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转身经年

  青楼歌妓这行当古已有之,早先是春秋时代是管仲主持办的,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佐军国,就是由国家出钱,开的这么一个大超市,有七百多个妇女在里面工作,这就是最早的技术类女人,貌似也是整个世界最早的,因此在世界青楼史上,本国都有浓重的一笔,某种程度上其实也能算是国粹了。
  当时管仲的打算也非常高大上,第一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第二是为了控制犯罪,第三是为了吸引外地游客,最后则是为了让君王开心,毕竟当年那位齐桓公也是个闲不住的,这方面正经跟乾隆有一拼,喜欢没事溜溜达达找个刺激。
  从那时候起,这个技术工种就开枝散叶,逐渐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遍布大江南北,时间久了之后,各种格调各种规矩,也就逐渐全面起来,首先就是个等级问题,技术类女人显然不能等而划之,最好那类其实就是后来的清吟小班,都是识文断字,甚至能书会画的,来了个文人士子,甚至是中了举人进士的,你必须要能够跟人家搭上话,甚至聊成知己好友。
  这类的门槛一般都比较高,很多都是单独有房子,即便是在青楼里面住着,那也都是最好的档次,而且寻常客人根本就不接待,至不济也得是个有功名的,才能成为入幕之宾。
  第二类其实和头等差不多,只是档次稍微降低一些,算是青楼中惯常所见的头牌,比起那些极度清高的主儿,其实这些才是本行业的中流砥柱,大部分家资巨万的财主,都是靠她们来接待的。
  第三等是寻常可见的歌妓粉头。长相身材也好,技术水平也罢,包括文化素养。总之比起前两类来差上不少,算是泯泯众人那类。舍出一张面皮,在这个行业里面混口饭吃。
  第四等则是人老珠黄那类,真正的面向工薪,服务大众的老艺术家,本着人老心不老,夕阳无限好的心态,再为整个社会出把力气。也依然活跃在本行业之中。
  这些全都是登记在册的,同样也有没登记的,也就是俗称的半掩门,自己有这个雄心壮志。虽然不参加这个行业,但也要为这个行业做贡献,而且这类的从来不见外客,都是熟人互相推荐,相当于私人会所性质的。往来的还全都是大人物,经常出现知县上门遇见知府的事情,赶上姑娘做菜手艺不错,客人们来了还要先饱餐一顿,赚的也不比那第一等的差。
  宋庆从前读孽海花。大概其就看过这些东西,因此进来之后感觉非常新奇,到处都要走走看看,俨然一副领导视察的模样,胡捷心中也是纳闷,按说这位小兄弟该是行里人了,可为何对这青楼内部陈设如此有兴趣?
  苦思良久,胡大人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姑娘们却是已经上来,宋庆毫不客气回了座位,一把搂过个姿色还不错的,丝毫不见扭捏之态,反倒是一副土匪山大王的豪气,姑娘们先前得了嘱咐,都知道这是大风牌的后台老板,这几日出外勤的银子,还都是人家给的,在徐州那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因此倒也卖力巴结,喂酒喂菜,气氛瞬间便热闹起来。
  宋庆长相英武不凡,身量也是卓越出众,加上年少多金,位份据说也是不错,自然很得姑娘们欢喜,偏生他这人还没什么架子,喝了几杯之后开始说超时代荤段子,把个满桌人逗得前仰后合,连胡捷都是捶足顿胸,真心没想到那个杀伐果断,手段甚至有点阴损的宋千户,居然还这么富有幽默细胞,后悔没早认识这么个朋友。
  可让胡捷很诧异的是,酒足饭饱之后,宋庆居然没有在这里留宿,而是吃饱喝足聊够了之后,直接带人回了馆驿,胡指挥使心中赫然,这年轻人实在是太有定力了,他年轻那会儿过来,都是没多久就被姑娘施了定身法,到最后怎么进房的都不知道,一夜春宵之后,第二天离开时候,方才勉强缓过神来,比起宋庆的挥洒自如,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这是个能做大事的人!
