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割地三
当他二人走进的时候,护卫小队长高喊,“长官到。”
强明见中校停止了谈话,身边的突击队员面向走在前面的严明就是一个标准的军礼,作为强勇元帅三儿子的强明见中校自然认识这两个人,目光所见,龙建强仰头看了一下天空,根本没有看他。
强明见中校边想含义边快速跑到严明面前,“报告长官,南华联邦华夏龙突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强明见中校向长官报道,听后长官命令。”
严明还了军礼,“中校,立刻和我的大队长交接机场,你们的任务结束了。”
强明见愣在那里,突击队只接受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命令,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接受哪怕是一个元帅的命令,也就是说,他虽然只是一个中校,战时一个元帅也无权命令他,除非突击队临时划入战斗序列。
龙建强此时用目光盯着他,“是,长官,马上执行。”
“小子脑子不慢,还行。”龙建强暗暗的想。
一旁的缅甸将军走过来,“强中校,我们还没有谈好,为什么把机场交给一个民间组织?”
“命令是这样的。”
“他只是一个平民,根本无权命令你,龙建勇将军是让我和你交接的。”
“没办法,龙建勇是中将,你眼前的这两个人都是上将。按照我国军队的条例,元帅,上将退役后保留军衔,所以,这是一个上将在对我下命令,我必须执行。”
“整个一个偷换概念,军衔高就能下命令?”严明和龙建强暗自发笑。
“不,中校,这里你们的最高长官是龙建勇中将,你们的电台已经明确公布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说话不算数。“严明冷笑的走过去,”哦,你是少将,军人见到长官为什么不敬礼?“
“你是平民,我为什么向你敬礼?”
“是吗?强明见中校,联系好龙建勇中将给我步话机。”
“是,长官。”
这处戏一定要演下去,真不知道二位叔叔想干什么,他暗暗想到。
严明拿过步话机,“是龙建勇吗?”
“你是...”
“我是严明,我命令,立刻跑步向我报道,听候下一步命令。”说完,严明不待回答关上步话机。
这是哪出?龙建勇边想边跳上吉普车向机场指挥塔驶去。
远远的,他看见严明和自己的大哥龙建强,对面是那个和他联系的缅甸将军,他明白了。
跳下吉普车,他快步跑到严明面前,“报告长官,南华联邦空降第三旅龙建勇中将奉命向长官报道,接受下一步命令。”
“你部和我们开始移交机场,你可以按排中校办理具体事宜。”
“是,长官。”
说完,他转向强明见,“中校,马上执行命令。”
“是,长官。”
“龙将军,你们不能这样,一个平民无权这样做...”
没等他说完,严明一挥手,四个护卫队员将他的两个警卫架到一边,严明走过来挥手就是两个响亮的耳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老子好说好道不行了,告诉你,马上滚蛋,慢一点你就回不去了。”
缅甸少将和众人顿时呆在当时,只有龙建强不紧不慢的点燃一支雪茄随后递到严明手里。
看着护卫队员黑洞洞的枪口,缅甸少将退缩了。
“严明哥,大哥,你们怎么来了?”
“让叶叔训了一顿,要不是老姑说情,真的没法下台了。对了,给你指挥部带了几箱雪茄,回头分分。”
“龙叔,您也太不够意思了,我们....”
“这小子,你龙叔说几箱是指多少?一个货柜的量,都有,都有。”
“严叔,我可不知道,我只知道龙叔是个有名的大哥,大方不大方就不知道了...”
“小子找打...”几个人笑成一片。
“得了,建强,这个机场我们还非占不可,省得以后麻烦,再出事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反应,我可不想重复犯错。”
“我去发电报,这事麻烦我们那些官僚吧。”
1967年10月22日—11月8日,华缅双方在仰光进行会谈,缅甸建议南华联邦接受缅甸的实际情况,但以南华联邦外交部副部长章雪峰为代表团的南华联邦外交使团答复如下。
1,留在缅甸的华人发放缅甸身份证,享有参政权。
2,对此次事件中的华人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并恢复名誉。
3,为华人被损害的房屋重新建设,费用由缅甸政府负担。
4,南华联邦租借切杜巴岛,兰里岛, 汉塔瓦底机场及附近小镇三个地方,为期99年。
5,南华联邦将向缅甸政府发放1.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改善国内环境。
最后双方依此发表联合公报,到1967年底,南华联邦完成全面撤军。
1967年11月,南华联邦议会通过上述协议,在同一个月内,缅甸总理吴努在仰光的记者会上表示:“南华联邦政府建议鉴于目前华缅的友好关系,问题不应该依靠历史,而在现实基础上全面解决。”
在缅甸的一些华人家里,基本上都订阅了《金凤凰》,这是一份全彩印刷的报纸,每周1期,日常版面38版,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是一份资讯类报纸,每份售价80缅币,颇受华人欢迎。
《金凤凰》的前身,是创刊于上世纪40年代的《缅甸华报》,由缅甸华侨出资主办,旨在向华人提供资讯,并连接友谊,但在上世纪60年代的缅甸排华运动中,这份报纸被迫停刊,之后于1967年年代复刊,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缅甸华侨华人慈善会出资500万缅币,创办了现在的《金凤凰》。
排华事件平息之后的缅甸,报刊数量翻了一番,增加到如今的80多份,但迄今为止,华文报纸仍只有《金凤凰》一份,对于这棵独苗苗,我们没有不拜访的理由,于是,在仰光的最后几天,我们翻开报纸,照上面的电话打了过去。
我们的运气比较好,接我们电话的恰好是《金凤凰》报社的执行总裁张忠,对于我们的到来,他显得很高兴,并很快约定了见面时间。
《金凤凰》报社的地址不太好找,出租车司机带我们兜了好几个圈子才找到,不过,它的邻居都很有名气,一个是南华联邦大使馆,一个是南华通讯社驻缅甸分社,尤其是,报社居然和南华通讯社在一栋别墅里办公。
张忠是个不到30岁的小伙子,1967年年底时来到缅甸工作,目前带领着20多个采编人员,支撑着这份报纸,由于缅甸的电压不稳,他办公室的电灯时亮时暗,但张忠看来已经习惯了,他说,在缅甸的一些公共场所,都会安装稳压器,提供稳定的电压。
翻看《金凤凰》,会发现它上面的转载和编译的新闻居多,原创新闻较少,对此张忠解释,因为他们的工作人员中掌握缅语的人很少,因此目前的定位只能是以编译稿件为主,至于报纸的定位,则主要是华人华侨群体,为他们提供一手的国内外资讯,其中尤以经济类资讯为主。
另外,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金凤凰》所做的工作也颇多,报纸的后半部分,基本上都是副刊的内容,对于读者的一些来信、投稿,他们也乐于刊登,在与读者互动方面,他们做得很不错。
目前,《金凤凰》的发行已经覆盖整个缅甸,甚至有少量进入海外的华人社区,是一份很受华人华侨喜爱的报纸,因此,在广告收入方面,报社赚了不少钱,不过到底有多少,张忠只是笑了笑,说这是商业机密。
摘自《缅甸纪行》--《南方周刊》记者严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