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那里死了不少人
众人分说,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是商谈,但是提出反对意见的基本上没有。
而这些老人们大多数也是担心自家的孩子会在部队里受到影响,而他们又不愿因为自己的原因而牵连到孩子的前途。
虽然苏道并没有这种想法,但是,老百姓们却这么以为了。而源头便来自于当年从国内移民到现在的中华帝国境内时留下来的。
当时苏道所采用的方法便是让士兵去说服家人,而当年也有不少的士兵因为无法说服家人,而被迫离开部队。
对于那些成功劝说家人移民的士兵,听说是有不少人都被提拔了,虽然同样是因为战功提拔,但是他们却要优先于那些移民晚,人数少的士兵。
老人们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最终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按照国家的要求走,移民就移民吧,但是,政府必须要帮助他们盖新家,医疗也必须要免费,同时,还要为他们建设学校,并且提供教师。
上学读书对于那些农村的孩子来说,就像是一场遥远不可及的梦想,老人们一辈子也没读过书,而生活了一辈子的他们,也很清楚文化人的地位。
现在有了这个条件,他们自然是要争取一下的了,若是村子里识字的人多了,对于以后的发展什么的也很有利。
商议完毕之后,以孙老头为首,一行几十人纷纷来到了中年男子所在的地方,这一次,他们可是带着条件来的,只要他们同意了村子里的条件,那么移民就没有问题了。
“孙叔,商量的怎么样了?”
见到孙老头等人回来。中年男子显然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原本还以为怎么着也得等个一两天才会有结果,而他也打算跟上面沟通一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的。
“移民不是不可以,但我们是有条件的。”
孙老头看了下很是热情的男子,纠结着说道。
其实他也怕对方会拒绝,要是那样的话。他们可就彻底的陷入绝境了。一旦对方拒绝,他们要么选择移民,要么选择与国家对立,这可是个两难的抉择。
“孙叔。有什么条件您尽管说,只要在国家接受的范围之内,一切都好商量。”
中年男子愣了下,旋即热情的说道。
移民嘛,本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条件那是自然的,只要不是太过分,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同意的。
况且这也是第一个移民的村子,很多东西都在试探之中。所以商讨的余地也就多一些。等到后面的话,移民的政策基本已经定型,到时候在想改变,那可就不容易了。
“除了你说的那些以外,我们只有一个条件。政府必须要为我们建立一所学校,并且提供教师。”
孙老头坚定的说着,由于先前的条件是对方先提出来的,那个基本上是不会动的,也不会忽悠他们的,所以孙老头便将问题的重点放在了学校上。
“呵呵,孙叔,这个问题您可就等于是白提了啊。”
中年男子呵呵一笑,心中顿时松了口气,还以为是什么条件了,原来就是建立一所学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也在计划之中。
听到中年男子这么说,孙老头等人心中猛然咯噔一声,听他那口气,不少人都以为这个条件没得商量。
“孙叔,您是没有去过我们的本土,也没有到过锦西那种大城市去,实话告诉您吧,本土因为太远,我也就不多说了,就拿锦西来说,您知道仅仅只是一个锦西,我们有多少所学校吗?”
未等孙老头开口,中年男子便继续开口道。
孙老头等人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其实他也就是不知道,这一辈子也没离开过村子一百里远的地方,他上哪知道锦西的情况?
