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相信方少的推荐

  三月十一日,这一天对于潼宜、秦西省的民航部门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刻,在这一天,潼宜新机场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准备后,正式启动投入运营,这标志着国内又多了一座处于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型机场,西北地区在奉元国际机场之外,又多了一座堪称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的新机场!
  潼宜新机场的一期工程共建设四条跑道、一百五十个机位的客机坪、二十四个机位的货机坪、十四个机位的维修机坪,超过七十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及相应的货运、空管、航油、市政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设施。新机场完全运转起来,最高可以达到旅客年吞吐量八千二百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二百二十万吨,飞机起降六十八万架次的设计目标。
  它的启用,可以充分地分流已经日趋紧张的奉元国际机场的压力,进一步地提升秦西省和潼宜市在国内航空运输市场中的地位,扩大秦西省和潼宜、奉元的国内外影响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随着潼宜新机场的启用,潼宜空港新区的一期工程也接近完工,规划建设用地六十八平方公里,规划未来容纳人口五十万人,成为以现代高端临空产业为主导的,绿色智能、产城一体的组合型现代化空港卫星城市。而且,潼宜空港新区还有二期、三期、甚至于四期的远景规划,并且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虽然说潼宜的土地相对有限,但是潼宜新机场另一侧的奉光县,可是有着大片不适宜耕种的土地。
  它的启用典礼,共有国内外近二百名宾客参加,其中包括了国内航空产业中的精英人士,海外航空公司驻华夏的负责人,秦西省、潼宜市的主要领导。当从香港飞来的九龙航空公司a380客机那庞大的身躯稳稳地降落滑行到停机坪前,苏爱军亲自主持的启用典礼正式开始。
  “潼宜新机场采用三纵一横‘全向型’构型来建设四条跑道,这在国内的机场中尚属首次啊!”苏浣东站在窗前,俯视着整个机场道。他虽然也亲自前来视察,但是却没有出现在典礼现场。
  “这是考虑到,这种布局可以在未来缓解紧张的空域资源,减少航空器在地面滑行的时间,更有效率地运转机场的缘故。”方明远站在了老人的身后侧,轻声地道,“在短期内,其实是派不上多大的用场的。”
  “如果说将奉元和潼宜视为一个更大的城市的话,奉元国际机场和潼宜新机场其实就是一市两机场,在国内你们算是第三个。如何处理好机场与城市、机场与机场之间的交通衔接以及空域协调关系,你们要向沪市和羊城的同行们认真借鉴。”苏浣东笑笑道,“新机场启用,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你小子没必要一直在这里陪同着我。别搞得和香港新机场启用时那样狼狈,那可就成笑话了。”
  香港新机场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航空货运量更是稳居全球之冠,如今从香港新机场起飞的客机航线遍布全球一百四十个城市,有近百家航空公司在香港新机场提供航空服务,可以说香港新机场为香港巩固亚太区航空中心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当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之初,却是谁也没有料到,隆重登场之后,接踵而至的却几乎是一场灭顶之灾。新机场首日启用之后,就是问题层出不穷,机场电脑出现故障、登机航班显示屏失灵、离港班机显示屏失灵、离港行李输送带失灵、抵港班机显示屏失灵、行李认领处显示屏失灵、以及行人扶手电梯失灵………这一连串的故障造成的结果就是,抵港行李要经过一个半小时以上才能够运到行李带,由于行李带的显示航班编号的屏幕失效,航空公司不得不派出员工来通知旅客们如何领回行李;停在远处停机坪的班机,旅客们要等上近一个小时才会有楼车和巴士来接他们下机;加上航站楼里人头涌头,无论是吃饭还是休息、上厕所都极其地不方便;航站楼内电话设施不足,手机信号盲点很多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令旅客们对它是怨声载道。
  混乱并不仅仅局限在客运领域,香港新机场的物流货运系统同样出现了诸多的故障,耗资八十亿港元兴建的货站,按设计每年可处理空运货物二百六十万吨以上,号称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货运设施。但是在启用的当天就出现故障,并持续了十几天,造成空运货物不得不在停机坪靠人工处理,很多货物要靠邻近的的珠三角其他机场救急,这对于香港相关企业的货运,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多个行业受损严重,据香港政府有关部门的事后估算,光是货运这一块,损失超过了三百二十亿港元。这一场混乱足足持续了半个多月时间,特区政府为此还不得不向京城求援,这才渐渐走回了正轨。只是哪怕如今香港新国际机场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机场中服务水平最出色的一个,也改变不了它的黑历史。
