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九边

  将目光看向一边的徐光启,天气皇帝笑着说道:“徐爱情,火器厂和务研院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事情?”
  “回皇上,武研院和火器厂一切都没有问题,新的子弹厂已经再建造了。完成的部分已经能够开始造子弹了,碎发枪的制造也形成了生产线。火器厂生产的第一批火龙出水已经交付给海军一部分了,另外一部分则是交给了京城的三大营!”徐光启脸上带着笑容,恭敬的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徐光启办事天启皇帝自然是放心的,最后天启皇帝将目光落到了定国公的身上,面容严肃的道:“定国公,北六省的军制改革朕一直是交给你负责的,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回皇上,北六省的军制改革可以说完成了大半,也可以说刚刚开始。”定国公的面色很是从容,恭敬的道。
  “爱卿此话合意?尽管直言!”天启皇帝知道定国公为人古板,倒也没有在意,而是接着问道。
  沉吟了片刻,定国公才开口道:“皇上,北六省除了九边之外,军制改革已经完成了!”
  定国公这么一说,无论是天启皇帝还是在场的诸位大臣,心里全都明白了。北六省之余九边,从底盘上来讲,确实是完成了大半。可是单论兵力,那就是刚刚开始。要知道九边乃是西北军事重镇,大明半数的军队都集中在那里。
  原本边军屯垦制度的崩坏,边境已经到了战力十分低下的地步。不过张居正改革时,大力整顿西北边事,掉戚继光北上,一时间九边情况才有所改变。嘉靖年间京师屡屡被袭扰的状况得到了改善。西北边也是胜站连连。
  可是天启皇帝的心里十分的清楚,这不过是一时的改善罢了,并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山西农民起义,开始不过是因为流寇所引起的。当时流寇的队伍里就有很多逃逸的边军,甚至是直接投降的边军。
  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这九个大明边境的军事重镇。已经到了必须要整治的时候了。天启皇帝早就有这个觉悟,现在自然也不会有丝毫的迟疑,对定国公道:“九边的改革具体怎么进行,你们想好了吗?军机处可以折子?”
  “皇上,九边的改制早就北六省的改制时便已经想好了,那时臣便已经在折子里详述过了!”定国公说话是一点都不客气,脸上也没有一点尴尬的神色。
  倒是天启皇帝的脸上闪过一抹尴尬的神色,不过天启皇帝也不是当初那个菜鸟了,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朕的确是看到了,不过诸位爱卿心中恐怕不甚明了,爱卿还是说说吧!”
  “皇上,臣和军机处诸位大人商议过,既然是军制改革,那么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军队的数量。九边重镇,现在吃空饷的情况很严重。很多地方士卒十不足五,十有七八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不但每年大多数钱粮被中饱私囊。最严重的是致使边军战力低下,边防松懈。”
  这一点天启皇帝想过。不过这个驻军的数量怎么定,天启皇帝可是一点普没有。自己对打仗可是一窍不通,点了点头,道:“那军机处怎么计划的?可拿出一个合理的计划来!”
  “回皇上,军机处经过商议,西北边已经鞑子已经不成气候。辽东建奴也不过是刀俎之肉。九边置兵百万,便以足够。更具作战区域的不同,军队数量可有适当增减,总数维持在百万即可。不过这样一来,朝廷钱粮一时恐怕难以为继啊!”定国公很是淡然的说道。丝毫不顾及一边大臣脸上的猪肝色。
  百万大军,按道理说是不多,分到九边,每一处显得就更少了。可是太祖时期,大明全国不过一百八十万的军队,成祖时期虽然超过两百万,可那是全国啊!在成祖之后,在籍的军户人数虽然三四百万,可是大家新林都清楚,在籍和世界上是两回事。
  万历时张居正曾经统计过,大明实际上的军力不过一百二十万而已!其中还有很多是空饷和缺额,嘉靖年间最是不堪,南方倭寇之患,北方俺达。现在光在九边就要置兵百万,而且不是屯兵,全都是募兵和营兵,这个数字已经把很多人都下傻了!
