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厚与黑(十四)
杨猛在武昌谋划着大业,当然也没忘了将黄州和田家镇的战报,经总督府发给湖南,毕竟两湖同气连枝,左骡子、曾涤生也算是朋友,太平军两路夹击湖南,也是凶险异常的。
新任的湖广总督台涌,荆州将军出身,现在的荆州将军,也是两湖地区,唯一有些战斗力的军队了,不管八旗兵的战力如何,但荆州将军麾下,是有三千多匹战马的,这支军队,也是之前不曾参与过大战的。
荆州将军,按制该有五千七百多人马,如今这军马在策的数量怕是早就翻倍了,但真正的可战之兵,怕是也就两三千,战力如何也不好说,应该能比绿营兵强一些吧?
台涌是旗人,自然优越一些,荆州将军的八旗兵,也算是他的老下属,这位上台之后,就想将武昌城中的银钱粮草,拨发给荆州将军一批,若是数量少一些,杨猛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可这位,一拨就是一半的数量,如今湖北的绿营兵,基本被杨猛给弄散架了,这些粮草,就是他内定的东西,台涌想趁乱发财,自然触犯了杨猛的利益,驻军武汉三镇的杨猛,手里的人马可比现任的荆州将军官文多不少,台涌、官文想趁机发这个财,那就是找事儿呢!
台涌安排去押运粮饷的千余八旗兵,直接就被杨猛的人马给围住了,连人带战马,杨猛一遭就给扣下了,与凶悍的杨老三干仗,带队的副都统可是不敢。缴械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台涌、官文气不过。来找杨猛理论。杨猛的话也是伤人,想要粮饷简单,既然这荆州将军统管两湖的八旗军务,湖南如今遭了兵灾,你荆州将军的人马,要是去湖南协防,粮草要多少有多少,呆在湖北看戏。对不起啦!一分银子,一粒粮食也没有!
这局面自然是不欢而散,杨猛扣下了八旗兵的五百战马和一些军械之后,也没闲着,一道折子就把台涌、官文参到了朝廷,折子里的话也是硬气。
荆州将军寸功未立,致使前任总督吴文镕战死黄州,囤积在武昌的粮草,他这个暂署的武昌知府说了就算,错非荆州将军拔营去湖南参战。不然还是那句话,一分银子、一粒粮食也没有。
五省水师团练要扩军。如今武昌城中的粮草本就不多,荆州将军,一不打仗二不协防,想从水师团练的手里抢钱抢粮,若是朝廷不理会,他杨三就对荆州将军的人马开战。
对于旗人兵将,杨猛的处理方式,也极为谨慎,最多只是按着暴揍一顿,打死打残的事情,还真没有。
所谓恶人先告状,杨猛身有军功不说,扩军也是朝廷允诺的实情,湖广总督台涌和荆州将军官文,这次做的营生,也实在是不怎么地道,军机那边一看便知,这两人要趁机发财。
但这个时候,还真不是好时候,湖南那边被两路夹击,战局怎么样,谁也不好说,朝廷现今还是要倚仗杨老三的,这位也是个得理不饶人的货色,该怎么处理这事儿,军机上下心里都有了定计,恭王奕?,也是因为这俩混账,在军机众臣的面前丢了脸面。
这拨军机,依旧是满汉各半,人家各处的汉臣汉将都在为了大清的社稷,生死搏杀,这俩混账倒好,背地里挖墙脚,实在是惹人愤恨呐!
军机首辅祁寯藻,虽说打压汉员,但也不扶持满臣,台涌这么做事儿,一下就要抽去武汉三镇的半数粮饷,拱卫武汉三镇的大军没有粮饷,还做个屁事儿?
坏剿匪大计,就是乱臣贼子,祁寯藻也是不多得,支持了杨老三一下,照着他的意思,是要把台涌革职查办的。
战时,这粮草问题可不是小事儿,如今朝廷各处的银钱无一处不是捉襟见肘,祁寯藻的意思也是为了社稷着想,拿着台涌杀鸡儆猴,谁要是打算在这个时候,朝剿匪的钱粮伸手,管你是满蒙回汉还是督抚道台,一律革职查办。
按着祁寯藻平时的处世风格,这样的事情,他大多时候都会避嫌,但今时不同往日喽!江南江北两大营,京畿的南北大营,无一处不是销财的筒子,他这个军机首辅,不仅要处理政务,还要协调户部调拨大军的草粮,拿着台涌杀鸡儆猴,一是可以告诫一下那些贪官污吏,二是给前线的军士们吃上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们朝廷为了筹饷,可是拿着总督来开刀的。
这事儿本该按着祁寯藻的意思来办的,但如今的朝廷,满臣凋敝、汉员崛起,遏制汉员崛起本就是恭王的任务之一,一下就处理两位满臣,对朝廷来说损失有些大了。
可为了这俩不争气的玩意儿出头,还真是有些掉脸面,但有些事儿不得不做,奕?也只能厚着脸皮,把祁宫保的议案拨驳回去,将革职改成斥责了。
这俩物件,也是不长眼的,杨老三这货,是个敢跟朝廷谈条件的夯货,这俩去他身上刮油,没被弄死,算是侥幸了,这事儿也不算是坏事儿,从侧面来看,这杨老三对朝廷还是有些忠心的。
你不见之前杨老三杀得那些绿营将官吗?不问情由不问后台,只要是溃散的,追到家里杀呐!对付荆州将军的人马,这杨老三算是很客气了,但奕?也没忘了发书信警告台涌,这次杨老三客气了,下次呢?万一两军真打起来,怕是荆州将军的人马要吃血亏的。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剿匪的关键时期,南北的局势都极为紧张,万一练勇和八旗兵打了起来,死伤了人手,朝廷该偏袒哪一方?是八旗还是练勇?
