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普天同庆(上)

  在大漠中作战与在中原作战是截然不同的。中原多城池,主要是攻坚战,对于在中原作战,秦军是熟得不能再熟。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就在征战山东之地,打了上百年,他们的经验极为丰富,夸张点说闭着眼睛秦军也能打。
  而在大漠中作战,这对于秦军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他们还没有深入大漠作战的经历。这次在河套之地作战,虽然也算大漠的一部分,可是,河套地处漠南,与华夏接壤,这对秦军极为有利。
  也正是因为此点,历史上蒙恬收复河套之战就是用计把头曼单于引诱到漠南,引诱到河套之地,蒙恬才一战而胜。若不如此,而是蒙恬率领秦军大举深入大漠,这战就难打了,胜负之数还在两说。
  虽然秦军的战力极为强悍,还有蒙恬这样的名将,可是,秦军没有深入大漠作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骤然深入大漠与匈奴打,这对秦军来说极为不利。不说别的,只是一个后勤就足以让秦军背上极为沉重的负担。
  看看历史上汉武帝击破匈奴的大战就知道了。汉武帝击破匈奴固然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事,自此以后,匈奴这个种族都灭绝了,只能存在于历史教科书中。然而,汉朝付出的代价之大让人怵目惊心,“天下户口减半”,这是何等沉重的代价。
  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因为到了汉武帝时期,匈奴已经非常强盛了。远非眼下的匈奴所能比。二是因为汉军在开战初期不熟悉大漠作战的方式方法。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众所周知。在开战之初,汉军打得并不好,就是李广这样的名将也是打得极为窝囊,他老是“失期”,也就是没有按期赶到预定的战场。
  直到打了一段时间,汉军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汉武帝更是提拔了卫青、霍去病这些掌握了大漠作战方式方法的天才将领,这才有所改观。汉军这才越打越顺手,最后横绝大漠,直捣漠北,上演了“单于夜遁逃”、封狼居胥这样的壮歌。
  若秦异人不趁眼下匈奴新败之机,把秦军拉到大漠深处去熟悉一番大漠特点,那么,真到了要解决匈奴问题之时,秦军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要知道,眼下秦军虽然取得了胜利,却是不可能横绝大漠。深入漠北,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要想做到此点。必要集全天下之力方能做到。这要等到天下一统之后去了,这就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匈奴恢复的了,虽然不一定恢复到往昔,至少也会恢复得差不多了。这仗一打起来,就足够让人头疼的。
  是以,趁着眼下这机会,把秦军拉到大漠深处去历练一番,就当是一次拉练演习,对于未来击破匈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秦异人一句质问,让众将张大了嘴,难以作答。
  若是问他们在中原作战,有没有能难住他们的事,他们一定昂头挺胸的回答没有。可是,秦异人问的是大漠,这是一个全新课题,是一个他们压根儿就不熟悉的地方,他们没有一点儿底气。
  黄石公、尉缭、李牧、韩非和李斯他们对视一眼,难掩兴奋之情。
  他们当然明白秦异人如此做的原因,秦异人的雄心壮志已露,他们能不欢喜吗?
  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不给后世子孙留下后患,这是何等的激动人心!
  “你们自己心中无底,是吧?”秦异人把众将的反应看在眼里,道:“不仅你们无底,就是本公子也是无底。不过,这不要紧,不会我们可以学嘛。眼下,匈奴新败,龙城没有匈奴,我们就当是一场行军,一场历练,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回答只一个字,却是掷地有声,众将昂头挺胸。
  “公子,此去龙城有千里之遥,最难不外两处:一是方向,二是粮草。”李牧久在北方,对大漠中的事儿最是熟悉,马上就献计献策道:“大漠空旷无垠,若是不能辨别方向的话,可以累死人。我以为,此去大漠,可以分成数路,各自行军,如此方能历练。”
  “嗯。”秦异人、黄石公、尉缭、李斯、韩非他们大是赞成这话,重重点头。
  在大漠中若是迷失了方向,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大漠空旷无垠,左望是草原,右望是草原,除了草原还是草原,想要找点参照物都很困难。是以,辨别方向,这是深入大漠的第一课。
