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意外惊喜

  尼日尔的首都尼亚美可能建立于18世纪,原为小渔村,但是直到法国在尼亚美设立了殖民站之前,一直没有重要的地位。
  此后,尼亚美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中心,并于1926年12月28日成为尼日尔的首府。
  尼亚美的人口也从1930年的3000人、1950年的约60000人、1960年的25万人,1966年估计为100万人。
  因为整个国家干旱而移入的人口成了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尼日尔的唯一大都市。
  尼亚美虽地处撒哈拉沙漠南沿,气候干燥炎热,但因尼日尔河流贯其间,市内林木参天、花草茂盛,一座座乳白色的建筑和雅致的别墅掩映其间,热带风情浓郁,堪称沙漠绿洲和观光城市。
  它地处尼日尔河中游平原、是全国主要农业区的中心,花生、棉花及畜产品集散地和销售市场。
  工业有纺织、水泥、金属工具、食品加工、屠宰与肉类冷冻、轧花、日用化工、液化石油气、塑料等中小型企业。
  它是重要河港,尼日尔河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可通航小船,尼亚加拉瀑布公路交会点,除通连国内和邻国主要城市外,还有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公路,通阿尔及利亚等国。
  全国对外经济联系大部经此,并有国际航空站。
  1961年10月,尼日尔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孔切,发展社会全国委员会筹委会主席(相当于议长)阿达穆-杰尔马科耶中校,外交部长巴科,贤人委员会主席赛义布参加了由南华联邦在尼日尔河上援建的第一座大桥奠基仪式。
  这座大桥建成后将使跨越尼日尔河变得更加方便。
  这座长600米、宽23米的大桥是南华联邦在西非援建的最重要项目之一,预计将在两年内建成。
  建成后大桥将拥有双向四车道,同时大桥两边各有2.5米宽的人行道。
  在尼日尔河上泛舟顺流而下,可及一河心岛,即专供游览的布邦岛。
  岛上花草茂盛,多热带树木,设有简易草顶旅馆和中华饭店,还可以品尝到尼日尔河的特产上尉鱼和有当地风味的手抓烤羊。
  1960年8月1日独立的达荷美共和国政局动荡,先后发生5次军事政变,12次更换国家元首。
  本届政府于1961年6月组成。
  总统博尼-亚伊特,政府共30名成员,主要成员包括负责经济、展望、发展和政府行为评估的国务部长帕斯卡尔-伊雷内-库帕基,负责国防的国务部长伊西富-科吉-恩杜罗,内政和公共安全部长阿尔曼-津津多惠,外交部长格雷瓜瓦-阿科福吉,经济和财政部长伊德里斯-达乌达,农业、牧业和渔业部长米歇尔-索博西等。
  19世纪,首都科托努曾为法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和掠夺的重要据点,后在港口贸易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1961年开始由南华联邦援助建成了人工深水港。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5个,岸线长1280m,最大水深11m。
  装卸设备有拖船及直径为150-200mm地输油管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拖船地功率最大为1470kw。
  港区的库场面积18万平方米,另有集装箱堆场16.5万平方米,有铁路直接延伸至码头装卸。
  码头最大可停靠4万载重吨的船舶。
  当然了,这些援助建设是有条件的。
  南华联邦对非洲的研究已经10年了,对非洲人来说,谁给东西谁就是朋友,毕竟那里除了贫困什么都没有。
  在海港的一端,这个代号为--和平营的海军基地的面积约为12公顷,有长达300米的深水码头,能够停靠像航母这样的大型舰船,功能强大,设施齐全。
  目前完工的只是第一期工程,后续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一年完工后,最终要常驻基地的南华军官兵将达到5000人左右。
  该基地由3个小型军事基地联合组成,是一个集海,陆,空三军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位于濒海前沿的海军码头用于舰船驻泊。
  相对靠近内陆的空军机场用于南华空军系列战斗机的起降、飞行训练及维修保养等。
  另有一个紧挨着空军机场的陆军特种作战的训练营区,用于海军陆战队的日常训练和人员驻扎。
