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宾果

  犹如前世的竞选一样,两个皇子背后都各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他们看来,皇帝不过是布置了一份普通的家庭作业而已。但竞选才刚刚开始,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经与心腹僚属反复计议才“具折详奏”,自问纵不出彩,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不仅是两位皇子,连陈文远与王雨农都万万不曾想到,皇帝对两份奏章竟是给出了“失望之极”的评价,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皇帝幽幽叹道:“或许你们以为,朕对当儿和敢儿太过苛刻了。可你们想过么?如今你们老了,朕也老了。谁敢保证朕还能撑多久?时不我待,岁不我与,朕急啊!创业不易,守业更难。若将一个烂摊子交托到一个庸碌之人手上,日后大夏该往何处去?朕每想及于此,便夜不能寐!”
  王雨农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劝道:“新老更替,万物轮回,此乃天道。请皇上保重龙体,大可不必如此伤感。”
  “生老病死乃平常事尔!朕早已看得开了。”皇帝晒然一笑,又沉下脸将话题拉回到两份奏章上:“两个皇儿确实用了心,他们太用心了!黄郭一案的因由与处置,并不复杂。也只有杨致能够别出心裁,近乎完美的实现了朕的真正意图。屁大的一点事,朕为何特意向他们垂询?朕是想告诉他们,朕很缺钱!以至于到了不惜拉下脸皮敲诈两个奸商的地步!”
  “两个皇儿家底如何,朕心里还是有数。平日口口声声家国天下,朕并不指望、也没打算让他们破产而为家国。杨致既有点石成金之能,也能有为朕分忧之心。可他们为了让杨致不选边站队。宁可一出手就几十上百万两,费尽心机的去捧那厮的臭脚,却绝口不提给朕一文钱!家是谁的家?国是谁的国?他们竟是忘了个干净!”
  “黄郭一案本是受太子牵连而来,对恒儿是已成死老虎的废太子这一点,他们倒是记得万分牢靠。却忘了恒儿与他们是手足兄弟!启儿整日只知游手好闲的一介小儿,尚且能够几次三番请旨探望。他们回京之后,至今竟无只言片语提及那个倒霉的大哥!就算恒儿死了,纵然是在寻常百姓人家,上一炷香总不过分吧?何况恒儿还没死呢!”
  皇帝阴恻恻的长篇大论,已经不仅仅是对两份奏章的点评了。简直是借题发挥的诛心斥骂。陈文远与王雨农讷讷不发一言,这个当口的最佳选择,莫过于老老实实的做个五好听众。
  皇帝的语气愈来愈尖刻:“嘿嘿!两位王爷兵带得不错,文章也做得四平八稳。大夏的百万雄师,岂能轻易得罪?赏抚劳军这样惠而不费的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大军裁撤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诸系将领的切身利益与前途命运,怎可随便谏言?索性装聋作哑,好让朕去这个恶人!”
  “耿进再如何功高,始终是大夏臣子!二人雄心勃勃,一心觊觎大位。若是真有人君的眼光气魄,当儿何苦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惺惺作态?何须避嫌?敢儿明知耿进父子是当儿死党,不过是故作坦荡的曲意示好。借机邀买人心!——你们睁大眼睛看一看,这就是朕的好儿子!哼哼!什么东西!”
  如此吹毛求疵的攀扯,您还让不让人活了?两位皇子若是有幸领教这番高论。恐怕买块豆腐去一头撞死的心都有了。
  皇帝喝了两口茶,待心情稍稍平复后,问道:“你们且说说,朕该如何批复这两份奏章?”
  皇帝的懊恼与牢骚,说到底都是杨致惹出来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个成天只知道混吃等死的奸商的儿子。怎么哪样都比自己的儿子强呢?
  王雨农字斟句酌的道:“两位皇子初入中枢参赞政务,小心求稳。也是情有可原。皇上方才所言,虽是爱之深责之切。但都不便见诸邸报。若加批复,甚难措辞。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老臣以为,皇上可不予置评,原样退回。两位皇子必会对此认真揣摩,加意自省。”
  明明很不满意,却偏偏不告诉你。这比挨一顿臭骂更折磨人啊!两位皇子还不得挠破脑袋才怪。
  陈文远暗赞王雨农高明,附和道:“老臣附议。”
  皇帝思索片刻,无奈的叹道:“既然你们都是这个意思,那便原奏退回吧!雨农,你将杨致今日所议拟成旨意,命公事房书吏分别誉写两份,附在两份奏章之后再退还给他们。都是朕的儿子,不能让他们太过难堪,得给他们多留些念想。朕会命马成去传旨,也好让他们知道是出自杨致之手。”
  继而冷笑道:“两位王爷既是阴虚火旺,朕给他们开点提神醒脑的药,还是很有必要的。传旨:其一,朕明日亲往探视废太子赵恒。其二,李妃教子有方,即日起晋升为皇贵妃。”
  王雨农不禁大皱眉头:太子赵恒篡逆不成而被废的风波刚刚平息不久,公然传旨探视,皇帝意欲何为?李妃乃康王赵敢生母,向来老实本分。年轻时尚且姿才平平,如今已人到中年。怎么突然就“教子有方”了?同样是皇帝的儿子,若想鼓励,宁王赵当生母吴妃早逝,降旨追封为皇贵妃不过一句话的事,怎地半个字都没有?