  对于自己做不到的,胡捷也从来都是很佩服,对宋庆的评价更是高了几分,却不知宋大人这辈子却是个雏儿,虽然不忌讳这种事情,但显然不打算把第一次交代在青楼里面,这不是看得起看不起的问题,是自己的面子问题。
  在邳州住了几日,胡大人都是放下军务全程陪伴,宋庆也将各处代售点看了看,销售量虽然没有头几天那么火爆,但也保持在了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上,他也算放下了心,对这边的办事人员嘱咐几句,也便回了徐州。
  十几天的工夫过去,徐州的大街小巷如今也是不同,大风牌在邳州的风潮才刚刚开始,在徐州可是已经扩张开来,如今不光是州城,就连周围四县也都在讨论这些事情,丁魁又专门挑选了些精壮小伙,分成五个小组,分别在州城和四座县城搞服装表演,女模特则都是请的当地青楼的姑娘们客串,如今俨然成了个不错的剧目,不少人都是专程过去捧场。
  狗营的小伙子们其实倒不是很在乎这个,可青楼的姑娘却都上了心,毕竟她们就是吃这碗人气饭的,只要人气上去了,收入保证成倍成倍的往上涨,因此到了后来,几乎都是抢着要去丁魁那边,不但不要钱,甚至还有主动出钱,或者主动献身的,丁大官人虽然爱好文艺,可这方面真心比不得脸皮厚实的宋庆,吓得落荒而逃,最近的联络都是赵满熊去谈。
  对于丁大官人的丑态,宋千户非常不满,勒令让他回去重新谈起,几天工夫下来,总算也是有了点进步。
  模特表演的红火,让宋庆多少动了些别的心思,这年头人似乎对这类相对文艺一些,却又抛头露面的活动接触很少,他大概也观察过,如今能够在公共场合表演的,基本上还都是耍枪棒卖大力丸的那类,狠点的来个胸口碎大石,咽喉顶枪尖,总而言之都是那些粗豪汉子们做的,少数出现几个女人,便会引来猥琐公子,闹市强梁过来搞事。
  文艺类的节目倒是也有,但基本上集中在青楼妓馆里面,那地方虽说也算是公共场合,但绝不会聚集几百上千观众,老老实实在下头看节目,文学和音乐爱好者们最终都还是在小屋子里讨论或观看的。
  其实老百姓看的也有,比方说元代杂剧之类的,不过传播范围终归还是小了些,而且太过文气,不适合普通百姓看。
  因此,如果能够弄出些能够在大环境下表演的文艺类节目,保证会一炮而红,而且经过特意编排的,肯定也要比这种纯粹为了宣传服装的走台表演要好,就比方说话剧之类的,只要题材得当,老百姓们一定是喜欢看的。
  只不过这些事情暂时还都在考虑之列,他手下现在全都是武人,只有个周志安是读过书的,可如今这人几乎已经基本累成三孙子了,各处着笔墨,读文章的差事几乎都是他,还要给丁魁打下手,虽说周先生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涨,可这人累瘦了也是不争的事实,宋庆实在不好意思再给他加担子,若是真累出个好歹的来,他心里头也是不好受的。
  可若是不用他的话,那就只能自己来写了,宋庆大学毕业,当初还迷过一阵文学,主要是用来跟文学女青年聊天用的,写点东西倒是不成问题,问题是他比周志安更加日理万机,理万机倒是不累,他可累的着实不轻。
  原本在京城时候还好,各处都有人照应着,不用他花费多少心思,可回了徐州之后,他独自领了一营,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实在太多,即便是想当个甩手掌柜都不行,他手下弟兄基本上都是出身低微的,少数几个从前做官,也都是些小军官,很多事情都搞不清楚,到最后还是要来请示他这个长官,问题是他也没做过,只得从头开始摸索。
  好在他这人心态不错,一时半刻做不得的事情,也不会太着急,事情总归要一件件做,就像日子要一天天过,不过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每天回到家中,总会抽空写上一两笔,最初时候宋虎几乎以为儿子病了,可后来看到那虽然瞧不明白,但却感觉还挺不错的毛笔字,才知道儿子这不是发疯撒呓挣,而是真的打算文武兼修了。
  这是祖宗积德啊!
  感觉到儿子似乎真会写字,还能正经写出点东西来,宋虎再也不过问这些自己弄不明白的东西了,甚至连酒都开始少喝,免得自己喝多了说话声音大,影响在屋子里研究文学的儿子。
  一来一去的,几个月时间转眼过去,宋庆第一部话剧的剧本只写了几百个字,徐州人却已经开始准备过年了,恍恍惚惚间,宋庆才发现时光飞逝,几乎是一转眼的工夫,崇祯三年便已经快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