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平陕

  上海沪督府衙,一个文职军官刚从外面回来,怀里抱着一捆报纸,刚从大街上回来。这文职军官长得倒是清秀,姓陈单名祖焘,正是陈其美的长兄--陈其业的长子陈祖焘,字果夫。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没多久,陈其美那位素有大志但一事无成的兄长便将他的两个儿子托付给了陈其美,而不是据说投效了袁世凯的陈其采。便是希望两兄弟能够秉承他未完成的志愿,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一番贡献来。两兄弟中陈立夫尚且年幼,被叔父陈其美送去求学了,身边只留下了陈祖焘也就是陈果夫给他做个贴身副官,寻常倒也对他十分照顾。
  陈其美坏习惯沾了不少,不过好习惯也有一些。他知道要论才学什么的,上海比他多才的海了去了,因此寻常养成了个看报的好习惯,无论申报还是民报等,国内的还是洋人的,他都让下面去买一些来,时刻关注国内国外风云变化,以便于掌握局势。
  陈果夫知道这段时间来叔父陈其美的心情一直不好,一个月前的刺陶案虽说在同盟会不少人的帮衬之下强压了下去,不过不良影响至今都未去除。刺陶案闹得的确太大了,以至于现在不但江浙两省的党人防他陈其美一手,连上海的不少党人都不敢跟他过分走近,防他犹如防贼一般,惟恐什么时候给他背后放了一枪。
  南京那边他花费了不少银子才攀上了关系的一些‘朋友’,最近给他送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他苦心谋划了许久的浙江都督没戏了,南京那边看中了最近表现很不错的朱瑞。他也是老革命了,早年加入光复会,又是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垣起义之夜,率部进城,攻占军械局,杭州光复后,任浙军援苏支队司令,率部参加光复南京战役。指挥浙军奋力夺得南京城外制高点天堡城,建有功绩。南京统一军制后,先后任命他为陆军第六师师长。南京那边有意缓和跟光复会之间的紧张局面,所以,这段时间听说中山先生亲自在会上提议任命他为第五军军长。这可是要推他上位接任浙江都督的前兆,难怪这段时间陈其美动不动就发火,火气越来越大了!
  陈果夫还知道,最近叔父的烦心事还不止这一点呢。沪督虽然只管上海这么一个小地方,但是上海经济繁华,陈其美革命之夜伙同大清银行的几位几乎搬空了大清银行上海分部,得钱一说四百万两、一说有八百万两,反正绝不是个小数字。不但如此,在中山先生回国之后在上海短暂停留的一段时间内,他又说服了先生允许他以‘上海公债’的名义发行上海公债票,借助着前段时间的泗水事件,一帮滞留上海的南洋商人足足购买了四五百万公债,而他陈其美吞下了大半之后只扔给了南京少数,结果得罪了不少同盟会的大佬,闹得先生那里去了。最后,南京取消了他发行公债票的权力,虽说前后他也从中捞了几百万两,但是,没人会嫌钱多,以后再想这么捞钱可就没机会了!
  陈果夫打开了新一期的上海报纸,头版还是关注北边的。也是,从上月末的最后一天北京闹了军变,到现在已经足足闹腾了六天了,听说是北洋军第三镇发生哗变,其直接起因是裁饷。据说那位袁大总统有解散北洋军的意思,下面兵士以讹传讹,遂造成兵变。这事听说连京城的洋人都惊动了。袁大总统这几天倒是连连向南京临时政府作出解释,“安抚”专使团,持袁世凯的舆论一时甚嚣尘上,连南方各省也纷纷附和妥协,副总统黎元洪也通电全国表态:“舍南京不至乱,舍北京必至亡。”
  僵滞了几日之后,南京的党人终于做出了妥协,今天的申报头条便是南京从昨天下午一直持续到深夜的参议院会议上终于做出了表决,允许袁世凯在北方就职临时大总统,并且,在新一期的瓦选国都投票之中,投票北京的依旧高达二十二票,甚至中山先生还因为解职之后一再干涉参议院决议,而被几名江浙籍的议员质疑了一番,这些事也一并上了申报头版了!
