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一个士兵欢呼完后,又怯怯地问:“安抚使,我们有没有洗脱自己的清白?”
这两天呆在五龙川滩头,不说其他,仅是心理上的负担会有多沉重!
郑朗心中失笑,这一战在计划之外,本来调他们过来,正是为了让他们知耻而后勇,即便没有这一战,自己也不想责罚他们,说:“勉强算吧,此战你们也有功,我会向皇上禀报。”
士兵更加欢呼。
郑朗什么想法他们不知道,但很担心三川口留下来的将士全军覆没,朝廷会处置他们。既然状元向朝廷禀报,功不功不提了,一提很惭愧,至少不会对他们处罚。
忽然一个老卒冲五龙川滩头方向跪下,嚎淘大哭,更多的士兵全部哭泣起来。
“宽夫,这才是我朝真正的士兵,”郑朗对文彦博说道,此时他眼睛也有些湿润。
文彦博久久不语。
纵然看不起武将士兵,但此刻士兵的嚎啕,多少让他有些感动。
等他们将心中的悲愤发泄完了,郑朗下令打扫战场,掩埋战友尸体,准备进入延州城。
再不进延州城,不是勇敢,那是愚蠢了。
又抽出一部分人,让他们审问抓到的一百来名俘虏,郑朗气愤之极,说了一句:“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法。”
那怕割小**也不责怪,只要能询问出情报即可。
没有人割小**,但有几个士兵为了审讯,将一名看起来级别很高的俘虏脸上割得血肉模糊。
一会儿得到了一些情报。
他们是来自留在横山的驻军,横山各寨还驻有许多军队,即使野利旺荣此战失败,想要抢攻横山诸寨。也是不易。
这条情报郑朗自动忽视,延州与保安军都守不住了。还反攻横山诸寨。这个功能贪吗?
倒是听到野利旺荣这个名字,许多人都愣了一下。不仅郑朗知道,有一些士兵也知道,此人乃是西夏诸名的勇将。郑朗有些懊丧。没有针对此人做一些特殊的准备。
不知道桥子谷伏兵杀出,能不能将此人捉住。
还有一些各寨的地形与士兵数量。士兵数量郑朗没有重视。这会不断调动的,但各寨的地形,用笔细心记了下来。元昊在横山建设了三百多个寨砦。郑朗从这些人嘴中仅得到十几个寨砦的情报。但有比无强。
最大的收获是从一个西夏将领嘴中得到刘平的消息。
那一天刘平几座大寨在元昊疯狂的进攻下。这些草草构建的寨栅迅速被攻陷。刘平与石元孙先后被抓,元昊威胁利诱,先用高官厚禄引诱,后来用酷刑拷问,两人始终不屈,痛骂元昊。狗贼,你何不杀我。
元昊无奈之下。一路走一路审,最后退出土门也没有再过问他们了,将他们押回灵州。反正也退出来,从刘平嘴中掏情报失去了意义。
郑朗冷汗涔涔,幸好两人英勇,否则一旦招供,后果不堪设想,让元昊知道延州与保安军没有兵力,一定会强行攻打,两城一失,又让元昊得到大量后勤供给,整个西北不堪想像。
但三川口一战,基本还原出来。
只剩下延州城诸位官员的表演,没有清查。
率领着将士,渡过河,向延州城出发。
可怜范雍此时还继续站在城头上眺望,身体不住的哆嗦。
远远看到一支军队,他老眼昏花,也分不清,还是手下提醒的,说是郑朗的军队。
急忙下城迎接。
“行知,如何?”
