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唐清的苦恼
柳天舒带着警卫班留在区委后,唐清给他在离自己住处不远找了户农家住下。
这户人家的主人姓牛,牛大叔和牛大婶五十来岁,有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儿子,名叫牛大壮,四年前娶了本村一个叫伍翠花的姑娘,有一个两岁的儿子,他们一家三口住在小院的西厢房,牛大叔的女儿名叫牛雨容,今年十七岁,参加了根据地的妇救会。
牛大叔听唐清说要安排柳天舒住在他家,心里十分高兴。
柳天舒的大名,在根据地里早已传得家喻户晓,虽然牛大叔是后山村的,但黄石村有不少村民现在也把家搬到了后山村,这些百姓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已与后山村的百姓融合在一起了。
“牛大叔,这就是我给你提起过的柳参谋长,天舒,这是牛大叔,以后你就住在他这里。”唐清指着柳天舒对牛叔介绍道。
“牛叔你好,以后可给你添麻烦了。”柳天舒客气地说道。
“柳参谋长,你能住到我的小院,这是我牛天成的福份,再说,如果不是为了打鬼子,你也不会到我们这里来,以后你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就成了。”牛天成激动地说道。
柳天舒在牛大叔的热情引导下,走进了小院的东厢房。这是一排三间的屋子,柳天舒住一间,警卫班的人住另外两间,至于做饭之类的,则就在院子的一角搭过棚子解决。
牛大叔带着柳天舒将东厢房走看了一遍后,望着柳天舒道:“柳参谋长,你们住到我家,我们就是一家人,以后有什么需要的,直接找我就成,你可千万别客气。”
将牛大叔和唐清送走后,柳天舒立即让石强带人收拾屋子和院子,他则将东西在房间放好后,拿出唐清给他的清岩镇各村的基本情况,认真看了起来。
他现在被唐清要到区委这边协助工作后,对部队训练和打仗的事,自然暂不关心,注意力就转到了各村的抗日自卫武装建设、村级政权建设、预防鬼子扫荡预案和各村警戒系统等等上来。
坐在屋里将清岩区委所辖各村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后,就见石强提着一个铁壶进来,他的身后,则是林华抬着一个不大的炉子。
“队长,这雪可是越下越大,村子里连路都找不到了,我给你找了一个火炉,放在屋里可以取取暖,顺便也可以烧点开水啥的。”石强望着柳天舒道。
“火炉?这可是好东西。”柳天舒闻声高兴地说道,“对了,强子,战士们的屋子里有没有火炉?”
他作为参谋长,不但分到了一套新军装,还分到一张毛毯和一床被子,可据他所知,警卫班的战士,却只能两人一床被子。
就是这些东西,还是他们打平乐据点的时候,从鬼子据点里倒腾出来的。
听到柳天舒这话,石强脸上露出难色,“只找到一个,现在大雪封山,村子里各项物资都很紧缺,就是这一个,还是我好不容易找来的。”
听到这话,柳天舒不由皱起眉头,过了片刻说道:“这样,这个火炉暂时放在你们那边,另外,想法去弄点木炭,跟牛大叔商量一下,看不能不能在屋里的地上弄个火笼烤火。”
柳天舒的老家,就有不少人家在屋里的地上挖出一个洞,然后把木炭放在里面点燃取暖,清岩镇这边,他没发现有哪家在地上弄这个。
“行,我找牛大叔商量一下。”石强点了一下头,转身走了出去。
柳天舒随即走到东厢房另外两间屋子,看到战士们正在将被子之类铺在地上。“林华,你们被子够用?”
