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吾不忍弃汉衣冠

  然后,李凤梧忽然发现,襄阳知府有点面善啊。
  襄阳知府狄少生,年四十许,方面大耳,目光坦诚,让人很是好感,在其身上看不见一府长官的威压。
  这当然是因为李凤梧的缘故。
  如果寻常人,你看看狄少生的官威,能不能让小儿夜哭。
  别说襄阳小儿,府治之中谁不忌怕黑着脸的狄少生。
  狄少生双手拉着李凤梧,很是亲近啊,亲近得襄阳县衙、襄阳府治诸多官员都眼红,什么时候见到咱们的知府这么平易近人了。
  完全就是以平辈好友礼相待啊。
  狄少生轻声说道:“犬子当日在临安多有冒犯,某甚感激探花郎救了他一命。”
  李凤梧恍然大悟。
  卧槽,我就说这襄阳知府怎么这么眼熟。
  原来是那位尚书右郎中……
  当日初到临安,是耶律弥勒陪在自己身后,有一天出梧桐公社,一个纨绔公子哥儿酒后调戏耶律弥勒,差点当众说出耶律弥勒的身份。
  幸亏自己当机立断,让李巨鹿揍了那货一顿。
  那货就是这位襄阳知府的公子。
  当时的狄少生还只是尚书右郎中,想不到他竟然被官家外派到襄阳府,当起了一府长官,前途无量啊……
  本来是尚书右郎中,当一任知府后,若是政绩出色,很有可能会成为京西南路的安抚使、制置使之类的高官。
  然后镀完金再回临安的话,必然成为中枢重臣。
  移驾襄阳城最好的酒楼大宴。
  碧云天有着整个京西南路最好的条件,也有着不输临安三元楼的厨子,当然,还有着从隔壁荆湖北路请过来的湘妹儿服务员。
  火辣辣的湘妹儿……
  李凤梧、狄少生等众多官员在碧云天最高端的雅阁,一墙之隔就是李巨鹿和朱唤儿等奴仆随从的雅室。
  是以李凤梧倒是不用担心,任由火辣辣的湘妹儿坐到了自己身旁。
  这是官场应酬。
  退一万步说,就算不应酬,看见这些美貌姑娘,李凤梧也是有点招架不住的。
  入乡随俗,该放纵就得放纵。
  斟酒满杯,襄阳知府狄少生作为现场最高的官员,按说应该要端着架子,不知道他是处于当初的感激,还是忌惮于李凤梧的未来。
  很是出人意料的当起了东主。
  一一为李凤梧介绍在场众多官员。
  襄阳府推官钟蘅,签书判官厅公事谢萧何,节度判官李紫阳,观察判官周书……
  当介绍到节度掌书记时,李凤梧口瞪目呆。
  节度掌书记是个五十出头的大叔,一身儒气,须发灰白,也是方面大耳,面目之中却多憨厚,一双眼眸囧囧有神……
  狄少生介绍他的名字,郭靖。
  没错,李凤梧真的没听错,这位节度掌书记叫郭靖,不是郭瑾!
  襄阳!
  郭靖!
  李凤梧几乎以为自己到了南宋末年的襄阳,几乎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射雕英雄传里。
  然而李凤梧清楚的知道。
  这是隆兴二年,不是南宋末年。
  那么这个郭靖是谁便呼之欲出。
  北宋灭亡时,郭靖因反抗女真金国强迫汉人削发且改易女真服饰而被追杀,他逃至白崖关江边,眼见无路可走,说:吾不忍弃汉衣冠。
  遂投江而死。
  这是历史上真实的郭靖,南宋义士。
  只不曾想,竟然没死,而是来到了襄阳,几十年后成为了襄阳的节度掌书记。
  李凤梧肃然起敬。
  态度无比恭谨的敬酒,“我居于建康,曾听说过天下义士,最振聋发聩的,当属君在白崖关之言,‘吾不忍弃汉衣冠’,此言当为中原遗民之举头三尺训。”
  郭靖震惊莫名,端着酒杯说不出话来。
  想不到竟然有人知晓自己当初的事迹,还是一个远在建康的年轻士子?
  这怎么可能,当初自己投河之后,只有弟弟郭端听说了自己的话,但弟弟郭端已死,这话怎么也可能传出来啊?
  郭靖真心茫然了。
  眼前这位探花郎究竟是从何知晓的?
  节度判官李紫阳闻言很是讶然,吾不忍弃汉衣冠,这话端的是忠臣节气,有些不解的问道:“探花郎,郭书记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印象中郭靖在襄阳城几十年,和金人接触的次数极少。
  哪有机会说出这等大义。
  李凤梧笑了笑,指着郭靖,“感情诸位还不知晓这位郭书记的光辉事迹?”
  顿得一顿,道:“郭书记曾是高桥土豪巡检。昔金人南下有宋将反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而下。过大安军时,宋地方官吏计口给粟,境内无馁死者。叛将尽驱惊移之民使还,但皆不肯行。郭推官当时亦在遣中,至白崖关时,曾高声:‘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难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遂赴江。”
  众皆悚然,侧目。
  狄少生不无尊敬的问道:“郭书记,竟有此事?”
  郭靖有些不好意思,“以往小事,某都快忘记了,不曾想探花郎竟然知晓,倒是奇怪了,当时之人可知者甚少,探花郎是从何得知的?”
  这便是承认了!
  众人群情激动,谁曾想到自己的同僚竟是此等义士!
  如此,倒是没人在意郭靖如此也算个是归正人。
  李凤梧笑了,“天彰义气人彰善,郭书记此举,大义凛然,岂能被历史蒙隐。”
  狄少生起身,执酒杯,“来来来,郭书记,请受某一敬!”
  说完一饮而尽。
  其余众人无不起身,同时敬郭靖一杯。
  郭瑾笑着回礼,“还请诸位同僚、上司不要在意此时,今后共襄公事,谨防金人来袭。”
  在他看来,这种小事没必要宣扬。
  经过这个插曲,宴会气氛越发和谐,先前对李凤梧还有轻视之心的襄阳县衙的主簿和县尉,再不敢有丝毫轻视之心。
  连这种陈年事都能挖出来,这位探花郎好强的手段。
  李凤梧是无心发现的郭靖。
  但在襄阳一众官员看来,明显不是,这定然是这位探花郎上任之前调查出来的。
  说不准自己的一些隐秘这位探花郎也明白着呐。
  想到此处,一些人不由得暗暗凛然。
  这个探花郎有点来者不善的意思啊……(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