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杨颉喜事

  “军统?军统也能干正事?”杨看着情报上文字,笑着对李影说。李影轻声地说:“军统也有抗日分子,也有时候干正事。你不知道?”
  杨奇怪地笑着说:“你知道?”
  “你呀,清闲日子过惯了!哪里知道情报工作的艰辛!就这情报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才搞到的!你别不知足了!”李影用手指轻轻地在杨的额头上一点,“我看,我们不能等,还是要组织我们的人对徐州一带进行摸底。你原来说的很对,应该把重点放在徐州一带的山区。”
  “好,你马上动用情报人员行动。另外,我想亲自过去看看,你去吗?”
  “我当然去,而且还应该组建一支特殊小分队,一旦摸清情况,立刻对鬼子秘密据点进行攻击。”李影点头说。
  “好吧。你来干,我先带人过去。”杨在桌子上坐下来,开始点名要人:陶阳,谢猛,杨庸朴,宁洛,卢,海生,最后一个是飞行员王晓兵。
  “你要这些人?为什么不带李保国他们?”李影看着杨交给她的名单。
  “保国他们也要去的,不过要作为第二批队员,等我们摸清出情况,然后再制定攻击方案。”杨点着头,“这个陶阳,是个电子通;谢猛,机灵鬼;杨庸朴,打仗拼命三郎;宁洛。易容高手;卢,狙击手;海生,格斗也算一流,关键是他能窜高上房如履平地;王晓兵,王牌飞行员,我们要做直升机过去。”
  李影点头,“再带上我。”
  “你和李保国他们第二批过来,这里还离不开你。”杨说。
  李影叹口气。无奈地坐下,“我可是催眠高手啊!”
  “报告:林师长派人送来一个特务,说是到泰安地区侦察鼠疫情况地。”参谋进来报告。
  “哈哈哈,催眠高手,请!”杨向李影一伸手,做出一个很绅士的动作。令李影的心猛然狂跳,想当年,杨就是这么一个动作,牢牢地俘获了她的芳心。
  这是一个看上去有六十多岁年纪的老人,苍老的脸上布满褶子,一嘴的花白山羊胡子。李影很快就成功地催眠了这个特务,情况明白了:鬼子在泰安地区投放的是个实验性质细菌弹,对于实验效果,还要进行统计,于是派出大量地特务进行搜索统计。细菌弹的来源。果然来自徐州,不过。到底徐州地区有没有秘密工厂,特务们也不知道。
  特务被押下去了。屋子里一时只剩下两个人。
  “还得我去一趟!”杨看着李影,无奈地笑了笑。李影伸手摸了一把他的脸,轻轻地说:“老公,我爱你。”杨虽然和柳青青经常老婆老公的乱叫,但是李影说这一句还是第一次,令他一愣,看李影有些绯红的双颊,惊讶地看着她。李影那美丽的面容,更显娇媚。
  “是不是你有什么预感?我这一去凶多吉少?为什么说这话。你知道,我很迷信地!”杨不知一次地说,要是大战之前,有人反常地说出奇怪地话,他就害怕。他解释说,这并不是电影上的胡编,而是生活中很奇怪的现象。要是下意识地说出某种话,可能含有可怕的预言!
  李影一伸手,挡在他的嘴上,“别,别胡说,我,“她低下头,轻声地说:”我有了。”
  “有什么了?”杨奇怪地看着她,猛然明白过来,“你怀孕了?”
  李影白了他一眼,娇羞地点点头,“三个月了。”
  在异时空里,他竟然有了儿子。杨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虽然柳青青也为他怀了孩子,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来到了这个异时空里,整天的打打杀杀的,没有一天安稳日子,今天听李影这么说,高兴地一把将李影抱起来,心里的死结似乎一下释然了。
  李影看杨那高兴劲,在杨的怀里,一把搂着他地脖子,将脸紧紧地贴在杨的脸上,幸福地笑了。
  云龙山是苏北一带地名山,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云龙山上苍松翠柏郁蔽日,殿宇亭台掩映,四时风光不同。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篇《放鹤亭记》对其赞美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云龙山地尾巴上,有一片石台,空荡荡的,掩映在森林树木之下。王晓兵的飞机就在这个树林缝里的平台上降了下来,地面先遣队负责警戒周围的情况。杨带着几人离开飞机,进入了云龙山里。
  整个云龙山以及徐州附近,杨派出了13支小队侦察情一路是第14路分队,也是规格最高的一路。
  陶阳那里有所有的联络密码和方式。
  杨走下山坡,沿着山路往前走,万木萧条,很容易暴露目标,杨和谢猛一路,走在中间;他们前面是杨庸朴和海生,后面是陶阳和宁洛,左边是卢和王晓兵。他们走的方向是向徐州方向去地,距离徐州还有百多十里路,前面一个镇子应该叫林河镇。
  地图山是标志着一个林河镇,但是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鬼子,到底是什么情况,都没有底。前面的杨庸朴和海生两人没有发出危险信号,几个人按照常态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镇子前面。远远地望去,镇子并没有哨兵,也没有一丝被鬼子占领地现象。
  进到镇子里,繁华的镇子里人来人往,是赶集的日子。杨他们慢慢地进到了镇子中心的一个酒楼,杨谢猛坐在靠窗子的一个位子上,其他人都呈环形悄悄地跟进来坐下。杨现在是个农民打扮,一身的破烂衣服,脸上身上都涂了灰,脏兮兮的。谢猛也是农民打扮,旁边一个大筐子,里面有些垃圾。两人坐下,要了两碗面,一个饼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