当然在做所有这一切之前,陈越没忘了往朝廷传送捷报。”三十万大军“出征,两月功夫收复了山东全省,歼灭绿营兵二十多万,俘虏了绿营兵的统帅满清督师大学士大汉奸洪承畴,如此的功绩足以震动整个大明,也会使得朝野上的政敌受到极大的震慑,再也不敢异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