  王雨农为相多年,政治敏感性极强。皇帝给两位皇子开出的提醒药方看似简单,实则不同寻常:重新把废太子翻出来,莫非还能废而复立?有意无意的拉一个压一个,您想把几个儿子折腾得内分泌失调么?一直以来皇帝最大的忧虑,就是怕兄弟相残祸起萧墙。而这两道旨意的用意恰恰相反,意在挑拨堪称恶毒!……越王赵启呢?以监国皇子的身份大宴群臣,其与年龄不相符的老辣圆滑,难道皇帝真的视而不见?
  王雨农仔细思量,额上已然可见冷汗。谏言道:“皇上,老臣以为此事尚需谨慎……。”
  “谨慎什么?”皇帝毫不犹豫的打断道:“你所料不错,朕就是在有意挑拨!若非如此,怎能显得出两位王爷吃奶的本事?朕累了,你们告退吧!”
  不仅杨致对给两个儿子取名郑重其事,除了皇帝、自家老爷子与岳父意欲染指,连新为人母的沈玉与赵妍也迅速结成统一阵线,已有蠢蠢欲动的迹象。出宫回府之后,把自己关进书房用心一想,不就是个名字吗?还磨叽个屁啊!简单易记,听着响亮就行!
  这日午后,杨府两位小少爷的名字光荣诞生。阿大名唤杨猛,阿二名唤杨骁。阖府上下,每人赏银百两,以示庆贺。杨致亲笔写就奏章,命人急送宫中。皇帝等着降旨恩荫,好歹有了名字,用不着“阿大”、“阿二”的那么叫了。
  皇帝为朝臣子弟赐名,本是无上荣耀。可不领情的并非只有杨致一人。
  时逢乱世,大夏举国尚武,官二代与富二代在军中罕有市场,甚至为人鄙夷。卫飞扬从军之时,其父卫肃身负大夏第一名将之名,以时任讨虏大将军独子的身份,也就给了个校尉头衔。日后前程如何,全靠真刀实枪的战阵拼杀。耿超也是如此,其父耿进时任禁军大将军,是与卫肃齐名的大夏名将,照样远派朔方抵御突厥,由卫肃帐下数十万大军之中的一介校尉从头干起。
  同为大夏名将,同是草根出身,耿进自问才具战功丝毫不输卫肃,但声名始终稍逊一筹。究其原因,卫肃出身贫苦农户,而耿进是殷富世家子弟。皇帝当初四处征伐,为求激励诸多农家子弟军士,这才重点提拔卫肃。
  但是无论卫肃还是耿进,二人都错得厉害。
  百万大军之中,军士智勇双全而得拼杀不死者,可为将。将领之中,久历战阵不死而出类拔萃者,可为帅。在皇帝的字眼里,将帅就是将帅,猎犬就是猎犬,可华丽变身为政客者,能得几人?
  不只是两位皇子,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骤然冷落军方势力。耿进不蠢,由武臣拜相首开其例,风光背后是夺权,必须令他安心。父子对调,明眼人都知道皇帝是何目的。
  耿超不是也得了个儿子?那好啊!赐名,赐爵!恩准耿超世袭其父耿进二等公爵位!恩准耿超嫡长子世袭爵位!这是什么概念?只要大夏不倒,那就是子子孙孙的长期饭票啊!
  耿家的面子不仅要给,而且要给好、给足。耿超最初一心只想皇帝赐婚长秀公主赵妍,不想未曾如愿。后来赐婚福王之女、阳城郡主赵瑛,实际上是不甚满意。其实耿超对杨致颇为心折,出于一时意气,争的无非就是个面子。
  次日皇帝打发内侍前去耿府问询,原以为是十拿九稳施恩,耿超的答复却大大出乎意料:微臣叩谢皇上隆恩,然而小儿已取名宾果,不敢劳动皇上赐名,万乞恕罪。
  皇帝接连两次碰了一鼻子灰,郁闷得心下暗骂:真是给脸不要脸!杨致也就罢了,你耿超跟着瞎起什么哄?耿宾果?怪里怪气的起了这么个破名,你是不是吃错药了?
  而杨致听闻耿超为儿子取名宾果,良久默然无语。当日二人并肩血战率军突围之时紧密配合,杨致借助耿超的长枪一举击杀一名突厥万夫长,忘形之下兴奋高呼:宾果!
  ……皇帝能给的,杨致给不了。耿超推拒皇帝赐名,绝不是为了取悦杨致。
  ————————分割线——————
  ps:回来了,会继续。书写到这个份上,已不为别的,只为写完。剧情会适当加快,竭尽全力必不烂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