  往报纸下面翻看了一下,陈果夫的脸上也跟着难看了起来,不少报纸都有提起昨晚的那场上海之乱。他一早便被叫道了叔父身边,他曾听他怀疑了几人,不过能够有实力一夜之间几乎毁掉了整个湖州帮的,上海只有洋人跟青帮两股,但是两股显然都不可能。青帮似乎知道些什么,不过想看他陈其美笑话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也只是听到叔父提起似乎是自己得罪了什么人,至于是谁有这样的实力,叔父没回答,只是当时他铁着脸阴沉的难看,面前摆着一把崭新的步枪,据说是从打死的几个刺客处得到的武器,他也是会玩枪的好手,不过也瞧了半天才认出来是国内少见的曼丽夏步枪。
  还不止这些呢,更令陈果夫感觉到恐惧的是,那群闹出了这么大事情的人,一大早又给陈其美金屋藏娇的几个小妾那里各送了一包军用炸弹,吓得几个女人哭哭凄凄的费了陈其美好大的功夫才给压了下去。几个要出动军队全城戒严的手下都被陈其美发火赶了出去,连他也被叔父找了借口撵了出去,临出门之前,他看到了陈其美他有些颤抖的身子。那绝不是烟瘾犯了,分明是感觉到了恐惧!
  自家叔父什么性子他是知道的,一直天不怕地不怕的怎么可能会怕了什么人呢,兴许只是理解错误了吧?
  陈果夫到底年轻,还不知道这个世界的黑暗,抱着一扎报纸很快来到了陈其美的书房。
  “叔父,是果夫,侄儿来给您送最新的报纸了!”
  他敲了敲门,屋内安静了许久,才传来一个疲惫的答复,“是果夫吗,进来吧!”
  “是!”
  “难以置信,南京竟然真的选择了退让了!”
  蒋方震坐在李汉的办公室内,手上挥舞着一份报纸,脸上说不出的愤怒还是什么表情,总之十分难看。
  “北京兵变就是一场闹剧,这天下稍微有点眼光的都能瞧出。难道南京城中的一群都是酒囊饭袋之徒吗?还有那参议院的议员,他们难道不知道袁大总统在北跟在南完全是两个概念,荒唐...说什么北京乃是古来帝都,京畿之地旗人经营多年,千年古都南京附近却都是革命之地,风气远远要跟顽固不化的北方不可同日而语,何来这种说辞?”
  李汉手上也拿着一份汉口印刷的最新申报,军政府的报纸还没铺到北京、天津那边,因此要看北地的新闻,还要数申报等几份报纸来的更加专业。
  “革命功成、革命者亡。百里先生不必生气,中山先生跟黄将军都已经尽力了。只是人心思变,李某能够用出的手段,北京的那位同样也用的出。江浙党人,说来可笑,阁下可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一来江浙皖三省之局变,同盟会之成员多数已经被排挤出了省督之位,现任的便只有浙江尚且勉强在党人的控制之中。只是这种控制力也已经十分衰弱,兴许用不了多久,这三个党人以之为根本的省份也要尽数落入立宪派之手中。易之非是党人,却也瞧得清楚明白。这立宪派多数都跟旧时的朝廷有些联系,相比较革命党执掌国政,他们反倒是更安心让北边那位曾经的内阁总理大臣来管,呵呵!”
