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为了管仲,我们在行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管仲在病危之时,终于将齐国最大的隐患告诉了齐桓公,那就是一定要远离易牙、竖貂和公子开方这三个小人,不然齐国必然大乱。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
管仲这一席话很快就透漏了出去,易牙首先得到了这个消息。
如果是一般人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一定会很生气。可是易牙不然。
易牙是真正的小人,所以他不会放过让自己不痛快的人,更不会自己出手。他在寻找一个能帮他出手的人。
尽管管仲已经命不久矣,但是他决定不再忍耐。
易牙找到了鲍叔牙,气愤的说道,“管仲的相位都是因为您的推举才得来的啊,现在他有病,主公前去看望,他居然说您不能担任丞相之职,反而推举了隰彭。我真是越想越生气!”
鲍叔牙看着易牙气愤的扭曲的面庞,淡然说道,“这就是我推荐管仲的原因啊!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国家,而不是出于私心。假如我做司寇,那国家的奸佞之辈一定无所遁形。假如是我当了丞相,那还有你们这些人的容身之处吗?”
易牙气愤中带着期待,可是鲍叔牙的话利剑一样刺的他无所遁形。
太可怕了,这鲍叔牙轻易就识别了自己的挑拨离间,而且还把自己说的无地自容。
易牙灰溜溜的离开了鲍叔牙府邸。
鲍叔牙和管仲的友谊是真正理解的友谊,所谓知己。如果有人能把他们离间开来,那这世上没人能够成为知己了。
过了一天之后,齐桓公又去看望管仲。
可是管仲已经说不出话了。
曾经的足智多谋,曾经的指点江山,可是终究有力不从心的这一天。
鲍叔牙和隰彭等人没有不落泪伤心的。
这天夜里,管仲去世了。
没有齐桓公,换了别人做君侯,只要管仲是丞相,齐国一样可以有称霸的机会;
可是没有管仲,任凭谁都没那么容易做到诸侯霸主。
齐桓公回想当日两人相见,共同奋斗的日子,恸哭不已。
这眼泪是真诚的,是对过往战友的追思,更是对得力干将的哀痛。
齐桓公命令管仲的丧事要从重,怎么铺张怎么隆重怎么来。
人都没了,要钱有用吗?
管仲生前的采邑都封给他的儿子,传令管仲家人世代为齐国大夫。
能够为管仲做的,齐桓公都在努力去做。
虽然你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你曾经付出的努力,你曾经付出的精力,我都记在心里。
我能为你做的,我都会尽全力去做。
易牙也在尽力去做。
他要报仇,管仲在的时候他们几个战战兢兢,小心伺候,不敢乱说乱动,夹着尾巴做人。管仲临死还要揭穿他们几个,这口气实在不能忍下去。
当然,易牙使坏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管仲已经去世了。
不然借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挑事。
所谓小人,除了使坏,更重要是有眼色。
易牙找到大夫伯氏,着急的说道,“以前主公夺你封邑三百,犒赏管仲,现在管仲都死了,你还不去找主公把这封邑要回来呢?你要是去要,我从旁边能帮助你啊!”
易牙觉得自己这次表情非常成功,而且还表示了要参与的诚意,对方也不是鲍叔牙那样凌厉的角色,这次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啊非常大!
可是伯氏看着易牙,眼泪就那么一滴滴的掉了出来。
易牙忽然莫名其妙的心慌意乱,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说说就哭!看来不妙啊……
果然伯氏哭着说道,“我就是因为没有功劳所以才被主公剥夺了封邑啊!管仲是死了,可是他的功劳还在啊!我有什么脸面去要求主公剥夺管仲的封邑啊!”
原来伯氏是羞愧的眼泪,是为管仲留下的泪水。
能让伯氏流泪,说明管仲的确是为人敬服。
不过也是伯氏有自知之明,此时齐桓公正在为失去管仲而悲痛不已,如果找上门去要求将管仲的封邑追加给自己,恐怕真是老虎不吃人,还跑去捅老虎鼻子眼了呢!到时候一定会惹得齐桓公大发雷霆,说不定连现在的封邑都会被一举剥夺了。
伯氏的眼泪也让易牙非常感慨。
自己挖门盗洞的使坏,最后给人家整哭了,而且是被管仲感动的哭了……
易牙感慨的说道,“管仲去世了都能让伯氏为他而哭,我们这些人,真是小人啊!”
管仲去世之后,齐桓公听从他的建议,让隰彭代替管仲做丞相。
可是没有多久,隰彭便病逝了。
齐桓公不由得感叹,仲父难道是神人吗?为何能够如此料事如神呢?
隰彭是非常有才华,而且非常认真。
但是管仲去世之后,悲痛之中的隰彭接手国事,的确也伤神伤心。
故此不能持久。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丞
相。
齐桓公在隰彭去世之后找到鲍叔牙,希望鲍叔牙接替隰彭。
可是鲍叔牙坚决推辞了。
齐桓公一看也急了,这时候了,你在推辞,难道我们齐国还要重新进入没有丞相的时代?
