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吴起跳槽
韩烈侯任命韩山坚代替侠累作韩国的相国,殊不知韩山坚比侠累也强不到哪儿去。
等到韩烈侯去世,儿子韩文侯也去世,孙子韩哀侯继位的时候,韩山坚居然因为和韩哀侯有过节,杀死了韩哀侯。
多亏了韩国其他大臣群起而攻之,杀死了韩山坚,才立韩哀侯之子若山为韩懿候。
只是经过这么多折腾,韩国已经是乱七八糟,一直到了韩懿候的儿子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国,韩国的情况才好了起来。
周安王十五年,难得的好领导魏文侯病重,召世子击从中山回都城安邑。
魏文侯即将去世的消息严重刺激到邻国,赵国趁机攻打中山,并且获得了成功。
曾经齐头并进的三个国家,如今进入了互相抗衡的局面,对方的强大就意味着自己的衰落。
互相吞并在所难免。
从此,魏国和赵国就结下了不解之恨。
世子击回到安邑,魏文侯已经去世了。于是群臣奉世子击继位,是为魏武侯。魏武侯任命田文为相国。
本来任命相国就是君侯个人意见,但是田文作相国,引起了一个人的强烈不满。
他就是吴起。
吴起自从拿下河西五城之后特别得意,自认为在魏国自己的功劳那是开天辟地头一份,本来就以为这相国是自己囊中之物,没想到居然给了田文。
吴起一千个不甘心。
在退朝的时候,吴起拦住了田文,您是不是不知道吴起的功劳?咱们说道说道。
田文说那好啊!
吴起是用一连串气势逼人的反问开始对话的:
请问相国,能让士卒奋勇争先为国死战,您比得上吴起吗?
田文坦率的说,我不如你。
吴起得意的瞥了田文一眼,那再请问,能安抚百姓,让国库充实,您比得上吴起吗?
田文说,这个我也不如你。
吴起气焰猛增,又继续说,能让秦兵不敢越界,让赵国和韩国没有非分之想,您比得上吴起吗?
田文说,这个我也不如你。
吴起说,既然这三点你都不如我,为什么你敢高居相国之位?
这话说的唐突,不如你就非得比你低吗?就凭你连妻子都杀的人品,谁敢用你呢?
田文恳切的说,我忝居相国之位,的确很惭愧。但是现在主公刚刚即位,说不定我即位不是因为才能,是因为先辈的功劳。现在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啊!
吴起沉思了片刻,还是坚定的说,相国之位,最终一定是我的。
田文说的诚恳,不由得吴起不思考。
是,田文作相国你不服气,你怎么知道人家是什么标准呢?说不定不是论能力,是论品德呢?
这一番猖狂的对话自然很快传到了魏武侯耳中,在魏武侯看来,吴起这是有不臣之心。
寡人刚上任,任命的相国你都敢这么质疑,你到底想干什么?
魏武侯决定撤掉吴起,另换他人镇守西河。
其实说起来吴起不算心机深,如果真是心机深的人,是不会将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更不会得意到质问竞争对手。但是他的不满既然被魏武侯知道了,魏武侯的不满和行动即将开始,吴起觉得危险了。
吴起害怕魏武侯杀了自己,于是仓皇出奔楚国。
到了楚国吴起算是来对了地方,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的本事,吴起一来到郢都,楚悼王就将相国之印交给了吴起。
吴起对此非常感激,看看人家楚国,这刚一来就委以重任,这信任!
吴起决定为楚悼王出一把子力气,他对楚悼王分析了楚国的形势,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根据吴起的分析,以楚国的实力,早就应该成为诸侯霸主。但是为什么楚国多年夙愿未了呢?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养兵。为什么没有很好的养兵呢?很简单,没钱。钱都花到官员身上了,所以当务之急,是立即进行改革,淘汰冗员,收紧银根,将钱都用到士兵的身上。
这下子楚国的大臣们炸了锅,好你个吴起,你要献计,就拿我们开刀啊!我们招你惹你了!