为了争夺饷粮,这事儿近期可是没少发生,这样的苗头也该打压一下了。如今的大计就是剿匪。其他的事情。待朝局安定之后再算账吧!
杨猛得了朝廷安抚的谕令,台涌那边却是严饬的谕令,杨猛这厮也是打脸,好几天的功夫,就靠在总督府找茬,闹得台涌颜面尽失,不得不撤出武昌的总督府,到荆州落户。掌管两省的总督,被一个知府撵出了总督府,这下台涌的前程算是完了。
而杨猛的目的就在于此,立威而已!现在也正是仗势欺人的时候,等曾涤生和左骡子立了功,朝廷对他就不会过多的偏袒了,暂署的知府大过总督,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
杨猛与台涌、官文之间的争斗,也被杨猛肆意的散播,台涌不敌而退避三舍。无论是满臣还是汉员,都瞧不起这样没火色的废物。要么你低三下四,要么你顶着硬上,一省总督怕了一个知府,还逃出官署,这样的物件,在朝廷眼中,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杨猛借着军功借着跋扈,威震武汉三镇,湖南上下的官员,却在瑟瑟发抖,原因无他,长毛贼的势头太大,这次湖南全境,怕是都守不住了!
石达开用兵轻巧为主,这次石达开坐镇安庆,却是选了不一样的法子,摧枯拉朽式的硬打,石祥祯、韦俊突破武汉三镇的江防之后,石达开下了严令,凡是挂着杨字血旗的城寨,一律退避三舍。
不是石达开怕了杨三哥,而是他怕了杨三哥有仇必报的性子,这位爷,一点儿亏都不吃,一旦两人动了杨三哥的东西,只怕武汉三镇的杨三哥,会直接加入湖南的战团。
杨猛的战力强悍,对太平军的威胁实在是不小,这次增兵,又以新兵为主,一旦碰上杨三哥这样的骁将,和他手下的精锐,战局怕是要被动的很。
石达开给族兄石祥祯的命令也简单,破了武汉三镇的江防,不管不顾,溯江而上直下岳州。
给石凤魁、曾天养的命令也是一样,自九江出发,沿陆路直插岳州,打掉岳州之后,两军合力以岳州为基地,打长沙!
这样的布局,在战略上就是包围了武汉三镇,武汉三镇的位置重要,是必须要打的,但现在不是时候,只能先下了岳州,抵定湖南,再图武汉三镇。
两路大军,差不多七万,这比第一次打长沙的时候,军容、军威壮大多了,只要下了长沙,湖南大体抵定,连番的战斗之后,这两路大军的战力,也就差不多可用了,到时候再与杨三哥一较高下。
石达开的目的明确,两路大军的目标都是岳州城,现在湖南的可战之兵,不多!远没有长毛贼第一次打长沙的时候阵容强盛,但好在左季高,接了岳州府的官职,曾涤生的湘勇也有了眉目,加上湖南上下的绿营兵将,也不是不能一战。
现在这个时候,哪个还能去计较与曾涤生之间的那点龌龊事儿?长沙不保,湖南也就不保,那样的话湖南上下的官员都没有活路,曾剃头怎么了?只要他手中有兵,就是亲人呐!
在长毛贼的巨大压力之下,湖南上下的官员团结一心,巡抚骆秉章亲自出马,去衡阳延请曾涤生帮忙拱卫长沙城。
这个时候,曾国藩也是一样,之前与湖南官府的龌龊事儿,没有长毛贼的压力,还真当做大事儿了,可长毛贼一来,这些事儿,就变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说白了,若是不想争名夺利,他曾国藩怎么会在丁忧期间出山?朝廷有夺情谕令不假,可他曾涤生是道学夫子,若是一心守制,夺情的谕令能好使?
如今的湘勇也是一万多人了,杨老三在湖北打的有声有色,打的一枝独秀;还有那从候补同知,一路打成一省巡抚的江忠源,这两人都是曾国藩的榜样,他们两人为曾国藩指明了一条道路,通往锦绣前程的大道。
虽说江忠源在庐州被太平军给逼死了,但也是珠玉在前,君不见杨老三以知府之卑,硬捍湖广总督而不退,硬是逼的湖广总督移驾荆州,这就说明了军功在朝廷眼中的重要性。
被杨老三在岳州教导了一番,难道曾涤生真的那么虚心受教?甘愿以知天命拜服弱冠少年?
杨老三的许多话说的是不错,但曾涤生的心里,也是度着气的,他要试试自己的法子,穷则变!如今这局面还不算是穷局,曾涤生认为大变也是不需要的。
底气何在呢?就在于江忠源之前守南昌时,曾国藩派去的那支湘勇,虽说战果不怎么样,但湘勇打长毛贼还是犹有余力的,既然湘勇可以成事,那变化就有些鸡肋了。
在曾国藩的心里,还是有个原则的,诸人各安天命行事,这才是他悟出的儒教神髓,不到局面穷尽的一刻,他觉得杨老三之法不妥。
人生四十而知天命,做改变可不容易,购置西洋火炮这样的小变革,曾国藩觉得并无不妥之处,但像洋务这样的大变革,还是要思量再三、再三思量的,虽说东西是不错,但这些东西改变的其他东西更多,这也是曾涤生回到湖南之后悟出的道理。
至于杨老三那些所谓的珠玉之言,曾涤生还在思量再三、再三思量的过程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