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地动山摇的前兆

  滦州起义最终算不上起义,几天之后便销声匿迹了,在全国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立宪派的兵谏。然而好歹二十镇这次激烈的行动,再次助燃了全国的革命浪潮,四川、西康、云南、上海等地的起义行动拉开了序幕,虽然从规模上来说是由小渐大,但全国的形势已经从死气沉沉中爆发了起来。
  吴绍霆在光复韶关之后,一直就留守在韶关处理整编第六团的事宜,同时他还要拟定一个合适的人选坐镇韶关。韶关无论是战略还是经济,在广东都是仅次于广州的,内陆进出广东的商旅都必经此地。如今海关、盐税都抵押在外国人手里,韶关这个关卡是难得的税收好地方了。
  原计划革命粤军第二师在韶关攻下后的第二天就出省北伐,可是广州那边还是发生了一些意外。广州革命政府接到了一个消息,二十三镇从广西境内全部转移至广东,目前总司令部设置在云浮,同时还掌控着广东西南方向的众多地区。当然,龙济光在两天前派人来到广州,与胡汉民见了一面,含糊其辞的表达了二十三镇的立场。
  胡汉民知道如果龙济光真的要反对革命,那就不会派人来联络了。
  但是黄兴等人还是很担心,龙济光这么堂而皇之的从广西转移到广东,这对革命政府或多或少都是有威胁的。二十三镇不是革命的军队,任何不属于革命的武装都会是隐患,谁知道龙济光会不会趁着粤军北伐时突然倒戈一击呢?
  胡汉民立刻发电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韶关的吴绍霆,希望吴绍霆能尽快回师广州,保证广州的安全。
  吴绍霆对龙济光突然跑到广东来插一脚同样感到很震惊,眼看广州差不多都要被他扫干净了,这时候二十三镇的出现俨然就有一种驱狼来虎意味。他不关心二十三镇会不会影响到广州革命政府,关键是二十三镇影响了自己的计划,简直是下了一手措不及防的棋!
  接到广州的电报之后,他并没有急着返回广州,此番出征韶关第一师炮兵团还留在广州。此外,只要广东水师还在广州湾,任凭二十三镇有多嚣张都不敢轻举妄动。相信这也是龙济光为什么选择霸占云浮这个远离珠江的地方,而不是直接霸占更富饶的肇庆的原因了。
  说来吴绍霆也觉得自己很幸运,1910年正好事清廷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以及广东水师改编为长江舰队和巡洋舰队的时候。如果不是在这年年初发动起义,广东水师的几艘不错的巡洋舰就会调到上海,负责长江一线的巡防任务。
  海军自古以来都是进攻性质的部队,虽然经过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海军已经元气大伤。但就算不能对外作战,对内攻防却占有极大的优势。可以这么说,只要掌握广东水师全部战舰,广州即能长久无恙。
  吴绍霆回了一封电报告知胡汉民,口头上说第一师会尽快返回广州,但却没有说出班师的日期。但为了保证第二师尽快出省北伐,他将第一团调回广州,第二团则移驻清远县,与云浮行程对峙之势。
  两天之后,第一团顺利返回广州。
  黄兴认为广州的防务已经足矣,同时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早就筹备齐全了北伐了物资,当机立断带领第二师北上。胡汉民等人为革命粤军第二师进行了践行,场面还算浓重,城内名流士绅们几乎都出来相送。在太平门的街道上,到处悬挂的都是青天白日旗,出征部队经过这里,旗手举着十八星陆军旗,斑斓的色彩相铺相成,颇有气势。
  第二师经过清远县时,倪端以第一师后勤部的物资做了一番接应。
  行军四天,第二师才抵达韶关。黄兴在这里休整了一天,他与李福林、陈炯明等主要将领进城与吴绍霆会了一面。黄兴在得知吴绍霆正在整编第六团时,算是能够理解吴绍霆为什么不急着返回广州,想来韶关是一个要紧的地方,不得不用心防守。
  中午,吴绍霆与黄兴等人一起吃了一个饭,浅谈了一些此番北伐的事宜。
  黄兴对北伐是很认真的,陈炯明则紧随着黄兴的想法,表示不该掉以轻心。不过李福林却认为这次北伐肯定不会太困难,江西那边早就蠢蠢欲动了,只要革命粤军一到,必然群起响应,到时候江西还不是手到擒来?
