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大殖民开始

  想到,那些广阔而无主的土地,赵朴就是阵阵嫉妒。
  在中国,农民因为土地不足,到处起义暴乱,可谓是乱糟糟一片,每二三百年就要发生一次改朝换代。而每一次变乱,都是十不存一,接近上亿的人口,拼杀下来,只剩下几百万了。
  很多帝王,很多名臣,想要进行土地改革,压制土地兼并,减少流民数量,可都失败了。
  而此时,欧洲则是列国交战,厮杀不休,又有教廷压迫,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的欧洲人口一直没有超过一千万,最为主要的是欧洲物资缺乏,没铁,没粮食,苦逼无比。
  欧洲不得不通过战争,不断厮杀,减少人口数量,缓解人口压力。
  而相比于中国的苦难,欧洲的悲催,美洲人民则是幸福多了。
  在美洲有着大量可耕地,又有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这这里,根本不会出现饥荒,不会出现农民暴动,只因为这里土地,太肥沃了,只要精心耕种,就不担心吃不饱肚子。
  美洲人民太幸福了,太安逸了。
  可也正是因为太安逸了,社会太稳定了,经历了几千年时间,还是停留在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国防力量太弱了,被轻易的灭绝了。
  而美洲距离太远来,隔着太平洋,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难度太大了。
  而澳大利亚、东南亚,距离较近,可以更好开发
  欧洲殖民时代,带着赤裸裸的杀戮,灭绝了四亿印第安人,烧杀抢掠,被后世诟病。
  而宋朝不能采取这样的殖民手段,这对儒家思想灌输的士大夫而言,难以接受。却可以采取,更加柔和,更加柔性的手段。
  不必大规模屠杀,不必大规模抢掠。
  可以教化。从根本上用儒家思想改造,变成汉人一部分。
  文明开化,新的耕种方式,代替旧的耕种方式,新的习俗代替旧的习俗,将那些土著从原始的状态带出来。
  淡化各族间仇恨,变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不是短期开发,而是长期占领。
  对殖民地各族,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弱化强势民族,对冥顽不灵者彻底消灭。
  …………
  一个月后,湖北传来消息。
  钟相叛乱,彻底被剿灭,洞庭湖水寨被焚烧一空。被俘虏的流民数量达到三十万之多,而被牵连的数量更多。
  看似声势浩大,气势惊人的叛乱,在大军出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剿灭了。
  若是算计上行军时间,整个征战时间更短。
  而平叛的那些官兵也是受到了嘉奖、赏赐。而其他地区。一些散乱的流民叛乱,也是随之平息。
  朝廷霍霍刀光,显示出了狰狞的一面!
  而随后,史浩、万俟卨等一些年轻的官员随之被调入了京城,而原本为武将的虞允文,转为文官。
  稍后。一些年老的文臣随之被挤出了内阁,放在一些不重要的位置,或是致仕。
  新老交替,权力在更替。
  有些人在忐忑不安,有些人在谋求新的后台。该庭换面者不尽其数。
  而这些,赵朴都没有在乎。
  这些都是小事,不值得太在乎!
  这些天,赵朴沉迷在制定殖民政策的方略中,不断的增删,由计划变成可实施方案。
  而此时,在报纸上也是大肆宣传者,宣传者海外的富饶,而重点在讲述海外有多少多少富饶土地,产量是多少,最为重要的多数无主。可以随意获取。
  连续几个月,都是报道海外有富饶土地,不断的舆论轰炸,不断的炒作,其中不乏一些虚假信息。
  而随着舆论的炒作,整个杭州,乃至是附近的州县都为之震动了,一些小民也是为之震惊。
  江南之地,本身就比较开放,多有船只行驶到海外,从海外拉回一船一船的珍奇异宝,然后卖下大量的钱财。
  只是海外风险也不少,一场风暴袭击而来,船队就会出现颠覆,一个不慎,就是车毁人亡。
  没有胆子,根本不要想着去海外。
  而没有钱财,没有本钱,也是不要想着到海外。
  到海外发财,有好处的只是那些大官吏,大商人,而一般的升斗小民,根本获取不到一丝好处。
  可是随着,这“无主土地”,“土地肥沃”,“收获堪比上等田”,这些字眼的轰炸下,一下人为之震惊了。
  此时的江南,人地矛盾极为紧张。
  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农民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沦为官府或地主的佃客,比例大大高于北宋。他们遭受着沉重的地租剥削,生活十分困苦。
  赋税繁苛 农民们还要向政府提供繁重的赋税。为应付战争需要,各种名目的临时性杂税、杂徭也纷至沓来,百姓苦不堪言。士大夫花天酒地,奢侈无度,对人民的剥削更加残酷。除了旧有的二税和身丁钱依例照征外,南宋初年的诸多额外杂税也成了固定税收,并且新增了不少名目。
  而在报纸上,报道,三年免税,五年仅仅有三层税,以后税收稳定在三层。
  税率太低了,吸引了大量无土地的百姓,或是受着严酷盘剥的百姓。
  一时之间,在底层百姓中掀起了阵阵巨浪。
  这也是赵朴的谋划之一。
  在宋朝,想要打土豪分田地,太困难了;想要减租减税,也太困难了。
  即便是,赵朴顶住压力,进行一些有利于贫困百姓的土地政策,也会被下层的官吏,扭曲改变,好政策变成坏政策。
  于是,干脆不变革土地政策,而是用市场规律,调节土地政策。
  此时农民租税高,很大原因,就是人多地少,处在卖方市场;若是将一部分百姓移民到海外,使内地人口数量减少,耕地的百姓减少,地主不得不降低地租,用来吸引百姓。
  …………
  此时,在一座府邸中,李纲一脸的没落,心情极度差。
  当今皇上,算是圣君,即便是看着不顺眼,也不会打杀砍杀,也不会贬职流放,顶多是调离,好似菩萨一般供奉着。
  此刻,李纲没有了丞相的职位,而得到了一个太师的职位,算是补偿吧!
  只可惜,皇上还没有子嗣,自然没有太子,所谓的太师,有名无实!
  此刻,李纲算是退休了!
  只是,想着不久前,皇上召见时说得话,李纲就明白。他跟不上皇上的节奏,显得有些废物,只能是退位让贤,让给精明强干的后辈。
  只是,心中隐约有些不甘。
  金国还没有灭了,他岂能退休!
  “拜见太师!”
  此时,一个少年打扮的读书人拜见道,此人正是虞允文。
  李纲是退下了,而虞允文却是上了起来。
  之前,虞允文是四品武将,而此时却是五品文官,看起来似乎官位降低了。
  可是由武转文,在皇上心中地位,却是无形中提升了许多。
  官位品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简在帝心。
  在最近提拔的诸多年前官员中,多数是外来的,属于火线提拔。多数是老臣不行了,让这些年轻臣子顶替,更多是凑数,弥补职位空缺。
  而这位却是皇上的心腹,从襄阳激战,到如今五年多时间,由一个微末小人物,升为了新星。
  “彬父,最近可好!”李纲亲切问道。
  “多谢太师,关心!”虞允文道。
  接着,桌子摆上,菜肴送上,美酒送上,推杯换盏间,李纲开开始问着琐碎的事情,好似一个前辈在关怀晚辈。
  而虞允文也是巧妙的应对着,气氛很是热烈。
  “陛下,下定了决心,要拓展海外吗?”李纲问道。
  虞允文道:“拓展海外,致命扩张,已经是我朝百年国策。除非大宋灭亡,不然此策将继续推行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