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英雄所见
取得了一次难得的大胜,高迎祥的想法,众多的义军,应该是团结起来了,共同对付朝廷大军,自己的首领地位,也能够完全巩固了。
这一次的伏击,高迎祥亲自布置,知道这样布置的人不多,他告诉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余的首领都不知道,这也是为了预防消息走漏,上次偷袭中都凤阳,义军的损失太惨重了,令高迎祥怀疑了,是不是消息泄露出去了。
可就是这样的布置,在义军首领中间,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最先提出不满的,竟然是罗汝才。
罗汝才和高迎祥的关系,非同一般,每次召开首领大会,罗汝才都是支持他的,这一次的安排,因为不知情,罗汝才有了很大的意见,认为如此不相信兄弟,今后还如何的共事,起码的信任都不存在了,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
所有的首领,在召开的大会上,因为罗汝才的质疑,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认为高迎祥保密是可以的,有人认为做得过分,两队人马针锋相对,谁都不退让。
高迎祥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首领不好当,谁都想着试一试,要以力量来对比的,以前紫金梁是首领,那是因为紫金梁的力量是最强的。
吵吵嚷嚷一阵子之后,大家还是同意了紫金梁的建议,大军在陕西休整之后,还是要进入山西境内发展,这样能够得到更多的补充,至于说河南,没有人提及。
高迎祥内心最大的恐惧,就是江宁营。这一次若是对阵江宁营,他绝对不敢这样做,想当初,江宁营四千人,抵挡住了近五万人的攻击。自己的三万精锐部队,被江宁营悉数剿灭,这样惨重的损失,亘古未有。、
江宁营驻扎在河南府,所有的义军首领,都是聪明的。大家不会提到江宁营,如果是江宁营剿灭紫金梁,可能有凑巧的成分,但中都凤阳之战,已经给众人烙上印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去触碰江宁营。
朱由检收到苏天成的密折之后,看了好几遍,他还是有些犹豫的。
孙承宗的年纪太大了,七十岁的老人了,如此的颠簸,是不是可行,再说了。朝廷里面的氛围,非同一般,文武大臣都叫嚷着,一定要给流寇颜色看看。
可惜,这样的情形,面对后金满洲八旗和蒙八旗侵扰的时候,没有谁叫嚷。
朱由检想到最多的,还是苏天成说到的双管齐下,内心里面,他是赞成这样的建议的。当初加征辽饷,他就感觉到不行,这样加重农民的负担,可能促成更多的农民造反的。
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有些事情是必须立刻就做的。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市井之中,很多的事情,认识都是高度统一,他虽然是皇上,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但也不敢违背这样的一股洪流。
思考再三之后,朱由检采纳了一条建议,那就是任命孙承宗挂兵部尚书衔,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
孙承宗的任务很重,必须将流寇堵在陕西和山西一带,不能够向其他的地方流窜了,至于说采取什么策略,那是孙承宗考虑的事情了。
这道圣旨,朱由检甚至没有征求内阁的意见。
奇怪的是,孙承宗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的圣旨,竟然没有遭遇到非议,朝堂上下,很是平静。
江宁县,中兴学社,静思堂。
奉召进京的孙承宗,已经得知了朝廷的决定,这么大的事情,无法隐瞒。
刘宗周和鹿善继也在做着准备,要到河南府去了,得知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全面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大家都来表示祝贺。
孙承宗慢慢开口了,神情很是严肃。
“感谢诸位的恭贺,老夫一大把年纪了,想不到也要披挂上阵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夫深感责任重大啊,不瞒诸位,得到了这个消息,老夫一夜未眠,老夫想到了苏大人,不知道为什么,老夫感觉到,这次一定是苏大人想朝廷举荐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本应该是勘破一切的时候了,荣华富贵于我真如过眼云烟了,可老夫依旧放不下,当初苏大人到保定府,老夫没有犹豫,来到了江宁县,眼看着中兴学社一日日兴旺起来,老夫倍感欣慰,总算是做了一些有用的事情了。”
