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事情的经过
我们不知道这笔记本是怎么到法老王猎犬的肚子里的,但是上面的内容还是值得一读的。
这笔记本上的内容,前面很大的篇幅像是整个古埃及王朝的兴衰史,以及各位法老的特性和思想主张。记载的详细、简单而又到位,我和钱成都不由啧啧称奇。其中,有很多细节都是和我之前所了解到的信息不谋而合。
特别是最后两段,像是某种文献的摘录或者是新闻的摘记。从字体颜色上来看,是和之前的“兴衰史”笔迹的颜色不一样,估计不是同一时期写的吧。
以我的推测,笔者肯定是摘录下来作为参考因素的。因为,人都有自欺欺人的习性:对自己解释不了的东西,往往就愿意去臆想、去猜测,然后再试图去说服别人。就比如说这“法老的诅咒”,用“细菌感染”、“病毒致病”来解释的理论,我看到就想笑。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深深地嘲笑。
这笔记的主人,虽然写下了这两段话。但是,他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和钱成看的是津津有味,而老鬼看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又是揉眼又是打呵欠地说:“我当是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整个就他妈一埃及兴衰史的教科书。”
我听老鬼这么说,就反问他道:“那你还++希望它是什么东西啊?”
“起码是个藏宝图或是逃生图纸什么的吧?”老鬼说,“这样的话。将它塞在法老王猎犬的肚子里才有应该的神秘感。这特么……”
老鬼话说了半截就不说了,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时候,钱成没有理会老鬼的话,而是扯了扯我的衣服说:“你快看这段,还蛮有意思嘿!”
我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只见上面记载着:
英国考古学家豪尔.卡特(即霍华德.卡特)坚信,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就在帝王谷中。
1914年卡特得到卡内本伯爵的资助,雇了六百名工人开始挖掘。经过千辛万苦,费了七八年的时间,终于在1922年11月4日挖到了图坦的陵墓。
卡内本伯爵得到卡特的报告。立即赶赴埃及。
伯爵一到现场。立刻打开第一道墓门。进入第一道墓门后,在第二道墓门前两边石墙上,浮雕着图坦法老的咒语:“凡是来挖掘坟墓或偷窃墓内任何一物者,就得受法老的谴责而生病发狂。甚至于攸然消亡。”
可伯爵岂肯就此放手?依然坚持开下一道墓门。众人打开第二道门后。又看到第三道门边上。有相同的警语。
卡内本伯爵依然坚持自我,让众人将第三道门打开。
门刚一被打开,霎时间眼前就传来了金光闪闪的光辉。毫不夸张地说。那耀眼的光芒,几乎刺痛了每个人的眼睛。那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及图坦法老的金棺赫然呈现在众人眼前。
一看到这样漫天的金银财宝,谁还管那些古埃及文字的咒语。众人顾不得害怕和顾忌,就着手将这些金银财宝、古玩文物向外搬。当天是1923年2月27日,从图坦卡蒙的陵墓里取出来3500件稀世珍宝。(这些东西,现在大部分收藏在开罗博物馆)。
图坦卡蒙的箱形棺椁共四层:外棺为椁,之内有三层木乃伊形的金棺。外二层是镀金,最内层是真金,少年法老王图坦卡蒙即卧于金棺之中。
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被松香焊在棺底无法移动,这使卡特教授想取尸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于是卡特突发奇想,他把图坦卡蒙移到外面在140度(f)的大太阳下曝晒,想把松香融化。可是,这样做既愚蠢而又白费气力。
别无选择,卡特教授只好用凿子慢慢地把松香撬碎,再把图坦卡蒙的木乃伊一节一节的取出。并且把取出的木乃伊,放在一个铺有沙子和棉垫的木板匣中。然后把盛着图坦木乃伊的木盒放回原墓室,再把金棺及其它宝物收藏起来。如果不这样做,盗墓贼必然来袭,卫兵是挡不住的。
可是让人觉得好笑的是:现代的很多学者专家,对图坦卡蒙的生死问题感到兴趣远胜于他的金棺和陪葬物。
1968年,有科学家对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进行x光扫描检查,发现颅内有碎片。这样明显的外伤,让专家们怀疑,这位少年法老王是被仇人由脑后重击而死。
2005年1月5日,埃及最高古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席扎伊哈瓦斯,用地理杂志所捐赠的电脑断层扫描机检查图坦卡蒙全身。前前后后、上上下下一共拍得1700多张照片。结果九位医师一致认定图坦之死并非暴力所为。
埃及人认为法老的咒语很灵。符咒真的会显灵吗?
当图坦陵寝第三道门被打开时,卡内本伯爵的左面颊,被墓室内的一只蚊子叮了一口。当时谁也没有在意,在挖掘的七八年中谁没被蚊子叮过?
可是伯爵被叮后,脸庞立刻就肿胀起来,不久便陷入昏迷。后来,据知情者说,卡内本伯爵临终前大声呻吟,“法……法……法老王,请放过我吧!我……我知道错了,我……好痛苦!图坦卡蒙大……人,请……原谅我!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喊着喊着,伯爵突然双眼一瞪,气绝而亡。
奇怪的是学者检查图坦的木乃伊时,发现他的左面颊上也有一个凹下去的疤痕,和伯爵被蚊子叮咬的位置完全一样!
自伯爵死后第三天,凡是与挖掘坟墓有关的人或进入墓室者,不是生病,就是发狂;有的自杀,有的被杀。一共有22个人。就这样接二连三不明不白的死去。
就比如如:伯爵的兄弟,得腹膜炎死去;法老后裔埃及亲王法米,在旅社中突然遇害;美国铁道巨子乔治,死于肺炎;卡特助理理查自杀,其父威斯伯爵跳楼自杀;泰晤士报摄影记者,突然暴毙;卡内本伯爵挚友哈巴上校,办完伯爵丧事后又进入墓室察看,突然发狂而死。
这些种种奇异的现象,谁能说这些事情仅仅是巧合?