各位大臣纷纷进言反对,但是楚悼王特别欣赏吴起的建议,于是委任吴起全权处理改革官制。
吴起对楚国的官制进行了详细规定,淘汰了数百名冗员,凡是大臣亲贵都不能窃取国帑。而公族凡是五世以上都命令他们自谋出路,五世以下也要根据远近亲疏依次裁汰。
这一下子就为楚国剩下了数万经费,全部用来奖赏将士,训练士卒。一时之间,楚国的军事成为列国中最强大的,所有的国家都不敢小看楚国。
可惜没多久,楚悼王去世了。
这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大臣亲贵,都趁机作乱,要诛杀吴起。
吴起无路可逃,只能逃入宫中,爬在楚悼王尸体下面。
这些大臣们都红了眼,好你个吴起,你让我们下岗,我们就让你去死!这些人也不顾楚悼王的遗体,一通乱射。结果不但吴起中箭,连楚悼王的尸体也有中箭。
真是躺着也中箭。
吴起痛叫,你们侮辱主公遗体,将来还想有好日子过吗?不怕追究责任吗?
这些人想想也害怕了,于是一哄而散。
吴起最终还是死了,死在他一心为之效力的楚国。其实他是一个非常油菜花的人,但是他将名利看得太重,重过了亲情道德。所以吴起之前心狠手辣的行事,成为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不被别人信任的基点。
世子熊臧继位,是为楚肃王。
一个月之后,楚肃王追究父亲被射,命令弟弟熊良夫在郢都诛杀当时闹事的官员,一时之间血流成河,郢都有七十多家达官贵人被灭族的。
之后在列国之中刮起了一阵称王的大风。
说起来还得从齐国算起,田和去世之后,将君侯之位传给了儿子子午,子午又传给了儿子因齐。这因齐自恃国力雄厚,僭越称王。在因齐看来,那吴国、越国都能称王,为何齐国不行?因齐自称为齐威王。
消息传开,魏候也不甘心,凭什么我魏国不行?魏候于是自称为魏王。
齐威王改了名称,沾沾自喜,根本不理国事,每天寻欢作乐,导致齐国国力日益下降。韩赵魏和鲁国都曾经和齐国发生战争,而齐国,曾经威武的齐国,居然屡战屡败。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善于弹琴的士人来见齐威王,说是希望能够为齐威王演奏。
作为音乐爱好者齐威王自然表示同意,这人坐下之后,居然只是用手摸琴,却不弹出声。
齐威王非常吃惊,这是怎么个意思?盲人吗?
齐威王问,您是不是嫌弃琴不好呢?为什么不开始演奏?
这人严肃的回答,我知道的是乐理,至于演奏,那是乐工的事情。
齐威王说,琴理?那能听吗?
这人将弹琴的理论知识对齐威王讲述了一遍,齐威王听得寡然无味,既然您对理论这么精通,就请您演奏吧,赶紧的!
这人哈哈大笑,懂得理论就一定要演奏吗?大王知道治国理论,不也是没治国吗?岂不是和我抚而不谈一个道理?我现在抚而不谈,让您非常不痛快,而您抚而不谈,殊不知是让举国百姓不痛快呢!
齐威王非常吃惊,原来您是来教育寡人的。
齐威王没有发怒,而是留下这人,第二天和此人谈论国事,发现这人说的非常有道理。他建议齐威王远离酒色,任用贤臣,训练军队,经营霸王之业。
齐威王觉得自己的天空被点亮了,于是拜此人为齐国相国。
这人就是著名的邹忌。
邹忌成功了,但是这成功在外人看来太简单了,不就是演了个小品吗?就成了齐国相国了?很多人开始嫉妒他。
当时不服气的代表辩士淳于髡来见邹忌,邹忌非常谦虚的请淳于髡上座。
淳于髡说,我有些话要对相国说,邹忌表示洗耳恭听。
淳于髡说,子不离母,妇不离夫。
邹忌恭敬的说,谨受教,臣不敢远离君侧。
淳于髡又说,用棘木做的轮子,再抹上油脂,那叫一个滑。但是把它放到方孔里,它就一点也转不动了。
邹忌说,不敢不顺应人情。
淳于髡又说,众流终将奔腾入海。
邹忌说,不敢不亲近百姓。
淳于髡说,狐皮再破烂,也不能用来补狗皮。
邹忌说,明白了,要任用贤者,不能混杂不好的人。
淳于髡说,辐毂不按照分寸测量,是不能造成车的;琴瑟没有缓急,也没有音律。
邹忌说,明白了,必定会严格按照法律治理国家。
这一席话说完,淳于髡沉默了。
之后淳于髡沉默着告辞,有人问淳于髡,您去见邹忌的时候为什么那么骄傲,现在出来的时候为什么又那么谦卑呢?
淳于髡说,我说的都是微言大义,但是相国能够随口应变,治国之理他是了然如心。这样的才华,我还能不佩服吗?
果然只有才华最能动人。
从此之后,邹忌的大名在列国很是响亮,再也没人敢为难邹忌。亲临东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