  当然,可以让匈奴作向导,不过,这达不到历练秦军的目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学会辨别方向更好。
  “至于粮草,末将以为这次大战,缴获了不少牛可以带上。”李牧接着出主意。
  牛的速度不在骏马之下,完全跟得上,不会拖累秦军的行军速度。同时,有了牛可以作食物,就不必运送粮草了,可以减轻后勤的压力。
  “好!”秦异人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还有,此去大漠中历练,我们得向匈奴学学。”尉缭适时开口,道:“匈奴虽然可恨,但要说到在大漠中横行,非匈奴莫属,我们应该向匈奴学如何在大漠中辨别方向,如何在大漠中驰骋,如何在大漠中生存。”
  说到熟悉大漠,非匈奴莫属,这点,匈奴远远胜过秦军。以匈奴为师,学会匈奴在大漠中生存的技巧,然后,再来打匈奴,这一手很妙。
  “这次,我们俘获了不少匈奴,可以从中挑选一批能够为大秦所用的,要他们随军北上。在行军的时候,你们得好好向匈奴学学。”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冲众将沉声道。
  “诺!”这是最好的处置之道,众将不敢有丝毫违抗。
  “公子,既然要向匈奴学,那么,此去大漠中,我们不妨不带粮草,就带些牛羊就成。”黄石公也来出计献策,道:“渴了的话,就象匈奴那般,喝马奶。如此一来,方能来去如风。”
  匈奴在大漠中行军,会带上一定量的食物,若是食物吃完了,干脆钻到马肚子下喝马奶。如此一来,匈奴没有后勤拖累,行动会非常迅捷,来去如风自然是不在话下。
  在大漠中作战得靠四条腿的马,大漠一马平川,无遮无拦,正是骑兵驰骋的天堂。是以,保证行军速度,做到来去如风极为重要。
  “好!”秦异人大声赞同,沉声下令,道:“我们就象匈奴那样在大漠中来去如风,不带后勤辎重,饿了吃牛羊肉,渴了喝马奶。谁要是敢违抗,军法从事!”
  “诺!”众将齐声领命。
  “向咸阳报捷吧,顺带把这事说说。”秦异人吩咐一声。
  然后把秦军分成三十路,每路一万人,从隘口出发,向龙城进发。
  咸阳,秦人不再象往昔那般“道路以目”,相互见了面,都会停下来,打探一些消息。
  “北方有消息了吗?”
  “匈奴覆灭了吗?”
  “还没有消息?真够让人挂心的。”
  秦人惜时,很是珍惜时光,见了面,打个眼色算是打招呼了,这叫“道路以目”。然而,自从匈奴被围在隘口的消息传来后,秦人就不再是“道路以目”,见了面总是要打探一番消息,问问北方的情形。
  这不能怪秦人,实在是北方的战事牵动人心。
  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有谁如秦异人这般,要全歼匈奴的?就是三王五帝,还有儒家嘴里的圣人周公,都没有这份豪气。秦异人不是说说,而是做到了,他把匈奴围在隘口,匈奴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还有比这更牵动人心的吗?
  相互打探之下,却是没有消息,秦人大是惋惜。
  “河套大捷!”
  “全歼百万匈奴!”
  “匈奴匹马无还!”
  “活捉单于!”
  就在这时,咸阳北城门传来一阵沙哑的吼声。
  在这里进出的秦人猛的站定了,眼中精光暴射,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般炽烈。
  “河套大捷!”
  “全歼百万匈奴!”
  “匈奴匹马无还!”
  “活捉单于!”
  秦人双手紧握成拳,使劲晃动,扯起嗓子吼得山响,个个欢喜不已,比起大过年还要欢喜,还要欢喜十倍百倍。
  他们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这消息了,谁能不振奋?谁能不欢喜?
  就在这时,只见一队秦军锐士疾驰而来,这队锐士很是疲惫,双眼赤红一片,身上沾满泥土灰尘,风尘仆仆。
  他们一边策马疾驰,一边大声嘶吼,声音沙哑,很是刺耳。可是,这消息听在秦人耳里,如同天音仙乐般,很是让人享受,让人振奋,让人迷醉。
  这消息的传播速度比风还要快,不一会儿功夫,就传遍了整个咸阳。
  “河套大捷!”
  “全歼百万匈奴!”
  “匈奴匹马无还!”
  “活捉单于!”
  咸阳沸腾了,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在欢呼。
  欢呼的不仅仅有秦人,还要韩人、赵人、燕人、齐人、魏人、楚人、卫人……只要身在咸阳,不管出自哪一国,他们都在振臂欢呼,尽情的发泄着自己的欢喜之情。
  不论他们来自哪一国,不论他们之间有着多深的仇恨,他们却是拥有共同的祖先,相同的血脉,他们都是炎黄子孙!
  在这华夏欢庆的时刻,他们抛弃了往昔的仇恨,真诚的欢呼!(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