“队长,我和谢飞从家里一人带了一条来,加上王飞龙也从家里带了一条,和这次上面发的,每人都有一条被子。只是,这被子有点薄,晚上还是很冷。”林华望着他说道。
“嗯,部队现在各项物资都很紧缺,我听说卫生队那边,还是两人盖一床被子,看来我们得想法去弄点回来才行。”柳天舒若有所思地说道。
现在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左右,不过,位于太行山东侧的清岩镇,已进入了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这个时候,很多老百姓都躲在屋子里取暖,没有重要的事,根本不会外出。
可据柳天舒所知,区委将物资优先补充给独立大队后,现在已是捉襟见肘。
据说不但御寒的装备不能满足需要,就是粮食,也将出现缺口。
就在柳天舒与林华谢飞等人说话时,石强走了进来。
“队长,牛叔同意我们在屋里建你说的火笼,不过,这火笼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谁都没见过啊。”
“这个我看别人建造过,来,我带着你们建造。”柳天舒听到牛大叔答应,立即指挥警卫班,在三间屋子的地下挖坑建火笼。
到了中午时候,三个火笼建好了,石强找来木炭将火笼点燃,半个小时后,随着火笼里的木炭烧得旺旺的,整个屋子变成温暖起来。
牛大叔得知柳天舒他们将火笼搭好,吸着旱烟跑来看热闹,等发现这火笼确实是冬天取暖的好东西后,立即嚷着要柳天舒帮着他在屋子里也建一个。
晚上的时候,柳天舒从唐清那里回来,石强端来一大碗窝窝头,放在他的桌上。
“队长,这是我们给你留的饭。”
看到柳天舒大口大口地吃着,柳天舒在一边说道:“队长,我准备回一趟黄石村,看能不能搞点木炭回来,你搭的那个火笼确实是好东西,不过,我们只有一百多斤木炭,根本不够烧过这个冬天。”
部队整编后,原来游击队积攒下的家底,全部移交给了独立大队,现在柳天舒和石强手里是一块大洋都没有,再说,后山村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木炭。
黄石村被鬼子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房屋建筑之类都被烧成木炭,虽然现在大雪封山,但如果认真去找,应该能找出不少来。
“行,强子,你带人去看看,顺利了解一下鬼子的情况,看能不能从鬼子手里捣腾点东西回来,不然,这个冬天可就难熬了。”柳天舒转头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说道。
过了两天,柳天舒接到通知,来到唐清的小院。
正围坐在桌前的唐清、唐季元和刘思园,看到柳天舒进来,都望着他点了点头。
“唐书记,你找我有事?”柳天舒向唐季元和刘思园打了招呼后,望着唐清说道。
“天舒,来,先坐下。”待柳天舒坐下后,唐清递过一个装着温开火的茶盅。
待柳天舒喝了一口后,她望着柳天舒说道:“天舒,昨天下午一连在赶往梨花坪的路上,遇上鬼子伏击,一连伤亡了三十多个战士,这还不算严重,更严重的是为了摆脱鬼子的追击,很多战士不但将背包丢掉了,还将粮袋也扔掉了。刚才罗队长来找我,希望区委帮他们解决一批被服和粮食。”
听到一连遭到鬼子伏击,柳天舒不由大吃一惊,梨花坪的位置,柳天舒是知道的,它就在黄石村东边十里地山坳里,那是一个只有五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不过,梨花坪离清岩镇通往双峰岭的公路很近。
“鬼子怎么会知道一连要去梨花坪?”柳天舒不由奇怪地问道。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现在一连已撤回后山村。正在村子里休整,伤员全送到了王家大院。”唐清的眼神里有一丝疲惫。
“我等会过去看看,对了,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件事?”一连丢了御寒的装备和一部分粮食,这可是让根据地的后勤压力陡然加大。
要知道,一连从北边下来,就只带了三天的口粮,而区委这边因为黄石村被鬼子烧毁,存粮本身就不多,幸好三连留在商家堡方向,可以从商家堡得到补充,这才让这边的压力有所减轻。
一连这次到梨花坪,原本是准备伺机伏击鬼子的运输线,战士们带了十天的口粮,这一下子就损失了一半多,让唐清如何不头疼。
“我们区委这边本身就没什么存粮了,我算了一下,要保证部队有足够的粮食渡过这个冬天,必须筹集到八千斤粮食才行,加上区委这边和一些群众过冬所需,至少有一万五千斤粮食。这么多的粮食,我可真的想不出办法了。”唐清苦恼地说道。
“唐书记,我看是不是想法向田家寨和商家堡借点粮食?”刘思园在一边插话道。
“商家堡要承担三连的供给,本身就有压力,田家寨虽然应该有粮,但恐怕并不愿意借给我们。”唐清仔细一想摇了摇头说道。
田家寨是一个大寨,凑过几千斤粮食,应该没有问题,但问题是田家寨的人未必肯借。毕竟人家借出后,还要担心根据地什么时间还。
至于让他们捐点粮食支援抗战,恐怕有些难度。
“这样,唐书记,粮食的事,我们先想想办法,我相信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柳天舒喝了一口水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