  李汉笑着安慰了一句,这段时间来的报纸他每日都要仔细查看。不仅如此,情报司在北京已经有了分部,通过他们甚至还有很多各大报纸记者都不知道的消息传来。因为事关重大,加上袁世凯手下的赵秉钧跟陆建章极难对付,因此李汉也注意着保护北京分部,尽量不将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内幕情报外泄。
  前段时间北京的局势连蔡元培也不免受到蒙蔽,他于3月2日向南京政府电告:“培等睹此情形,集议以为速建统一政府,为今日最要问题,余尽可迁就,以定大局,北京兵变,扰及津、保。连日袁君内抚各处军民,外应各国驻使,恢复秩序,镇定人心,其不能遽离北京,不特北声呼吁,即南方闻之,亦当具有同情。”要求参议院迅即同意“确定临时政府之地点为北京”和“袁不必南行”之要求。
  他这位光复会的组建者兼同盟会元老一开口,顿时南京僵滞的情势急转之下,连带的一部分革命党人也受到迷惑,他们本在孙黄的提示之下认为北京之乱乃是袁世凯在背后指使。只是连蔡元培都改了口了,顿时又令他们变得难辨乱源起来,反而对孙中山迫袁南下的主张发生动摇,甚至认为是他的失当。更有不少江浙籍立宪派出身的议员质疑他这个已经离职的大总统几次对南京临时施展影响,对于临时政府来说是不是好事。处于被动的孙中山只得作出让步。3月4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决议,允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就这样,孙黄等人煞费苦心设计的紧箍咒,就这样被袁世凯略施小计给解除了。
  蒋方震闻言若有所思,良久叹了口气,告辞离去了!他是来跟李汉报告一下军校军官速成班的效果的,报告完了聊几句天便要回去。军校还在搭建之中,现在他每天的日子都很忙碌且充实,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因为李汉已经隐晦的告诉他,最迟一个月,军政府可能将有两场大仗要打,并且其中一场还是要跟洋人扶持的西藏藏兵交手。到时候只要要动用两个师甚至三个师的军队。现在李汉已经将麾下几镇士兵的编练任务交给了他,他只是想询问一下,到了指定的时间,他能不能完成军队的编练。南京给了他五个师的编制,不过李汉争取来了两个混成旅的编制,勉强算是六个师吧,已经足够他维持川鄂两省的安稳了。
  不过蒋方震给他的答案让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想法太过想当然了。按照蒋方震的计算,到三月末,军政府至多只能完成一个师加一个混成旅的整编,而却根本达不到李汉的要求,只能说比现在要好许多。李汉的要求的确不低,至少要能达到北洋六镇劲旅七成以上的战斗力。军政府的军队从一月便开始进入了持久的训练之中,蒋方震接手之后又仿照德国军队加强了体能跟射击等训练,后来又来李汉的提议下加入了武器日常维护的训练,短时间之内只能让这些士兵们掌握更多的战斗技能,至少可以保证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比以前要高了五六成,不过他的要求至少要半年甚至一年的训练之后才能达到。北洋六镇劲旅可不是几天便训练成的。
  还有军官的培训等问题,得到了李汉的全权授权之后,蒋方震大刀阔斧的在速成军官之中推行德式战术及参谋培训,完全摒弃了清廷学自日本陆军的教法。用蒋方震自己的说法是日本军界自日俄战争之后便一成不变,军事思想还停留在意志战胜装备跟战术的年代。更讽刺说中国从日本学来的最坏的东西便是日本陆军,这令下面的不少往日本留过学的军官很是不满,不过在他下令开除了几人之后,总算是镇住了一群军官,现在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预计到战事开始时,他们保证能给李汉一个不小的震惊!
