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667.聪慧的才人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p>
  最重要其实的是,假如李世明问说“我什么时候死”,这个问题就很不好回答了。</p>
  如果你回答说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不管你是回答一年后还是十年后,都是诅咒圣上早死。因为即便你回答说二十年后,他也觉得自己能活三十年。</p>
  那么你回答说“圣上长生不老”,或许现在这个马屁是拍过去了,但等到李世明死的那天,你就是欺君之罪,不拉你下去陪葬才怪。</p>
  秦晓鸾后背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因为她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p>
  穿越来到这里之后,尽管不但是穿越了时间,而且还穿越到了另外一个平行空间。在她原来所在的那个世界里,是没有现在这个“大仪朝”的。</p>
  但是来了这么久,她发现这个平行空间和自己那个世界上的历史惊人的相似。或者说,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很特殊的对应关系。如果是这样,那么问题可就大了。</p>
  虽然秦晓鸾历史学得不是很好,但有一点应该是没有记错的。那就是,和眼前这个李世明所对应的那个伟大帝王,应该就是在最近几年内就会呜呼哀哉。</p>
  更加不妙的前景摆在她面前。</p>
  虽然对这个糟老头子千般万般不满,可只要他还活着,自己就还有机会。一旦老皇帝死了,遗留下来的那些妃嫔之后漫长的人生和无期徒刑没有任何区别。</p>
  “爱妃,这又是什么?”在秦晓鸾脑海中风云变幻的时候,李世明看到了下面一张图。</p>
  这是沿着城镇的主要街道连在一起的建筑群,上楼下廊。骑楼下廊,即人行道。这么说可能不太形象,用一个比较简单易懂的说法,一个楼房的第一层靠街道的这一面被掏空了,只靠立在外面的柱子受力。或者可以想象成类似现代小区里面的架空层。</p>
  没错,这就是后世在中国南部沿海城市以及东南亚国家所盛行的骑楼。</p>
  骑楼,在粤语中亦可引伸为“露台”,潮州人叫作五脚砌,闽南语叫亭仔脚,是拥有浓厚的华南特色的中式建筑设计。</p>
  这种建筑物一楼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仿佛二楼“骑”在一楼上面,因而名之“骑楼”。通常一楼用于经商,二楼以上住人。骑楼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揽生意。</p>
  在李世明这个年代看来,这种建筑自然是标新立异,而在后世尤其是多雨炎热的南方城市,这种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的建筑,就非常受到欢迎了。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变成与顾客的共享空间,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显示出店主与众不同的品位。</p>
  后世坐落于浔、桂、西三江水口交汇处的广西梧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珠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谓“两广商埠”、“水上门户”是也。</p>
  自近代开始兴建骑楼建筑群起,最鼎盛时共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造就了无数富商巨贾。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秦晓鸾她们的老师曾经带她们去参观过位于广西梧州河东老城区的现存骑楼街。</p>
  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街道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世所罕见。广泛分布于梧州的大东上路、大东下路、沙街、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五坊路、九坊路、南环路、大中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环路、民主路、建设路、中山路等街道上。</p>
  不仅仅是在梧州,骑楼几乎遍布于南方沿海每一个重镇城市。</p>
  在海口,百年骑楼就有五条老街。道路两旁排列整齐却又形态各异的骑楼,每座楼都有着自己的特色。</p>
  西方古建筑必不可少的楼顶山花和女儿墙特有元素,就可以分为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南洋式。每幢楼的二、三层外墙都有美轮美奂的雕刻、彩绘以及古朴清秀的木格窗子,就是典型的中华文明风格了。</p>
  这种汇融中西、包容四海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一种兼融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门前留出一段廊柱式人行过道,许多这样的骑楼建筑连在一起,就在道路两旁各形成了一条能遮阳挡雨的长廊,利人也利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p>
  那里几乎每栋楼一楼的外间都开成了商铺,逛街的人也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那是何等的奢华?</p>
  这些斑驳的建筑听尽了百年间的叫卖吆喝、讨价还价,饱食了人间烟火变得世故的它学会了宽容和体贴,殷情呵护着那些忠厚或计较的商人、爽快或吝啬的买家。</p>
  前面走来一位岁月已经让她无法直起腰的阿婆,扶着街边的廊柱,竭力的抬起头看看这些她无比熟悉的建筑,她是否就是当年那个嗔笑轻啐街边的坏小子的女孩?</p>
  布满皱纹的阿婆是在回忆什么吗?是回忆那个陪伴终生的男人,亦或是一去再也不复返、最终没有回来陪伴自己的男子?</p>
  时间是条河,骑楼就站在河边无言地看着它静静流淌。</p>
  顺着实际流淌的一条名叫珠江的河流边,有一个后世无比繁华叫做广州的大城市,同样也缺少不了骑楼。广州骑楼最为兴盛的时候,数量高达两万余家。在当时最为出名的商业街十三行、北京路、上下九、永庆坊等莫不是这种建筑。或许在广州人心里,代表广州的地标性建筑不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是这些地方。</p>
  秦晓鸾当然不会给李世明讲解这些对于他来说是“未来”的“历史”,只是微笑着给李世明解释了这两种建筑的特色。</p>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让李世明连连赞叹不已,叹息着说道:“这些建筑当今世上肯定没有,朕这个才人,实在是天底下第一聪慧的女子。”</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