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大哥读书读傻了!

  见得奶奶和妹妹过来,家仁高兴坏了,来不及行礼就嚷道:“奶奶,彭先生带我去见了汤先生,汤先生夸我有天分,以后每隔一日,我都要去跟汤先生练字一个时辰!”
  老太太被他左一个先生,右一个先生绕糊涂了,但孙子高兴,她就高兴,连声应着,“好,好,以后一定好好学。”
  倒是赵玉茹挨着书院久了,对书院了解的很清楚,这会儿就给婆婆解惑。
  “娘,这个汤先生就是擅长写左手字的那个书法大家。很多人跑来书院,想请他老人家指点呢,但听说汤先生谁都不肯见。
  “没想到汤先生居然愿意教导咱家孩子,那真是看着家仁有天分了,爱才惜才呢。”
  老太太总算明白,听到脸色都亮了。
  “哎呀,那咱们家是不是要准备一份谢礼啊?不能让人家白白教咱们孩子啊!”
  家仁有些腼腆,笑着回道:“奶奶,汤先生说他年岁大了,不准备收徒了,只是指点我一下。”
  “傻小子,咱们给的也不是束脩啊,就是谢礼。”李老太笑着拍拍孙儿,“你仔细想想,老先生有没有什么喜好,比如喜欢纸啊,墨啊,谁的字画啊?”
  李老太以为文人都有这样的喜好,已经在想着托付温先生帮忙挑选了。
  结果家仁想了想,说道:“我平日听同窗们闲话儿,倒是说过几句,好似汤先生喜欢养花,尤其是兰花,爱兰成痴。”
  兰花?
  老太太和赵玉茹对视一眼,都是有些为难。
  李家是农门小户出生,普通百姓。
  说实话,全家挣扎活命,能吃饱穿暖都不容易了,别说养兰花,那是见都没见过……
  这就尴尬了!
  但,还有万能小胖妞儿在啊~
  佳音抱了大哥的腿听了半晌热闹,立刻就把主意打到空间苗圃上了。
  有神器在手,只要弄到兰花苗或者种子,不出几日,她就能让李家的兰花泛滥。
  别说送人一盆做谢礼,摘了兰花叶子炒菜都成!
  “大哥,大哥,我会种花花!”佳音用力扯了大哥的长衫,努力刷存在感。
  家仁生怕妹妹把他裤带扯掉了,赶紧把妹妹抱了起来,笑着哄道:“好,好,大哥知道福妞儿会种花花,福妞儿种的花花一定很漂亮,等大哥以后回家再去看,好不好?”
  显见,他是把妹妹嘴里的花花,当成山上的野花了。
  平日家安、家喜和猫哥儿上山淘气,只要碰到好看的野花,都会挖回来,种到墙根下。
  上次回家,家仁就看见了,所以这会儿兄妹俩鸡同鸭讲,根本没在一个频道。
  倒是李老太和孙女默契十足,立刻就听明白孙女的意思了。
  她生怕孙女嚷出什么不该说的,就赶紧抢了孙女抱在自己怀里,“别管你大哥了,他读书读傻了,等咱们回家,奶奶帮你种花花。”
  佳音果断给了奶奶一个大大的吻。
  让笨蛋大哥闪一边吧,天下唯有奶奶,是她的知音啊!
  家仁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妹妹嫌弃了,他匆忙吃了午饭,同弟弟玩了一会儿就回去书院了。
  李老太嘱咐他,“给汤先生的谢礼,你别惦记,家里准备好就给你送来。”
  “谢谢奶奶。”
  家仁牵着礼哥儿进了书院,礼哥儿还有几分舍不得。
  但想想以后哥哥弟弟们都要在书院读书,他们时时刻刻都能在一起了,他又高高兴兴去上课了。
  狗剩儿被留了下来。
  一来家仁他们上课,他也没什么急事,二来,他也许久不见的爹娘,想着多陪一会儿。
  很快,过来吃饭的学子也走光了,整个铺子安静下来,众人简单吃了饭,就要去新院子看看。
  李老三匆忙从外边回来,见到儿子和侄儿侄女,他就把热乎乎的粘糕塞了过去,“吃吧,刚出锅的。”
  家安、家喜和猫哥儿立刻欢呼起来,家喜高兴的喊道:“谢谢爹!”
  家安和猫哥儿也是跳脚喊道:“谢谢三伯(三叔)!”
  佳音分了一块粘糕,爬上了三伯宽厚的背。
  这样,她一只手托着粘糕,也能吃的稳稳当当。
  李老三小心避开侄女的伤手,眼里都是心疼。
  家欢不在铺子,只有夫妻忙里忙外,还要照管两个侄儿,确实太忙,抽不出空闲回家探望小侄女。
  他这个当三伯的,更不能替小侄女遭罪,这心里焦灼的厉害。
  这会儿背着沉甸甸的胖丫头,听着她小嘴吧唧吧唧吃的香甜,他也总算好受一些了。
  这次一起跟随过来的冬梅和叶山,留下来看铺子,其余众人出了后门。
  家安分了狗剩儿两块粘糕,然后就和家喜、猫哥儿一边抻着粘糕,一边跑在前边,惹的李老太连声吆喝,“不许边吃边跑,小心灌一肚子风!”
  原本安静的巷子,倒是因为他们老少几口热闹起来。
  众人没走多远,就到了铺子斜对角的院子,也是李老三新买的小家了。
  洛安小镇住的大多是书院先生,或者是学子的家里人,家里人口都不多。
  所以,这里的院子没有太大的。
  整个小镇,三进的院子只有几栋,二进的十几栋,其余百十家就都是一进的小院子了。
  李家这座院子,修建的很是整齐,平日保养也不错,门窗漆色都很新。
  而且正房、东西厢房,充当灶间的耳房之类都不缺,院角还有一口井,也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正房三间,东西厢房也是各三间,除掉起居待客的堂屋,就有六间房可住人。
  别说五个小子在书院住宿,就是都住回家里来,也足够用了。
  中午和晚上回来吃个饭,也便利又清静。
  以后家欢和文娟成亲,给他们留一间,文娟想随时回娘家也容易。
  吴三婶子没口子的夸赞,“这院子真是好,住起来一定舒心。”
  李老太四处看过,很是满意,忍不住同儿子儿媳感慨,“这人啊,真是没谁能跑到日子前边去看看。想当初,咱们家刚到清水村,在村口大树下露宿,那时候我抱着福妞儿,就想着哪怕有个破草屋,让咱们落脚儿也行啊。
  “哪里想到,这才隔了几年啊,咱家在碎金滩有了大院子,城里买了小院子,现在这里又置办了一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