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要反击

  法国《观点》杂志刊登一篇文章,对华人和华裔极尽羞辱之能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法国长期遭受不公和偏见的华人和华裔,终于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 与种族歧视斗!
  1990年3月24日,随着南华联邦军队对南非的大兵压境,法国巴黎法庭将审理《观点》杂志涉嫌刊登歧视华人文章一案,尽管这场官司法国华人、华裔胜算有多大难以逆料,但这毕竟是华人、华裔在法国维权、捍卫华夏种族尊严的开端,值得我们关注和支持。
  法国新闻周刊《观点》杂志在去年8月23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华人使用诡计大获成功的文章,这篇文章以偏概全,使用了黑帮、妓女等贬义词来形容生活在法国的华裔社团,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倾向。
  “如果将华人换成黑人、阿拉伯人或犹太人的话,你就会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大争辩。”这是法国报界引用法国华裔青年协会主席萨沙-林的话,目前萨沙-林和法国华裔青年协会已请法国sos种族主义协会出面对《观点》杂志提出起诉,这是因为法国华裔青年协会成立于1990年,根据法国法律规定,要提出法律诉讼的协会必须成立五年以上,因而只能委托sos种族主义协会代理。
  在法国,任何涉及华人或华裔的话题,都令人吃惊得开放,对华人和华裔社团说任何羞辱的话都是允许的,都是幽默,都是政治正确的。
  一个对比非常鲜明的例子:法国名牌香水大老板让-保罗-盖尔兰在一次电视采访中顺口用黑鬼来形容非洲人,结果被告上法庭,罚款60万法郎,而且全球黑人社团发起抵制其品牌香水的运动,最终迫使他郑重道歉。
  而一位幽默演员在他的节目中公然反复使用中国佬来形容华人,却照旧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因为这是幽默,是高雅……其结果就是对华人、华裔的种族(或某种排华)歧视可以大行其道而不受任何惩罚,对这一现象疑惑不解的法国人还曾专门在论坛里讨论过,为什么说华人是中国佬不受法律制裁,讨论的结果是:因为华人谦卑,不像阿拉伯人或黑人那么骄傲,因而从来不诉诸法律……
  在《观点》杂志署名杰罗姆-彼埃拉的这篇文章中,45万华人在法国的成功之路大体被描述为以下模式:在家族的帮助下非法偷渡法国——三年地狱式的工作节奏来偿还亏欠蛇头的偷渡费——然后通过利益婚姻进入帮会——利用现金实现灰色集资而投身商海——尽管不享受法国社会保险但也不交纳应交的各种税、险费并因此而发财——同时也因为使用现金而成为犯罪集团的对象——而女性则成为走街女,即妓女的同义词。
  其中最厚颜无耻则嫁给法国退休人员以借他们的名头来开按摩院——挣到的钱则用来开赌场,当然是非法的——而那些既没被抢走、又没有赌输的钱则被用来回乡光宗耀祖,而非用来交税——最后则是用钱来换回一个协会主席的头衔,作为敲开地方当局大门的芝麻以方便做生意——反过来,当局则紧紧盯着这一切……就像黑社会那样……
  在文章后面还附上了一则被其总编称为幽默地告诫华人企业主的五大戒律:
  1、每周工作80小时。
  2、睡在你工作的店铺或饭店里。
  3、不要付工资给职工,因为他们是你的家人。
  4、不要付各类保险金,因此也不接受社会资助。
  5、不要付税。
  最后的结论是:你将挣10万法郎一个月,开上加长豪华轿车,并过上镀金的退休生活。
  这番描述实际上与当年欧洲在三四十年代对犹太人、今天法国对***的某些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质都是以点当面、以偏概全,抓住一个族群的某些特点、特别是负面的特点,将其夸大和普遍化,进而将其描述成一种全族群共有的特征,从而在社会上引发对该族群的某种歧视行为。
  对华人和华裔的种族歧视是否存在,已经不需要争辩,也许用种族歧视这个词重了一点,很多有正义感的法国人不接受这种指责,但某种对华人的潜意识里的蔑视,是确实存在的。