  吴绍霆告诫了李福林千万不要草率,革命粤军出省那是代表着全粤革命人的颜面,千万不要丢人显眼了。他还说,这次出省未必只是接应江西,按照大革命的走向,必然要打到南京去。此次任重道远,尤其是会党的同志未必顺心如意,一定要好好节制手下。
  最后,吴绍霆向黄兴承诺,广州境内的他一定会照顾妥当,并且第二师北伐一应物资,他都会亲自张罗,盼望第二师能早日完成革命宏业。
  第二天,黄兴率部从韶关过,直接进入江西境内。
  革命粤军的出省,标志着全国的革命事业由保守转变为积极,一支新的助燃剂再次投放到了星火原野之中,凶猛的火焰已然点燃。
  同时,这也意味着朝廷对南方革命势力重视程度的提高。广州首义之后,因为广东省偏远在南疆,朝廷势力鞭长莫及,而且前段时间一直不见广州革命政府的大动静,所以只好名义上通告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四个邻省,组织平乱军入粤镇压起义。
  可是这道命令形同空设,虽然这四个邻省依然有愚忠满清的官员,但本省之内革命势力涌动,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力弹压广东的事务?这四省的总督很是在担心,万一平乱军刚刚组建还没来得及开拔,内部却已经先乱了起来,结果本来是去广州平乱的,反倒变成了本省之乱,岂不是得不偿失?
  当然,关键还是四省认为广州革命还没有闹大,他们还能继续观望一段时间。
  如今却大不一样,革命军都凝成了力量主动出省作战了,这是直接威胁到本省的利益。
  闽浙总督松寿、福州将军朴寿在革命粤军出省的当天,就开始调集省内军队。先是抽调了徐静清的巡防营加强福州的戒备,以免省内革命分子作乱,接着由福州将军朴寿亲率两千六百人的八旗旧军,敦促新军第十镇在漳州集合,预备分水陆两支,向广东发动进攻。
  不过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与部下许崇智早就密谋已久,就在从福州调往漳州途径厦门时,率部起义,回师反攻福州。徐静清巡防营与孙道仁积极响应,里应外合,顿时解开了福州起义的序幕。只是福州起义并不轻松,第十镇只有部分兵营响应起义,余下大部分都留在厦门坐观事态发展。
  闽浙总督直辖卫队与福州将军朴寿的八旗旧营合计三千余人,兵力上甚至占有优势。
  再加上福建满族士绅文闿早先蓄养一批满族壮丁,在这个时候积极响应旗军。文闿将这一批壮丁编为杀汉团,在城内疯狂的截杀学生革命团体。
  福建的局势不甚明朗,但孙道仁和许崇智的起义成功阻止了福建军队进攻广州的企图。
  至于广西方面一直按兵不动,张鸣岐调不动陆荣廷,二十三镇的龙济光也跑到广东去了,他孤立无援之下只能不闻不问。
  湖南方面在吴绍霆攻克韶关的当天,就已经开始发动小规模的起义。
  起初是湖南与广东交界的边境之地有会党作乱,只可惜这样的小打小闹非但没有给湖南本地同盟会成员带来什么好处,反倒让省内的旧军势力加强了戒备,导致同盟会发动大起义响应广州革命政府的行动受阻严重。在一月十七日这天下午,由于走漏了消息,导致湖南巡防营开始收缴新军子弹,逮捕嫌疑深重的革命党成员,同盟会湖南分会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
  湖南同盟会领导人焦达峰与黄兴早年结识,同时是共同创办华兴会的元老之一。他得知黄兴率领革命粤军出省作战的消息后,连忙发电报给黄兴,央求求先改道来湖南,支援此处的革命大业。因为湖南新军被收缴了子弹,很多新军将领要么被逮捕,要么被故意调离,致使起义时革命武装力量十分薄弱。
  黄兴接到焦达峰的消息之后,显得很犹豫,他早先也想过先去湖南再去江西,或者由湖南直入湖北,在华中地区掀起革命大波,更具有威胁力。然而黄兴是湖南人,但革命粤军中大部分是广东人,所以他的意见未必就能得到采纳。
  胡汉民、廖仲恺这批粤系的同盟会成员,一直都催促着早日带动全国革命形势,等到全国大部分省区独立了,那在广州或者南京就能召开代表大会,完成建国大业。只有建国之后,才能统一全国革命力量,然后彻底完成光复中华、驱除鞑虏的夙愿。
  粤系同盟会认为要先推动中原地区和华东地区的革命,因为这两片区域接连甚广,而且比较富庶,带来的影响更加巨大。湖北承接南北,清军势力浓厚,即便能光复也未必守得下来,所以不赞同由湖南走湖北的路线。
  黄兴无奈,只好回电焦达峰婉拒了邀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