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迁徙兵工厂
永宁卫,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拱卫泉州府城的重要海防卫所,当时与天津卫、威海卫共称全国三大卫所。
然而,两百多年的沧海桑田,加上嘉靖年间多次遭到倭寇的屠戮,这座坚固的卫城已残败不堪,城墙甚至多处倒塌,里面居住的百姓也大多逃到了内地,只留有数百清兵还在驻守。
尽管这数百清兵对苏言造不成威胁,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这永宁卫还有可能会影响泉州港的海贸,苏言断然不可能容他们继续存在的。
因此,苏言便将神机营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苏辞,并将那十二门隼炮也都编入神机营的编制中,让苏辞当即率军前去攻打永宁卫。
其实苏言可以自己去的,只是他眼下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便是将坐落在德化县内的轻武器兵工厂迁移到泉州府。
他无法通过系统内将兵工厂迁徙,只能在送走冯澄世以后,便率领亲卫队策马返回德化县。
顺带着,他也要视察一下自己眼下占领的各县情况,检查摊丁入亩政策的执行程度。
安溪和南安两县是没有民兵驻扎的,因此在苏言占领泉州后,便将德化与永春的民兵各调一队分别前往两县,替代城内的衙役,摊丁入亩的政策也是在这些民兵的监管下,才得以顺利进行。
视察了几圈,见最起码明面上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苏言也就继续朝着德化县赶去,并在第二天中午抵达德化县城。
一入城,苏言就来到了轻武器兵工厂的大门前,此时正值饭点,穿着工作服的工人们纷纷从工厂走出来,在离工厂较远的路边摊就食——可不要小看古代劳动人民的赚钱眼光,他们也会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摆摊赚钱,这几乎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习惯了。
进入兵工厂,苏言就打开了系统空间。
“系统,我该如何将兵工厂迁到泉州府去?”
他心里默念道。
【宿主只需在系统内确认,兵工厂内的工人就会将机器拆分打包,前往泉州府,迁徙需要花费5000两白银,宿主还需要在泉州府内准备一个足以容纳下兵工厂的场地或建筑。】
苏言想了想,若是将兵工厂建在城内,没有那么大的建筑空间是一个问题,保密性也是一个问题,可要是建在城外,周围清军的威胁还未平定,就怕清军打过来把他的兵工厂给毁了。
他又思考了一番,回忆着泉州城内的布局,脑子里突然想到一处地方,他眼前一亮,道:“就迁往泉州城内的虎头山吧。”
虎头山在子城的北边,城隍庙旁,居民不算多,将兵工厂建造在那里倒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只需要将山上的居民迁往他处,再封锁整座山,就可以做到严格保密了。
想到这,苏言点了点头,道:“就迁往泉州虎头山吧。”
【轻武器兵工厂将迁往泉州府城虎头山,此地并无足够的建筑空间可容纳机器,系统自动建造兵工厂建筑,额外花费4000两白银,总共花费9000两,花费两个月,请宿主确认。】
“确认。”
【轻武器兵工厂已停止生产,待成功迁往泉州府城重新动工之前,都将无法生产武器与弹药。】
苏言话语刚落,耳边就再次响起了系统的提示声,他早就对此情况有了心理准备,点了点头,倒也没说什么。
亲自确认轻武器兵工厂迁移的命令后,苏言便原路返回,回到永春县时还顺道将被关在大牢里许久的佟国器与早已训练完成的一队骑兵团一起带上,一同回到泉州。
佟国器尽管一直被关在牢里,但他也并不是对外一无所知的,他早就知道泉州府沦陷的消息,根据看管他的狱卒所说,佟国器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宛如发狂一般将牢房里所有可以破坏的东西全部破坏,还将狱卒给他送去的饭碗踢翻,仰天长啸。
过了那阵发狂期以后,佟国器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原地,双目无神,一直到现在被苏言从大牢里带出来,都还是那副死了妈的表情。
苏言才不管他的精神面貌怎么样,只要这家伙不死了就行,活着的佟国器可比死了的佟国器有价值的多,他还想拿佟国器去和弘光朝廷换取好处呢。
第二天,苏言回到泉州府城时,从永宁卫送来的凯旋捷报早已摆在了他在提督府的桌案上,永宁卫清军早在得知泉州沦陷时就士气低迷,无心抵抗,因此在苏辞朝着永宁卫开上几炮以后,卫城内的清兵便在守备的率领下出城投降。
得知永宁卫收复的捷报后,苏言便调中军营的一总接管永宁卫,在此地驻扎,苏辞率领神机营返回泉州,为两日后的出征做好准备。
……
翌日,也就是十一月初一,府试召开之日。
一大早,泉州府各县的士人就早早吃过早饭,携带一天的干粮赶往各县的县学考点,在被民兵充当的衙役搜身后,才被放入考点,有序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等待考官分发试卷。
府试的试卷,是陈桥和谢侃,再加上赖征三人一同出谋划策,制定而成的,尽管此次的试卷仍然没有改变八股取士,但这也是目前唯一能够从民间选拔人才的方式了。
值得一提的是,德化永春二县的主考官皆为当地的知县,也就是刘文敏和李道泰二人,而安溪南安二县因为没有知县,便请来了当地较有名望的长者监考——也不怕他们会相互串联作弊,因为场内还有民兵持枪巡视呢。
至于府城内的考点,陈桥没有亲自到场,而是由同知谢侃监考,苏言中途也因为好奇入场临时客串了一番考官,但监考的枯燥还是让他趁着考生休息的时候离开考点。
府试的结果没有那么快出来,要先将各县的试卷送到泉州城,再由谢侃和赖征亲自改卷,将高分者的名单交给苏言,再由苏言根据名单上这些人平日里的评价,圈出中榜之人。
当然,因为苏言初二就要出征同安,所以就只能等他率军凯旋以后再做决定了,那时也正好可以为新占领的同安县分派官吏。