  而李汉对此的确抱有不少的期待。
  时间在中国大地上暂时出现的和平气氛中过得飞快。这段时间的确是辛亥革命之后举国难得的清静时间段,上海那边李汉吩咐送上炸弹威胁之后,陈其美顿时老实了下来。他手下所倚赖的湖州帮几乎全军覆灭,连把兄弟都因为自己派人砸了人家的机器给炸死了。南方第一都督的霸道跟疯狂令他感觉到了威胁。虽说上海跟湖北之间隔了几千里。可是他不敢保证再动了李汉的人,下一次会不会就是几十艘兵船来到了上海,把他这个上海都督都给杀了。因此,上海的事情就此揭过,没有人再想把事情闹得更大。
  江西,李汉派出的专员往江西见了刚上任的江西都督李烈钧,不过在提到萍乡安源煤矿的相关权利时却几次遭到拒绝。甚至驻地还遭到了江西派出的警员监视。就在不少人都认为两个同样年轻的南方都督为因此而闹起来的时候,李汉下令派出人员回归,从此决口不再提萍乡煤矿的事情。几日后他同日本代表达成协议,李汉将盛宣怀跟日人所借的千万债务中的近八百万两推给了萍乡煤矿,事实上98年开建的萍乡煤矿的确基本上都是盛宣怀花的日本人的钱。日人当然不可能就此应允的,却给他扔出了武昌至大冶的一百三十多公里的铁路修筑法案之后,日本这才改口应允了下来。非但如此,李汉还毫不客气的以这条铁路的未来三十年的民务运营权,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又榨出来四百二十五万日元,约折合三百万两白银。
  这一条铁路李汉规划许久了,从武昌出发,直达湖北最大的资源基地--大冶县,因为沿着长江建设,铁路一旦建成之后,运力将能达到长江河运的七成,但是速度却快了接近一倍,日后定然是一条黄金铁路。并且李汉还保留了军用权力,大冶也是湖北的最主要的黄金、白银产地,李汉已经先期调拨了四个步兵营加一个炮兵营往大冶驻守,日后至少有一个混编旅放在那里。
  跟历史上一样,1912年的3月10日,袁世凯终于正式就职中华民国的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不过与中山先生在任上时候不同,这次改为责任内阁制。内阁制,是党人所能想到的对袁世凯牵制的三把锁之一,袁世凯定都北京之后,一把锁已经失去了效应,现在便只剩下这个内阁制跟同一天尚在南京的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了!
  内阁总理不是旁人,正是早前清廷委任同南方党人谈判的全权代表--唐绍仪,他在就任内阁总理的同时也宣布加入了同盟会。眼看着当初被认为委托了重任的两位大臣袁世凯跟唐绍仪一个任了总统,一个当了总理,这刚刚失去了政权的一帮满清遗老重臣们个个背地里不知道扎了多少小人。甚至,还没沉寂多久的一群旗人贵族们也借着这一阵的不满之声重新聚集到了一起。自打良弼死后倒下了许久的宗社党的大旗终于又被竖起来了!
  唐绍仪就任内阁总理,这个任命,也算南北双方皆大欢喜。内阁的席位,也在袁世凯和同盟会之间分配了。但是要害部门,全部都掌握在袁世凯手中,而同盟会只拿到了教育、司法、农林、工商四个无所事事的冷衙门。陈其美也得到了一个,不过黎元洪的下场让他深深明白了武力的重要性,更加不敢离开自己的地盘了,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没有到职,坚持留在上海继续做他的沪军都督,至于是不是还对浙江都督心存幻想,这就没人知道了。
  放眼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都在办理军队复员,收束地方军政措施。3月21日黄兴被袁世凯任命为南京留守。说是统辖南方军事,实际上却暗示他尽快南京一地番号杂乱的十数万军队的裁撤遣散事宜。这可是个得罪人的活儿,袁世凯先后提议了几人都给他们推辞掉了,最后反倒是扔给了黄兴之后,他接了过来。
  第二日,南京临时大总统府邸摘牌。这座作为最高统治者官邸在存在了三个月之后宣布它的任务已经完成,中山先生也在同一日,将南京巧匠雕刻的大总统印上交参议院。南北权力交接,自此告一段落。
  而已经短暂被所有人遗忘了的‘新闻都督’李汉,却在这安静的一个月中默默的往湖北郧阳府、四川巴州、四川雅州先后调集了十九个新兵营、四个炮兵营以及两万四千吨物资,枕兵而寝,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两场战事的到来。