“想了一夜,老夫总算是明白苏大人的心思了,这创办学社的时候,还是要大儒来办,刘大人,黄大人,老夫想,苏大人的本意,是请你们两人撑起中兴学社的,老夫和善继,还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次到京城去,善继跟着老夫一道去,刘大人只能是单独到河南府去了。”
“为了中兴学社的兴旺,老夫倾尽心血,就这样离开了,还真的有些舍不得啊,年纪大了,知天命了,做一件事情不简单啊。”
“刘大人,黄大人,中兴学社,就拜托你们了。”
说完这些话,孙承宗站起身来,对着刘宗周和黄道周稽首行礼。
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人连忙站起身来了,他们不敢接受孙承宗这样的大礼。
“老大人万万不要这样,如此的大礼,黄大人与我担待不起啊。”
“这个礼,你们一定要接受,快两年时间了,中兴学社走过的每一步都不简单,老夫真心期望它能够不断壮大啊。”
“老大人放心,黄大人与我,一定会倾尽全力的。”
孙承宗微微点头。
“中兴学社所坚持的理论,老夫总算是有些明白了,张溥离开江宁县的时候,曾经与老夫长谈,他对比了复社坚持的理论,对比了中兴学社的理论,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待士大夫、士绅富户阶层的利益方面,中兴学社强调以家国天下为重,一切都要为国家服务,为皇上服务,为朝廷服务,苏大人提出来这个观点,不简单啊,看看江宁县的情况,老夫不得不服啊,老夫相信,苏大人到了河南府,那里的老百姓,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刘大人,你马上就要到河南府去了,相信你能够亲眼见到河南府的改变,老百姓丰衣足食了,中兴学社发展了,不要忘记告诉老夫了。”
千里之外的河南府。
“张大人,朝廷的邸报来了,孙大人出任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
“大人,下官已经知晓了,下官还大胆猜测,孙大人总督五省军务,全面负责剿灭流寇事宜,一定是大人极力举荐的。”
“不错,我向朝廷举荐了孙大人,孙大人功勋卓著,领导剿灭流寇的事宜,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不过最终做出来决定,还是皇上。”
“和大人共事这些天的时间,下官有着很多的感慨,说来有些惭愧,以前在翰林院的时候,受到了周大人的器重,自以为了不起了,飘飘然了,被诸位大人孤立了,自己还不知道,若不是遭受这么多的打击,至今还是浑浑噩噩的。大人信任下官,诸多的事情,都是放手让下官做,不知道为什么,下官倒觉得战战兢兢,生怕什么事情没有做好,做出来每一个决定,都是反复思考,多方对比和咨询,这样才觉得心安啊。”
“张大人,其实这样的过程,不算什么稀奇的,一直以来,我觉得,每个人若是都能够有着一颗谨慎的心,时刻自我反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君子,就是大丈夫。”
“感谢大人的教诲,这些话,都是金玉良言啊。”
“张大人,你不用如此的谨慎,日后,你独立处理政务的时候还很多,若总是这样的姿态,未免被他人看轻啊。”
张溥笑了笑。
“在大人的面前,下官不会说谎,也就是在大人的面前,下官才是这样的表现。”
“哈哈,爽快,这才是我熟悉的张溥啊。”
很快,张溥说到了自己的担心。
“大人,朝廷大军此次遭遇重创,下官有些担心啊,孙大人毕竟年纪大了,主政剿灭流寇的事宜,不是很熟悉,不知道身体是否能够承受啊,河南府位置特殊,紧邻山西陕西,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何况江宁营战功卓著,恐怕很快要承担重任了。”
“你说的有道理,朝廷大军新近遭遇重创,正是士气低迷的时候,这样的时候,必须要有德高望重的大臣来主政,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稳住局面,想必皇上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的,孙大人做事谨慎,谋划老道,应该没有问题的,至于说熟悉的事情,包括年龄的问题,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孙大人曾经主政辽东事宜,对征战事宜,非常在行,倒是江宁营,这些日子,我也考虑过了,恐怕是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了。”
屋里有些沉默了,苏天成和张溥想到的,是同一个方面,河南府正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这样的时刻,若是调离了江宁营,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的,最好的办法,孙承宗上任之后,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不急于进攻流寇,首先遏制流寇的气焰,这样就能够腾出来一些时间,让江宁营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