“在锦西,我们有三十六所小学,十五所中学,五所高中,还有两所大学,另外的军事高校我就不说了,毕竟那里都是为军队培养军官的地方。总之啊,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去吧。
您若是去过锦西或者是本土,估计今天就不会为这种事情担心了,在本土,咱们每一个县城都有至少两所学校,而且还全都是免费教育,中午管一顿饭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政府还会派卡车对学生进行接送,太远的话,学校也是提供住宿的。
我们迁过去之后,政府会根据人口的密集程度,在相应的范围之内设立相应的学校数量,而且待遇与本土一样,都是采用免费教育方式,距离远的话,同样的也提供住宿。”
中年男子一口气将学校的事情都给说了出来。
本来他还以为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他也就不用在去多说什么,只需要将重点放在医疗和土地上就行了。
其实现在不少人家都没有土地,更多的还是从地主手中承包土地,即便是在东北,经过了几年的打压,地主的数量锐减,更多的土地爷被分配到农民手中。
但是土地的数量依然有限,一家人能有个五亩地就算是富裕人家了,所以他们开出一人一百亩地的条件,吸引人那是肯定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一,苏联地域广阔,即便是一人分配一百亩的土地,也依然还剩下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
其二,苏联地区的温度要比东北更低,而那里的农作物跟东北这边差不多,都是一年一熟,跟南方地区的一年两熟,三熟比起来无疑等于是减产。
为了确保百姓不为粮食发愁,所以以土地的数量来换取农作物的收成,确保食物供给不会断层。
但是另一个问题紧接着就出来了,地多了,意味着需要投入的人力也就多了,现在村子里大多数年轻人不是杳无音讯就是去参军了,耕地农活什么的大多都是老弱妇孺在做。
一人一百亩地,这要是中起来的话还不把人给累死?所以苏道才会提出采用机械化耕种的方式。
至于机械方面,那就更不用担心了,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虽然苏道也不懂,但是将现有的农具交给那些科研人员,让他们将这工具给安装到拖拉机上就行了。
而拖拉机,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生产起来更是省事的多,更加不用为发动机的问题而发愁。
坦克上报废的发动机,经过修理之后就可以直接安装在拖拉机上,另外坦克厂也可以制造拖拉机。
在后世,包括现在的苏联,很多制造坦克的工厂在此之前就是生产拖拉机的,而现在,东北所有的工厂都无法搬迁过去,所以就只能制造出新的设备,然后将设备给拉过去从新组装生产线。
“哦,原来是这样,太好了,国家打算让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动?我们好准备一下,尽可能的不拖国家的后腿。”
听到中年男子的解释,孙老头这下终于彻底的放心了。
有地种,有学上,有病看,多好的待遇啊,活这一辈子,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即便是死了也无憾了。
跟以前那种没人管的生活比起来,孙老头越来越发现,这以后的日子未免也太舒服了点。除了种地时会累一些,但是没关系啊,重要的是那是他们自己的地,累点总比饿肚子要好。
可怜了孙老头还没明白机械化是什么意思,若不然的话,孙老头估计还会更加的兴奋。
“这是地图,孙叔,您看下您想把新家安置在哪里?待会我把地点报上去,然后你们就可以收拾东西了,上面会派车来接咱们的。”
中年男子拿出了一份苏联地图,但是上面却只有目前他们占领的区域,河流湖泊和山地什么的都标注的很清楚,让人一眼便能看出那里有什么。
“这里,这里好,有湖,以后不用为浇地发愁。”
孙老头大眼扫了下地图,直接伸手指向了贝加尔湖东侧,也就是伊尔库茨克北部大约几十公里的地方。
那里城镇聚集比较密集,到时候去城里的话也不算是太远,加上紧邻湖泊,种地也方便的多。
“额,孙叔,我不建议您选这里。还是这里比较好,而且距离东北也比较近。”
中年男子脸色微微一变,旋即制止道,同时又指了下东部,一个叫结雅的地方,那里也有湖泊,虽然没有贝加尔湖那么大,但是周围的河流什么的也足够他们浇地用的。
“为什么?那里有那么多的城市,以后出门交通不是方便一些嘛。”
孙老头有些不舍的追问道,其实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地方,距离城市近,周围还是一大片的平原,很适合安家。
“孙叔,实不相瞒,我们曾经一战歼灭了苏军一百多万军队的事情您应该听过的,这场战役就是在那里进行的,现在那些城镇基本已经没有了。
即便是有,也是空城,没人愿意居住,而且那里也发生过瘟疫,现在就连军队若不是有任务的话,都不愿意去那里驻军的,上面是不建议我们移民到那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