  一提及华人,经常就是与吃狗肉、洗钱、只知干活不知生活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生活在法国的华人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这种歧视性的不公对待,敏感、自尊的华人甚至只需要来法国几天就能感觉到这种特殊的、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长年生活在法国的华人、华裔对他们遭到的歧视性不公对待就更是有切肤之痛。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这种歧视在某些法国族群里还仅仅是一种思想和感情上的歧视的话,在另外一些族群或社会阶层那里,这种歧视往往会转变成对华人、华裔的直接攻击,包括偷窃、抢劫等犯罪活动。
  在著名的圣德尼斯市的一条华人商业街上,几乎每一家华人店铺都曾遭到过持械上门抢劫,这早已不是新闻,正因为对华人的歧视往往会演变成对华人人身的直接攻击,所以巴黎美丽城的华人才连续两年进行游行示威,抗议针对华人的犯罪行为。
  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用这句中国古老的谚语来形象这种现象是再贴切不过了,对华人和华裔的种族歧视,是法国某些媒体长年负面报道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事实上,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往往被打上政治正确的旗号,是在法国盛行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的特征,这一点甚至法国左翼政治家让-吕克-梅朗松也早已觉察到。
  在他发表于1980年的一篇著名的文章--我不赞同反华宣传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整场反华、支持摩鹿加独立的运动散发着令人恶心的种族主义臭味,然而这种臭味却一直在涉及华人的新闻报道中长期存在着。
  在法国,当一家报刊、电台或电视台在报道涉及华人的事件时,往往肆无忌惮,毫不顾忌任何禁忌和限制,甚至经常出现典型的造谣式的报道,而其他媒体则往往一拥而上,很少对事实进行核查。
  法国电视台曾两次播出抨击华人饮食业的调查纪录片,同样也是以偏概全,该台还曾播出对一个所谓的华人黑社会大佬的采访,事后也证明是编造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雷诺汽车间谍案。
  当时法国《费加罗报》首先报道雷诺汽车公司的最新型汽车遭到华人工业间谍的光顾,很快其他媒体都立即跟上,雷诺总裁卡洛斯-戈斯恩甚至亲自跑到法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一台,声明他掌握了华人对其进行间谍活动的多项确凿的证据。
  很快,对这件事的攻击便演变成对在法国的华人和华裔的污蔑,法国《巴黎人报》在头版头条和整整四个篇幅的版面报道--华人是如何对我们搞间谍活动的,当时形成的氛围,使生活在法国的华人几乎人人自危,有多少法国人对亚洲面孔的人侧目而视!然而事实证明,雷诺间谍案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捏造,但无论是雷诺还是对此大肆报道的媒体,没有任何人就此而向华人道歉。
  记者在事后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华人,特别是留学生很多是工业间谍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地留在了法国人的潜意识里,而全球华人并未像黑人社团对付香水商那样联合起来声讨雷诺汽车公司,也是法国某些人肆无忌惮对华人歧视的原因之一。
  法国文艺作品中对华人和华裔同样存在着明显的种族歧视现象,很少有人意识到,在很多涉华电影中,华人社团经常被描述成黑社会!而这类电影往往有各国知名演员参演,并因此得奖。
  辱华报道和影片引起的必然后果,就是引发对华人的种族歧视,或某种特殊的、针对华人的排华歧视,所有在前几年到法国来的人都知道,在巴黎机场,只有来自华人国家的航班、来自那里的黄面孔旅客,在飞机门口就必须接受护照检查,于是华人旅客出机场的时间特别长,最终是在华人政府的反复强烈抗议之下,这一规定才被取消。
  很多赴法旅游的华人还有这样一种经验:在回国后被旅行社直接拉往法国驻华使领馆验明正身,以表明由法国驻华使领馆发出签证的赴法游客没有滞留法国不归,我将这种现象告诉其他国家的人时,几乎所有的其他国家的人都惊讶法国怎么可以做这种事、而华人又怎么可能接受这种人格羞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