  这是基于前沿作战基地的构想,它是指具备后勤设施、预储弹药及一个小规模的永久性后勤技术保障部队的军事基地。
  这些基地承担轮换部队的训练,并且是与驻在国军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场所。
  这种基地通常设在对南华联邦利益至关重要,但周围政治环境不允许其保持大量驻军的地区。
  海外军事某地的存在,方便南华联邦向驻在国及周边地区施加政治影响。
  南华联邦通过设立军事基地来影响进而控制驻在国的政策,而这些国家也通过允许南华联邦设立军事基地来换取华夏联邦的保护或者各种援助。
  海外军事基地是南华联邦向驻在国进行情报渗透的有效手段,军事基地人员与驻在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是观察驻在国动态的最方便的设施。
  可以密切关注着住在国政治局势的发展,并利用与政治人物的关系,搜集各种情报,随时向国内报告各种情况,使华夏联邦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内幕消息。
  海外军事基地也是南华联邦发展与驻在国外交关系的途径。
  众所周知,军事外交工作是一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华联邦驻海外的军事人员同时也是外交人员,担负着与驻在国军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任务。
  他们往往通过联军训练、演习的方式,以南华军的标准来训练他国军队,增强与驻在国军队的联系和对其的影响。
  海外军事基地也是宣扬华夏文化的场所,军事基地所在周围地区严然是一个小小的华人社会,充斥着具有华夏文化特征的各种设施。
  基地也经常向驻在国民众开放,为其提供了解华夏文明的窗口。
  基地人员还经常与驻在国的政府部门或民间组织举办各种活动,借机宣扬华夏的文化和思想,对驻在国的民众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塑造。
  总之,在海外设立军事基地是南华联邦争夺全球霸权的重要基础。
  实际上,看似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早已得到西方世界的嫉妒!
  中非合作论坛首次成功举行并震撼世界,华夏联邦一次性成功邀请非洲50个国家中的48个,并有另外两个国家派高级成员参加的会议。
  会议上南华联邦承诺将对非洲的基建、民生投入水涨船高,众多利好消息深深影响到善良的非洲人民。
  借用南华联邦官方的一贯风格来说,南华联邦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绝不是为了威胁世界!考虑到建立海外基地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补给方式,南华联邦的积极动作是为了更好的融入世界。
  当然,在重要的地点,南华联邦不惜使用各种手段要建立的是永久性大型基地。
  永久性军事基地是指包含多项设施的综台体,如海、空军基地或大型兵营等。
  这些基地通常建立在南华联邦认为重要的地区所在国境内,展现南华联邦的意志和决心。
  充当着南华联邦实现--全球到达、全球打击战略目标的跳板,同时也是维系盟友关系、规制盟国战略取向、防止其出现离心倾向的重要支撑,因此虽然这些基地的数量目前不多,但永远不会裁撤并且只能不断增加。
  更使这两个国家想不到的是,南华联邦要建设从贝宁首都科托努通过帕拉库,康迪,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塔瓦,阿加德兹到阿尔利特的铁路,这将使尼日尔获得一个稳定的出海口。
  铁路通到阿加德兹还可以理解,毕竟那里是旅游区,但尼日尔领导人对偏远的阿尔利特小镇通铁路感到不可思议,因为阿尔利特当地主要居民图瓦雷格人享有--撒哈拉邮差的美誉。
  他们过着游牧生活,历史上几乎垄断了撒哈拉南来北往的运输。
  图瓦雷格人有一句谚语:“房子是生活的坟墓!”
  南华联邦对此的解释是--促进旅游业,国内很多人对撒哈拉大沙漠感兴趣,很有发展前途。
  另外,还签订了二十几个方面的经济协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在沿途城镇建设一座正规的医院并对两国的农产品,渔业产品进入南华联邦取消关税。
  对于南华联邦而言,最重要的协议是根据协议--如果发现自然矿产,当地政府以矿产偿还上述的投资,开采矿产的公司则向当地政府支付百分之十的矿产收入收入作为用地费用和税款。
  这将成为以后南华联邦签订协议的范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