  方明远耸耸肩膀道:“您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人习惯当甩手掌柜的,而且负责不了具体的事务。我要是去亲自指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乱。”
  苏浣东哑然失笑道:“只要能够识人、用人,有长远的目光,你这个大老板哪里用得着亲历亲为。你能够走到今天的这个高度,就已经令我感到喜出望外了。”对于方明远,最初的时候,只是因为他的聪慧过人,但是随着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和推动,方明远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惊喜,自然也得到了他更多的支持。但是方明远总是能够刷新苏浣东对他的期盼新高度,并给予苏浣东一次次强力的支持,令苏浣东父子能够不断地走上仕途的新高峰,而反过来,苏浣东父子也为方家的兴起给予了足够的护佑。
  苏浣东的任期已经到了末期,很快就要退了下来,令他欣慰的是,在他的任期里,虽然遇上了次贷危机、经济危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华夏的经济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候!虽然说,他还有很多事情想要去做,或者说要做得更好,但是无论是谁都不得不承认,在这两届任期里,他已经令这个国家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
  而且,苏浣东并不眷恋权位,因为他知道,即便是自己离任,自己为这个国家所做的那些努力,也不可能会轻易地被后人所改变,苏系的力量,已经绝对不容他人忽视,更重要的是,他后继有人!苏爱军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也许在十年之后,他就有可能会坐到自己现在的这个位子上来。做为一个父亲,做为一个领导者来说,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很美妙的。
  “那也要感谢爷爷和苏叔他们的关照,方家才能够顺顺利利地走到今天。”方明远伸手扶住了老人,将其搀回到沙发上道。在窗前,老人已经站了很长的时间了,方才,他的随行秘书雷泽原在一直给方明远打眼色。
  “我们是给予了你一些关照,但是能够走到今天这个高度,还是你自己的本事。”苏浣东摆摆手道,“是我的功劳我不会让,不是我的功劳我也绝不会抢。我心里有数。”
  方明远在一旁坐了下来,苏浣东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一口道:“嘿嘿,看到今天的这一幕,谁能够想到在十几年前,潼宜还是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呢。每年县里收上来的税费连县财政的正常运转都无法保证。哪叫一个穷啊。”当年潼宜成立经济特区时,苏浣东是亲自来过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年的鹏城也是很穷的,不是说,就是一个小渔村吗?”方明远轻笑道。
  苏浣东拍了拍方明远的肩膀道:“这两者能够相提并论吗?国家给予了鹏城多少支持?又给予了潼宜多少支持?鹏城在国家版图的哪里?潼宜又在哪里?还是老人家有魄力和眼光,这一南一西的两座特区的成立,都没有枉费了老人家的关心。”
  “对了,你小子回头仔细地想想,还有哪些需要我支持、批准的事情,列个详细的清单,我尽可能地在退下来之前都给你办了。呵呵,临要退了,耍些老头子脾气,我想他们也是可以理解的。”苏浣东笑道。
  “我明白,其实我已经做好要过一段苦日子的心理准备。”方明远也笑道。
  “嘿嘿,苦日子吗,要这样说倒是也没有错,不过你也不必太在意,他也是很欣赏你的,而且,我相信只要脑袋瓜子不被驴踢了,就会明白,你为这个国家已经做了很多,未来还会做更多,想要在外国人的面前挺直了腰背,像你这样的人,就不应当打压。再说,想打压你,也要做好了被你反击下不来台甚至于两败俱伤的可能。”苏浣东摆了摆手道,“而能够走到那个高度的都是聪明人。”
  如今的方家可不是孤军奋战,不仅仅在政界,商界同样也有着方家诸多的盟友,已经形成了一股以方家为核心,足以对华夏的经济发展施加影响的势力。
  苏浣东又和方明远谈起了东北三省的经济,这个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不能够在他的任期内实现真正的经济复兴,令老人感到十分地遗憾。对于方家在青山省的巨额投资,他是既高兴,又不免有些担心——一旦投资失败,对于方家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还算是进展顺利。
