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整体计划
在表面上,南华联邦一直表现出对种族隔离制度深恶痛绝的姿态,以此来证明他们的攻击只是为了消灭南非的罪恶行径,但在叶振邦的《崛起之路》一书里,如果仔细看和分析的话,他显然透露出南部非洲战争的意图。
在书中他清楚表示华夏民族必须追求所谓的生存空间—亦即能源和原料,而这个生存空间应该能在非洲找到。
南华联邦的理论家根据黑字元老们提出的构想建议应该将本国的势力依照以下形式划分区域和各种操作细节:
1,西部非洲—以几内亚,加蓬,尼日尔为支撑,解决西非的正常能源供应和放射性原料铀金属的来源。
2,东部非洲—以索马里,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的连线构成运输通道。
3,南部非洲—以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的资源作为国家经济永续发展的保障。
4,亚洲--防止印度,日本的崛起,必要时以战争解决。
5,控制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和资源。
6,库尔德斯坦—致力于这个民族的独立以在中亚建立牢不可破的立足点。
7,全力扶植伊朗,建立中东欧美的表面对立国。
南华联邦预估攻占并推翻南非政权会有以下好处:
1,当南非被击败后,南华产业界的地盘可以到达整个非洲的广大土地。
2,南部非洲可以提供占非洲一半的消费市场。
3,南部非洲的全面进入将能大为改善南华联邦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甚至对欧美的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通线构成实质上的威胁。
4,击败南非将能进一步消弱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实力。
5,更多石油,更多资源,这之后中东才能确定一个完整的方案以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6,通过实战的武器在国际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和提高武器层次。
7,未来30年之内都会有可用之兵,因为按照南华联邦的战士五流划分法,现在的士兵最高只是四流战士。
在这之前,南华联邦和英国便签订了《英华联合条约》,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互不侵犯瓜分非洲的条约,借由分割非洲的势力范围来划分两国的非洲经济边界,这个条约震惊了全世界,无能为力的美国只好远远地看着非洲,而法国和苏联已经即将被赶出了这个大陆。
由于这项条约,两国之间展开了大量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南华联邦提供能源和原料给英国,而英国则提供金融和高科技合作管路给南华联邦实际的帮助,尽管这项条约的签订,两国仍然对彼此的一举一动抱持强烈猜疑心,不久后这段短暂的猜疑关系便以南部非洲战争的彻底爆发告终。
南部非洲作战主要是南华联邦联情局局长郭国勇所构思的,大多数南华联邦的参谋幕僚都同意这场可以计划的侵略应该在某个必要的时间点发起。
在之前好长一段时间里,黑字元老们的骄傲和大胆、加上南华士兵的精良训练,在不费多少功夫下便赢得了对法国的全面胜利,在非洲的每场战役几乎都顺畅无阻。
为了准备发起攻击,南华联邦多次派遣侦查飞机和利用间谍潜入南非领空,领土勘查,同时也在马达加斯加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即使进行了如此庞大的准备过程,南非依然没有预料到南华联邦的意图,在战争爆发时完全措手不及,这主要是因为南非总统博塔坚信南华联邦不可能在两年内便发起攻击,他也坚信欧美国家会干预。
尽管南非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博塔依然拒绝改变心意,认为这是南华联邦故意设计要让南华联邦和南非开战的假情报。
在计划上的争论导致南华联邦准备战争的后勤规划延缓,与原本计划设定的4月延缓了整整1个月。
最后所有人取得的共识是--将部队分为三个攻击群,各自攻占特定的地区和大城市,分为:
1,西方攻击群,由王云天中将指挥,目标为穿越安哥拉攻入南非北部,占领或摧毁南非在纳米比亚和南非北开普省的兵力,总兵力为10万人。
第三装甲旅,由张玥风少将指挥。
第三空降旅,由盛天明少将指挥。
第1,2,3突击大队。
第三飞行集群,由袁天亮少将指挥。
2,东部攻击群,由兰明远中将指挥,目标为进攻南非整个东北部地区,总兵力为12万人。
第一装甲旅,由诸葛远征少将指挥。
第五装甲旅,由冰笑天少将指挥。
第4,5,6,7突击大队。
第二飞行集群,由吴连天少将指挥。
3,南方海岸攻击群,由隋连强中将指挥,目标为攻往人口密集的南非沿海港口—德班港,东伦敦港,伊丽莎白港,开普敦港,总兵力为16.5万人。
第二海军陆战旅,由卢明建少将指挥。
第三海军陆战旅,由冯天璐少将指挥。
第五海军陆战旅,由欧强少将指挥。
第8,,9,10,11,12突击大队。
第二舰队,由罗家颐少将指挥。
第三舰队,由王亮少将指挥。
第五舰队,由吴向明少将指挥。
第五飞行集群,由田连星少将指挥。
战区总指挥官为隋建勇元帅。
后勤保障司令部指挥官为张桂兰中将。
此外,第一空降旅和训练司令部作为总预备队,人数达到10万人。
在一些武器的对比上南华联邦则有许多优势。
在坦克上南华联邦的优势特别明显,南华联邦一个装甲旅拥有的坦克总数高达450辆,南华联邦还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之一的t-12坦克和速度最快的t-20水陆坦克。
南华联邦也拥有压倒性的火炮数量优势,155mm的自行和牵引火炮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火炮。
南华空军和陆军却有着极为精良的训练和经验,在质量上的优势和数量优势,再加上大量具备经验的指挥和参谋军官,可以说是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