“胜了,但战事没有结束,桥子谷还有一场恶战。”
“那就好,那就好。”胜败无所谓,反正前面一场大败,再来一场小败无关痛痒,关健眼前这个青年人不能出意外,否则自己此次死定了。
天也渐渐黑了。
郑朗下令进城休息。
延州百姓看到又有数百士兵进城,一颗悬着的心才定下来。
第二天黎明时分,城中忽然传出大声喧哗,郑朗睡眼朦胧的从床上爬起来,来到街上一看,原来是狄青等人返回来,还押着许多战俘与战马。
郑朗迎了过去。
狄青简单的将经过说了一遍。
王信与邵元节先后到达桥子谷。但两部仅能抽出不到五百名骑兵,还是凑出来的,即便是援助两城的士兵也不足一千人。
留给郑朗的时间不多,留给王信的时间也不多,听到斥候禀报后,王信做了一个决定,将军队一分为二,邵元节守在桥子谷南,他守在桥子谷北。两支军队分好,埋伏于山林间,野利旺荣逃军也就到了。
这一路逃得很是辛苦,狄青与苏克青率领着骑兵一直紧咬不放,逃到桥子谷时,仅剩下一千余军队。
忽然邵元节率领骑兵杀出,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野利旺荣的手下全部乱了,有的失去方向,四下胡乱逃跑。
野利旺荣身先士卒,勉强杀出一条血路,逃到谷北。
王信率军拦住去路。
拦也有拦的学问,从尾部拦,阻力最小,因为前方有生机,所以敌人不是反抗,而会选择逃跑,兵书中围三留一也就是这个道理。从中间拦,反抗会增加,但前方敌军继续逃跑,后方没有援助,会投降会反抗。从前方拦,能最大限度杀伤敌人,可是失去了生机,反抗力度也最强。
邵元节正是从中后率领军队切进来的。
王信本来是想从中前部切进去,然后看到敌人情形,索性也赌了一把,于正前方将敌军截住。
一番惨战后,野利旺荣仅能率领五六百名士兵杀出重围。
此时官职最大的不是狄青,而是王信,王信接过指挥权,让邵元节与狄青搜捕四散的逃军,他与苏克青率军继续追赶。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想给郑朗属下更多的立功机会。
一直追杀到芦关,前面离西夏控制境内不远。王信才停下脚步。
但野利旺荣身边只有两百来人。被杀惨了。其实不止的,有部分逃散的西夏军队若能躲过宋军重重搜捕,依然能逃回去。不过不会多,周围还有一些村寨百姓。既然留下来,都是不愿意投降元昊的羌户蕃户。这些蕃子十分凶悍,遇到大军无可奈何,象这些逃散的零碎士兵。又有家仇血恨。必然协助宋朝进行第二次击杀。
总之,此次野利旺荣最少会丢失三千人马,并且前后截获了近两千匹战马,其中一大半战马没有受到重伤,养一养,依然可以上战场。
唯独遗憾的没有捉住野利旺荣。不然最少能向元昊换回刘平与石元孙。
也算不错了,此人交给种师衡吧。
郑朗为他们洗尘。又写了第四封奏折。
延州官员失职,暂时没有过问,但三川口经过详细的进行了描述。
刘平虽被捉,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郑朗刻意将他若投降,会有什么后果,叙述了一遍,不然朝堂中诸多大佬不懂。
然后写了一些其他的事。
首先是乡兵,陛下不要怪我违反制度,鄜延路与西夏边境长达**百里,但是总共能调动的兵力只有一万来人,这次西夏派了三千五百名士兵过来,如果派了三四万人过来,根本无法守得住。
朝廷援兵久久不到,我只能不顾制度,开仓拿着钱帛武器,在当地武装一万名蕃子,做为乡兵,拱卫鄜延路安全。
奏折很快到了京城,赵祯看到郑朗描述士兵跪下五龙川滩头痛哭失声之时,赵祯在中书省也哭了。
诸位宰相默不作声,郑朗虽立了功,但远不及刘平惨烈,想一想,一千几百名士兵,是如何抵抗十几万敌军数天攻击的?
太惨了。
郑朗奏折送走不久,孙全彬带着诏书到达,明诏郑朗代赵祯祭拜牺牲的将士。
再者就是一系列的赏赐,主要是昭奖数寨血战的勇士与烈士,但另一奖励让郑朗感到古怪,升迁卢守勤为鄜延钤辖。
钤辖一职掌管一州或一路军旅屯戌、营防、守御政令,郑朗问了一句:“卢守勤有什么功劳担当此职?”