  “明远,你在韩国做的很好,韩国虽然小,但是在发展经济上还是有着独到之处的。在一些领域里,技术水平和全球影响力都要超过我们。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板,是很正常的。”苏浣东说到这里沉吟了片刻才又道,“你想通过经济来影响政治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你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不要给自己造成严重的损失。美国人和日本人又有些不大想安份了。”
  “他们即便是想不安份,也得再过个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如今的这个时期,即便是他们想不安份,也得看国力和民众能不能答应。”方明远答道,“不过,相比较美日两国,我觉得韩国北边邻居,才是更大的不稳定源。”苏浣东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于半岛北边的小国,如今国内对其也是相当地头痛。可以说,自从前苏联解体之后,它就一直处于闭关锁国和天灾**不断的状况中。虽然说,国内一度也想帮助其走上开放复兴的道路,但是路却被他们自己都堵死了。
  “这个事情,会有下一届的领导者来考虑如何解决。你也知道,它的领导人是什么样的人,而且我们与他们的关系,也令我们做起事来束手束脚。”苏浣东道,“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想要托付给你。”说着他冲雷泽原招了招手,雷泽原走了过来。
  “小雷,你很熟悉了,等我正式退下去,他就要到基层省份去工作。他长时间在我的身边工作,日后,你要对他多加照拂。”苏浣东指着雷泽原道。
  “雷叔打算去哪个省份?”方明远笑问道,“如果有我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雷泽原诚恳地谢过,他在苏浣东的身边工作多年,在三年前正式成为苏浣东的秘书,对于方明远自然也就比旁人要了解地更多。也明白,方明远的这个承诺,背后的含金量有多么的惊人。雷泽原心里很清楚,像他这样的人,在领导正式退下去后,就会被安排到地方、或者说部委工作,运做地好的话,一个副部级的职位都有可能。而不管是那个职位,想要做出成绩来,要么得有人,要么得有钱,要是人和钱都有,那就再好不过了。而方明远,要人脉有人脉要资金有资金,更重要的是他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在国内,在海外的影响力同样是极其惊人。
  “我打算安排他去中西部省份,或者说东三省也可以。”苏浣东道,“最好是你有进一步投资打算的省份。”在苏浣东看来,雷泽原要是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日后无疑会成为苏系的中坚力量,日后也许会成为苏爱军的有力臂助!
  “要是中西部省份和东三省的话,以雷叔的履历,起步当个副省长应当都可以。”方明远笑道,“雷叔自己倾向于去东北还是中西部?东北的话,龙江省怎么样?青山省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往里面安排人手了。”京城也不会容忍一个省份里的重要职位全部被一个小团体的成员所占据的。
  “龙江省?”苏浣东笑问道,“你有把握让它转型成功吗?”
  “龙江省的底子其实很好,如果说能够下大决心进行改革,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蔚为可观的。说实话,想要投资龙江省的资本并不在少数,但是龙江省的投资环境……嘿嘿。”方明远无奈地笑了两声道,“如果说京城领导能够下大决心,对龙江省的投资环境进行整顿,共和国长子重新换发青春活力,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是很难做到的!而我已经没有了时间。”苏浣东沉声道,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甚至于为了推动东三省的改变,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阻力也是相当地大。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什么真正拿得出手的成效。京城这些年来给予东三省的政策和资金汇总起来,也是极其可观的。但是要说起成果来,似乎方家在青山省的投资似乎更吸引世人的关注。
  “东三省在我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雷叔要是愿意去龙江省,自然不会少了政绩,但是工作肯定也会比较有挑战性。”方明远看着雷泽原笑道,“当然了,我可没有说,雷叔要是不去龙江省,我方家就不支持雷叔的工作了,可千万莫要误会。”
  苏浣东看了雷泽原一眼,雷泽原想了片刻道:“我相信方少的推荐。”对于自己的去向,其实雷泽原自己也想了很久了,他自己也明白,要是留在京城或者说去经济发达的省份,他是不可能成为副省级干部的。而前往东三省任职,运做好了,到任就是副省级干部,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东三省里,正如方明远所说的那样,如今的青山省是不适合他的,而辽省的竞争肯定又十分激烈,他一个空降兵,即便是有方家相助,想要成功成为一名副省级干部,难度无疑会更大!倒是无人问津的龙江省,运做起来会更有把握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