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打五十大板大板
两百多名汉军士兵雄赳赳气昂昂,押着一千多戎狄人进入大汉境内。
俘虏们之所以不敢反抗,是因为一架飞翼不停的在他们头顶盘旋,育天国师郑致远亲自坐镇,谁敢妄动杀无赦。
最近的驻军派来三千士兵,接管俘虏,留一千人护送失而复得的车队,继续向北行进。
叶云扬等人驾驶飞翼返回帝都。
飞翼降落之后,他直接带着密信入宫。
时值午,李甫臣午觉刚刚睡醒,正侍女的帮助穿衣服,管家在门外说:“老爷,宫里来人了,让您速速进宫面圣。”
“进宫?”他眉头一皱,回头问:“有没有跟来人打听是什么事情?”
他已经告假好几天了,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皇帝肯定不会让人过来宣召。
管家回答说:“问了,但他们说不知道。”
“再问,问午后都有谁进宫了。”他交代说。
“明白!”
待他穿好衣服出门,管家也打听出来了,说:“老爷英明,公公们说午饭后只有武英侯一个人进宫。”
李甫臣皱眉:“他这么快就回来了,难不成已经找到丢失的物资了?召老夫进宫,莫不是边戎王派去的人露出了马脚?”
:黑||岩||閣 即可免費無彈窗觀看
管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能低着头站在一旁。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李甫臣心一横,最坏的结果是跟姓叶的当面对质,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个多钟头后,他来到御书房。
果不其然,叶云扬也在。
三拜九叩之后,他被获准平身,这才敢抬起头观察皇帝和太子的表情。
皇帝刘启神色如常,从中看不出任何端倪,太子刘榕的眼眉之间带有些许怒色,虽然他在极力掩饰,但还是被李甫臣看出来了。
最后看叶云扬,他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居然也能做到面沉似水,比太子的心态还要好一些。
皇帝首先开口:“朕知道李丞相尚告了假,因为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才把你找过来,希望李相不要介意。”
李甫臣抱拳说:“陛言重了,身为臣子,就应该随时听从君王的召唤,这是微臣的本分,陛有什么事情尽管直说。”
对于他的这番表态,皇帝还是很满意的,说:“武英侯派往北境的车队被人劫了,这件事李相可知道?”
李甫臣装作很吃惊的样子:“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谁这么大胆子,光天化日之敢劫掠大汉使臣的车队,不想活命了吗?”
叶云扬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装的可真像。
太子忍不住说:“李相真的不知道?车队是被戎狄人劫走的,他们深入大汉境内一百多里作案,这么大的事情,李相没有听说?”
李甫臣摇摇头:“臣这些天没有出过府门一步,每日在家清修,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戎狄人是不是吃了雄心豹子胆,敢深入到我大汉境内作案,真是罪不容恕。”
叶云扬转头看着他,用很有深意的语气说:“他们的确是吃了雄心豹子胆,那是因为有人为他们提供情报,并且为他们撑腰,所以敢做如此胆大妄为的事情。李相,你不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李甫臣冷笑:“听武英侯的意思,这件事好像跟本相有关。”
“李相这么快就承认了,让本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叶云扬回敬道。
“本相承认什么了?”李甫臣针锋相对:“我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武英侯可不能随便的给人扣帽子,就像那天在大街上,你对我的那番说辞,需要我原封不动的跟你说一遍吗?”
见二人打嘴官司,太子有些不耐烦的说:“李相,实话告诉你吧,武英侯已经找到了被劫的物资,并且全员俘虏了劫掠物资的戎狄人,将他们全部收押。”
李甫臣皱了皱眉,但他笑着说:“那太好了,武英侯果然厉害,这么快就把案子破了,还追回了被劫的物资,不愧为少年英才。”
“承蒙丞相大人夸奖,本侯愧不敢当。”叶云扬很有深意的说:“本侯不光抓了人找回了东西,而且还从戎狄人那边找到一封密信,上面详细记载车队的出发时间和行进路线,请戎狄人帮忙劫掠以及一些许诺,最重要的是,落款处盖有‘长庐居士’字样的印信,李丞相作何解释?”
李甫臣心里咯噔,暗骂边戎王不会办事,那么重要的密信,连阅后即焚的常识都不知道吗?
但他并未在脸上表现出来,而是心平气和的说:“长庐居士,这个名字曾是老夫的雅号,但已经多年不用。”
叶云扬追问:“现在它出现了,李相如何解释?”