孙全彬低声说道:“卢守勤告发延州通判计用章、都监李康伯拒绝执行命令,延州被围之初计用章不顾国家安危,又劝众人丢弃延州,退保鄜州,圣上动怒,马上还会有诏书下来,处罚计用章与李康伯。”
郑朗冷哼一声。
延州官员至今没有盘问,正等的这一时刻。
实际情况不是如此。
延州城被围绕七日,看似英勇,其实元昊根本就没有想啃下延州城,原因是西夏人不善长攻城。
之所以围困,是为了围点打援。
击败刘平部后,元昊也想拿下延州城,那么此次出征将会更圆满。于是将三川口的十万余军队全部率领到延州城下。内侍出身的卢守勤害怕之下,对着范雍嚎淘大哭,然后建议李康伯出城向元昊求和。
说求和是假的,是准备献城降贼。
李康伯说道:“可以死难,不可以出城见贼。”
开始都监李康伯也犯下一系列错误,但这次表现很清醒。
范雍无奈,说明他动了心!
还好,没有彻底动心,向通判计用章问计,计用章说:“在下早就劝相公修补城墙,做好防备,相公不听,如今只好以死报国,可惜一城的老幼无辜都要陪我们惨死。相公上对不起天子,下对不起百姓。”
不但延州城没有修,鄜州城也没有修。和平承久,两座重城城墙都有严重的问题。
计用章只说了一个方面,延州城墙完好无缺,刘平就不会十分担心,也不用赶得那么急,甚至不会发生三川口惨战。
直到元昊退兵,范雍才开始抢修延州城墙。
能有什么好办法,战吧,准备以死徇国,报效国家与天子。
范雍无奈,只能让城中的百姓穿上盔甲。握着长枪,与仅有的几百名士兵站立在城墙上。作为疑兵。又向着延州城外的嘉岭山磕了几个响头。祈求嘉岭山神保佑这一城百姓。
城外的元昊军队正在休息,三川口之战打得苦逼,要恢复一下体力与士气,只能准备第二天攻城。
神奇的事发生了。
天空中降下一些东西。先是很小很轻,很快很大很重。
这时都到了正月下旬。天居然降下大雪!
是延州城内发生的情况。
元昊的情况是从俘虏嘴中得知的,西夏军队不善长攻城,范雍让百姓穿上盔甲。让元昊摸不清城中底细。而且轻装而来。衣服单薄,供给不足,又担心宋朝他路援军到达。
经过三川口血战,西夏军队虽胜,士气低落,这时若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宋军到达。天寒地冻,自己这支军队将会全军覆灭。
于是左思右虑之下。下令撤军。
这是范雍在此战中唯一的亮点,关健时候顶住压力,没有降敌,也没有抛弃延州军民逃跑,用百姓做了疑兵也起到一些作用。
天亮的时候,深陷于恐惧与悲伤的延州百姓突然发现西夏军队已经无影无踪。一城之内,全城皆是哭声。
范雍高兴之下,甚至向朝廷报告了山神灵验,不但降下大雪,还使敌人望城上守军如鬼物,畏惧之下才退的兵。这样的文臣作为战区总司令员,害不害死人!赵祯也好玩,降诏封嘉岭山神为威显公。
郑朗又问了一句:“陛下就相信了吗?”
孙全彬再次小声地说:“他也是内侍,还有其子在御药院……”
“知道了。”
郑朗将延州城中几个大佬召集,沉声说道:“我来西北,不是为了主持鄜延路军务,是为了查三川口战役的真相,以及诸位官员的失误,供朝廷参考。时至今天,基本查清楚了。三川口之失,李士彬与刘平作为前线指挥,轻敌,是失误之一。但刘平血战三川口,被抓俘后宁死不屈,痛骂狗贼,功已远大于过。”
“不是啊,”孙全彬奇怪地问:“他与进入敌军与敌人约和被捉。”
“是谁说的?”
“我说的,”王信道。
“为什么要这么说?”