至此,有人开玩笑说:图坦卡门王已经死亡3300多年。但是。在阴间可能只是一小会儿工夫,或者说他刚睡着。当伯爵一行人破门而入时,他的灵魂非常的不高兴:“我在门口已经贴出警告了,你们不听。那就不要怪我给你们一点颜色看看了。”
于是。那只蚊子就是图坦卡蒙灵魂的化身。可是。后来每天进去的观光的游客客络绎不绝。虽然阳气还有,但那墓室已经不适合图坦的灵魂居住,所以进去的人不再有什么不良后果了。
据说。古夫法老胡夫的大金字塔建好不久,乘埃及无政府状态时就被盗窃一空。他们盗墓完毕又把入口封死,一切恢复原状,使以后的盗墓者不得其门而入。后来,有一个叫马蒙的盗墓领袖,从大金字塔的北面凿了一个狭隘的隧道,通到金字塔的内部。
现在的观光游客都是依赖马蒙隧道进出的,而这马蒙隧道的前身就是盗洞。在那个狭小的隧道内只容两个人进出,要弓着腰走路。空气污浊,有压迫恐惧感。有好多本可以进一步发掘的景色,都没能够开发完全。有些胆小的人,走了一半就打退堂鼓了。
看到这里,我和钱成都不由自主地心生感叹:“原来,是这个样子的。怪不得,我们三个人那会儿去的时候是那种场景。憋屈的要命,总感觉没有尽兴。难怪导游说,到了吉萨,不入金字塔会后悔,进入金字塔你会更后悔。”
这也让我们想到当天的场景:
走过狭窄的倾斜向下的通道,就能够来到大回廊。那里空气清凉,有走在国会大厅里的感觉,精神会不由为之一振。走到回廊的尽头,通过一个方形石门,拐弯就到了胡夫的陵寝(停尸房)。
那个小寝室就是大金字塔的核心,里面只有一个空石棺。那石棺居然还破了一个角棺盖也不见了,但是,它还是以本来的面目存在的。这要是在我国,就非得找东西把那个残角给补起来。
虽然场景有些单调,但是,当你摸到那些巨石砌成的墙壁和石棺时,你会不由自主地由心中升起一种肃穆之情。
但是,这种感觉也仅仅是一瞬即逝。因为心情的异样,自然也无心情去欣赏、游玩。再加上当天由于向导阿三的催促和叽里咕噜的讲解,使得我们根本没有了兴致。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去“踩点”的。
我和钱成就这样,仔仔细细地将那本子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我们两都沉默了。似乎为这金字塔的魅力所着迷,也是对这伟大的建筑和古老的文化故事背景所震撼。这样一种存在,历经了千万年之久,它又经历和目睹了古埃及法老王朝怎样的成长和兴衰呢?
凡此种种,都是发自我内心的感受。此刻,虽然钱成表面上很安静,没有说出半个字来。但是我知道,他的内心一定是和我一样的,已经翻江倒海了。
这也让我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个有关于金字塔的奇特数据理论:
金字塔学者史密斯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是结合了宇宙的一切知识。
胡夫金字塔的高度(原高481英尺,现高452英尺) ,乘上一千万倍是九千八百万英里,恰好是地球至太阳间的距离。子午线通过金字塔,正好把陆地与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以金字塔基地周围相加,除其高度的两倍后,得到的竟然是著名的圆周率=3.141592653……。这是巧合吗?
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得者路易斯说:“用最精确的电脑也无法解释金字塔的秘密。”
格海德研究后说:“宇宙粒子”比光速快,可透过石材,但通不过金字塔。
1959年捷克工程师把一条鱼放在一个小型金字塔中,十二天后便失去2/3的重量,一只羊6天内缩小一半,一枚鸡蛋43天后由52公克缩减到12公克。同样的,进行做实验的鱼和羊的内脏并未腐败发臭。
因此,金字塔本身就可以防腐,是制作木乃伊的最佳场所。而且,不需要任何外在条件。这样的事例,在很早以前的港产鬼片《开心鬼》(由黄百鸣执导和主演的喜剧电影)里,也有同样的陈述。
这不免让人感叹不已:人类的智慧,的确是无可限量的!
“上帝(god)”一词,是由西伯利亚语和阿拉伯语衍生翻译而来。其意主要是指:“徜徉在云端中的那一人。”这也正是人类将金字塔和天际联系起来的大胆猜想,至于是否真是这样,那就只有建造者本身才能知道。抑或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而这一切,只是冥冥中注定的宇宙巧合。
更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在地球上所建造的通讯站,建好之后它们就飞走了。由于人类的迅速繁衍和科技的进步,就再也没有回来。或者是,趁没有人的时候回来的,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
常常听说,宇航员在外太空或者月球上看地球,除了海洋就只有长城和金字塔。更有人戏称:长城是地球的一道疤痕,而是金字塔才是外星人对地球定位的一种坐标的标识。
总之,金字塔至今还仍有许多未解的谜团。想到这些,我同时心中有涌生出一种恐惧:这么神秘莫测的环境,我们还能够走得出去吗?这样的问题,着实吓了我自己一跳。
正这么想着,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呼噜声。不知什么时候,老鬼这孙子已经睡得的是昏天黑地的了。
我看到他这不争气的样子,就是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踢了他的脚一下,喊道:“失火了!”
老鬼一听,立马一蹦三尺高,连忙东张西望地问道:“啊?失火了?哪里失火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