“很简单,有人嫁祸栽赃。”李甫臣语气轻松的说:“如果是本相暗中找戎狄人劫掠你的车队,又怎么可能使用会导致身份泄露的印信,这不合理。”
“怎么不合理,如果他认为对方看完信之后,会妥善保管或者是直接毁掉,用上自己的印信,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叶云扬反驳。
李甫臣继续说:“武英侯所说看似有道理,却只是推论,难不成因为一方印信,就可以作为本相里通戎狄人的证据吗?”
其实,太子已经相信那封信就是出自李甫臣之手,他与叶云扬结冤仇,所以借助戎狄人的力量,给叶云扬制造麻烦。
皇帝心里也有数,但他考虑的更多。
首先,一封信的确不能给人定罪,更何况对方是三公之一的丞相;
其次,李甫臣在朝堂中门生故吏很多,这些人肯定不会甘心他名声受损,无理还要闹三分呢,更何况根本没有铁证。
太子皱眉道:“李相不要拒绝的那么快,不想先看看那封信吗?”
说完,他把密信拿出来,递给身边的太监,转交给李甫臣。
李甫臣看到信封的时候,就知道错不了,是自己前几天亲手所写,一边在心里骂边戎王办事不靠谱,一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果然是长庐居士的印信,和本相前些年用过的极为相似,而且笔迹也很像,看来有人做足了功课,要将本相陷害到底呢。”
皇帝淡淡一笑:“李丞相,你确定这封信不是自己写的?”
李言辅正色道:“绝对不是,本相虽然与武英侯有些矛盾,但身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怎么会做出这种悖逆之事。”
皇帝点头:“朕信你。”
太子急了:“父皇!”
皇帝摆摆手,然后转头问叶云扬:“武英侯,有人说你仗势欺人,当街欺负李丞相的孙子李承恩,你承认吗?”
叶云扬眼眉一挑:“当然不,我是一等侯爵,怎么可能当街欺负人,明明是李承恩欺压良善,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雨莳公主可以为我作证的。”
皇帝点头:“朕也信你。”
太子皱眉,以他对老爹的了解,接来应该就是和稀泥了。
换一种说法,叫各打五十大板。
叶云扬和李甫臣之间的矛盾,起源便是李承恩那件事。
李承恩当街被坑,直接导致李甫臣夫妇在皇后太子妃和太子面前丢了脸面,求亲一事彻底告吹。
然后,叶云扬又当街羞辱了李甫臣。
接着,李甫臣开始反击,指使御史台批评叶云扬,未能奏效。
最后,李甫臣暗中联合戎狄人,对叶云扬的车队实施劫掠。
四件事,叶云扬和李甫臣各出手两次,双方互有胜负。
在这种情况,处置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来说都是不公平的,皇帝深谙平衡之道,当然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所以,他决定各打五十大板,说:“不管二位有什么恩怨,朕希望你们能到此为止。二位一个是百官之首,朝堂上的楷模,一个是军中新贵,为帝国立汗马功劳。朕最希望看到的是你们精诚合作,为朕为大汉出力,而不是内斗,懂吗?”
李甫臣老奸巨猾,马上一本正经的说:“老臣谨记陛的教诲,日后定当捐弃与武英侯的矛盾,竭尽全力为陛效劳。”
叶云扬跟太子对视一眼,本以为就算是皇帝不处置李甫臣,至少也会呵斥一顿,可现在居然如此轻松的放过他。
叶云扬心里不服,但皇帝金口已开,自己要是不依不饶的话,反而显得矫情了。
他只能说:“既然陛出面说和,本侯定当遵从。”
皇帝高兴的说:“太好了,二位能不计前嫌,朕十分欣慰。以前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云扬继续出使白狄,朕等着你的好消息;李丞相呢,朕见你的身体并无大碍,就别休息了,朝堂上这么多的事情,朕还得仰仗你分忧呢。”
李甫臣就坡驴,抱拳道:“臣明日一定出现在朝堂之上,殚精竭虑为陛分忧。”
君臣三人说了一些没营养的话,叶云扬起身告辞,李甫臣也站起来告退。
待二人离开,太子欲言又止。
皇帝先一步开口,说:“你想不通朕为什么这么做,对吧?道理很简单,李甫臣暂时还动不得,云扬的证据不足,朕表面上不偏不向,其实是在提醒他们,等手里有了铁证再来告对方,否则的话朕是没有办法替他做主的。”
太子恍然大悟:“儿臣明白了,也就是说只要云扬掌握李甫臣私通戎狄的证据,您肯定会照章严办,对吧?”
皇帝点点头:“李甫臣盘踞朝堂数十年,树大根深,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了,朕早就想让他动动位置了。”
收拾完太尉府和兵部那些人,皇帝得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整治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