“数千战士因为他的命令,牺牲于三川口,为什么不自杀,让敌人抓捕?”
在座的人几乎都冒了一些细汗,但没有这份血性,怎么能成为勇将?郑朗徐徐道:“延州与保安军能保住,是因为刘太尉与诸位将士的拼博,让元昊心寒,而且被捉后,他与石元孙没有屈服,痛骂元昊,这也是对朝廷的忠心。休说刘太尉,当年杨业那么英勇,还让契丹人捉住了。王将军,刘太尉是人,不是神。你想一想,若是刘太尉降敌,我方虚实刘太尉全部得知,告诉了元昊,会是什么后果?”
王信不能言。
郑朗也不想在这话题上纠缠下去,继续说道:“朝廷也有失误,迟迟不见援军,造成延州兵力稀少。故此陛下下罪己诏,但过错最大的是杨偕,正是他的所谓霍去病与李靖,使朝廷产生误导,连夏竦的募集乡兵,拱卫西北实力的提议都不得通过。”
皇上也错了,就是郑朗这句话的意思。
但朝堂大佬与后方群臣错误最大的不是赵祯,而是杨偕,李靖霍去病是假的,是为了对付夏竦,所以胡说八道。
又说道:“最丑陋的失误最大的是黄德明。但还有一人,失误也最大,范相公,你承不承认?”
范雍沙哑着喉咙说道:“是,我有错误,不该轻敌。”
“不过范相公你比黄德和表现好,延州所以没有丢失,一是老天的功劳,一是刘将军的血战。但是你在最重要的关头,没有听信卢守勤之言降敌,也算是小小地将功补过。”
“不是,”卢守勤喊道。
“卢守勤,你能诬蔑计通与李都监,但我不惧你,一个内侍,你还想怎么样?”
“我,我……”
“范相公,内情我知道一些,请你将那几天发生的事再复述一遍。”
“唉……”范雍羞惭之下,不知道怎么说。
郑朗扭过头,对孙全彬说道:“你对陛下说,就说臣问他,他想宦官专政吗,他想不顾祖宗的基业,不顾国家百姓,想包庇内侍吗?在京城时,我对陛下说,要他做一轮太阳,阳光普照天下苍生。如果连后宫都照不到,怎么普照天下?”
孙全彬苦笑,心里想,我也是内侍哎。
“说吧,有功赏功,有过赏过,必须要给牺牲的将士一个交待。”
范雍被逼得无奈,只好将那几天发生的事一一说了,郑朗用笔记下来,迅速写了第五份奏折。将延州城内经过说了一遍,包括元昊退敌的真正原因。又写了一个要求,范雍必须贬职,请朝廷派人前来管辖延州,自己不能再在这里呆下去,否则杭州会耽搁杭州那边事务。然后又写了一封长信,顺便用快马递到杭州,交待杭州注意事项。
这两份奏信很长,看着郑朗在写字,室内一片安静。
终于将长信写完,用火漆密封好,交到孙全彬手中,说道:“顺便将另一罪盔祸首卢守勤押到京城。”
“郑知府,与我无关哪。”
“因为你之言,差一点使城中官军动摇,献城降敌,又诬陷同僚,你说你有没有罪?还有,范相公,你也一道进京吧。”
这是好听的话,给了范雍面子,否则也要将范雍押上囚车,送到京城。
狄青不忍,说:“郑知府……”
“我在延州,不是杭州知府,而是鄜延路的安抚使,处理三川口战役失误的钦差,狄将军!”但给了狄青面子,说了一句让狄青心里稍稍好过的话:“范相公,你是朝廷重臣,又授过陛下的学业,过失重大,也略略有功,这些我在奏折里公正的写下来。即便处罚,不会太重。对军务你不懂,继续呆在这里,是害国殃民。以你的德操,到地方上担任一州知州,还是一个好官,一个好夫子。”
说完,从范雍手中将官印拿下,又说道:“朝服你自己脱吧。”
是人犯,不是官员,没资格再穿朝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