鲍叔牙说我这缺点您也知道,就是见不得坏人、小人以及恶人。您要非让我做丞相,那您得保证远离易牙、竖貂和开方。不然恕不从命。
还真冲鲍叔牙的话来了,原来当日鲍叔牙对易牙说,自己当了丞相易牙这群小人一定无所遁形,居然不是玩笑,是他真心这样想,会这样去做的。
齐桓公不由得感叹,仲父果真说中了!
齐桓公于是罢免易牙、竖貂和开方,不许他们入朝。任命鲍叔牙为丞相,主理国事。
这时候正好杞人被淮夷入侵,杞人招架不住,一看赶紧找老大帮忙啊!
杞人于是派使者找齐桓公告急。
齐桓公一听之下不由得怒从心生,心想还真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我已经荡平狄人和山戎,这几天没打你们,你们痒痒了,还上门找事?
齐桓公于是立马召集宋、鲁、陈、卫、郑、许、曹七国之君,亲自前往救杞,并且帮助他们迁都于缘陵。
不过诸侯这时候能够还听从齐桓公的命令,那主要是因为齐桓公任用鲍叔牙,没有改变管仲的执政方针。
再说晋惠公不费吹灰之力即位,还为所欲为,实在是开心的不得了。
可惜晋国从晋惠公即位之后居然接连禾麦不熟,到了第五年还大荒了。
大家伙一看,这老天爷是怒了!
晋国仓廪为之一空,百姓都苦不堪言。
晋惠公作为最高领导,这时候必须出手了。
思来想去,也只有秦国和自己是邻国,还是姻亲,有那么点渊源,能够求助。
可是当日秦穆公帮助自己登基,自己不但食言自肥,没有给秦穆公河西之地,还把亲近秦穆公的大臣都杀了。
这时候发生灾荒了,去求秦穆公,真是没脸。
晋惠公真心觉得自己没脸了。
郤芮看出来晋惠公的为难之处,又开始劝解晋惠公道,“主公不必觉得有愧于秦国,我们也没说不给秦国河西五城,只不过是说缓期啊。请主公向秦国请求援助,如果秦国拒绝了我们,那就是秦国先辜负了我们,我们再做什么也是出师有名。”
什么是小人,郤芮就是真小人。
晋惠公起码还知道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羞愧,但是到了郤芮这,完全就是颠倒黑白,没有一点羞愧之心了。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有无数借口,对于别人那就必须满足自己的需求,不然就是辜负我们。
哪儿能找到这么无耻不讲理的人呢?
晋惠公觉得郤芮说的话让自己心里忽然平静了很多,终于可以理直气壮了。
小人之所以能够做那么多坏事,就是因为总能找到让自己理直气壮的理由。
晋惠公派大夫庆郑拿着宝玉到秦国去告急,请求援助。
秦穆公一见庆郑都傻了,天下怎么还能有如此无耻之徒呢?
秦穆公觉得自己一阵恍惚,晋惠公理直气壮的求救,难道自己真欠了他什么?
蹇叔和百里奚都建议秦穆公还是帮助晋国。
虽然晋惠公非常无耻,说话不算数,但是哪个国家都会遇到灾荒的。帮助邻国这是好事,上天也会因此保佑我们的。
秦穆公心说我也没亏欠晋惠公啊,我帮助他够多了,没我帮助他能登基吗?恐怕还在梁国流浪呢。
公孙枝认为这事必须谨慎,如果我们秦国帮助晋国,之后晋国就算亏欠我们,那就是他们不对。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到时候老百姓知道他们的君主是无耻之徒,也不会一心帮助他们的主公而会偏向我们。这事儿还必须去做,无论您心里多疙瘩。
可是丕豹不乐意了。
晋惠公杀了丕豹的父亲啊,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丕豹说这晋国天灾,正好我们攻打他们,晋国唾手可得,机会难得啊!
繇余说道,“仁者不乘危邀利,智者不侥幸成功。这件事情还是请主公帮助晋国。”
繇余从理论上提出了支撑,秦穆公感叹道,“辜负我的是晋惠公,可不是晋国的老百姓。我怎么忍心因为晋惠公得罪我就迁怒于晋国百姓呢?”
秦穆公命令,运粟万斛于渭水,直达河、汾、雍、绛之间,船只竭力运粮,这被称之为“泛舟之役”,救济晋国。晋国百姓没有不为此感动的。
这就是秦穆公和晋惠公的区别了。
晋惠公忘恩负义,秦穆公以德报怨。
而且秦穆公之所以能够下决心帮助晋国,不是为了讨好晋惠公,也不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是为了晋国的百姓。
心怀天下,仁者之为,心念百姓,倾尽全力。
从心理和道德上来说,秦穆公已经具备了成为诸侯霸主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