  天启皇帝倒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对于百万大军天启皇帝是没有什么概念,不过北方有多大他知道。九镇分驻,每镇不过十万人而已,其中还有各个小城,细分下去也没有多少。当然这不过是守边部队,真要对外扩张,对鞑子用兵,那是要靠三大营的。
  土木堡一战,三大营精锐尽失,不过天启皇帝相信,三大营很快就能恢复。九镇百万兵,防守已经没有问题,甚至出战问题也不大。
  “皇上,臣有本奏!”天启皇帝刚要点头,户部侍郎陈烨便站了出来,虽然额头上都是汗水,心里也在打鼓,可是还是站了出来。
  “原来是陈爱卿,爱卿有什么话尽管讲!”对于这种能办实事的官员,哪怕有些毛病,天启皇帝也能适当的包容。反而是邹诚那样的,天启皇帝容忍度很低。
  陈烨其实心里也在叫苦,不过官应震不再京城,这个头还是得自己出。给天启皇帝行了一礼,陈烨沉声道:“皇上,九边置军百万,不但能够保证鞑子不敢犯边,恐怕还能逐渐向北蚕食鞑子的地盘。时机成熟时还可组织兵力北征鞑子,已复成祖的容光。”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心里自然也有这个念想,当然不会傻到百万大军北征鞑子。除了隋炀帝,哪个傻蛋会这么做,倒是号称百万的一大堆。精锐二十万,已经是最大限度了,或者十五万正合适。
  “皇上,凡是需量力而行,现如今朝廷入不敷出,国库空虚。皇上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国库虽然没有存银,却也能做到收支平衡。臣草草的计算了一下,如果在九边置军百万,每年光粮草饷银便需两千万两之巨。这还不算军士的铠甲、兵器,火器建城的开销更不用说。皇上,国库吃不消啊!”说道最后,陈烨已经跪在地地上,脸上带着几分愧疚的神色。
  前面描绘的那么美好,说道后来没钱,陈烨这个户部侍郎都觉得脸上发烫。大明朝这么大,国库怎么就没钱?当初太祖刚刚登基,国家百废待兴,也能养得起两百万军队。到现在两百多年了,国库居然区区两千万两都拿不出来!
  看着痛苦流涕的陈烨,天启皇帝心里也不是滋味,陈烨的哭声十分的低沉,可以看的出完全发自内心的。想想大明两百多年的历史,天启皇帝也很是感慨,一个这么有骨气的国家,最后落到那一个下场。
  慢慢的走下龙书案,天启皇帝将陈烨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爱卿为国之心,朕以知之,爱卿乃国之栋梁!”说着将头转向一边的王成恩,吩咐道:“朕记得前几天上贡来一块上好的玉如意,去拿出来上次给陈爱卿!”
  “皇上,臣无功受禄,愧不敢当!”陈烨连忙开口道,这玉如意赏赐意义可是大于本身啊!
  “好了,爱卿不必过于担心,朝廷很快就会有钱的。国库现在没有银子,没关系,很快就有了。九边的边饷,朕和爱卿一起想办法,总能有的。再说朕的内库里还有银子,暂时还够用!”将王承恩拿过的玉如意送给陈烨,天启皇帝也慢慢的转身回到了龙椅上。
  安抚完了陈烨,天启皇帝再一次把目光看向了定国公,沉声道:“爱卿,你认为九边改制应该做怎么做?”
  “回皇上,辽东已经改制完成,可以将其余九镇,全部按辽东处置。由距离辽东最近的宣府开始,依次向西!”这件事情定国公早就胸有成竹,自然顺畅的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定国公的主意确实不错,天启皇帝便笑着道:“那爱卿以为这件事情,交给何人办理最合适?”
  “启奏皇上,军机处首辅军机大臣孙承宗,在军中素有威望,可担此众人。臣自请前往大同,一东一西,两面同时开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军制改革!”定国公脸上神情异常的严肃,甚至还带着几分激动。
  “好,这件事情按照爱卿所奏,两面同时动手!这次又要让孙爱卿去边关,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天启皇帝看着孙承宗,脸上闪过一抹不舍的神情,这位老大人年纪实在是不小了。
  孙承宗连忙走了出来,恭敬的道:“臣荣幸之至!”
  “好,两位爱卿,这次九边改制,重点在于用人!朕给两位爱卿四品以下文官和三品一下武将的处置权。整编军队,选拔将领,核查官吏,从上到下,让九边换一个模样!”天启皇帝脸上带着意气风发的神色,道。、
  “皇上放心!”定国公和孙承宗连忙躬身施礼。(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