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善后
一旁的张一鏖也想开口说话,但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泡-(
袁世凯打量了幕僚们的表情,最后却向张一鏖问了道:“仲仁啊,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张一鏖有点不好意思,不置可否的说道:“大总统,如今广东提出的条件,比起咱们北洋要求的条件,简直是九牛之一毛的事情。这吴绍霆推举了两个镇守使,一个警备司令,一个大将军,细细数来确实数量不少,可这四个人在南方都是成不了气候的小势力,手中拥兵最多的不过是刘震寰和刘谷香二人,合计也才三、四千人罢了。”
段祺瑞打断了张一鏖的话,他只当张一鏖是一个文职秘书,对军国大事根本不懂皮毛,于是冷笑着道:“仲仁兄,军事可不仅仅是看谁手里的兵多这么简单。陆荣廷兵那么多,不还是一败涂地、割地议和吗?吴绍霆摆明是向拉拢这些细碎的人物牵制驻粤北洋军,日后羽翼复原,指不准还会利用他们来夺回粤北呢。”
张一鏖没有气馁,他接着说道:“正如段总长所说,吴绍霆摆明了只是想牵制咱们,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吴绍霆对驻粤北洋大军是心存畏惧的,韶关成为了直辖市,南粤腹地门户大开,广州防无可防,换做是谁都坐不踏实。吴绍霆这么做,仅仅是自保罢了。”
段祺瑞怔了怔,没想到自己的话反倒让一个文职秘书跟借用过去,心中很是不愉快。
不过不等段祺瑞再次开口辩解,袁世凯已经缓缓点了点头说道:“仲仁的话不无道理。不过我甚是不明白,仲仁你究竟是不是在为吴绍霆说好话呢?”
张一鏖神色一动,大总统竟然怀疑自己?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大总统,粤北战事业已逾半年之久,劳民伤财、民不安生。从开战以来,我北洋军一直是进攻一方,损失必然要远远超过粤军,要不是大总统以举国之力维持战局,这一仗实在是不好说的。如今既然吴绍霆愿意接受停战的条件,何不趁此机会一展大总统大度之风采,告诉天下大总统不是一个霸道好战之人,同样是有怀柔之面,岂不更好?”
段祺瑞心中冷笑道:这姓张的竟然敢直戳大总统的痛处,不想活了吧这是!
在场的人谁都知道大总统最忌讳的就是拿粤军比较北洋军,张一鏖竟然公开说出“要不是大总统以举国之力维持战局”,这摆明就是在说北洋军比不过粤军,甚至还暗示讽刺大总统举国之力还只能打一个平手!这种敏感的话,摆明是不给台阶下楼。
正当一旁众人等着看张一鏖出丑时,没想到袁世凯忽然大笑了起来:“仲仁,你还真是心系天下的人呀!很好,很好。你说的很对,借此机会一展我北洋政府的胸怀,要战能战,要和能和,这才是霸王之道。吴绍霆既然这么喜欢名头,索性就多给他几个名头好了。”
段祺瑞有些傻眼,连忙道:“大总统,这……”
袁世凯伸出手止住了段祺瑞的话,继续说道:“广东之变应是吴绍霆蒙受叛党蛊惑,念在其迷途知返,并心系国家主权大义,中央政府记广州首义之丰功伟绩,特许授予吴绍霆勋一位,一等文虎勋章,领陆军中将军衔,置荣武将军之名。”
段祺瑞等人惊讶不已,北洋军才刚刚与广东大战一番,纵然是停战议和,大总统也不至于奖励敌人勋章荣誉,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贻笑?
徐树铮沉不住,急忙问道:“大总统,这合适吗?哪里有给敌人授予战功的?这不是鼓励宵小之徒反抗我中央政府之雄威吗?”
段祺瑞同样也想说两句,不过他的反应比徐树铮快多了,脑海中灵光一闪,立刻知道大总统这一举动的目的。在大总统的这番话当中,后面一系列的勋章、军衔、荣誉都是虚话,真正的关键是在于第一句话上。也就是说,大总统是希望通过对吴绍霆加官进爵,一边加以笼络和安抚,另外一边正是将吴绍霆从革命阵营中区隔出来,彻底弱化吴绍霆在南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暗暗叹道,大总统的心计果然非同小可。
“大总统,”他赶紧说道,“依我看,这授勋仪式应该由大总统亲自主持,让吴绍霆北上到北京接受勋章才是。”
徐树铮怔了怔,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袁世凯哈哈大笑了起来,伸手指了指段祺瑞,说道:“芝泉,看来你总算是想通了。”
徐树铮还是纳闷,他试问:“可是,这究竟是何打算……”
段祺瑞打断了徐树铮的话,对他说道:“大总统又不是授予作战功勋,只是记挂吴绍霆广州首义的大功,以及心怀维护国家主权的大义。这本来是去年的事了,可惜去年没办成,反倒办出了一场战事。”
徐树铮脸色尴尬了起来,他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说什么。
袁世凯看向一旁的张一鏖,对这个秘书总长问道:“仲仁,都记下来了吗?”
张一鏖点了点头,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记事本,正快速的撰记着,他说道:“大总统,都记下了。这些事是在协议议定之后公布吗?”
袁世凯想了想,说道:“就在下个月月初正式公布,不过这几天先把消息放出去,我倒要看看吴绍霆和孙文是什么反应。”
张一鏖只是机械的记录着,没有再多说什么话。
南方连续的春雨阴郁已经过去了,春风拂过,万物复苏,暖春的阳光终于铺洒在广东的大地上。连续大半年的战争,对广东上下来说已经造成了不可言喻的灾难。唯一值得庆幸的事老百姓多多少少还能有一口饭吃,就算是因为战火而流离失所的人们,同样可以在粤军后勤运输队找一份差事,混几个馒头不在话下。民智初开的平头百姓不懂军国大事,只要不挨饿不受冻,那就是一辈子的希望所在,他们不知道吴都督到底为什么要打仗,但人云亦云都说吴都督好,也只好亦步亦趋的跟着说好。
现在战事眼见就要结束了,对广东各方各阶层来说都是好事。在这个时候又有人说是吴都督体惜民情,又心怀国家大义,所以才愿意委屈议和。于是民间又跟风似的赞美吴都督仁慈大义。当然,他们更期望是吴都督能在战后颁布一些更惠民的安抚善后政策,给人民带来正经的安居乐业。
从三月十五日开始,韶关北面的北洋军接到命令,开始陆续打包行礼,并优先转移重武器,准备从各个阵地后撤。当然,后撤的正式命令还要等到北京协约议和正式签署之后才会下达,不过现在对北洋军士兵们来说,已经可以彻底放松下来了。
韶关城内城外的粤军阵地也在开始整理军务,不过各级军官只接到两个正式命令,其一是将各个地雷区的地雷全部拆除,其二则是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后方。
和平到来之前,第一师和第三师师部同样忙个不停,应付各部请示的电报,协调各个作战单位清点战损和收拾军用物资,几乎不比打一场大阵仗差。
这一日下午,吴绍霆在第一师师部召开了一次指挥系统的全体会议,第一师和第三师师部级以上军官都到场参加。在会议上,他强调正式协约签署之后的几项撤军事宜,任命韦汝聰为韶关善后总司令,妥善处理各路部队撤退后的防区安置工作;成立韶关民生善后安抚委员会,由陈光壁出任委员长,拟定韶关战后重建计划和百姓安抚安置工作,一应费用直接向中央政府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