  李汉自打来到这个年代之后对这段历史造成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河南没有落入袁世凯领导的北洋系之手,并且因为被他送往河南的民军先后有数千可战之兵,不但因此壮大了河南党人的势力,也分散了豫督唐牺支的注意力。即便是他强大之后想对湖北有什么想法,也要说服蒋翊武、蔡济民等一众党人。
  山西王阎锡山被赶出了山西,狼狈跑到陕西去投靠了曾经同在日本留学的同学张凤翙。而北洋军也因为他的参战跟直隶之乱,导致北洋军占领了山西之后已经无力再往陕西派兵。结果,历史上本该在三月末就要接近尾声的陕西战事,到现在却是升允曾率旧部,经数十战,攻克十余城,若不是因为清帝清帝逊政之诏被颁下,他只怕已经攻陷了大半的陕西。不过饶是现在甘军中的汉军士兵拒绝继续战斗,他却招来河州马家军的回族士兵,重用随西军统领马安良。并将他所举荐的马家兄弟马麒、马麟任命为左右卫护国将军,招募一万三千悍不畏死之徒,一路自甘肃杀往陕西,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动不动便是屠镇、屠城,先后俘虏数百民军战士都被他们残忍分尸杀死,手段歹毒异常。
  遍观整个陕西除了李汉控制的靠近西南跟东南的数十县镇暂时之前未受到升允大军的骚扰外,几乎除了西安以及少数几个城高墙厚的县城,都被升允攻陷。却是妄图攻下西安,迎奉退位清帝--溥仪建立偏安西域的小王朝。
  二月末坚守乾州的陕西革命军兵马都督张云山派行营执事官雷恒焱为代表,赴乾州十八里铺面见升允,告知南北和议成功,要求双方停战。升允不仅不听,反而下令把雷恒焱割耳削鼻挖心之后,弃尸于荒野土窖中。接着命令以一部继续围攻乾州,主力攻占礼泉,进兵咸阳。退守咸阳的陕西革命军标统丘彦彪派曾任过升允卫士的先锋总队长朱长春前往礼泉,劝升允罢兵和谈,升允竟下令把朱长春钉死在礼泉东城门上示众,并将俘虏的革命军全部处死。升允的惨无人道激起了各方人士的强烈愤慨,3月12日,中山先生致电袁世凯,明确指出升允实为“民国公敌”,要求袁派兵援救陕西革命军。3月15日,于右任也致电袁世凯指出,“升允涂炭西北之人民,扰乱五族之平和,及今不除,后患滋大”。
  袁世凯自然知道不能放任升允坐大,只是他几次致电令他停兵,都被升允扔到了一旁不管不顾。后来甚至通电怒骂袁世凯为国贼,显然这件事情不能和平解决了。
  袁世凯的六镇北洋劲旅在之前几月的战事之中损失惨重,先后战斗减员近两万人,虽说造成民军方面的损失数倍于其,但是,北洋六镇都是他苦心十数年训练出来的精兵,自然不会将他们跟民军一个待遇。因此打心眼里不愿意从山西派兵进攻已经基本上攻陷了陕西的升允等部诸将。
  不过他现在是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自然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招惹全国的骂声。很快便给他想到了点子了,三月下旬,他电令河南都督唐牺支、甘肃新都督赵惟熙、川鄂经略使李汉,命令三部派兵入陕,尽快解决陕西之乱。
  甘肃赵惟熙因为实力不足,因此推说了一阵之后象征性的往陕西派出了几营到陕西转了一圈便回来了,连跟升允的军队交手都没有。唐牺支旁边挨着直隶、陕西、山东、安徽北部都在北洋军的围堵之下,没准他这边一发兵,河南局势就要变一个样子呢。不过如今是举国关注陕西问题,因此,他点名派出副都督杨源懋为领兵大将,又将新募之兵拨了三千与他,不过因为河南武器不能自给,所以河南最终派出了五千新兵,并且武器装备大多以上个世纪的落后武器为主。3月末,杨源懋领着五千新兵抵达陕晋豫交界的阌乡暂作休整。
  而李汉,也在这个时候回应北京,宣布将领中央军令,即日起往陕西调兵,平定陕西升允之乱!
  同时,川鄂联合军政府任命已经抵达襄阳多日的季雨霖为平陕总指挥,率领刚刚以他的第六协跟胡玉珍的原民军第一协完成整编,目前暂编为民国新编第十四师的全军一万一千四百人往郧阳府赶去,这一次的平定陕西战乱,李汉任命他为全权指挥,胡玉珍为副指挥,王柏龄、白崇禧等小将随军前往,他们将负责统领川鄂派出的合计一万四千士兵入陕,至于李汉为什么对陕西这么热心,暂时就没有人知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